======雜阿含經卷第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不如我意的五陰;陰相應 (4/5)]=====
如果身體是「我」,我們對身體應該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就像國王在自己的王國中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但是身體會生病、會痛苦,可見身體不是「我」。
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不會是「我」。
我們對於身心都會有不滿意的地方,也可見身心並非「我」。
與其追求「自我」或「真我」,不如了知「無我」而修行斷除對自我的執著,就能解脫煩惱,證得涅槃。
有著這樣的智慧,我們即能依靠觀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證佛法(「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依靠正法的教導而修證佛法(「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必外求(「不異洲、不異依」)。
本卷屬於《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是解說五陰的相關經文。
=====(三三)@@[0007b22]@@=====
@[0007b22]@如是我聞:
@[0007b2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7b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一]-、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0007b28]@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0007b29]@「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0007b29]@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0007c01]@「若無常、苦,是[[變易法]]-[三]-,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0007c02]@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0007c03]@「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07c07]@「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四]-,無所取故無所[[著]]-[五]-,無所著故自覺[[涅槃]]-[六]-:『[[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7c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欲令如是:想要使它成為什麼樣子。
[二]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因為身體不是我,因此身體會生病、會苦,我也會想要讓身體變成這樣、不變成這樣。
[三] 變易法:具有會變化的性質,與「無常」意思類似。
[四] 取:執取;執著。
[五] 著:黏著;執著。
[六] 涅槃:滅除煩惱、生死。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22.59}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s=2761:2764:2766:2767:2770:2771:2774:2778:2779:2834:2835:2836:2837:2838:2840:3776|研討:字義相反的兩經]]
=====(三四)@@[0007c13]@@=====
@[0007c13]@如是我聞:
@[0007c13]@一時,佛住[[波羅㮈-[1]--[2]-]]-[一]-國[[仙人住處]]-[二]-[[鹿野苑-[3]-]]-[三]-中。
@[0007c14]@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四]-:「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0007c19]@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0007c20]@「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0007c21]@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0007c21]@「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0007c23]@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0007c23]@「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07c27]@「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8a02]@佛說此經已,餘五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0008a0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2] 「波羅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3] 「鹿野苑」,巴利本作 Migadāya。
====[註解]====
[一]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 :agama:卷2第34經_鹿野苑_五比丘迎佛塔.jpg|照片取自www.everystockphoto.com}}
[二] 仙人住處: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處鹿野苑」。
[三]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四] 五比丘:佛最早度化的五位比丘,分別是憍陳如(又譯作「拘隣」)、拔提(又譯作「跋提釋迦王」)、摩訶男(又譯作「摩訶男拘隷」)、婆破(又譯作「惒破」)、阿濕波誓(又譯作「馬勝」、「馬師」)。
====[對應經典]====
* {ref>S22.59}
* 南傳律藏《大品》犍度部 I.6.13。
* {ref>Tn0102}
* 參考《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十五。
* 參考《四分律》卷三十二。
=====(三五)@@[0008a05]@@=====
@[0008a05]@如是我聞:
@[0008a05]@一時,佛住[[支提]]-[一]-[[竹園精舍]]-[二]-。
@[0008a05]@爾時,有三[[正士]]-[三]-出家未久,所謂尊者[[阿㝹律陀]]-[四]-、尊者[[難提]]-[五]-、尊者[[金毘羅]]-[六]-。
@[0008a07]@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為教誡-[1]-:「比丘![[此心、此意、此識]]-[七]-,[[當思惟此,莫思惟此]]-[八]-,斷此欲、斷此色-[2]-,[[身作證]][[具足住]]-[九]-。比丘!寧有色,若常、不變易、正住不?」
@[0008a11]@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0008a11]@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3]-之法,[[厭]]、離欲、滅、[[寂]]-[十]-、[[沒]]-[十一]-。如是色從本以來,一切無常、苦、變易法。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十二]-、[[熾然]]-[十三]-、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十四]-。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08a18]@佛說此經時,三正士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0008a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誡」,宋本作「戒」。
[2] 「色」,元、明二本作「以」。
[3] 大正藏在「易」字之後有『正住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二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一] 支提:支提山,位於王舍城北方。迦蘭陀竹園位於支提山側。
[二] 竹園精舍:位於王舍城旁,又名竹林精舍,即[[迦蘭陀竹園]]。
[三]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四] 阿㝹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又譯為阿那律。
[五] 難提: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
[六]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七] 此心、此意、此識:在《阿含經》中通常心、意、識三者相通,三者並列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依作用可區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識指「了別、認識」作用。
[八] 當思惟此,莫思惟此:應該思惟這些……,不要思惟這些……。這裡經文將該思惟哪些、不該思惟哪些的詳細內容省略了。
[九]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十] 寂:寂靜。
[十一] 沒:消失、終了。
[十二] 害:禍害。
[十三]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這裡形容像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十四] 般涅槃:完全滅除煩惱、生死。「般」為「完全」。
====[進階辨正]====
[[研討:支提竹園精舍]]
=====(三六)@@[0008a21]@@=====
@[0008a21]@如是我聞:
@[0008a21]@一時,佛住[[摩偷羅]]-[一]-國[[跋提河]]-[二]-側傘蓋[[菴羅]]-[三]-樹園。
@[0008a22]@-{自依、法依、不異依}-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住於自洲-[1]-、住於自依-[2]-;住於法洲、住於-[3]-法依;不異洲、不異依]]>--[四]-。比丘!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何因生憂悲惱苦?云何有?因-[4]-何故?何繫著?云何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憂悲惱苦生長增廣?」
@[0008a28]@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五]-,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0008a29]@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有色-[5]-、[[因色、繫著色]]-[六]-,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
@[0008b04]@答言:「不也,世尊!」
@[0008b05]@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無常,若善男子知色是無常、苦-[6]-、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從本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已,若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已無所著,不著故[[安隱]]-[七]-樂住,安隱樂住已,名為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08b10]@佛說此經時,十六比丘不生諸漏,心得解脫。
@[0008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竹園、[[毘舍離]]-[八]- 清淨、正觀察\\
無常、苦-[7]-、非我 五、三、與十六\\
====[校勘]====
[1] 「自洲」,巴利本作 Attadīpa。
[2] 「自依」,巴利本作 Attasaraṇa。
[3] 宋、元、明三本無「住於」二字。
[4] 「因」,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因」。
[5] 「色」,宋、元、明三本作「色色」。
[6] 「苦」,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苦」。
[7] 竹園……苦(六經)出第三卷(82-87)。
====[註解]====
[一] 摩偷羅:中印度的古國,在當今印度德里東南約一百四十公里處,為古代通商要地。
[二] 跋提河:印度五大河之一,全名阿夷羅跋提河,即當今印度的拉布提河。
[三] 菴羅:芒果。「菴」讀音同「安」。
[四] 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安住在自己的洲渚、安住於依靠自己;安住在佛法的洲渚,安住於依靠佛法;不住在別的洲渚、不依靠別人。按:這是比喻要依靠觀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證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導而修證佛法,不必外求。詳見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三九|第639經]]:「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洲依。」
[五]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導引,佛法的依歸。
[六] 因色、繫著色:依著色,執著色。
[七] 安隱:安穩。
[八]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對應經典]====
* {ref>S22.43}
====[進階辨正]====
*[[什麼是「自依、法依、不異依」]]
*[[研討:云何有四]]
*[[研討:芒果和餘甘子的譯名]]
=====(三七)@@[0008b15]@@=====
@[0008b15]@如是我聞:
@[0008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8b16]@-{佛陀不與世間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與世間[[諍]]-[一]-,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二]-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比丘!有[[世間世間法-[1]-]]-[三]-,我亦[[自知自覺]]-[四]-,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五]-不知不見,非我咎也。
@[0008b29]@「諸比丘!云何為世間世間法,我自知,我自覺,為人演說,分別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是比丘]]-[六]-!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此是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其如之何]]-[七]-?」
@[0008c06]@佛說此經已-[2]-,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世間世間法」,巴利本作 Loke lokadhammo。
[2] 「已」,大正藏原為「己」,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已」。
====[註解]====
[一] 諍:諍論;為了主張自己的看法而與人爭執。
[二] 世間智者:世間有智慧的人。
[三] 世間世間法:描述世間的法中,最寫實地描述世間的法。
[四] 自知自覺:親自證知、親自覺悟。
[五] 世間盲無目者:形容世間沒有智慧的人,有如失明的人(看不見東西)。
[六] 是比丘:這裡可能有經文脫落,原文可能為「如是,比丘」。
[七] 其如之何:表示對其(指對方)無可奈何。
====[對應經典]====
* {ref>S22.94}
====[讀經拾得]====
《華嚴經》卷四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恒順眾生……隨順而轉。」(CBETA, T10, no. 293, p. 845, c24-p. 846, a5)
佛陀不與世間諍,而隨順眾生;但佛陀有智慧,因此隨順而轉,將眾生轉向智慧、導向解脫。本經中,佛陀即隨緣應和世間智者合乎佛法的部分,而不應和其不合乎佛法的部分。
====[進階辨正]====
[[研討:世間世間法]]
=====(三八)@@[0008c08]@@=====
@[0008c08]@如是我聞:
@[0008c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8c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人為卑下業,種種求財活命,而得巨富,世人皆知。如世人之所知,我亦如是說。所以者何?莫令我異於世人。
@[0008c12]@「諸比丘!譬如一[[器]]-[一]-,有一處人,名為[[揵茨、鉢、匕匕羅、遮留、毘悉多、婆闍那、薩牢|揵茨,有名鉢,有名匕匕羅,有名遮留,有名毘悉多,有名婆闍那,有名薩牢]]-[二]-。如彼彼-[1]-所知,我亦如是說。所以者何?莫令我異於世人故。如是,比丘!有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知見]]-[三]-而說,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其如之何?
