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諸天相應 (2/4)]=====
《雜阿含經》「諸天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經、本卷、卷四十八、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經,是和諸天眾有關的經文。
天道是六道之一,以清淨心行善的人命終後往生天界,自然天人也有其習性。正面來說,天人通常已離開粗重的欲望,將五欲昇華到較高的禪樂的層次,心懷仁慈、樂於行善助人,沉浸在喜悅中(初禪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念持喜安」)。負面來說,天人也可能沉迷於做善事或是追逐禪樂,而沒有興趣解脫。
在「諸天相應」的經文中,即可見天人分享天界如何快樂,佛陀則表示解脫才是真正的快樂無憂;天人讚歎世間的善法,而佛陀則引導他們進一步到解脫的層次;天人鼓吹禪定,佛陀則開示智慧。
雖然許多天人沉迷在天界的樂境,但也有對佛法有興趣、護持三寶的天人,《雜阿含經》的「諸天相應」和「林相應」就記載了滿多天人與佛陀和佛弟子的問答及互動。
不是所有的天人都信佛,有些連「佛」是什麼都沒有概念,甚至有少數是來踢館的,但絕大多數的天人對於佛陀以及聖者都相當恭敬,也會隨緣幫助佛弟子,不吝指點修行的路,甚至直接、間接促使佛弟子證得聖果。
《雜阿含經》本卷及卷三十六至卷五十當中含有大量偈子的部分卷數,相當於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有偈篇」,也是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第一篇,因此雖然內容看似較不具組織,卻深受南傳學人重視。
=====[第576經經文導讀]=====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有一位容貌極為好看的天人,在後夜(凌晨三點至六點期間)拜訪佛陀,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以頭觸及佛陀的雙足後,退到一旁坐下。天人身上發出的光明照遍了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不處難陀林,終不得快樂,忉利天宮中,得天帝名稱。」
這時,那位天人以偈誦向佛說:「沒有到過忉利天上提供娛樂的難陀林,就不知道什麼才是快樂的所在,這園林所位於的忉利天宮,有著享有名望及稱譽的天帝。」
忉利天是行善的人命終後可往生的天界之一,忉利天有四大園林,其中的難陀林又稱歡喜園,當中的景致極為美妙,能讓人自然而然就快樂了起來。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童蒙汝何知,阿羅漢所說,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
這時,佛陀以偈誦回答他:「幼稚無知的你,又怎麼知道斷盡煩惱的阿羅漢所說的:一切因緣而生的事物都無常,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凡是生起的都會再滅去,沒有生和滅的涅槃才是真正的快樂。」
世間甚至天界的娛樂都是因緣而生的,自然也會因緣而滅,例如天人因為歡喜園的景緻而快樂,離開歡喜園這快樂自然就淡去;阿羅漢證得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這時,天人再說偈回答道:「好久不見如此的修行人,達到了完全的涅槃,度過了一切的怖畏,永遠超越世間的恩愛。」
許多人希望享有天界的快樂,但不管天界多快樂,拉長時間來看總是無常的,證得解脫才能永遠地無憂無慮。
=====(五七六)@@[0153c05]@@=====
@[0153c05]@如是我聞:
@[0153c0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3c06]@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一]-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3c08]@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不處[[難陀林]]-[二]-, 終不得快樂,\\
[[忉利天]]-[三]-宮-[1]-中, 得天帝名稱。」\\
@[0153c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童蒙-[2]-]]-[四]-汝何知, 阿羅漢所說,\\
[[一切行無常]]-[五]-, 是則[[生滅法]]-[六]-,\\
生者既復滅, [[俱寂滅為樂]]-[3]--[七]-。」\\
@[0153c15]@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八]-, [[逮]]-[九]-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3c18]@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宮」,宋、元、明三本作「居」。
[2] 「蒙」,宋本作「朦」,聖本作「曚」。
[3]「 一切……為樂」,巴利本作 Aniccā sabbe 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 ti。
====[註解]====
[一]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二] 難陀林: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提供各種娛樂及美妙的境界。又譯為「難陀園」、「歡喜園」、「大喜園」、「難檀槃那園觀」。
[三]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另譯為「三十三天」。
[四] 童蒙:幼稚無知。
[五] 一切行無常:一切的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六] 生滅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因緣離散而消滅的事物;有生就有滅。
[七] 俱寂滅為樂:沒有生和滅的涅槃(滅除煩惱、生死)才是真正的快樂。
[八] 婆羅門:修行人。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九] 逮:達到。
====[對應經典]====
* {ref>BZa09.01}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1.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1經歡喜園經。]]
* 參考 {ref>Ze31.09}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研討:為什麼是「久見婆羅門」而不是「久見剎帝利」]]
*[[什麼是「久見婆羅門」]]
*[[什麼是「沙門、婆羅門」]]
=====(五七七)@@[0153c20]@@=====
@[0153c20]@如是我聞:
@[0153c2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3c21]@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3c23]@時,彼天子即說偈言:
「斷一切[[鉤鏁]]-[一]-, [[牟尼]]無有家,\\
[[沙門]]著教化, 我不說善哉。」\\
@[0153c2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一切眾生類, 悉共相纏縛,\\
其有智慧者, 孰能不愍傷?\\
[[善逝]]-[二]-[[哀愍故]]-[三]-, 常教授眾生,\\
哀愍眾生者, 是法之所應。」\\
@[0154a0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4a0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鉤鏁:即「鉤、鎖」,這裡特指家室的牽絆。「鏁」是古字,同「鎖」。
[二]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意思是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此處以這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三] 哀愍故:因為悲憫的緣故。
====[對應經典]====
* {ref>BZa09.02}
* {ref>BZa15.02}
* {ref>S10.02}
====[讀經拾得]====
在本經的幾部對應經典中,都將來訪佛陀者稱為「夜叉」,這一經在南傳巴利藏中則歸於「夜叉相應」而不是「諸天相應」。夜叉是住在地上或空中,行動極為迅速,以威勢惱害人類的鬼類,但也有皈依佛教而守護正法的夜叉。
害人的無形眾生通常不喜歡佛陀教化眾生,因為佛陀的教導會使得世間的善人變多,由於善人的心性平穩,這些無形眾生自然就少了很多見縫插針而害人的機會;人間的善人愈多,也表示未來將投生於天界的人也愈多,相對地害人的無形眾生的勢力就會減弱。
本經中的夜叉可能因此而不希望佛陀說法,並將佛陀對眾生說法講成是佛陀執著於教化他人。佛陀則表明他是因為悲憫眾生而說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中更說明佛陀是以「明淨心教誡他人」,而不是「被憐憫與同情束縛」,也就是說佛陀教化他人的同時並沒有執著。
佛陀的說服力一向很強,讓這位夜叉最後不得不佩服佛陀。
=====(五七八)@@[0154a06]@@=====
@[0154a06]@如是我聞:
@[0154a0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4a07]@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4a09]@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常習[[慚愧]]-[一]-心, 此人時時有,\\
能遠離諸惡, 如[[顧鞭良馬]]-[二]-。」\\
@[0154a1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常習慚愧心, 此人實希有,>-\\
-<能遠離諸惡, 如顧鞭良馬。>-」\\
@[0154a15]@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過, 永超世恩愛。」\\
@[0154a18]@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慚愧:羞恥、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二] 顧鞭良馬:好馬看到鞭影便能善觀形勢,調整步伐及方向,隨順駕御者的心。比喻修行人面對事件,能夠隨時反省,避免造惡業。
====[對應經典]====
* {ref>BZa09.03}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8.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8經慚經。]]
====[讀經拾得]====
{{ :agama:decoration:letters-229725_640.jpg?320|}}
佛陀指出常有慚愧心的人很稀有,這樣的人能調御自己的心而不作惡。
《雜阿含經》卷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四六|第346經]]表示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CBETA, T02, no. 99, p. 96, b16-23)
====[進階辨正]====
[[研討:常習慚愧心,此人時時有]]
=====[導讀:四果]=====
佛法的修習不只是在信仰及實踐的層次,還可以親身體證解脫。以解脫的程度來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為四果:
-初果:須陀洹果。
-二果:斯陀含果。
-三果:阿那含果。
-四果:阿羅漢果。
證得果位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如下表所述:
^ 果位 ^ 條件 ^ 輪迴的束縛 |
| [[須陀洹果]] | 斷身見、戒取、疑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
| [[斯陀含果]] |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
| [[阿那含果]] |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
| [[阿羅漢果]] |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 身見:執著於有「我」。
*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貪:欲界眾生的貪愛。
* 瞋恚:生氣。
* 愚癡:無智;無明。
初果聖者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稱為「見法」而有「法眼淨」。初果以上的二果、三果、四果則是根據貪、瞋、癡斷除的徹底程度來區分。
四果阿羅漢有時中文簡稱作「羅漢」,阿羅漢的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又稱為「漏盡」。
=====(五七九)@@[0154a20]@@=====
@[0154a20]@如是我聞:
@[0154a20]@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4a21]@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4a23]@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不[[習近]]-[]-正法, 樂著諸[[邪見]]-[]-,\\
[[睡眠不自覺]]-[]-, [[長劫]]-[]-心能悟。」\\
@[0154a2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專修於正法, 遠離不善業,\\
是漏盡[[羅漢]]-[]-, [[嶮惡世平等]]-[]-。」\\
@[0154a29]@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過, 永超世恩愛。」\\
@[0154b03]@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 習近:親近。
[] 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 睡眠不自覺:比喻不親近正法而親近外道邪見,有如沉睡不醒。
[] 長劫:極長的時間。「劫」是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 羅漢:「阿羅漢」的簡稱,即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 嶮惡世平等:在這五濁惡世裡能保持寧靜不執著。
====[對應經典]====
* {ref>BZa09.04}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07.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7經未確知者經。]]
====[讀經拾得]====
本經中天人所說的邪見:「不習近正法,樂著諸邪見,睡眠不自覺,長劫心能悟」,類似外道六師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張的宿命論,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輪迴本身就是學習、就是修行,經歷過所有這些輪迴,自然就會解脫。在《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7.html#一六三|卷七第163經]]即有記載這種外道見解。
有些持有邪見的人,因為過去生所造的善業或是此生所造的其他善行,死後往生天界而成為天人,並不是因為邪見而往生天界。然而如果只看到表相而不明白因緣本末,這些天人也可能誤以為自己是因為邪見而生天。
=====(五八〇)@@[0154b05]@@=====
@[0154b05]@如是我聞:
@[0154b05]@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4b06]@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1]-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4b08]@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以法善調伏, 不墮-[2]-於諸-[3]-見,\\