@[0008c19]@「比丘!云何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乃至不知不見?色無常、苦、變易法,是為世間世間法;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是名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見,乃至盲無目者不知不見,其如之何?」
@[0008c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器:容器。
{{ :agama:decoration:bowls-3530044_1920.jpg?320|缽}}
[二] 揵茨、鉢、匕匕羅、遮留、毘悉多、婆闍那、薩牢:這些是不同地方的人對於「鉢」所給予的不同名稱。
[三] 知見:知道、見到。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22.94}
====[讀經拾得]====
同一個東西,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名稱,佛陀就隨順著不同地方的稱呼而名之,而不會堅持如何稱呼才對的。
但不論世間的東西如何稱呼,佛陀更進一步的了知,它是無常、苦、變易法。
=====(三九)@@[0008c26]@@=====
@[0008c26]@如是我聞:
@[0008c2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8c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一]-。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二]-,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0009a05]@「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三]-;地界者,譬[[四識住]]-[四]-;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五]-。何等為四?-{識於色受想行攀緣生長}--<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0009a11]@「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1]-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六]-。-{色受想行界離貪,則識無住處,不造作}--<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七]-[[意生縛斷]]-[八]-;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九]-,欲入涅槃、寂滅、[[清涼]]-[十]-、清淨、真實。」
@[0009a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生」,明本作「坐」。
====[註解]====
[一] 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不同的繁殖植物的方法,例如塊根繁殖(如蘿蔔)、插枝繁殖(如葡萄)、取一整節來繁殖(如甘蔗)、自行落下就會繁殖(如落地生根)、果實裡的種子繁殖。
[二] 不中風:不被風吹所傷害。
[三] 取陰俱識:執取(執著)諸陰(色、受、想、行)同在的識。
[四] 四識住:「色、受、想、行」等四個「識」在其中生長增廣的基地。
[五] 貪喜四取攀緣識住:貪著四識住。其中「四取攀緣識住」就是「四識住」。
[六] 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這只是空話,如果去問他,他就回答不出來了,只會愈來愈迷惑,因為他其實沒有相關經驗。其中「言數」又譯為「言說」。
[七] 封滯:攀住占用,就是執取的意思。
[八] 意生縛斷:意識所生的結縛已斷除。
[九] 見法:見到真理。
[十] 清涼:沒有熱惱,在這裡形容「涅槃」。
====[對應經典]====
* {ref>S22.54}
====[讀經拾得]====
***本經的譬喻怎麼講?**
種子只要有土壤、有水分,就能開始生長。
此經中則譬喻如下:
*種子 = 執取四陰同在的識(取陰俱識)
*土壤(地界)= 色、受、想、行(四識住)
*水分(水界)= 貪喜四識住
識(種子)生長在色、受、想、行(土)中間,只要有貪喜(水),就會愈長愈大。
{{:agama:卷2第39經02.jpg|}}
本經所說的解脫的次第為:
於色受想行界離「貪」、意生縛斷、攀緣斷 -> 「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 -> 不作「行」 -> 住、知足、解脫、無所取、無所著、自覺涅槃。
***本經所說,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一個學生在沒看過金庸小說之前,不會對金庸小說有特別的感覺。但看了一部金庸小說,上癮了,就想要看更多的金庸小說,對小說的偏好和讀小說的行為像滾雪球般,最後成為金庸小說迷。在這個例子中,讀小說的身心運作增長了對於小說的喜愛及覺知,對小說的喜愛及覺知又促成更多讀小說的身心運作。對金庸小說的識(覺知)在讀小說的色、受、想、行當中,由於有貪喜,就會生長增廣。
看電影也是如此,本來沒有特別想看電影的人,可能在看了一部特定類型的片子後有了喜好,就想看更多該類型的片子,終於培養出對於該類電影的嗜好。這也是由於有貪喜,因此對該類電影的識在色、受、想、行中生長增廣。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喜愛享受,如果執著,會更強化對享受的覺知,也是貪喜潤澤,生長增廣的結果。
====[進階辨正]====
[[什麼是「言數」]]
[[《雜阿含經》第39經的「識」也是「六識」]]
=====(四〇)@@[0009a27]@@=====
@[0009a27]@如是我聞:
@[0009a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9a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封滯者不解脫,不封滯則解脫。云何封滯不解脫?比丘!攀緣四[[取陰識]]-[一]-住。云何為四?色封滯識住,受、想、行封滯識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滯,故不解脫。云何不封滯則解脫?於色界離貪,受、想、行、識離-[1]-貪,乃至清淨-[2]-真實,是則不封滯則解脫。」
@[0009b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離」字。
[2] 「淨」,宋、元、明三本作「涼」。
====[註解]====
[一] 取陰識:執著(色、受、想、行)陰的識。
====[對應經典]====
* {ref>S22.53}
=====[導讀:六根]=====
有句成語「六根清淨」。六根是哪六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稱為「六入處」。
六根能接收外境: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身根接收碰觸(觸)而有觸覺(身識)。
*意根(心作為感官)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意根可能在身體上的投射為大腦的運作。)
其中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境」、「六塵」。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這是影像,而有造作(「行」)。
這些在《雜阿含經》卷八以後會有詳細的說明,經文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觸俱生受、想、思。」
而這一連串的身心反應,就是五陰生起的過程。更進一步,五陰既然都是因緣而生,也就會因緣而滅。
從卷八開始,會對六根的運作以及修行過程,有更詳細的分析。以下的幾經,算是一個序幕。
{{:agama:卷2第40經_導讀01.jpg|}}
====[進階辨正]====
[[研討:意根與法塵的現代解釋]]
=====[第41經經文導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於此五受陰,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佛陀告訴我們有五受陰,而且佛陀對這五受陰的五種情況:
-五受陰。
-五受陰的集。
-五受陰的味。
-五受陰的患。
-五受陰的離。
都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佛陀接著一一說明五受陰的這五種情況: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
什麼是如其原貌地了知色?