雖復著睡眠, 則能隨時悟。」\\
@[0154b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以法調伏, 不隨[[餘異見]]-[一]-,\\
[[無知已究竟-[4]-]]-[二]-, [[能度世恩愛]]-[三]-。」\\
@[0154b1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4b17]@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遍」,大正藏原為「過」,今依據前後文改作「遍」。
[2] 「墮」,大正藏原為「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墮」。
[3] 「諸」,聖本作「耶」。
[4] 「竟」,宋本作「意」。
====[註解]====
[一] 餘異見:異於佛法的見解;外道的見解。
[二] 無知已究竟:已徹底除去無知。
[三] 能度世恩愛:能超越世間的各種情愛。
====[對應經典]====
* {ref>BZa09.05}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08.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8經極忘失者經。]]
====[讀經拾得]====
本經中天人所說「不墮於諸見」的見解,與外道六師之一「先闍那毘羅胝子」主張的懷疑論類似,認為所謂的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作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在《雜阿含經》[[http://buddhaspace.org/agama/7.html#一六四|卷七第164經]]即有記載這種外道見解。
=====(五八一)@@[0154b19]@@=====
@[0154b19]@如是我聞:
@[0154b19]@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4b20]@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4b22]@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持此[[後邊身]]-[1]--[]-,\\
記說言有我, 及說[[我所]]-[]-不?」\\
@[0154b26]@爾時,世尊即說偈答: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持此後邊身,\\
正復說有我, 我所亦[[無咎]]-[]-。」\\
@[0154c0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漏已盡, 持此[[最後身]]-[]-,\\
心依於[[我慢]]-[]-, 而說言有我,\\
及說於我所, 有如是說不。」\\
@[0154c0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已離於我慢, 無復我慢心,\\
超越我我所, 我說為漏盡。\\
於彼我我所, 心已永不著,\\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0154c1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4c14]@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持此後邊身」,巴利本作 Antimadehadhārin。
====[註解]====
[] 所作已作: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
[] 後邊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世的身體。
[] 我所:我所擁有的。
[] 無咎:沒有過錯。這句是說阿羅漢縱使說「我」如何如何,也不會執著於我,因此沒有過錯。
[] 最後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世的身體。
[]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因為認為五陰有我而有的傲慢。
[] 世名字:方便世間溝通而有的名字。
[] 平等假名說:心中平等,只是採用世間假立的名字方便溝通。
====[對應經典]====
* {ref>BZa09.06}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5.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5經阿羅漢經。]]
====[讀經拾得]====
=====(五八二)@@[0154c16]@@=====
@[0154c16]@如是我聞:
@[0154c16]@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4c17]@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4c19]@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若羅漢比丘, 漏盡持後身,\\
頗說言有我, 及說我所不?」\\
@[0154c2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羅漢比丘, 漏盡持後身,\\
亦說言有我, 及說有我所。」\\
@[0154c25]@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已盡諸有漏, 唯持最後身,\\
何言說有我, 說何是我所。」\\
@[0154c29]@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唯持最後身,\\
說我漏已盡, 亦不著我所,\\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0155a0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1]-,即沒不現。
====[校勘]====
[1] 「稽首佛足」,宋、元、明、聖四本無「稽首佛足」四字。
====[註解]====
====[對應經典]====
* {ref>BZa09.06}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5.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5經阿羅漢經。]]
====[讀經拾得]====
阿羅漢在日常言談中也會使用「我」、「我的」這類慣用語,採用這些世間假立的名字是為了方便溝通,阿羅漢並不會執著於「我」或是「我所」。
=====(五八三)@@[0155a07]@@=====
@[0155a07]@如是我聞:
@[0155a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5a08]@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1]-[[障]]-[]-月天子。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說偈歎佛:
「今禮最勝覺, 能脫一切障,\\
我今遭苦惱, 是故來歸依。\\
我等月天子, 歸依於善逝,\\
佛哀愍世間, 願[[解]]-[]-阿修羅。」\\
@[0155a15]@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破壞諸闇冥, 光明照虛空,\\
今[[毘-[2]-盧-[3]-遮那]]-[]-, 清淨光明顯。\\
羅睺-[4]-避虛空-[5]-, 速放[[飛兔像]]-[]-!」
羅睺阿修羅,即捨月而還,舉體悉流污,戰怖不自安,神惛-[6]-志迷亂,猶如重病人。
@[0155a22]@時,有阿修羅名曰婆稚-[7]-,見羅睺羅阿修羅疾捨月還,便說偈言:
「羅睺阿修羅, 捨月一何速,\\
神體悉流污, 猶如重病人。」\\
@[0155a26]@羅睺羅-[8]-阿修羅說偈答言:
「[[瞿曇]]說呪偈, 不速捨月者,\\
或頭破七分, 受諸隣死苦。」\\
@[0155a29]@婆稚阿修羅復說偈言:
「佛興未曾有, 安隱於世間,\\
說呪偈能令, 羅睺羅捨月。」\\
@[0155b03]@佛說此經已,時月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羅睺羅阿修羅王」,巴利本作 Rāhu Asurinda。
[2] 「毘」,宋、元、明、聖四本作「鞞」。
[3]「盧」,宋、聖二本作「魯」。
[4] 「睺」,聖本作「睺羅」。
[5] 「虛空」,聖本作「去」。
[6] 「惛」,大正藏原為「昬」,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惛」。
[7]「婆稚」,巴利本作 Vepacitti。
[8]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羅睺羅阿修羅:阿修羅王名,前世曾以救佛塔免於被火吞噬的功德,迴向身體巨大,因此生為欲界身形最大的眾生,能變大變小。「阿修羅」是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 障:遮蔽。
[] 解:解除阿修羅的障蔽。
[] 毘盧遮那:光明遍照。
[] 飛兔像:即月亮,中國古代有時以「玉兔」稱呼月亮。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彼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月」。
====[對應經典]====
* {ref>BZa09.07}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90.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9經月經。]]
* [[https://suttacentral.net/skt/sf276|《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76。]]
* 藏傳 D42/Q758。
* [[https://suttacentral.net/bo/dq103|藏傳 D331/Q997。]]
====[讀經拾得]====
***羅睺羅阿修羅王和月天子的戰事**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月天子」是依於月球為名的天人,天人和阿修羅時常征戰,《雜阿含經》卷四十即有許多相關記載。至於經典流傳中是否因為翻譯者或傳抄者的解讀,而影響到一些用詞,則不得而知。
常有人聯想到本經所述是否和月蝕有關?佛教早期即知道月亮圓缺的原理,是由於月亮運行到離太陽近的地點時,影子朝向著我們而造成。其實日、月本身並沒有變化,因此本經所述應該不是指一般的月蝕成因,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收錄的討論。
***佛陀的祝願**
本經中佛陀「說呪偈」有效,一般是認為聖者口業清淨,所說的為「真實語」,因此祝願(咒願)特別有效,這是各佛教部派都承認的一個現象。
====[進階辨正]====
[[研討:佛經中關於日月蝕的描述]]
=====(五八四)@@[0155b05]@@=====
@[0155b05]@如是我聞:
@[0155b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5b06]@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5b08]@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為有[[族本]]-[1]--[一]-不? 有[[轉生族]]-[2]--[二]-耶?\\
有俱[[相屬]]-[三]-無? 云何解於縛-[3]-?」\\
@[0155b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無有族本, 亦無轉生族,\\
俱相屬永斷, 解脫一切縛。」\\
@[0155b1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何名為族本? 云何轉生族?\\
云何俱相屬-[4]-? 何名為堅縛?」\\
@[0155b1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母為世-[5]-族本, 妻名轉生族,\\
子俱是相屬, 愛欲為堅縛,\\
我無此族本, 亦無轉生族,\\
俱相屬亦無, 是名脫堅縛。」\\
@[0155b2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善哉無族本, 無生族亦善,\\
善哉無相屬, 善哉縛解脫。\\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怨悉-[6]-過, 永超世恩愛。」\\
@[0155b27]@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族本」,巴利本作 Kuṭikā。
[2] 「轉生族」,巴利本作 Kulāvaka。
[3] 「縛」,巴利本作 Bandhana。
[4] 「屬」,大正藏原為「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屬」。
[5] 「世」,聖本作「放」。
[6] 「怨悉」,宋、元、明三本作「怖已」。
====[註解]====
[一] 族本:家族的根本、來源,如母親。
[二] 轉生族:再生新生命,如妻子能使家族延續。
[三] 相屬:連續;相續。如兒子能讓家族延續下去。
====[對應經典]====
* {ref>BZa09.08}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9.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9經小屋經。]]
====[讀經拾得]====
經中的「無有族本」意思是指佛陀已經不入輪迴、不再有親眷的纏縛,而不是說佛陀沒有世間的母親及家人。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卷二十二584等經校勘]]
=====(五八五)@@[0155b29]@@=====
@[0155b29]@如是我聞:
@[0155b29]@-{世尊新剃鬚髮,後夜打坐以衣覆頭}-一時,佛住釋氏優羅提那塔所。
@[0155c01]@爾時,世尊-<新剃鬚髮>-,於後夜時[[結跏-[1]-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以衣覆頭>-。
@[0155c02]@時,優羅提那塔邊有天神住,放身光明,遍照精舍,白佛言:「沙門憂耶?」佛告天神:「[[何所忘失]]-[]-?」
@[0155c05]@天神復問:「沙門為歡喜耶?」
@[0155c05]@佛告天神:「為何所得?」
@[0155c06]@天神復問:「沙門不憂不喜耶?」
@[0155c06]@佛告天神:「如是,如是。」
@[0155c07]@爾時,天神即說偈言:
「為離諸煩惱? 為無有歡喜?\\
[[云何獨一住, 非不樂所壞]]-[]-?」\\
@[0155c10]@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我無惱解脫, 亦無有歡喜,\\
不樂不能壞, 故獨一而住。」\\
@[0155c13]@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云何得無惱? 云何無歡喜?\\
云何獨一住, 非不樂所壞?」\\
@[0155c1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煩惱生歡喜, 喜亦生煩惱,>-\\
-<無惱亦無喜, 天神當護持。>-」\\
@[0155c19]@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善哉無煩惱, 善哉無歡喜,\\
善哉獨一住, 不為不喜壞。\\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2]-過, 永超世恩愛。」\\
@[0155c24]@時,彼天神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跏」。
[2] 「已」,大正藏原為「己」,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已」。
====[註解]====
[]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 直身正意:挺直身體,端正心念。
[]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 何所忘失:有忘掉或失去什麼嗎?(意指沒有忘掉或失去東西,不必憂心。)
[] 云何獨一住,非不樂所壞:你如何在獨坐的時候,不被不樂所影響?
====[對應經典]====
* {ref>BZa09.09}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99.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18經葛古踏經。]]
====[讀經拾得]====
*現代的出家人有時是晚上打坐太冷所以以衣覆頭,看來佛世時就如此了。
***釋迦牟尼佛像的髮型**
由本經說「世尊新剃鬚髮」,可知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是以比丘形象行走人間,也就是剃除鬚髮理光頭。其他經律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例如: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184經:「爾時,世尊剃髮未久,於後夜時,結跏趺坐,正身思惟,繫念在前,以衣覆頭。」(CBETA, T02, no. 99, p. 320, b22-24)
因為婆羅門教的修行人蓄髮的較多,有的外道會以「禿頭沙門」、「剃頭沙門」來罵佛陀,例如: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作是念:『禿頭沙門何故數來,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8經:「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而稱歎彼禿頭沙門。」(CBETA, T02, no. 99, p. 308, c3-4)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180經:「時,婆羅門長者悉集堂上,遙見世尊,共相謂言:『彼剃頭沙門竟知何法?』」(CBETA, T02, no. 99, p. 319, a24-26)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36〉第5經:「此二龍王便生此念:『禿頭沙門恒在我上飛,我等當共制之,令不陵虛。』」(CBETA, T02, no. 125, p. 703, b28-c1)
佛陀強調他也是僧眾的一分子,經中也有記載許多人遇到佛陀卻不知道他是釋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團的一分子。僧眾的穿著都很樸素,佛陀平日穿著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來。
那麼為何北傳、南傳、藏傳,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少見比丘形象的釋迦牟尼佛像呢?
因為佛世時不流行造佛像,當時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樹代表佛陀成道,法輪代表佛陀說法,足印代表佛陀遊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禮佛通常就禮佛陀本人,或是禮這些象徵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於網路謠言號稱諸如大英博物館所收錄佛陀在世時的繪像,其實都是假的。)
佛像是在像法時期才開始盛行的,佛像旨在讓人有憶念佛陀的目標,但是塑像並不等同佛陀。此時距離佛陀的時代已過了約五百年,塑造佛像的藝術家只能從經典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找尋靈感,其中的「頂上肉髻」相就具相化成為「螺絲髮型」,搭配犍陀羅、秣菟羅等地的造像藝術,而有了典雅莊嚴的佛像。因此釋迦牟尼佛像上的「螺絲髮型」其實不是頭髮,更不是髮型,而是「頂上肉髻」相的視覺化。
佛陀剛出生還沒頭髮時,就被看出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語,為凸顯特定表徵的講法,不是寫實的敘述。就如同中國古代命相所說的「斷掌」並不是說手掌斷掉了。根據命相用語所作的視覺化,自然不會是精確的佛陀形象。
無論如何,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髮型如何都不影響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佛像只要能讓人憶念佛陀,就能發揮其功效,而在念佛時我們心中去除貪瞋癡、生起慈悲與智慧,就是佛像最大的價值。
====[進階辨正]====
[[研討:佛陀的螺絲髮型]]
=====(五八六)@@[0155c26]@@=====
@[0155c26]@如是我聞:
@[0155c2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5c27]@時,有一天子,容色妙絕-[1]-,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5c29]@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猶如利劍害, 亦如[[頭火燃]]-[一]-,\\
斷除[[貪欲]]火, [[正念]]求遠離。」\\
@[0156a03]@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譬如利劍害, 亦如頭火燃,\\
斷除於[[後身]]-[2]--[二]-, 正念求遠離。」\\
@[0156a06]@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6a09]@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妙絕」,宋、元、明三本作「絕妙」。
[2] 「後身」,巴利本作 Sakkāyadiṭṭhi。
====[註解]====
[一] 頭火燃:頭髮被火所燒,比喻事情的急迫。
[二] 後身:在這裡特指令人輪迴後世的身見。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吾我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身見」。
====[對應經典]====
* {ref>BZa09.10}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1.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1經劍經。]]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97.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16經瓦須達多經。]]
====[讀經拾得]====
調伏貪欲可超越欲界,往生高層次的天界。斷除身見則可超凡入聖,證得初果,最後將能解脫輪迴。
=====(五八七)@@[0156a11]@@=====
@[0156a11]@如是我聞:
@[0156a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6a12]@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6a14]@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天女眾圍遶, 如[[毘舍脂]]-[1]--[一]-眾,\\
癡惑-[2]-叢林中, 何由而得出?」\\
@[0156a1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正直平等道, 離恐怖之方]]-[3]--[二]-,\\
乘寂默之車, [[法想-[4]-為密覆]]-[三]-,\\
慚愧為長[[縻]]-[5]--[四]-, 正念為[[羈絡]]-[6]--[五]-,\\
[[智慧善御士-[7]-, 正見為前導]]-[六]-,\\
如是之[[妙乘]]-[七]-, 男女之所乘,\\
出生死叢林, 逮得安樂處。」\\
@[0156a2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6a27]@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毘舍脂」,巴利本作 Pisāca。
[2] 「癡惑」,巴利本作 Vanan tam mohanaṃ。
[3] 「離恐怖之方」,巴利本作 Abhayā nāma sā disā。
[4] 「法想」,巴利本作 Dhammacakka。
[5] 「長縻」,巴利本作 Alālamba。
[6] 「羈絡」,巴利本作 Parivāraṇa。
[7] 「士」,聖本作「土」。
====[註解]====
[一] 毘舍脂:食人精氣或血肉的鬼。又譯為「毘舍遮」、「毘舍闍」,義譯為「惡鬼」、「食人鬼」。
[二] 正直平等道,離恐怖之方:正直、平等的道路,是離恐怖(叢林)的方法。
[三] 法想為密覆:以思惟佛法作為防護。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能覆善覺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被法輪連結」。
[四] 縻:牽引牛的繩子。讀音同「迷」。
[五] 羈絡:套住馬口的嘴套。
[六]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以智慧作為好的駕駛人,以正見(正確的見解)作為前方的引導。
[七] 妙乘:美妙的載具。
====[對應經典]====
* {ref>BZa09.11}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46.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46經天女經。]]
====[讀經拾得]====
根據南傳註釋書的說法,這位天神前世是一位過度精進而常不吃、不睡的比丘,因此導致風病而過世,往生忉利天。他一出生在忉利天,就被一群天女所圍繞,天女們引誘他一起玩樂。因為這個轉換太快了,他將天女們視為引誘他的惡鬼,而跑去向佛陀求助。
=====(五八八)@@[0156a29]@@=====
@[0156a29]@如是我聞:
@[0156a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6b01]@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6b03]@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有[[四輪-[1]-九門-[2]-]]-[一]-, 充滿貪欲住,\\
深溺淤-[3]-泥中, 大象云何出?」\\
@[0156b0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斷愛喜-[4]-長[[縻]], 貪欲-[5]-等諸惡,\\
拔愛欲根本, 正向於彼處。」\\
@[0156b09]@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6b12]@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輪」,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輪」。
[2] 「四輪九門」,巴利本作 Catucakkaṃ navadvāraṃ。
[3] 「淤」,大正藏原為「烏」,聖本作「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淤」。
[4] 「愛喜」,巴利本作 Nandi。
[5]「貪欲」,巴利本作 Icchālobha。
====[註解]====
[一] 四輪九門:四個輪子、九個門的車子,比喻為人身。南傳註釋書解說「四輪」為行、住、坐、臥,「九門」為兩眼、兩耳、兩鼻孔、嘴、生殖孔、肛門等九個入口。
====[對應經典]====
* {ref>BZa09.12}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9.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9經四輪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9.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8經廣歡喜經。]]
====[讀經拾得]====
=====(五八九)@@[0156b14]@@=====
@[0156b14]@如是我聞:
@[0156b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6b15]@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6b17]@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賴吒槃提-[1]-國]]-[一]-, 有諸商[[賈客]]-[二]-,\\
大富足財寶, 各各競求富,\\
方便欲財利, 猶如然熾火,\\
如是競勝心, 欲貪常馳騁,\\
云何當斷貪, 息世間勤求?」\\
@[0156b23]@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捨俗出非家]]-[三]-, 妻子及財寶,\\
貪恚癡-[2]-離欲, 羅漢盡諸漏,\\
[[正智]]-[四]-心解脫, 愛盡息方便。」\\
@[0156b27]@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56c01]@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賴吒槃提」,巴利本作 Raṭṭhavanta。