色是由「四大」以及四大所造成的物質及物理現象所構成的。
四大是地、水、火、風,是古印度人所認為物質世界及物理現象的四種組成:
*地大:堅固性。
*水大:濕潤性。
*火大:溫熱性。
*風大:移動性。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
云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色集」指色的集起、色由於因緣聚合而生起。
色是怎麼集起的?由於有對色的喜愛。
人們喜愛物質及物理現象,因此集起了物質及物理現象。舉例來說,喜愛物質,因此輪迴時就脫離不了物質的世界。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集。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色味」指色使人愛著的滋味,也就是色的吸引力。
色能讓人產生喜愛,就是色味。
舉例來說,漂亮的物品讓人愛不釋手,就是色味的例子。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味。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色患」指色的禍患。
色有無常、苦、會變化的特質,稱為色的禍患。
舉例來說,漂亮的東西是無常的,毀壞時會讓人苦惱,就是色患的例子。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患。
云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色離」指色的出離。
如果能調伏對色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就是出離於色。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離。
解釋完了色、色集、色味、色患、色離,佛陀又繼續解說受。人們為什麼會有對「色陰」的心理反應呢?起因於人們有「受陰」,這裡的「受」也就是「感受」:
云何受如實知?有六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受陰包括了:
-眼觸而生「眼受」。
-耳觸而生「耳受」。
-鼻觸而生「鼻受」。
-舌觸而生「舌受」。
-身觸而生「身受」。
-意觸而生「意受」。
稱作「六受身」,這裡的「身」是指「種類」,也就是有六種感受。
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因此上面的六受身可詳述為:
-眼、色、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受」。
-耳、聲、耳識,三者接觸而生「耳受」。
-鼻、香、鼻識,三者接觸而生「鼻受」。
-舌、味、舌識,三者接觸而生「舌受」。
-身、觸、身識,三者接觸而生「身受」。
-意、法、意識,三者接觸而生「意受」。
在以後的經中會詳述「觸」的運作機制。
眼、耳、鼻、舌、身,都有接收的器官,所以比較具體、容易瞭解。意則是比較抽象的,可以解釋為腦的功能。
可注意的是,「五受陰」是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其中的「受受陰」是指感受,分為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等六受身。不要混淆了。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受集」指感受的集起。
前面已提過,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會產生感受,因此說「觸」的集起,就是「受」的集起。
實際上,「觸」不只能生起受,也能生起想、行,如稍後經文所示。
云何受味如實知?緣六受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
「受味」指受陰使人愛著的滋味,也就是受的吸引力。
六受能產生使人愛著的滋味,就叫受味。舉例而言,看到漂亮的圖畫,感到賞心悅目,這種感受能吸引人、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
云何受離如實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經文其餘段落對於五受陰的五種情況的定義,同學們應該都能依此分析,自行解讀其意義了。
比較需要解釋的是行、識的定義: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行」指造作。「思」是意志活動,是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所以這裡將「行」區分為由眼觸乃至意觸而生起的「思」。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
「識」指識知,也就是覺知六境。
識可分為六種,即六識身: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身根接收觸碰(觸)而有觸覺(身識)。
-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離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說彼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陀說:「諸位比丘,如果修行人對於色如上說的那樣去知道、見解,能往離欲的方向而去,那叫做正確的趣向。正確趣向的人,我說他是深入瞭解了。受、想、行、識也是一樣。」
接著佛陀說: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如實見,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如果修行人能如其原貌地了知、見解色,就能對色不喜愛(生厭)、不貪愛(離欲)、不生起任何煩惱(不漏)、心自由了。
最後佛陀總結:
若心得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梵行立;梵行立者,離他自在,是名苦邊。
心真正自由的人,就沒有任何缺失(純一就是沒有雜質);沒有任何缺失,清淨的行為(梵行)就能成立;有梵行的人,不必任何依靠而得自在,到了苦的盡頭、可以無苦了。
=====(四一)@@[0009b07]@@=====
@[0009b07]@如是我聞:
@[0009b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9b0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於此五受陰,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0009b12]@「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一]-及[[四大造色]]-[二]-,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集]]-[三]-,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0009b20]@「云何受如實知?有六受身——眼[[觸]]-[四]-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1]-是受集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緣六受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0009b28]@「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謂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謂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0009c07]@「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五]-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謂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2]-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0009c16]@「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3]-身]]-[六]-——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七]-集,[[是名識集]]-[八]-,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謂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是識離如實知。
@[0009c24]@「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離欲向,是名[[正向]]-[九]-。若正向者,我說彼入-[4]-。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如實見,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若心得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梵行立;梵行立者,離他自在,是名[[苦邊]]-[十]-。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0010a0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2]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六識」,宋、元、明三本作「六識六識」。
[4] 「入」,宋、元、明三本作「人」。
====[註解]====
[一]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
[二] 四大造色:由「四大」所造成的各種物質及物理現象。
[三] 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對色的喜愛造成色生起。其中「集」指因緣的聚合。第42經的相當經文作「愛喜是名色集」,相當的《七處三觀經》經文作「愛習為色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由食物的生起而有色的生起」。
[四] 觸: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五] 思:意志活動;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陰。
[六] 六識身:六個識的種類: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七]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八] 名色集,是名識集:有「名色」的聚合,而會有「識」的聚合(識陰);因為有「名色」為因緣,而會有識陰。按:就六根來看,因為應對了六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會產生。從人身來看,因為有身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能增長。
[九] 正向:正確的趣向。
[十] 苦邊:苦的盡頭。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22.56}
====[讀經拾得]====
此經對五受陰的定義,列表如下:
^ 五受陰 ^ 定義 ^
| 色 | 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
| 受 | 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
| 想 | 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 |
| 行 | 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 |
| 識 | 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 |
此經所舉的五受陰的「集」,列表如下:
^ 因緣 ^ 果 ^
| 喜愛 | 色 |
| 觸 | 受 |
| 觸 | 想 |
| 觸 | 行 |
| 名色 | 識 |
喜愛能緣生五受陰,因此不只能緣生色,也能緣生受、想、行、識。此經中只以「色」為舉例。
六根接收到六境,而會有六識。六識、六根、六境接「觸」,就會有感「受」、心中映「想」、而有造作(「行」)。因此觸集是受、想、行集。
就六根來看,因為應對了六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會產生。從人身來看,因為有身心(在名色的範疇內),六識才能增長。因此名色集是識集。這也呼應了本卷前面第39經所說:「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CBETA, T02, no. 99, p. 9, a8-10)
====[進階辨正]====
[[研討:想、行、識如何區分?]]