[2]「貪恚癡」,巴利本作 Rāga, dosa, avijjā。
====[註解]====
[一] 賴吒槃提國:疑為「擁有國家的」的音譯。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羅吒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擁有國家的(剎帝利族)」。
[二] 賈客:商人。
[三] 捨俗出非家: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而出家。又譯為「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四] 正智: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
====[對應經典]====
* {ref>BZa09.23}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8.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8經大富者經。]]
====[讀經拾得]====
=====[導讀:十二因緣]=====
佛陀在出家前,見到了生、老、病、死的現象,為了探尋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後了悟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源而證道。
什麼是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源呢?簡言之,因為沒有智慧(「無明」),因為有貪愛、執著。
若作更細部的解析,可分解為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agama:卷12第283經導讀_十二因緣.png?400|}}
十二因緣的各支,簡單解釋如下:
^ 第幾支 ^ 名稱 ^ 意義 ^ 舉例 ^
| 1 | 無明 | 沒有智慧 | 不如實知四聖諦 |
| 2 | 行 | 造作、造業 | 身行(身體的造作)、口行(言語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
| 3 | 識 | 識知、覺知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 4 | 名色 | 「名」是「受、想、行、識」,加上「色」,也就是五陰 ||
| 5 | 六入處 | (觀察五陰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
| 6 | 觸 | (感官、外境、識三者的)接觸 |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
| 7 | 受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 8 | 愛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欲愛(欲界眾生感官之欲的渴愛)、色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 |
| 9 | 取 |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欲取(執著欲貪)、見取(執著邪見)、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我語取(執著認為「有我」) |
| 10 | 有 | (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無色有(無色界的存在) |
| 11 | 生 | (生命存在而)出生 | 眾生的出生、身心的產生 |
| 12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出生後,自然會有)衰滅及苦果 ||
\\
「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前者不一定直接產生後者,也可能只是後者成立的間接條件;但能確定的是,若沒有前者,後者就不會生起。
從生老病死等開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至於從無明開始一支支往後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則稱為「順觀十二因緣」。佛陀是先逆觀找出十二因緣,然後再順觀列出十二因緣,這個過程稱為「逆順觀察」十二因緣。佛弟子在觀察十二因緣時,也可以追隨這個過程,先逆觀十二因緣、之後順觀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義理很深,不是讀過以上這張表格就能懂的,同學若目前還無法完整瞭解因緣沒關係,可先瞭解「由於感官接觸到外境時起貪愛執著,這樣的因緣才會纏縛眾生」,以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滅,是無常的,因此沒有不變的自我」即可。
如果對於十二因緣的詳細義理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參閱《雜阿含經》卷十二等「因緣相應」的內容。
=====(五九〇)@@[0156c03]@@=====
@[0156c03]@如是我聞:
@[0156c0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6c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一]-國有諸商人,五百乘車,共行[[治生]]-[二]-,至曠野中。時-[1]-有五百群賊在後隨逐,[[伺便]]-[三]-欲作劫盜。時,曠野中有一天神,止住路側。
@[0156c08]@「時,彼天神作是念:『當往詣彼拘薩羅國諸商人所,問其義理。若彼商人喜我所問,時解說者,我當方便令其安隱,得脫賊難;若不喜我所問者,當放捨之,如餘天神。』
@[0156c12]@「時,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車營,而說偈言:
「『誰於覺睡眠, 誰復睡眠覺,\\
誰有解此義, 誰能為我說。』\\
@[0156c16]@「爾時,商人中有一[[優婆塞]]-[四]-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法、僧,歸依佛、法、僧,於佛離疑,於法、僧離疑,於苦、集、滅、道離疑,見[[四聖諦]]-[五]-得[[第一無間等果]]-[六]-,在商人中與諸商人共為行侶。彼優婆塞於後夜時端坐思惟,繫念在前,於[[十二因緣]]-[七]-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八]-。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0157a01]@「時,彼優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說偈言:
「『我於覺睡眠, 我於睡眠覺,\\
我解知此義, 能為人[[記說]]-[]-。』\\
@[0157a05]@「時,彼天神問優婆塞:『云何覺睡眠?云何睡眠覺?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記說?』
@[0157a06]@「時,優婆塞說偈答言:
「『貪欲及[[瞋恚]], [[愚癡]]得離欲,\\
漏盡阿羅漢, 正智心解脫,\\
彼則為覺悟, 我於彼睡眠。\\
不知因生苦, 及苦因緣集,\\
於此一切苦, 得[[無餘滅盡]]-[]-,\\
又不知正道, [[等趣]]-[]-息苦處,\\
斯等為常眠, 我於彼則覺。\\
如是覺睡眠, 如是睡眠覺,\\
如是善知義, 如是能記說。』\\
@[0157a17]@「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善哉覺睡眠, 善哉眠中覺,\\
善哉解知義, 善哉能記說,\\
久遠乃今見, 諸兄弟而來,\\
緣汝恩力故, 令諸商人眾,\\
得免於劫賊, 隨道安樂去。』\\
@[0157a23]@「如是,諸比丘!彼拘薩羅澤中諸商人眾皆得安隱從曠野出。」
@[0157a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時」,大正藏原為「曠野」,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時」。
====[註解]====
[一]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二] 治生:營生;謀生。
[三] 伺便:等待時機。
[四]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五]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六] 第一無間等果:指初果。
[七] 十二因緣:十二種導致苦及生死輪迴的條件。又譯為「十二緣起」、「十二支緣起」。
[八] 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有了這個因此而有那個,這個生起因此那個生起。指十二因緣的各支相依生起,終究造成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說明一切身心乃至生命的現象是由因緣所生,並非沒有起因而獨自存在。另譯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 純大苦聚集:全都是大苦的積聚。
[]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
[] 無餘滅盡:滅除而沒有殘餘。
[] 等趣:正確地趨向。又譯為「正趣」、「等向」。
====[對應經典]====
* {ref>BZa09.24}
====[讀經拾得]====
天神可助人,但常是看心情、有條件的,天神通常較會幫助清淨的人。
本經比喻初果聖者相對於阿羅漢有如在睡眠中的人,也就是說阿羅漢相對於初果聖者是醒悟的人;凡夫相對於初果聖者有如在睡眠中的人,也就是說初果聖者相對於凡夫是醒悟的人。
=====(五九一-[1]-)@@[0157a26]@@=====
@[0157a26]@如是我聞:
@[0157a26]@一時,佛住-[2]-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7a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海洲上優婆塞至他優婆塞舍會坐,[[極毀呰欲]]-[一]-,言:『此欲者,虛妄不實,[[欺誑]]-[二]-之法,猶如幻化,誑於嬰兒。』還自己舍,[[恣-[3]-於五欲]]-[三]-,是優婆塞舍有天神止住。時,彼天神作是念:『是優婆塞[[不勝不類]]-[四]-,於餘優婆塞舍會坐眾中極毀呰欲,言:「如是欲者,虛偽不實,欺誑之法,如誑嬰兒。」還己舍已,自恣五欲,我今寧可發令覺悟。』而說偈言:
「『於大聚會中, 毀呰-[4]-欲無常,\\
自沒於愛欲, 如牛溺深泥。\\
我觀彼會中, 諸優婆塞等,\\
多聞明解法, 奉持於淨戒。\\
汝見彼樂法, 而說欲無常,\\
如何自恣欲, 不斷於貪愛,\\
何故樂世間, 畜妻子眷屬。』\\
@[0157b13]@「時,彼天神如是如是開覺彼優婆塞已。如是如是彼優婆塞覺悟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五]-,精勤修習,盡諸有漏,得阿羅漢。」
@[0157b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一」,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前後文改作「一」。
[2] 「住」,元、明二本作「在」。
[3] 「恣」,明本作「咨」。
[4] 「呰」,聖本作「訾」。
====[註解]====
[一] 極毀呰欲:極力責備批評欲貪。
[二] 欺誑:詐欺、誑騙。
[三] 恣於五欲:放縱於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的享樂。
[四] 不勝不類:不倫不類;沒有水準、不像樣。
[五]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詮釋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
====[對應經典]====
* {ref>BZa09.25}
====[讀經拾得]====
有位居士很會說法,但都要求別人,自己則沉迷五欲。有位天神看到了,就現身警醒他,要他說到做到。這位居士頗有慧根,從此出家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
修行人得將佛法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時時檢討自己,而不是拿佛法要求別人。
護持佛法的天人有的會提醒修行者用功,在《雜阿含經》卷五十「林相應」的經文中有許多這類例子。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s=4163|研討:天人對佛弟子的幫忙]]
=====(五九二)@@[0157b18]@@=====
@[0157b18]@如是我聞:
@[0157b18]@一時,佛住[[王舍城]]-[一]-[[寒林]]-[1]--[二]-中-[2]-丘塚間。
@[0157b19]@時,[[給孤獨]]-[三]-長者有小因緣至王舍城,[[止宿]]-[四]-長者舍。夜見長者告其妻子、[[僕使、作人]]-[五]-言:「汝等皆起,[[破樵然火]]-[六]-,[[炊飯作餅-[3]-]]-[七]-,[[調和眾味-[4]-]]-[八]-,莊嚴堂舍。」