[[研討:當下的緣起中,名色的意義]]
[[研討:「於色喜愛,是名色集」的南北傳經文,文字不同但意旨相通]]
[[研討:水大及風大的經中定義]]
[[什麼是「思」]]
=====(四二)@@[0010a04]@@=====
@[0010a04]@如是我聞:
@[0010a0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0a05]@-{七善處與三種觀義}-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一]-、[[三種觀義]]-[二]-。盡於此法得[[漏盡]]-[三]-,得[[無漏]]-[四]-,[[心解脫]]、[[慧解脫]]-[五]-,[[現法]]-[六]-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七]-』-{如實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0010a12]@-{色如實知}-「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1]-喜-[2]-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八]-——[[正見]]-[九]-、[[正志]]-[十]-、[[正語]]-[十一]-、[[正業]]-[十二]-、[[正命]]-[十三]-、[[正方便]]-[十四]-、[[正念]]-[十五]-、[[正定]]-[十六]-,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色味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色患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色離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0010a24]@-{受如實知}-「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受集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受滅如實知}-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受滅道跡如實知}-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受味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受患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3]-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受離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0010b06]@-{想如實知}-「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想集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想滅如實知}-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想滅道跡如實知}-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想味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想患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想離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0010b17]@-{行如實知}-「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行集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行滅如實知}-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行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行味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行患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行離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0010b29]@-{識如實知}-「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識味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識患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識離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0010c11]@-{三種觀義}-「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十七]-、樹下、[[露地]]-[十八]-,-<觀察[[陰、界、入]]-[十九]-,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10c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2] 「喜」,宋、元、明三本作「喜樂」。
[3] 大正藏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七處善:善是「善巧」,熟練的意思,即熟練於如其原貌地了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
[二] 三種觀義:在「陰、界、入」三方面觀察法義。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為在「界、處、緣起」三方面觀察法義。
[三] 漏盡:斷盡煩惱。
[四] 無漏:斷盡煩惱。
[五]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六] 現法:這一生。「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現法」即現在的事物,表示這一生。
[七] 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這些都是在描述證得阿羅漢。
[八]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九]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十]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治」、「正思」、「正思惟」。
[十一]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十二]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十三]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十四]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另譯為「正精進」、「正勤」。
[十五]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十六] 正定:正確的禪定。
[十七] 空閑: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空閑處、阿蘭若、阿練若」。
[十八]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十九] 陰、界、入:五陰、十八界、六入處。其中「界」是「差別、分界、種類」的意思,「十八界」為: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有人將這裡的「界」解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則此段經文指觀五陰、觀六界(界分別觀)、觀六入處的本質。
====[對應經典]====
* {ref>S22.57}
*參考 {ref>Tn0150A-1} ( 第1經及第3經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27經。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五陰的集,在不同的微觀、巨觀上,有什麼例子呢?
就當下的緣起而言,可舉例如下:\\
* 愛喜 -> 色: 有貪愛,因此心中有了美女。\\
* 觸 -> 受/想/行: 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對於美女的形象有感「受」、映「想」、造作。 \\
* 名色 -> 識: 有眼根、又有影像,而產生視覺;識別美女的形象。
就三世輪迴而言,可舉例如下:\\
* 愛喜 -> 色: 投胎前的眾生,貪愛任何事物或男女交合的景象,受業力牽引而入胎,而有卵子受精,開始形成胎兒。\\
* 觸 -> 受/想/行: 感官接觸了外境,因此胎兒開始有受、想、行的精神作用。\\
* 名色 -> 識: 身心的運作越多,六識就越能生長增廣。
在卷八會分別就六根來看,舉出更為詳細的例子。
* 七處善
此經中說的七處善,相當於卷一說五陰的「陰、集、滅、道」的定義的經文(第31、32經),加上卷一說五陰的「味、患、離」的經文(第13、14經),並取卷二的「因緣」相關經文(第45經開始)其中跟「五陰」直接相關的部分整理而成。
「陰、集、滅、道」與「味、患、離」是二組主題。「陰、集、滅、道」或許著重在四聖諦的真理,而「味、患、離」或許著重在生活上的觀察。
另一方面,以「色陰」為例,色的「陰、集、滅、道」是分析色本身的生起和滅去,而色的「味、患、離」是分析色會導致的後續。
例如「色集」是「愛喜集」,而「色味」是「色因緣生喜樂」,有何不同?
「色集」是指色的起因、如何產生色的;「色味」則是指色的滋味、色的吸引力,若執著的話就會引致後續的因緣。前者是說色的「起因」,後者則會牽引到「後續」的因緣。
佛弟子如實知「陰、集、滅、道、味、患、離」這七處,而瞭解身心的本質並解脫於後續的因緣。
本卷第41經及58經都解釋了五陰及五陰的集、味、患、離,卷三第59經也定義了五陰及五陰的集與滅。若對本經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加以比對參考。
* 三觀
此經中說的三觀,可解為陰、界、入,是佛經中常用的對於一切事物的三種不同的分類法、或三種不同的觀察切入角度。舉例來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空五陰);無眼、耳、鼻、舌、身、意(空內六入處);無色、聲、香、味、觸、法(空外六入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空十八界)」(CBETA, T08, no. 251, p. 848, c11-13)。
====[進階辨正]====
[[研討:七處三觀的三觀為何]]
[[研討:愛喜滅則色滅]]
=====(四三)@@[0010c19]@@=====
@[0010c19]@如是我聞:
@[0010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0c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則不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0010c21]@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0010c22]@-{於五陰有我見,取著,心就會隨五陰轉}-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一]-;心隨轉已,亦生[[取著]]-[]-[[攝受心住]]-[二]-;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愚癡無聞凡夫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識若變、若異,彼心隨轉;心隨轉故,則生取著攝受心住;住已,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0011a01]@-{見五陰無我,不取著,心就不隨五陰轉}-「云何名不取不-[1]-著?-<多聞聖弟子於色不見我、異我、相在,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不見我、我所而取已-[2]-,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生取著攝受心住;不攝受住故,則不生恐怖、障礙、心亂,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我所而取。彼識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取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心亂,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3]-。是名取著、不取著。」
@[0011a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2] 「已」,大正藏原為「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3] 元、明二本無「是名不取著」五字。
====[註解]====
[一] 隨轉:被牽著走。
[] 取著:執取;執著。
[二] 攝受心住:持續地攝住心;心持續地被把持住。「住」是持續、穩固的意思。
====[對應經典]====
* {ref>S22.07}
====[讀經拾得]====
見五陰無我,不取著,就能「[[心不隨境轉]]」。
=====(四四)@@[0011a13]@@=====
@[0011a13]@如是我聞:
@[0011a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1a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生則繫著,不生則不繫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0011a15]@「云何若生則繫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繫著。
@[0011a22]@「云何不生不繫著?多聞聖弟子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愛喜、讚歎、取著,不繫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變異;心不隨變異故,心不繫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顧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不生不繫著。」
@[0011a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 {ref>S22.08}
====[讀經拾得]====
本經說「若生則繫著」,是指生了什麼?
可見前一經(第43經)所說「取故生著」,可以指有「取」,也就是「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所以生繫著。
====[進階辨正]====
[[研討:「若生則繫著」,是指生了什麼?]]