@[0157b22]@給孤獨長者見已,作是念:「今此長者何所為作,為嫁女娶婦耶?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念已,即問長者:「汝何所作?為嫁女娶婦?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
@[0157b26]@時,彼長者答給孤獨長者言:「我不嫁女娶婦,亦不請呼國王、大臣,唯欲請佛及比丘僧,設供養耳。」
@[0157b28]@時,給孤獨長者聞未曾聞佛名字已,心大歡喜,身諸毛孔皆悉怡悅,問彼長者言:「何名為佛?」
@[0157c01]@長者答言:「有沙門瞿曇,是[[釋種子]]-[九]-,於釋種中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為佛。」
@[0157c04]@給孤獨長者言:「云何名僧?」
@[0157c05]@彼長者言:「若婆羅門種剃除鬚髮,著袈裟衣,[[信家非家]]-[十]-,而隨佛出家;或[[剎利]]-[十一]-種、[[毘舍]]-[十二]-種、[[首陀羅]]-[十三]-種[[善男子]]等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隨出家,是名為僧。今日請佛及現前僧,設諸供養。」
@[0157c09]@給孤獨長者問彼長者言:「我今可得往見世尊不?」
@[0157c11]@彼長者答言:「汝且住此,我請世尊來至我舍,於此得見。」
@[0157c12]@-{給孤獨長者念佛而生明相}-時,給孤獨長者即於其夜至心念佛,因得睡眠。天猶未明,忽見[[明相]]-[]-,[[謂天已曉]]-[]-,欲出其舍,行向城門,至城門下,夜始[[二更]]-[]-,城門未開,王家常法,待遠使命來往,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欲令行人早得往來。
@[0157c17]@爾時,給孤獨長者見城門開,而作是念:「定是夜過天曉門開。」乘明相出於城門,出城門已,明相即滅,輒還闇冥。給孤獨長者心即恐怖,身毛為竪,得無為人及非人,或姦狡-[5]-人恐怖我耶?即便欲還。
@[0157c22]@爾時,城門側有天神住。時,彼天神即放身光,從其城門至寒林丘塜間光明普照,告給孤獨長者言:「汝且前進,可得勝利,慎勿退還。」
@[0157c25]@時,彼天神即說偈言:
「善良馬百匹, 黃金滿百斤,\\
騾車及馬車, 各各有百乘,\\
種種諸珍奇, 重寶載其上,\\
[[宿命]]-[]-種善根, 得如此福報,\\
若人[[宗重]]-[]-心, 向佛行一步,\\
十六分之一, 過前福之上。\\
@[0158a04]@「是故,長者!汝當前進,慎勿退還。」即復說偈:
「雪山大[[龍象]]-[]-, 純金為莊飾,\\
巨身長大牙, 以此象施人,\\
不及向佛福, 十六分之一。\\
@[0158a08]@「是故,長者!當速前進,得其大利,非退還也。」復說偈言:
「金菩闍國女, 其數有百人,\\
種種眾妙寶, [[瓔珞]]-[]-具莊嚴,\\
以是-[6]-持施與, 不及行向佛,\\
一步之功德, 十六分之一。\\
@[0158a14]@「是故,長者!當速前進,得其勝利,非退還也。」
@[0158a15]@時,給孤獨長者問天神言:「賢者!汝是何人?」
@[0158a16]@天神答言:「我是摩頭息揵大摩那婆先,是長者[[善知識]]-[]-,於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所起信敬心,緣斯功德,今得生天,[[典]]-[]-此城門,是故告長者:『但當進前,慎莫-[7]-退還,前進得利,非退還也。』」
@[0158a20]@時,給孤獨長者作是念:「佛興於世,非為小事;得聞正法,亦非小事。是故天神勸我令進,往見世尊。」時,給孤獨長者尋其光明,逕至寒林丘塜間。
@[0158a23]@爾時,世尊出房[[露地]][[經行]]-[8]-,給孤獨長者遙見佛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禮法恭敬[[問訊]]:「云何,世尊!安隱臥不?」
@[0158a2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9]-:
「婆羅門涅槃, 是則常安樂,\\
愛欲-[10]-所不染, 解脫永無餘。\\
斷一切希望, 調伏心熾燃,\\
心得寂止息, 止息安隱眠。」\\
@[0158b02]@爾時,世尊[[將]]給孤獨長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繫念]]。爾時,世尊為其說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
@[0158b06]@給孤獨長者聞法、[[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即從座起,正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從今日盡其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
@[0158b11]@爾時,世尊問給孤獨長者:「汝名何等?」
@[0158b12]@長者白佛:「名須達多-[11]-。以常給孤貧辛苦故,時人名我為給孤獨。」
@[0158b14]@世尊復問:「汝居何處?」
@[0158b14]@長者白佛言:「世尊!在拘薩羅人間,城名舍衛,唯願世尊來舍衛國,我當盡壽供養衣被、飲食、房舍、床臥、隨病湯藥。」
@[0158b17]@佛問長者:「舍衛國有精舍不?」
@[0158b18]@長者白佛:「無也,世尊!」
@[0158b18]@佛告長者:「汝可於彼建立精舍,令諸比丘往來宿止。」
@[0158b19]@長者白佛:「但使世尊來舍衛國,我當造作精舍僧房,令諸比丘往來止住。」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0158b22]@時,長者知佛世尊默然受請已,從座起,稽首佛足而去。
====[校勘]====
[1] 「寒林」,巴利本作 Sītavana。
[2] 「中」,元、明二本作「比」。
[3] 「餅」,大正藏原為「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餅」。
[4] 「味」,元本作「法」。
[5] 「狡」,大正藏原為「姣」,宋、元、明三本為「妖」,今依據聖本及中華大藏經改作「狡」。
[6]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7] 「莫」,宋、元、明三本作「勿」。
[8] 「露地經行」,巴利本作 Ajjhokāse caṅkamati。
[9] 「言」, 宋、元二本無「言」字。
[10] 「愛欲」,巴利本作 Kāma。
[11] 「須達多」,巴利本作 Sudatta。
====[註解]====
[一]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二] 寒林: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位於王舍城北方。稱作寒林是因為林木多而較涼,也是棄屍的樹林,而讓一般人恐懼而發涼。
[三] 給孤獨: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音譯「阿那邠邸」),又譯為「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
[四] 止宿:住宿。
[五] 僕使、作人:僕人、工人。
[六] 破樵然火:砍柴升火。
[七] 炊飯作餅:煮飯、做餅。
[八] 調和眾味:烹調各種菜餚。
[九]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
[十] 信家非家:相信世俗的家並非最終的歸宿。
[十一]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十二] 毘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鞞舍」、「居士種」。
[十三]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為工人、農奴。又譯為「工師種」。
[] 明相:因定力而在心中出現的光明,相關原理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十七〈長壽王品 2〉第72經長壽王本起經。
[] 謂天已曉:以為天已經亮了。
[] 二更:晚上九點至十一點。
[]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約九點至十二點。
[] 宿命:過去世。
[] 宗重:尊崇敬重。
[] 龍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為龍及象的合稱,在這裡指大象。
[]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 善知識:好的朋友,這裡是說天神生前是給孤獨長者的好朋友。
[]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聞名。又譯為「舍利子」,因為他的母親名叫「舍利」。
[] 大目揵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大目犍連」。
[] 典:掌管。
[] 俗人:在家人。
[]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又稱為「示、教、利、喜」,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與「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同義。
[] 欲味:對欲貪愛染著。心理的回味與愛著。
[] 欲患:對欲的貪愛所引起的禍患。
[] 欲出:不再對欲有所貪愛。
[] 見法、得法、入法、解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悟入了正法、瞭解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 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超越了疑惑,自證自知而不會人云亦云,悟入正法、戒律而沒有任何畏懼。
====[對應經典]====
* {ref>BZa09.26}
* {ref>S10.08}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50#0938b20|《四分律》卷五十〈第四分〉房舍揵度。]]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25#0166c10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臥具法。]]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35_034#0243c20 |《十誦律》卷三十四〈五誦〉臥具法。]]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5_023#0415a29|《摩訶僧衹律》卷二十三〈明雜誦跋渠法〉。]]
/*此經應該還有很多對應經典,例如《十誦律》卷三十四〈八法中臥具法第七〉、《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之二臥具法〉、《四分律》卷五十〈房舍揵度初〉等等。*/
====[讀經拾得]====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9/Jetvan_bharhut.JPG?240}}
***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是佛世時著名的在家居士及布施者,也是位證果的聖者,在經典中留下許多記載。例如長者以黃金鋪地,買地修建「祇樹給孤獨園」供養佛陀,就是眾所周知的事蹟之一。
本經則記載了長者最初皈依佛的因緣。他第一次聽說佛陀,就非常歡喜,並且至心希望拜訪佛陀。他至心地念佛入睡,因此起了明相,以為天亮了。一位城門神提供照明,讓給孤獨長者在半夜極暗時能見路找到佛所,幫助了他的皈依佛。
長者初次見佛即證得初果,由於對佛、法、僧、戒的信心充滿,給孤獨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實踐佛法、推廣三皈五戒,常行布施迴向,讓全家族的人都因而得益,詳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
日後給孤獨長者曾生重病,在病中長者對阿難尊者、舍利弗尊者這兩位長年的好友兼善知識,仍經常津津樂道於自己當初皈依佛的情景。佛陀及尊者們探病的相關記載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0~1032經、《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經、《中阿含經》卷六〈舍梨子相應品3〉第28經教化病經。
後來給孤獨長者疾病命終,往生天界,往生後第一件事仍是回來謁見佛陀,詳見下一經。
***佛陀對剛接觸佛法的人說法次第**
佛陀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說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本經所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
在《增壹阿含經》及《長阿含經》所載的次第也一樣,佛陀通常先說「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再說「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等到聽法的人心開意解後,才說「諸佛所可常說法者,苦、集、滅、道」等解脫法。