=====[導讀:十二因緣]=====
苦的生起(「苦集」)簡言之就是貪愛、執著造成的。若作更細部的解析,可分解為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這當中緣生的十二支為:
(1) 無明 -> (2) 行 -> (3) 識 -> (4) 名色 -> (5) 六入處 -> (6) 觸 -> (7) 受 -> (8) 愛 -> (9) 取 -> (10) 有 -> (11) 生 -> (12) 老病死憂悲惱苦
{{:agama:卷2第44經_導讀十二因緣.jpg|}}
前面的第 39 經最少提到了 (3)~(4) 支,第 41 經則提到了 (3)~(8)。
以下第 45 經提到了 (4)~(7) 支,第 57 經提到了 (5)~(8) 支,第 53 經則提到了 (8)~(12) 支。為了能瞭解接下來的各經文,讓我們先看看 (4)~(12) 支是什麼:
(4)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5) 六入處:(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6) 觸:(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7) 受:(接觸後產生)感受。\\
(8) 愛:(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9) 取:(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10) 有:(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11) 生:(生命存在而)出生,例如眾生的出生、身心的產生。\\
(12) 老病死憂悲惱苦:(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前者是後者成立間接的條件。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
同學若目前還無法完整瞭解因緣沒關係,以後有其餘的經文章節(例如卷十二),會對因緣有大篇幅的介紹。目前最少要瞭解「五陰是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此無我」,以及「由於感官接觸到外境時起貪愛執著,這樣的因緣才會纏縛眾生」。
防盜監視器的錄影畫面,一秒十二個畫面可以用來抓小偷,一秒十個畫面甚至兩個畫面,也都可以用來抓小偷。同樣地,根器特別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緣的用意是要解析並斷除貪愛、執著,立刻能禪觀並了知,就證知無我、悟道了。而我們一般人,則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從頭檢查到尾,作較深入的瞭解,為了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準備。
=====(四五)@@[0011b01]@@=====
@[0011b01]@如是我聞:
@[0011b0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1b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門、婆羅門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一]-;見受、想、行、識是我,識-[1]-異我,我在識,識在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二]-故,見色是我、異我、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三]-增長;諸根長-[2]-已,增諸觸;[[六觸入處]]-[四]-所觸故,愚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五]-,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0011b11]@「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六]-,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七]-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3]-]]-[八]-。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九]-,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十]-覺起。」
@[0011b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識」字。
[2] 「長」,元、明二本作「增長」。
[3] 宋、元、明三本無「覺」字。
====[註解]====
[一] 我在色、色在我:「我」處於色之中,或色處於「我」之中。這兩種狀況也稱為(我、色的)「相在」。
[二]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三] 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四] 六觸入處: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貪愛的過程、時空、或情境。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五] 苦樂覺:苦受及樂受。這裡的「覺」是「受」的異譯。
[六] 意界、法界、無明界:六根的意根這一類(意界)、六境的法境這一類(法界)、無明這一類。(在卷八會解說,有意根、法界,就有意識,這三者和合生觸。這時如果是在無明的狀況下,就是無明觸。)
[七] 無明觸:「無明」狀況下的「觸」;在六根對六境的認識了別中,沒有智慧。
[八] 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我)存在、(我)不存在、(我)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我比對方殊勝、我與對方相等、我比對方卑劣、我知道我看見等念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是、我是這個、我將是、我將不是、我將是有色的、我將是無色的、我將是有想的、我將是無想的、我將是非有想非無想的(的念頭)」。
[九] 明:智慧;徹底明白佛法。「無明」的對稱。
[十] 明觸:「明」狀況下的「觸」;在六根對六境的認識了別中,能夠有智慧。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六三|《雜阿含經》卷三第63經]]。
* {ref>S22.47}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本經中的『無覺』解為『我是無』或『我不存在』,那不是佛法說的『無我』嗎?」
凡夫主張「我不存在」,是睜眼說瞎話而講「我等於無」,這是斷滅見,不是正觀因緣生滅而得知無我。[[雜阿含經卷第六#一三三|卷六第133經]]的「讀經拾得」對此有較詳細的說明。
=====(四六)@@[0011b21]@@=====
@[0011b21]@如是我聞:
@[0011b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1b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1]-。云何為五?色受陰-[2]-,受、想、行、識受陰。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一]-自識種種[[宿命]]-[二]-,[[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三]-;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色}-若可[[閡]]-[3]--[四]-可分,是名色受陰。指-[4]-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5]-、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五]-。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受}-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六]-,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想}-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七]-,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行}-[[為作]]-[八]-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識}-[[別知]]-[九]-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0011c11]@「諸比丘!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色所食-[6]-]]-[十]-,過去世已曾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者,當復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患、向滅。>-多聞聖弟子於此受、想、行、識受陰學:『我今現在為現在識所食,於過去世已曾為識所食,如今現在。我今已為現在識所食,若復樂著未來識者,亦當復為彼識所食,如今現在。』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識,不樂未來識,於現在識生厭、離欲、滅患、向滅,滅-[7]-而不增,退而不進,滅而不起,捨而不取。
@[0011c25]@「於何滅而不增?色滅而不增,受、想、行、識滅而不增。於何退而不進?色退而不進,受、想、行、識退而不進。於何滅而不起?色滅而不起,受、想、行、識滅而不起。於何捨而不取?色捨而不取,受、想、行、識捨而不取。
@[0011c29]@「滅而不增,寂滅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12a04]@佛說此經時,眾多比-[8]-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0012a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我、卑下、種子 封滯、五轉、七\\
二繫著及覺 三世陰世食\\
====[校勘]====
[1] 「受陰」,巴利本作 Upādānakkhandha。
[2] 大正藏無「受陰」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閡」,宋、元、明三本作「礙」。[*]
[4] 「指」,明本作「相」。
[5] 「飢」,明本作「餓」。
[6] 「我今為現在色所食」,巴利本作 Ahaṃ kho etarahi rūpena khajjāmi。
[7] 宋、元、明三本無「滅」字。
[8] 「比」,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比」。
====[註解]====
[一]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二]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三] 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以宿命智觀察過去世的種種)無論是已經知道的、未來將要知道的,以及現在正知道的一切,都離不開此五受陰的範圍。
[四] 閡:阻隔;妨礙。讀音同「合」。
[五] 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所謂可以阻礙是指:若用手、石頭、木杖、刀,或是冷、熱,或是口渴、饑餓,或是被蚊蠅、各種毒蟲、風雨等的觸擾,這就是觸礙,所以有觸礙的事物就是色受陰。
[六]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感覺苦、感覺樂、感覺不苦也不樂。
[七]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心中浮現一些相、心中浮現很多相、心中浮現廣大沒有邊際的相、什麼物質都沒有的地方心中仍浮現的相。又譯為「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八] 為作:行為造作。
[九] 別知:辨別認知。
[十] 為現在色所食:被現在色所支配。這裡「食」是「支配」的意思。
====[對應經典]====
* {ref>S22.79}
====[讀經拾得]====
此經對五受陰的定義,列表如下:
^ 五受陰 ^ 定義 ^ 例子 |
| 色 | 可閡可分 | 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
| 受 | 諸覺相 |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
| 想 | 諸想 |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
| 行 | 為作相 | 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
| 識 | 別知相 | 識色,識聲、香、味、觸、法。|
====[讀經拾得]====
[[研討:色陰是否包含身外之物]]
=====(四七)@@[0012a09]@@=====
@[0012a09]@如是我聞:
@[0012a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2a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男子]]-[一]-應作是念:『我應[[隨順]]法,我當於色多修[[厭離住]]-[二]-,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信心善男子即於色多修厭離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離住,故於色得厭,於受、想、行、識得厭。厭已,離欲、解脫-[1]-,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12a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脫」,宋、元、明三本作「脫離欲」。
====[註解]====
[一] 信心善男子:對佛法有信心的善男子。
[二] 厭離住:保持安住在厭離的狀態。
====[對應經典]====
* {ref>S22.146}
=====(四八)@@[0012a18]@@=====
@[0012a18]@如是我聞:
@[0012a1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2a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信心善男子[[信家非家、出家|正信非家、出家]],自念:『我應隨順法,於色當多修厭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於色多修厭住,於受、想、行、識多修厭住已,於色得離,於受、想、行、識得離。我說是等,悉離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0012a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 {ref>S22.146}
* 參考 {ref>S22.147}
* 參考 {ref>S22.148}
=====(四九)@@[0012a27]@@=====
@[0012a27]@如是我聞:
@[0012a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2a28]@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一]-曰:「若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法知其生滅?』汝當云何答乎?」
@[0012b01]@阿難白佛:「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二]-。』世尊!若長者、長者子如是問者,我當如是答。」
@[0012b04]@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0012b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二] 生滅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的事物;有生就有滅。
====[對應經典]====
* {ref>S22.37}
* 參考 {ref>S22.38}
=====(五〇)@@[0012b10]@@=====
@[0012b10]@如是我聞:
@[0012b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2b11]@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有諸[[外道出家]]-[一]-來問汝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行?』如是問者,云何答乎?」
@[0012b13]@阿難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來問我言:『阿難!世尊何故教人修諸梵行?』者,我當答言:『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諸梵行;為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世尊!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
@[0012b20]@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我實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
@[0012b23]@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外道出家:泛稱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譯作「異學」。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35.152}
* 參考 {ref>S45.41}
* 參考 {ref>S45.42}
* 參考 {ref>S45.43}
* 參考 {ref>S45.44}
* 參考 {ref>S45.45}
====[讀經拾得]====
=====(五一)@@[0012b25]@@=====
@[0012b25]@如是我聞:
@[0012b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2b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為汝說壞、不壞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是壞法,彼色滅涅槃是不壞法;受、想、行、識是壞法,彼識滅涅槃是不壞法。」
@[0012b2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 {ref>S22.32}
=====(五二)@@[0012c02]@@=====
@[0012c02]@[[鬱低迦]]-[一]-[[修多羅]]-[二]-,[[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三]-。
====[註解]====
[一] 鬱低迦:比丘名,原為外道,曾向佛請益「世間有邊無邊」等問題(參見卷三十四第965經),後隨佛出家,證阿羅漢(參見卷二十四第624經)。這裡指以鬱低迦為主角的一經。
[二] 修多羅:契經;佛經。「修多羅」是音譯,原義為「線」,比喻佛經能貫穿法義、使法義不散失。
[三] 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如同《增壹阿含經》講述「四法」的經中所說內容。依據現存的《增壹阿含經》,難以斷定是指哪一經,一個可能性是《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31〉第4經所說的「四法本」: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滅盡為涅槃。
====[進階辨正]====
[[研討:如增一阿含經四法中說]]
=====(五三)@@[0012c04]@@=====
@[0012c04]@如是我聞:
@[0012c04]@一時,佛在[[拘薩羅]]-[一]-國[[人間遊行]]-[二]-,於[[薩羅聚落]]-[三]-村北[[申恕]]-[四]-林中住。
@[0012c05]@爾時,[[聚落主]]-[五]-[[大姓]]-[六]-[[婆羅門]]-[]-聞[[沙門]]-[七]-[[釋種]]-[八]-子,於[[釋迦]]-[九]-大姓,剃除鬚髮,著[[袈裟]]-[十]-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十一]-,成無上等正覺,於此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1]-薩-[2]-羅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門[[瞿曇]]-[十二]-如是色貌名稱,真實功德,天、人讚歎,聞于八方,為[[如來]]-[十三]-、[[應]]-[十四]-、[[等正覺]]-[十五]-、[[明行足]]-[十六]-、[[善逝]]-[十七]-、[[世間解]]-[十八]-、[[無上士]]-[十九]-、[[調御丈夫]]-[二十]-、[[天人師]]-[二十一]-、[[佛]]-[二十二]-[[世尊]]-[二十三]-。於諸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世說法,[[初、中、後善]]-[二十四]-,[[善義、善味]]-[二十五]-,[[純一滿淨]]-[二十六]-,梵行清白,演說妙法。善哉應見!善哉應往!善應敬事!作是念已,即便[[嚴駕]]-[二十七]-,[[多將翼從]]-[二十八]-,執持金瓶、杖枝-[3]-、傘蓋,往詣佛所,恭敬奉事。到於林口,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安不-[4]-,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
@[0012c21]@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
@[0012c22]@又白佛言:「云何論因?云何說因?」
@[0012c23]@-{世間因緣集滅}-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二十九]-;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0012c25]@婆羅門白佛言:「世尊!云何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0012c26]@佛告婆羅門:「-<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0013a03]@婆羅門白佛言:「云何為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0013a05]@佛告婆羅門:「-<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5]-知已,於彼色不愛樂、不讚歎、不染著、不留住。不愛樂、不留住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是名有因有緣世間滅。>-婆羅門!是名論因,是名說因。」
@[0013a12]@婆羅門白佛言:「瞿曇!如是論因,如是說因。[[世間多事,今請辭還]]-[三十]-。」
@[0013a14]@佛告婆羅門:「[[宜知是時]]-[三十一]-。」
@[0013a14]@佛說此經已,諸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足而去。
====[校勘]====
[1] 「到」,宋、元、明三本作「到此」。
[2] 「薩」,大正藏原為「婆」,宋本則為「娑」,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薩」。
[3] 「杖枝」,宋、元、明三本作「金杖」。
[4] 「不」,宋、元、明三本作「否」。
[5] 宋、元、明三本無「如實」二字。
====[註解]====
[一]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二]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三] 薩羅聚落:名為薩羅的村落。「聚落」即村落、部落。
{{ http://kplant.biodiv.tw/%E5%8D%B0%E5%BA%A6%E9%BB%83%E6%AA%80/%E5%8D%B0%E5%BA%A6%E9%BB%83%E6%AA%80-%E8%91%89%E5%BA%8F1.JPG?320|印度黃檀}}
[四] 申恕: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身恕」、「尸舍婆」、「尸攝惒」。
[五] 聚落主:村長。
[六] 大姓:世家大族。
[]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七]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八] 釋種:姓釋迦的一族。
[九] 釋迦:釋迦牟尼佛的族姓,古印度剎帝利種的望族,義譯為「能仁」。
[十] 袈裟: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須經染色,以別於在家人所穿的白衣。又作「染色衣」。
[十一]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
[十二]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十三] 如來:依於真理而來成佛,即指佛陀。「如來」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如來十號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十四] 應:應受人、天的供養。另譯作「應供」,音譯「阿羅漢」。
[十五]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十六]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十七] 善逝: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十八] 世間解:瞭解世間一切的事理。
[十九]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二十] 調御丈夫: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二十一] 天人師:天與人的導師。
[二十二]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二十三]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梵文原文音譯為「婆伽梵」、「婆伽婆」,是佛陀德性的總稱,一字多義,經中常單譯為「世尊」、舊譯「眾祐」。
[二十四] 初、中、後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二十五] 善義、善味:意義正確,文句正確。
[二十六] 純一滿淨:完全清淨。
[二十七] 嚴駕:整備車馬。
[二十八] 多將翼從:帶許多隨從。「將」是「帶領」的意思。
[二十九]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這兩句話有二種解法。第一種解法為「有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了世間,有因緣(條件)使得世間已聚集而生起」,第一個「集」作動詞,第二個「集」作形容詞。第二種解法為這兩句話是同義、換句話說,解為「有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了世間」,兩個「集」都是動詞。
[三十] 世間多事,今請辭還:我在世俗中還有許多事要處理,現在便請辭先回去了。
[三十一] 宜知是時:現在是適當的時候(回去)了。
====[讀經拾得]====
在十二因緣中,本經舉例的為其中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愛 → 取 → 有 → 生 → 老病死憂悲惱苦
{{:agama:卷2第53經_讀經拾得.jpg|}}
也就是說,貪「愛」,而執「取」,執取而「有」了善惡業,而產「生」後續的身心變化。以下舉幾個例子:
* 花瓶打破了
家中一個精美的花瓶打破了!由於對這個花瓶的喜「愛」,執「取」(我語取)認為這花瓶是「我所有」的卻毀壞了,因為「有」這業力而產「生」憂悲惱苦的感覺。
如果有智慧,就知道花瓶是身外之物,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會心痛。
* 執著於美味
對於喜愛美味的人而言,由於對美味貪「愛」,因此執「取」(欲取)想要保留或持續美味,由於執著在美味上,就「有」了必須要美食的纏縛,產「生」的心已變成美味的奴隸,擔憂沒有美味、吃到難吃的食物則會苦惱。
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緣,這些因緣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無盡的輪迴。
====[進階辨正]====
[[什麼是「如來十號」]]
[[研討:有因有緣集世間等四句與四聖諦的對應]]
=====(五四)@@[0013a17]@@=====
@[0013a17]@如是我聞:
@[0013a17]@一時,佛住波羅㮈-[1]-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013a18]@彼時,毘迦多魯迦聚落有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却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一]-,為諸大眾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瞿曇,於意云何?」
@[0013a22]@佛告婆羅門:「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婆羅門!於意云何?色本[[無種]]-[二]-耶?」
@[0013a25]@答曰:「如是,世尊!」
@[0013a25]@「受、想、行、識本無種耶?」
@[0013a26]@答曰:「如是,世尊!」
@[0013a26]@佛告婆羅門:「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諸大眾作如是說,言有必有,言無必無,知見非不實耶?」
@[0013a29]@婆羅門白佛:「如是,世尊!」
@[0013a29]@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頗有色常住百歲耶?為[[異生、異滅]]-[三]-耶?受、想、行、識常住百歲耶?異生、異滅耶?」
@[0013b02]@答曰:「如是,世尊!」
@[0013b03]@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大眾說,成者不壞,知見非不異耶?」
@[0013b05]@答曰:「如是,世尊!」
@[0013b05]@佛告婆羅門:「於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說彼說,何者為勝?」
@[0013b07]@婆羅門白佛言-[2]-:「世尊!此[[如法說]]-[四]-,如佛所說顯現開發。譬如有人溺水能救,獲囚-[3]-能救,迷方示路,[[闇惠-[4]-明燈]]-[五]-。世尊今日善說勝法,亦復如是顯現開發。」
@[0013b10]@佛說此經已,毘迦多魯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座-[5]-起,禮足而去。
====[校勘]====
[1]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2]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3] 「囚」,大正藏原為「彼」,明本則為「泅」,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囚」。
[4] 「惠」,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5]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一] 族姓:大族、家族。
[二] 無種:沒有最初的根源。
[三] 異生、異滅: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四] 如法說:契合正法而說。
[五] 闇惠明燈:在黑暗中贈送明燈。
====[讀經拾得]====
此經中佛陀以五陰的無常,對比宿命論的「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而讓鐵口直斷的婆羅門自覺宿命論的不足。
「有種」,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為他們「有種」。古時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是「有種」,子女世襲父母的階級。至於「將相本無種」,就是指將相是要靠科舉成績或汗馬功勞,而不是繼承父母的階級。
經文中五陰「無種」是指五陰沒有固定的生起根源或源頭,而是由因緣而生滅。若五陰「有種」,就有不會變的主體。但因為五陰「無種」,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結果,預言就無法「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這麼地完全正確,何況成了的事遲早也是會衰敗的。婆羅門在瞭解這一點之後,就同意佛陀的見解比較高明。
====[進階辨正]====
[[什麼是「無種」]]
=====[導讀:三毒]=====
由於有我見,就會有種種的煩惱。這些煩惱當中,最重要的有三種: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瞋恚:生氣;忿怒。
*愚癡:無智;無明。
簡稱貪、瞋、癡或是貪、恚、癡,統稱為「三毒」。
對於我所喜愛的,就生貪欲。我所喜愛的得不到、有違逆我的,就生瞋恚。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
有對自我的貪愛,才有瞋恚。因此在前面的經文中,許多只講貪愛,也就不特別指出瞋恚。以下的經文,則將三毒一起提出。
=====(五五)@@[0013b13]@@=====
@[0013b13]@如是我聞:
@[0013b13]@一時,佛在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013b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陰}-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一]-、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受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二]-、[[是取]]-[三]-,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四]-、[[瞋恚]]-[五]-、[[愚癡]]-[六]-及餘種種[[上煩惱]]-[七]-[[心法]]-[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0013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麤:「粗」的異體字。
[二] 有漏:有煩惱。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三] 是取:是執取(執著)。
[四]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五] 瞋恚:生氣;忿怒。簡稱「瞋」。
[六] 愚癡:無智;無明。簡稱「癡」。
[七] 上煩惱:粗重的煩惱,例如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煩惱。
[八] 心法:心理現象。「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對應經典]====
* {ref>S22.48}
====[讀經拾得]====
如同先前提過的,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受陰」,又譯為「五取蘊」。
=====(五六)@@[0013b24]@@=====
@[0013b24]@如是我聞:
@[0013b24]@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013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愛、恚;如是-[1]-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2]-,是名有漏法。-{無漏法}--<云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愛-[3]-、恚,是名無漏法。>-」
@[0013c0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信-[4]-、二阿難 壞法、欝低迦\\
婆羅及世間 陰-[5]-、漏、無漏法\\
====[校勘]====
[1] 「如是」,宋本無「如是」二字,元、明二本作「是名」。
[2] 宋本無「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十四字。
[3] 「愛」,大正藏原為「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愛」。
[4] 「信」,宋本作「住」。
[5] 「陰」,大正藏原為「除」,今參考(五五)經內容,疑為「陰」之誤,故改作「陰」。
====[註解]====
=====[導讀:三十七道品]=====
前面的經典已闡釋了佛教的核心法義。佛陀在世時,許多人有深厚的修行基礎,只聽聞佛陀簡短的精闢說法,就悟道了。但更多人需要進一步的解釋,以瞭解修行的細節,並採用不同的方法,以協助修行,因此而有三藏經典。
舉例而言,要快速證悟並除滅煩惱,可以整理出三十七類通往涅槃的方法(三十七道品),包括: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
*四正勤: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
*四如意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
*五力:由五根進修而產生的力量。
*七覺分:覺悟的七個要素。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
三十七道品之間會有一些重疊的項目,並不是嚴謹區隔的方法,例如「四念處」也是「八正道」中的「正念」。這是因為三十七道品是為了實用而作的歸納口訣,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分類,能依之修行才是重點。
三十七道品在接下來的經文裡只是一句帶過,而進一步的內容在《阿含經》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九有詳細的說明。
=====(五七)@@[0013c07]@@=====
@[0013c07]@如是我聞:
@[0013c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3c08]@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持衣鉢,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於西方國土人間遊行。
@[0013c10]@時,[[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遙見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見已,進詣尊者阿難所,白阿難言:「尊者!當知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
@[0013c14]@爾時,阿難語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不應隨從。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滅少-[1]-事]]-[]-故。」
@[0013c17]@爾時,世尊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於[[人所守護林]]-[]-中,住一跋陀薩羅-[2]-樹下。時有眾多比丘詣阿難所,語阿難言:「今問-[3]-世尊住在何處-[4]-?」
@[0013c20]@阿難答曰:「我聞世尊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所守護林中跋陀薩羅樹下。」
@[0013c22]@時,諸比丘語阿難曰:「尊者當-[5]-知我等不見世尊已久,若不[[憚勞]]-[]-者,可共往詣世尊?」[[哀愍故]]-[]-,[[阿難知時,默然而許]]-[]-。
@[0013c25]@爾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臥具]]-[]-,持衣鉢,出至西方人間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6]-守護林中。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置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坐。
@[0014a01]@爾時,世尊為眾多比丘說法,[[示、教、利、喜]]-[]-。
@[0014a02]@爾時,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
@[0014a03]@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已說法言:『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0014a13]@「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0014a14]@「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
@[0014a15]@「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
@[0014a16]@「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0014a17]@「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
@[0014a19]@「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行、愛-[7]-,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
@[0014a21]@「如是觀者,而見色是我。」
@[0014a22]@「[[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色是我所,而見色在我……不見色在我,而見我在色……不見我在色,而見受是我……不見受是我,而見受是我所……不見受是我所,而見受在我……不見受在我,而見我在受……不見我在受,而見想是我……不見想是我,而見想是我所……不見想是我所,而見想在我……不見想在我,而見我在想……不見我在想,而見行是我……不見行是我,而見行是我所……不見行是我所,而見行在我……不見行在我,而見我在行……不見我在行,而見識是我……不見識是我,而見識是我所……不見識是我所,而見識在我……不見識在我,而見我在識……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壞有見]]-[]-。」
@[0014b07]@「不作斷見、壞有見,而不離[[我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即是行。」
@[0014b08]@「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如前所說,乃至「我慢」。
@[0014b09]@「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疾得漏盡。」
@[0014b10]@佛說此-[8]-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在「少」字之前有一「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跋陀薩羅」,巴利本作 Bhaddasāla。
[3] 「問」,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問」。
[4] 「處」,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5]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 「人」,明本作「入」。
[7] 「愛」,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愛」。
[8]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安陀林:是音譯,義譯為寒林,因為林木多而較涼,也是棄屍的樹林,而讓一般人恐懼而發涼。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位於王舍城北方。
[] 欲住寂滅少事:想要保持在寂靜不被外事干擾的狀況。
[] 半闍: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今印度北部。
[] 人所守護林:有人守護的園林。
[] 憚勞:畏懼辛勞。
[] 哀愍故:因為悲憫的緣故。
[] 阿難知時,默然而許:阿難尊者知道是時候了,故靜默以表示答應。
[] 晨朝:約早上六點到九點。
[] 舉:拿起。「舉臥具」在這裡指放置臥具。
[]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
[]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 四正勤: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
[] 四如意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 五力: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即:(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 七覺分: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分]]、(2)[[擇法覺分]]、(3)[[精進覺分]]、(4)[[喜覺分]]、(5)[[輕安覺分]]、(6)[[定覺分]]、(7)[[捨覺分]]。
[] 八聖道分:即「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方便|正精進]]、(7)[[正念]]、(8)[[正定]]。
[] 不勤信,而自慢惰:不堅信、起決心,而自己懶散怠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未達熱心」。
[]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起。
[] 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也有愚癡無聞凡夫)不認為色是我,但是認為色是我所擁有的(,也就是說色之外另外有我)。此段將經文重複的部分省略了,完整的內容要將此句代入前段,成為「愚癡無聞凡夫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若見我(所)者,是名為行」……直到「如是觀者,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此段之後的各句也要依此代入前段。
[]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無見」。
[] 壞有見:不接受緣起存在的見解,即「斷見」。
[]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參考之前的經文以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此經中的「我慢」疑為「自慢惰」的訛誤。
====[對應經典]====
* {ref>S22.81}
====[讀經拾得]====
在解說苦是如何生起的十二因緣中,本經舉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為例:\\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agama:卷2第57經_讀經拾得.jpg|}}
此經中將愛的結果,以行(身口意的造作)一語蔽之,並強調這些造作都是因為有「我見」等無明而產生的:\\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 無明 -> 行 \\
然而「無明」、「行」也是十二因緣的開始,因此繼續生成十二因緣的各支、在十二因緣最後又生出新的無明、行,成為無盡的輪迴。
六根、六境、六識接觸,而有感受,因此而貪愛,就會造作各種行為、造各種業。
在「明」(智慧)的狀況下,感官與外境接觸雖然有感受,但是可以依據智慧來抉擇(明觸),不會貪愛,就不會造成苦果。進一步的分析,可發現六入處以及任何因緣生起的身心都是無我的,而得以解脫。
另外,此經中提到的五受陰、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漏盡,皆可納入四聖諦的體系下,互為呼應:
*苦:五受陰。
*集:十二因緣。
*滅:漏盡。
*道:三十七道品。
====[進階辨正]====
[[研討: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
[[什麼是「斷見」]]
[[什麼是「臥具」]]
=====(五八)@@[0014b12]@@=====
@[0014b12]@如是我聞:
@[0014b12]@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母講堂-[1]-]]-[一]-。
@[0014b13]@爾時,世尊於[[晡時]]-[二]-[[從禪覺]]-[三]-,於諸比丘前[[敷座]]-[四]-而坐,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0014b15]@時,有一比丘從座-[2]-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耶?」
@[0014b18]@佛告比丘:「還座-[3]-而問,當為汝說。」
@[0014b19]@時,彼比丘為佛作禮,還復本座[*],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
@[0014b21]@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0014b22]@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五]-?」
@[0014b25]@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六]-。>-」
@[0014b27]@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歡喜隨喜,今復更問。世尊!有[[二陰相關]]-[七]-耶?」
@[0014b28]@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猶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於未來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是名比丘陰陰相關也。」
@[0014c02]@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0014c04]@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名陰?」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是名為陰。」
@[0014c08]@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0014c10]@更有所問:「世尊!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
@[0014c11]@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0014c17]@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0014c19]@更有所問:「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離?云何受、想、行、識味?云何識患?云何識離?」
@[0014c20]@佛告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若緣受、想、行、識生喜樂,是名識味;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
@[0014c26]@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0014c28]@更有所問:「世尊!云何生我慢?」
@[0014c28]@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
@[0015a01]@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0015a03]@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得無我慢?」
@[0015a03]@佛告比丘:「多聞聖弟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
@[0015a05]@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更有所問,何所知、何所見,盡得漏盡?」
@[0015a07]@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八]-。」
@[0015a11]@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九]-無知,[[在無明㲉起惡邪見]]-[十]-,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十一]-?」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無-[4]-明,而作是念:『若色-[5]-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0015a18]@答言:「無常,世尊!」
@[0015a18]@「若無常者,是苦耶?」
@[0015a19]@答言:「是苦,世尊!」
@[0015a19]@「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0015a20]@答言:「不也,世尊!」
@[0015a21]@「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15a28]@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陰、根、陰即受 二陰共相關\\
名字、因、二味 我慢、疾漏盡-[十二]-\\
====[校勘]====
[1] 「東園鹿母講堂」,巴利本作 Pubbārāma Migāramātupāsāda。
[2]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3]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前文改作「座」。[*]
[4] 大正藏無「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 宋本無「色」字。
====[註解]====
[一] 東園鹿母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是由鹿母出資設立的大講堂,在舍衛城。
[二]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三] 從禪覺:禪坐完畢。
[四] 敷座:鋪設座位。
[五] 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佛陀說的(我理解為)五陰就是執著,說得真好。現在我還要再確認:請問佛,五陰就是執著嗎?還是五陰之外有執著?(這位比丘聽佛陀說五受陰是欲根、欲集、欲生、欲觸,因此以為五陰即受、五陰就是五受陰。但隨之又沒把握,所以才再問,真的是五陰即受?還是五陰異受?)
[六]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五陰並不就是執著,也不是五陰之外有執著,而是哪裡有欲貪,哪裡就有五受陰(執著的五陰)。
[七] 二陰相關:二個陰是相關連的,例如前一生的五陰與後一生的五陰相關;某人對五陰有欲貪,而希望未來會有什麼樣的五陰,就會有相續的五陰。
[八] 疾得漏盡:快速地滅盡煩惱,得到解脫。
[九] 鈍根:愚鈍的根器;悟性低。
[十] 在無明㲉起惡邪見:由於無明而生出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㲉」是「卵」,譬喻無明如同卵一般,能生出邪見。
[十一] 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如果沒有「我」,那麼造作都沒有我的業,如此一來,在未來世又是誰來承受業報呢?
[十二] 陰、根、陰即受,二陰共相關,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盡:此攝頌即此經的十個問題:(1)陰(2)根(3)陰即受(4)陰陰相關(5)名字(6) 因(7)味患離(8)我慢(9)無我慢(10)疾漏盡。原經文的「二味,我慢」疑為「味,二我慢」的訛誤。攝頌一般為十經一頌,這裡為整理一經的十個問題,較少見,可稱為內攝頌。
====[對應經典]====
* {ref>S22.82}
* {ref>M109}
* 藏傳《俱舍論疏》7.006。
====[讀經拾得]====
本經的「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一段,在《中阿含經》中也有一則內涵相似的問答,本經中的「受陰」在《中阿含經》中譯為「盛陰」:
《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0經:「復問曰:「賢聖!陰說陰,盛陰說盛陰,陰即是盛陰,盛陰即是陰耶?為陰異、盛陰異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或陰即是盛陰,或陰非盛陰。云何陰即是盛陰?若色有漏有受,覺、想、行、識有漏有受,是謂陰即是盛陰。云何陰非盛陰?色無漏無受,覺、想、行、識無漏無受,是謂陰非盛陰。」」(CBETA, T01, no. 26, p. 788, b17-23)
====[進階辨正]====
[[研討:世尊為說五陰即受]]
[[研討: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
[[研討:「彼一切總說陰」疑脫落「色」字]]
======雜阿含經卷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