先談如何做個好人,才談如何做個聖人 :-)
====[進階辨正]====
*[[什麼是「晝四時、夜四時」]]
=====[導讀:天界]=====
天界是六道當中最殊勝的一道,包含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諸天,從下到上如下表所示:
無色界四天
| 非想非非想入處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
無所有入處天(無所有處天)
|
識入處天(無量識處天)
|
空入處天(無量空處天)
|
色界十八天
| 四禪天 |
五淨居天(只有三果聖者能往生):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
無雲天(少福天)、福生天、廣果天(因性果實天)、無想天
|
三禪天 |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
二禪天 | 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
初禪天 |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
欲界六天
| 他化自在天
|
化樂天(化自在天)
|
兜率天(兜率陀天)
|
焰摩天(炎摩天)
|
忉利天(三十三天)
|
四天王天
|
這些天的境界都可藉由修行而體驗到。
行善但沒有禪定能力的人,在命終時往生欲界天;有禪定修為的人則依定境的不同,得以往生對應的色界、無色界天。
至於解脫的阿羅漢則能超越三界,不再有煩惱、生死。
=====(五九三)@@[0158b24]@@=====
@[0158b24]@如是我聞:
@[0158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8b25]@時,給孤獨長者疾病命終,生[[兜率天]]-[]-,為兜率天子,作是念:「我不應久住於此,當往見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伸-[1]-臂頃]],於兜率天沒,現於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給孤獨天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8c01]@時,給孤獨天子而說偈言:
「於此祇桓-[2]-林-[3]-, 仙人僧-[4]-住止,\\
諸王亦住此, 增我歡喜心,\\
深信淨戒業, 智慧為勝壽,\\
以此淨眾生, 非[[族姓]]-[]-財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閑居修遠離, 初建業良友。」\\
@[0158c08]@說此偈已,即沒不現。
@[0158c09]@爾時,世尊其夜過已,入於僧中,敷[[尼師壇]]-[]-,於眾前坐,告諸比丘:「今此夜中,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於此祇桓林, 仙人僧住止,\\
諸王亦住此, 增我歡喜心,\\
深信淨戒業, 智慧為勝壽,\\
以此淨眾生, 非族姓財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閑居修遠離, 初建業良友。」\\
@[0158c19]@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說,給孤獨長者生彼天上,來見世尊,然彼給孤獨長者於尊者舍利弗極相敬重。」
@[0158c21]@佛告阿難:「如是,如是。阿難!給孤獨長者生彼天上,來見於我。」
@[0158c23]@爾時,世尊以尊者舍利弗故,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智, 唯除於如來,\\
比舍利弗智, 十六不及一。\\
如舍利弗智, 天人悉同等,\\
比於如來智, 十六不及一。」\\
@[0158c2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2]「桓」,宋、元、明、聖四本作「洹」。*
[3] 「祇桓林」,巴利本作 Jetavana。
[4] 「仙人僧」,巴利本作 Isisaṅgha。
====[註解]====
[一] 兜率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陀天」,義譯為「知足天」。
[二] 族姓:大族、家族。
[三] 尼師壇: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對應經典]====
* {ref>BZa09.27}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48.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48經祇樹林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1.htm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0經給孤獨經。]]
*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3.htm | 南傳《中部尼柯耶》〈六處品15〉 第143經教誡給孤獨經。]]
====[讀經拾得]====
***給孤獨長者往生兜率天**
本經顯示給孤獨長者往生兜率天,呼應《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7經記載佛陀預言長者來世將隨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生,並隨佛出家,證得阿羅漢。
若依《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0經、《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所載(南傳巴利藏則無此記載),佛陀曾授記給孤獨長者證得三果。如果這記載無誤,則三果聖者雖然不還生欲界,但也可能因願力而有例外。
***修行果位愈高不必然往生愈高的天界**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15經等經表示初果聖者永不墮於三惡道,最多七次往返人間、天界,就能自證涅槃;二果聖者則最多一次往返人、天,就必定解脫。初果、二果聖者所往生的天界不一定是哪一天,果位愈高所往生的天界也不必然愈高。
從下表的例子中,可看出同樣是往生兜率天,就有凡夫、初果、二果的修行人。
^ 聖者名字 ^ 修行成就 ^ 往生天界 ^ 經典記載 ^
|淨口外道出家尼 | 於尊者舍利弗所生信心 |(欲界)兜率天 |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500經|
|富蘭那、梨師達多 |二果 |(欲界)兜率天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90經|
|給孤獨長者 |初果(依南傳經載)或三果(依北傳經載) |(欲界)兜率天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3經|
|曠野長者(手天子) |對佛、法、僧無厭足;三果 |(色界)無熱天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4經|
|難提婆羅 |三果 |(色界)無煩天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5經|
|質多羅長者 |三果 |(色界)不煩熱天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75經|
\\
阿羅漢則是不受後有,徹底解脫輪迴。
***給孤獨長者和舍利弗尊者的因緣**
本經記載,給孤獨天子回到人間拜訪佛陀時,特別稱讚舍利弗尊者,這是因為舍利弗尊者常指導給孤獨長者。
例如建立祇樹給孤獨園時,佛陀就是派舍利弗尊者配合給孤獨長者建園(《五分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等律及《大般涅槃經》所載);給孤獨長者發願往生兜率天彌勒菩薩處,也是在和舍利弗尊者的談話時所作的決定(《賢愚經》卷十〈須達起精舍品41〉);給孤獨長者重病時,舍利弗尊者向他開示如何觀察六根、六塵、六識而沒有執著,讓他解脫煩惱(《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2經)。
因此當給孤獨長者往生兜率天,證實舍利弗尊者所言不虛後,除了向佛陀報平安,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舍利弗尊者,自然也是很合理的。
====[進階辨正]====
[[研討:給孤獨長者是否以三果往生欲界天]]
=====[導讀:五淨居天]=====
三果(阿那含)聖者斷盡貪、瞋,只剩微弱的無明,自然不會再感召欲界果報、不會還生人間,因此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五淨居天位於色界第四禪天之中,三果聖者才能往生五淨居天,在此處修行後證得阿羅漢而入涅槃,因此五淨居天又稱為「五不還天」。
五淨居天包括以下五個天:
-無煩天:沒有煩憂。
-無熱天:沒有熱惱。
-善現天:善於顯現(果報、殊勝身形等)。
-善見天:善於看見(所見世界清澈)。
-色究竟天:色界天中最殊勝。
=====(五九四)@@[0159a01]@@=====
@[0159a01]@如是我聞:
@[0159a01]@一時,佛住[[曠野精舍]]-[一]-。
@[0159a01]@時,有[[曠野]]-[二]-長者疾病命終,生[[無熱天]]-[三]-。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應久於此住,不見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頃,從無熱天沒,現於佛前。
@[0159a05]@時,彼天子天身[[委-[1]-地]]-[四]-,不能自立-[2]-,猶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細軟,不自持立。
@[0159a07]@爾時,世尊告彼天子:「汝當變化作此[[麁]]-[五]-身,而立於地。」
@[0159a08]@時,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麁身,而立於地。於是,天子前禮佛足,退坐一面。
@[0159a10]@爾時,世尊告手-[3]-天子:「汝手天子,本於此間為人身時,所受經法,今故憶念不悉忘耶?」
@[0159a12]@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間時,有所聞法,不盡得者,今亦憶念,如世尊善說。世尊說言:『若人安樂處,能憶持法,非為苦處。』此說真實。如世尊在[[閻浮提]],種種雜類,[[四眾]]-[六]-圍遶,而為說法,彼諸四眾聞佛所說,皆悉奉行。我亦如是,於無熱天上,為諸天人大會說法,彼諸天眾悉受修學。」
@[0159a19]@佛告手天子:「汝於此人間時,於幾法[[無厭足]]-[七]-故,而得生彼無熱天中?」
@[0159a21]@手天子白佛:「世尊!我於三法無厭足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何等三法?我於見佛無厭足-[4]-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我於佛-[5]-法無厭足故,生無熱天;供養眾僧無厭足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時,手天子即說偈言:
「見佛無厭足, 聞法亦無厭,\\
供養於眾僧, 亦未曾知足,\\
受持賢聖法, 調伏[[慳著垢]]-[八]-,\\
三法不知足, 故生無熱天。」\\
@[0159b02]@時,手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6]-。
====[校勘]====
[1] 「委」,宋、元、明、聖四本作「萎」。
[2] 「立」,明本作「力」。
[3] 「手」,巴利本作 Hatthaka。
[4] 「厭足」,大正藏無「足」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5] 「佛」,元、明二本作「聞」。
[6] 「不現」, 宋本無「不現」二字。
====[註解]====
[一] 曠野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阿羅毘(義譯為「曠野」)國,原為外道的祠堂,後來轉為佛教道場。又譯為「阿羅毘祠」、「伽邏」。
[二] 曠野:優婆塞名,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攝受五百長者一起學佛,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修得很好,名聲傳到忉利天,甚至毘沙門天王親自前往稱讚,此時長者繼續專心禪定而沒有理會毘沙門天王,佛陀稱讚他「恒坐禪思」第一。又譯為「手長者」、「首長者」、「手阿羅婆長者子」、「呵侈阿羅婆」。
[三] 無熱天:意樂調柔,離於熱惱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四] 委地:蜷伏在地上。
[五] 麁:「粗」的異體字。
[六] 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七] 無厭足:不厭煩滿足(而繼續追求)。
[八] 慳著垢:「慳」是吝嗇,「著」是執著,「垢」是汙穢。吝嗇而執著財物是一種心中的汙穢,因此稱作慳著垢。
====[對應經典]====
* {ref>BZa09.28}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551.htm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3〈拘尸那羅品13〉第128經。]]
====[讀經拾得]====
*曠野長者往生色界無熱天,立刻回地球問候佛陀,不過因為色界天人的細緻形體不耐地球的重力,而「猶如酥油委地」,站不起來。佛陀教他把身形變粗後,才能站立。
*曠野長者往生成為手天子,在無熱天說法,經上記載他:「為諸天人大會說法,彼諸天眾悉受修學。」雖然一般天界太樂了而難以修行,不過此處是五淨居天之一,是三果聖者才能往生的天界,自然都是修行人。
*有同學提問:「本經記載曠野長者見佛無厭足、於佛法無厭足、供養眾僧無厭足,而得以往生無熱天。對佛、法、僧、戒有不壞的信心,是證初果的條件,那麼曠野長者為什麼能證三果並往生無熱天?」
這是因為曠野長者不僅對三寶有不壞的信心,而且「無厭足」,勇猛精進地依三寶所教而修行,如本經偈子中提到的「受持賢聖法,調伏慳著垢」。斷除了五下分結,證得三果,才得以往生無熱天。
====[進階辨正]====
[[研討:五淨居天都是三果,但三果不一定都往生五淨居天]]
=====(五九五)@@[0159b04]@@=====
@[0159b04]@如是我聞:
@[0159b0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9b05]@時,有無煩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9b07]@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生彼[[無煩天]]-[1]--[]-, 解脫七比丘,\\
貪、瞋恚已盡, 超世度恩愛,\\
誰度於[[諸流]]-[]-, 難度[[死魔]]-[]-軍?\\
誰斷[[死魔縻]]-[]-, 永超煩惱[[軛]]-[2]--[]-?」\\
@[0159b1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尊者優波迦-[3]-, 及波羅揵荼-[4]-、\\
弗迦-[5]-羅娑梨-[6]-、 跋提-[7]-、揵陀疊-[8]-、\\
亦婆休難提-[9]-, 及波毘瘦㝹-[10]-,\\
如是等一切, 悉皆度諸流,\\
斷絕死魔縻, 度彼難度者,\\
斷諸死魔縻, 超越諸天軛,\\
說甚深妙法, 覺悟難知者,\\
巧便問深義, 汝今為是誰?」\\
@[0159b21]@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我是阿那含, 生彼無煩天,\\
故能知斯等, 解脫七比丘,\\
盡貪欲瞋恚, 永超世恩愛。」\\
@[0159b25]@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眼耳鼻舌身, 第六意入處,\\
若彼名及色, 得無餘滅盡,\\
能知此諸法, 解脫七比丘,\\
貪有悉已盡, 永超世恩愛。」\\
@[0159c0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鞞跋楞伽]]-[11]--[]-村, 我於彼中住,\\
名[[難提婆羅]]-[]-, 造作諸瓦器,\\
[[迦葉佛]]-[]-弟子, 持優婆塞法,\\
供養於父母, 離欲修[[梵行]],\\
世世為我友, 我亦彼知識,\\
如是等大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於身心, 持此[[後邊身]]。」\\
@[0159c09]@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如是汝賢士, 如汝之所說,\\
鞞跋楞伽村, 名難提婆羅,\\
迦葉佛弟子, 受優婆塞法,\\
供養於父母, 離欲修梵行,\\
昔是汝知識, 汝亦彼良友,\\
如是諸正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其身心, 持此後邊身。」\\
@[0159c17]@佛說此經已,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校勘]====
[1] 「無煩天」,巴利本作 Aviha。
[2] 「軛」,聖本作「扼」。
[3] 「優波迦」,巴利本作 Upaka。
[4] 「波羅揵荼」,巴利本作 Phalagaṇḍa。
[5] 「迦」,元、明二本作「逝」。
[6] 「弗迦羅娑梨」,巴利本作 Pukkusāti。
[7] 「跋提」,巴利本作 Bhaddiya。
[8] 「揵陀疊」,巴利本作 Khaṇḍadeva。
[9]「婆休難提」, 巴利本作 Bāhuraggi。
[10]「波毘瘦㝹」,巴利本作 Piṅgiya。
[11] 「鞞跋楞伽」,巴利本作 Vehaliṅga。
====[註解]====
[] 無煩天:離欲界苦、色界樂,不令苦樂煩擾身心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 諸流:貪愛之流、生死的流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之繫縛」。
[] 死魔:死亡會斷人性命,所以比喻為死魔。「魔」是音譯「魔羅」的簡稱,有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的意思。
[] 死魔縻:死亡的繫縛。縻是牽牛的繩子。
[]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為束縛、限制。
[] 鞞跋楞伽:過去伽葉佛時代的村落名,位於佛世時的拘薩羅國境內。又譯為「鞞婆陵耆」。
[] 難提婆羅:迦葉佛時代的優婆塞名,他父母的眼睛都瞎了,為了照顧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作出家的修行。他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優多羅童子的好朋友,費了一番努力才讓優多羅童子拜訪迦葉佛,優多羅童子因此而從迦葉佛出家,詳見《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第63經鞞婆陵耆經。又譯為「難提波羅」。
[] 迦葉佛:這個世界中,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對應經典]====
* {ref>BZa09.29}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50.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50經額低葛勒經。]]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05.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24經額低葛勒經。]]
====[讀經拾得]====
***難提婆羅陶師**
《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十二|第63經鞞婆陵耆經]]記載佛陀經過拘薩羅國一個地方時,欣然微笑,原來在迦葉佛時代那個地方叫鞞跋楞伽村,有迦葉佛的講堂,迦葉佛有位在家弟子叫難提婆羅陶師,父母的眼睛都瞎了,為了照顧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做出家的修行,修行得相當好。
難提婆羅陶師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優多羅童子的好朋友,費了一番努力才讓優多羅童子拜訪迦葉佛,優多羅童子因此而從迦葉佛出家。
由本經可知難提婆羅陶師在迦葉佛時代證得三果,命終後往生無煩天,因此也認識釋迦牟尼佛往生無煩天的幾位弟子,並且前來人間向老朋友打招呼,表示釋迦牟尼佛「世世為我友,我亦彼知識,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而且他們兩人終於都已「善修於身心,持此後邊身」。
*天界的時間過得慢,在色界天的層次,迦葉佛涅槃到現在還沒有過太久。
*三果聖者已斷盡貪、瞋,但仍有無明(癡),因此經文寫「貪、瞋恚已盡」。
====[進階辨正]====
[[研討:迦葉佛到現在,無煩天過了多久]]
=====(五九六)@@[0159c19]@@=====
@[0159c19]@如是我聞:
@[0159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59c20]@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59c22]@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此世多恐怖, 眾生常惱亂,\\
已-[1]-起者亦苦, 未起亦當苦,\\
頗有離恐處, 唯願[[慧眼]]-[]-說。」\\
@[0159c2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無有異苦行, 無異伏諸根,\\
無異一切捨, 而得見解脫]]-[]-。」\\
@[0160a0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0a04]@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已」,元、明二本作「未」。
====[註解]====
[] 慧眼: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這裡特指有慧眼的佛陀。
[] 無有異苦行,無異伏諸根,無異一切捨,而得見解脫:唯有根據佛法的勤苦修行、唯有調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唯有捨離於一切,才能得到、親證解脫。
====[對應經典]====
* {ref>BZa09.21}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98.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17經須婆羅門經。]]
====[讀經拾得]====
勤修戒、定、慧,是徹底離苦的不二方法。
=====(五九七)@@[0160a06]@@=====
@[0160a06]@如是我聞:
@[0160a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0a07]@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0a09]@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諸眾生, [[受身得妙色]]-[]-?\\
云何修[[方便]]-[]-, 而[[得乘出道]]-[]-?\\
眾生住何法, 為何所修習,\\
為何等眾生, 諸天所供養?」\\
@[0160a14]@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戒}-持戒明智慧, -{定}-自修習[[正受]]-[]-,\\
[[正直心繫念]]-[]-, [[熾[*]然]]-[]-憂悉滅,\\
-{慧}-得平等智慧, 其[[心善解脫]]-[]-,\\
斯等因緣故, 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 [[心住於中學]]-[]-,\\
如是德修-[1]-者, 為諸天供養。」\\
@[0160a2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0a24]@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修」,大正藏原為「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修」。
====[註解]====
[] 受身得妙色:得到身體相貌莊嚴圓滿的果報。
[]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 得乘出道:得以駕馭出離煩惱生死的方法。
[]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 正直心繫念:方正質直、專心繫念在一處(修定)。
[]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這裡形容像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 心住於中學:心念保持在這(戒定慧)當中而修學。
====[對應經典]====
* {ref>BZa09.22}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95.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天子相應2〉第14經難陀經。]]
====[讀經拾得]====
修習戒定慧,能報得殊勝的身相、能解脫煩惱、能為諸天所禮敬。
=====(五九八)@@[0160a26]@@=====
@[0160a26]@如是我聞:
@[0160a2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0a27]@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0a29]@時,彼-[4]-天子而說偈言:
「沈沒於睡眠, [[欠呿]]-[一]-、不[[欣]]-[二]-樂,\\
[[飽食心憒悶-[5]-]]-[三]-, 懈怠不精勤,\\
斯[[十覆]]-[四]-眾生, 聖道不顯現。」\\
@[0160b04]@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心沒於睡眠, 欠呿不欣樂,\\
飽食心憒悶[*], 懈怠不精勤,\\
精勤修習者, 能開發聖道。」\\
@[0160b08]@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0b11]@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4] 「時,彼」,宋、元、明三本作「彼時」。
[5] 「悶」,大正藏原為「閙」,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悶」。[*]
====[註解]====
[一] 欠呿:打呵欠。「呿」指張口,讀音同「區」。
[二] 欣:喜樂。
[三] 飽食心憒悶:吃飽了而心智昏沉。「憒」指心智昏亂不明。
[四] 十覆:十項障覆修道的事,疑為將五事的動詞、名詞各算一個。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經文都只有列出五事:睡眠、打哈欠、不欣樂、飽食而昏沉、懈怠。
====[對應經典]====
* {ref>BZa09.15}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6.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6經睡眠與懶惰經。]]
====[讀經拾得]====
如果因為睡眠、打哈欠、不欣樂、飽食而昏沉、懈怠而耽誤了修行,就要以精進心克服,而能繼續進步。
「以精進心克服」實際的作法如何?可參見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五|第615經]]「讀經拾得」中的整理。
=====(五九九)@@[0160b13]@@=====
@[0160b13]@如是我聞:
@[0160b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0b14]@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0b16]@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外纏結非纏, 內纏纏眾生]]-[1]--[一]-,\\
今問於瞿曇, 誰於纏離纏?」\\
@[0160b19]@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 內心修智慧,\\
比丘勤修習, 於纏得-[2]-解纏。」\\
@[0160b2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0b2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外纏……眾生」,巴利本作 Antojaṭā bahi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2] 「得」,大正藏原為「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註解]====
[一] 外纏結非纏,內纏纏眾生:外在的繫縛不是真正的繫縛,內在的繫縛才真正綁住了眾生。
====[對應經典]====
* {ref>BZa09.13}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3.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3經結縛經。]]
====[讀經拾得]====
建立戒、修智慧,能解纏縛。
=====(六〇〇)@@[0160b27]@@=====
@[0160b27]@如是我聞:
@[0160b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0b28]@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0c01]@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難度難可忍, 沙門無知故,\\
多起諸艱難, 重鈍溺沈沒,\\
心隨覺自在-[1]-, [[數數]]-[一]-溺沈沒,\\
沙門云何行, 善攝護其心?」\\
@[0160c0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如龜-[2]-善方便, [[以殼-[3]-自藏六]]-[二]-,\\
比丘習禪思, [[善攝諸覺想]]-[三]-,\\
其心無所依, 他莫能恐怖,\\
是則[[自隱密]]-[四]-, 無能誹謗者。」\\
@[0160c1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0c14]@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心隨覺自在」,巴利本作 Cittaṃ ce na nivāreyya。
[2]「龜」, 巴利本作 Kumma。
[3] 「殼」,明本作「鷇」。
====[註解]====
[一] 數數:頻繁地。
[二] 以殼自藏六:烏龜以殼藏頭尾及四肢,比喻修行人要收攝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龜藏六」的譬喻詳見卷四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一一六七|第1167經]]。
[三] 善攝諸覺想:好好地收攝注意力。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覆惡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收妥於意之尋中」。
[四] 自隱密: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入涅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已般涅槃」。
====[對應經典]====
* {ref>BZa09.14}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7.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17經困難經。]]
====[讀經拾得]====
善護六根,如龜藏六,能不沉淪。
「如龜藏六」,心要藏哪裡?有什麼實際的作法?
可參見卷二十四的導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導讀_四念處與善攝根門|四念處與善攝根門]]」。
=====(六〇一)@@[0160c16]@@=====
@[0160c16]@如是我聞:
@[0160c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0c17]@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0c19]@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薩羅-[1]-]]-[一]-小流注, 當於何[[反流]]-[二]-,\\
生死之徑路, [[於何而不轉]]-[三]-,\\
世間諸苦樂, 何由[[滅無餘]]-[四]-?」\\
@[0160c23]@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 及彼意入處,\\
名色滅無餘, 薩羅小還流,\\
生死道不轉, 苦樂滅無餘。」\\
@[0160c27]@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1a01]@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薩羅」,巴利本作 Sarā。
====[註解]====
[一] 薩羅:為音譯,義譯為溪流或湖泊。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池水」,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溪流」。
[二] 反流:流水折回。
[三] 於何而不轉:在哪邊不再輪轉於生死。
[四] 滅無餘:滅除而沒有殘餘。
====[對應經典]====
* {ref>BZa09.16}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7.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27經溪流經。]]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SHT 41。
====[讀經拾得]====
* **如何逆生死之流、不落入輪迴?**
六根不染著、沒有後續的身心(名色)相續,而能解脫。
=====(六〇二)@@[0161a03]@@=====
@[0161a03]@如是我聞:
@[0161a03]@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1a04]@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1a06]@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伊尼耶鹿𨄔]]-[1]--[2]--[]-, 仙人中之尊,\\
少食不嗜味, 禪思樂山林,\\
我今敬稽首, 而問於瞿曇,\\
云何出離苦? 云何苦解脫?\\
我今問解脫, 於何而滅盡?」\\
@[0161a1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世間[[五欲德]]-[3]--[]-, [[心法]]-[]-說第六,\\
[[於彼欲無欲]]-[4]--[]-, 解脫一切苦,\\
如是於苦出, 如是苦解脫,\\
汝所問解脫, 於彼而滅盡。」\\
@[0161a17]@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1a20]@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伊尼耶鹿𨄔」,巴利本作 Eṇijaṇgha。
[2]「𨄔」,大正藏原為「跳-兆+尃」,今依據前後文改作「𨄔」。
[3] 「五欲德」,巴利本作 Pañcakāmaguṇā。
[4]「欲」,巴利本作 Chanda。
====[註解]====
[] 伊尼耶鹿𨄔:如麋鹿小腿,是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譯為「如鹿王相」。其中「伊尼耶」為音譯,義譯為「麋鹿」。「𨄔」為「小腿」。
[] 五欲德:即「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
[] 心法:法境;法塵。
[] 於彼欲無欲:不貪愛前述的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法欲。
====[對應經典]====
* {ref>BZa09.17}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30.htm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諸天相應1〉第30經如鹿小腿經。]]
====[讀經拾得]====
不貪著六境,而能解脫。
=====(六〇三)@@[0161a22]@@=====
@[0161a22]@如是我聞:
@[0161a2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61a23]@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161a25]@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度諸流-[1]-? 云何度大海-[2]-?\\
云何能捨苦? 云何得清淨?」\\
@[0161a28]@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信能度諸流, 不放逸-[3]-度海,>-\\
-<精進能除苦, 智慧得清淨。>-」\\
@[0161b0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161b0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流」,巴利本作 Ogha。
[2] 「海」,巴利本作 Aṇṇava。
[3] 「不放逸」,巴利本作 Appamāda。
====[註解]====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Za50.02}
* 參考 {ref>BZa15.28}
* 參考 {ref>S10.12}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的信、不放逸、精進、智慧的次第關係,也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以慚愧故__不放逸__,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__信__、順語、__精進__,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__不__起貪、恚、__癡__,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1]-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2]-======
====[校勘]====
[1] 大正藏校勘指出宋、元二本在經末題次行有「性空佛寶施藥王佛」八字,磧砂藏在經末題次行有「性空佛 寶施佛 藥王佛」九字。
[2] 聖本在「二」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