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帝釋相應 (1/2)]===== 天界有分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其中欲界天有六天,最接近人間的是四天王天,其上是忉利天。 忉利天以天帝釋為天主,居於中央的善見城,四方各有八天,總共三十三天,因此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 天帝釋的大福報是由過去世的善業所造成,是由哪些善業所造成的呢?第1104、1105經即記載讓天帝釋有這些福報的因緣,而第1106經則記載天帝釋名字的因緣。 《雜阿含經》「帝釋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104~1120經和卷四十六第1222~1225經,是和天帝釋有關的經文。 =====(一一〇四)@@[0290b19]@@===== @[0290b19]@如是我聞: @[0290b19]@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90b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能受持[[七種受]]-[]-者,以是因緣得生天帝釋-[1]-處。謂-[2]-天帝釋本為人時,供養父母,及家諸尊長,和顏軟語,不惡口,不兩舌,常[[真實言]]-[]-;於慳悋世間,雖在居家而不慳惜,行[[解脫施]],勤施,[[常樂行捨-[3]-]]-[]-,[[大施會|施會]]-[]-供養,[[等施]]一切。」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供養於父母,  及家之尊長,\\  柔和恭遜辭,  離[[麁言]]兩舌。\\  調伏[[慳悋]]-[]-心,  常修真實語,\\  彼三十三天-[4]-,  見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  當來生此天。」\\ @[0290c0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天帝釋」,巴利本作 Sakka-devānam inda。 [2] 「謂」,宋、元、明三本作「諸」。 [3] 「捨」,大正藏原為「施」,成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 [4] 「三十三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ṃsā。 ====[註解]==== [] 七種受:天帝釋之所以成為三十三天的天主,是因為過去世受持七法,這七法分別是「供養父母、供養家諸尊長、和顏軟語、不惡口、不兩舌、常真實言、不慳悋並且沒有執著的施捨」。 [] 真實言:同「真實語」;即不妄語。 [] 常樂行捨:時常樂於修行施捨;時常以布施鍛鍊自己能歡喜地捨離、放下。 [] 施會:即為「大施會」,又作「無遮大會」、「無遮會」。為五年舉辦一次,不分賢聖貴賤均可參與受施的布施大會。 [] 慳悋:吝嗇。 ====[對應經典]==== * {ref>BZa02.11} * {ref>S11.02.01} ====[讀經拾得]==== 天帝釋之所以成為三十三天的天主,是因為過去世受持七法,這七法在各譯本的記載是: ^ 《雜阿含經》第1104經 ^ 《別譯雜阿含經》第33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 ^ | 供養父母 | 孝順父母 | 奉養父母 | | 供養家諸尊長 | 恭敬尊長 | 尊敬家中年長 | | 和顏軟語 | 所言柔軟 | 柔和語 | | 不惡口 | 不起瞋恚,設生嫌恨,尋思滅之 | 沒憤怒者,如果我的憤怒生起,會急速地排除 | | 不兩舌 | 斷於兩舌 | 離離間語 | | 常真實言 | 恒修實語,終不欺誑 | 真實語 | | 於慳悋世間,雖在居家而不慳惜,行解脫施,勤施,常樂行施,施會供養,等施一切 | 好施、無慳 | 以離慳垢之心住於在家,自在地施捨,親手施與,樂於捨,回應乞求,樂於均分與布施 | =====(一一〇五)@@[0290c04]@@===== @[0290c04]@如是我聞: @[0290c04]@一時,佛住[[鞞舍離]]-[1]--[]-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0290c05]@時,有[[離車]]-[2]--[]-名摩訶利-[3]-,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見天帝釋不?」 @[0290c07]@佛答言:「見。」 @[0290c07]@離車復問:「世尊![[見有鬼似帝釋形以不]]-[]-?」 @[0290c08]@佛告離車:「我知天帝釋,亦知有鬼似天帝釋,亦知彼帝釋法,受持彼法緣故,得生帝釋處。離車!帝釋本為人時,供養父母,乃至行[[平等捨]]-[]-。」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供養於父母,  及家之尊長,\\  柔和恭遜辭,  離[[麁言]][[兩舌]]-[]-。\\  調伏[[慳悋]]心,  常修真實語,\\  彼三十三天,  見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  當來生此天。」\\ @[0290c18]@佛說此經已,時摩訶利離車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鞞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i。 [2] 「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i。 [3] 「摩訶利」,巴利本作 Mahāli。 ====[註解]==== [] 鞞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祇國又稱為鞞舍離國。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 見有鬼似帝釋形以不: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有夜叉鬼,狀似帝釋,世尊所見將無是彼夜叉鬼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那必定是看起來像釋天者,大德!因為天帝釋是難見的」。 [] 平等捨:平等布施(?) or 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是善旁觀者」。 [] 兩舌:挑撥離間。(卷34,37 皆有此詞,可改可不改) ====[對應經典]==== * {ref>BZa02.12} * {ref>S11.02.03}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21經。 ====[讀經拾得]==== 摩訶利問了一個表面的問題:佛陀能否看到天帝釋? 佛陀不只能看到天帝釋,還知道天帝釋為何能成為天帝釋的因緣:奉行七法,生忉利天。 =====(一一〇六)@@[0290c20]@@===== @[0290c20]@如是我聞: @[0290c20]@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0290c21]@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名釋提桓因?」 @[0290c23]@佛告比丘:「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行於[[頓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飲食、錢財、穀、帛、華、香、[[莊嚴具|嚴具]]-[]-、床臥、燈明,[[以堪能故,名釋提桓因]]-[]-。」 @[0290c27]@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故,釋提桓因復名[[富蘭陀羅]]-[]--[1]-?」 @[0290c28]@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數數]]行施衣被、飲食,乃至燈明。以是因緣,故名富蘭陀羅-[2]-。」 @[0291a01]@比丘復白佛言:「何因、何緣故,復名摩伽婆-[3]-。」 @[0291a02]@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名摩伽婆故,釋提桓因即以本名,名摩伽婆。」 @[0291a04]@比丘復白佛言:「何因、何緣復名娑婆婆-[4]-?」 @[0291a05]@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數以[[婆詵私]]-[]--[5]--[6]-衣布施供養。以是因緣故,釋提桓因名娑婆婆。」 @[0291a07]@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復名憍尸迦?」 @[0291a08]@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為憍尸族姓人。以是因緣故,彼釋提桓因復名憍尸迦。」 @[0291a11]@比丘問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釋提桓因名[[舍脂鉢低]]-[7]--[]-?」 @[0291a12]@佛告比丘:「彼阿修羅女名曰舍脂,為天帝釋第一天后,是故帝釋名舍脂鉢低。」 @[0291a14]@比丘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復名千眼?」 @[0291a15]@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聰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復名千眼。」 @[0291a17]@比丘白佛:「何因、何緣彼釋提桓因復名[[因提利]]-[]-?」 @[0291a19]@佛告比丘:「彼天帝釋於諸三十三天,為王為主。以是因緣故,彼天帝釋名因提利。」 @[0291a21]@佛告比丘:「然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受持七種受。以是因緣,得天帝釋。何等為七?釋提桓因本為人時,供養父母;乃至等行惠施,是為七種受。以是因緣,為天帝釋。」 @[0291a24]@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如上廣說。 @[0291a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富蘭陀羅」,巴利本作 Purindada。 [2] 「羅」,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3] 「摩伽婆」,巴利本作 Maghavā。 [4] 「娑婆婆」,巴利本作 Sahassakkha。 [5] 「私」,宋、元、明三本作「和」。 [6] 「婆詵和」,巴利本作 Vāsava。 [7] 「舍脂鉢低」,巴利本作 Sujampat。 ====[註解]==== [] 頓施:恭敬地布施。「頓」指不怠慢。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所有布施生純信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恭敬布施」。 [] 嚴具:又作「莊嚴具」,指穿戴身上或裝飾環境之裝飾物。(卷37 #1041 為「莊嚴具」故保留) [] 以堪能故,名釋提桓因:因為有能力,所以稱為釋提桓因。按:「釋提桓因」是音譯,其中「釋」(梵語Śakro)義譯為「能」,「提桓」(梵語devānāj)義譯為「天」,「因」(梵語Indra)義譯為「主」。 [] 富蘭陀羅:為音譯,其中「富蘭」義譯為「城」,「陀羅」義譯為「破」或「施與」。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城市施與者」。 [] 婆詵私:為音譯,義譯為「衣」。 [] 舍脂鉢低:為音譯,義譯為舍脂的丈夫。舍脂是天帝釋的第一天后,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的女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舍脂之夫」。 [] 因提利:為梵語Indra的音譯,義譯為「主」。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天之主」。 ====[對應經典]==== * {ref>BZa02.13} * {ref>S11.02.02} ====[讀經拾得]==== =====[導讀:不瞋而勝]===== 三十三天常得和阿修羅打仗,天帝釋卻可以不瞋而打勝仗,這樣的能耐值得在五濁惡世的佛弟子效法。 如何不瞋而勝?可好好思考以下第1107經至1110經所記載天帝釋的不瞋、忍辱與善論。 =====(一一〇七)@@[0291a27]@@===== @[0291a27]@如是我聞: @[0291a27]@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0291a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夜叉-[1]-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三十三天-[2]-見此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見已,咸各瞋恚。諸天如是極瞋恚已,彼鬼如是、如是隨瞋恚漸漸端正。 @[0291b03]@「時,三十三天往詣天帝釋所-[3]-,白帝釋言:『憍尸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4]-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5]-諸天瞋恚,彼鬼隨漸端正。』釋提桓因告諸三十三天:『彼是[[瞋恚對治鬼]]-[]-。』 @[0291b08]@「爾時,天帝釋自往彼鬼所,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三稱名字而言:『仁-[6]-者!我是釋提桓因。』隨釋提桓因如是恭敬[[下意]]-[]-,彼鬼如是、如是隨漸醜陋,即復不現。 @[0291b12]@「時,釋提桓因自坐已,而說偈言: 「『-<人當莫瞋恚,  見瞋莫瞋報,>-\\   -<於惡莫生惡,  當破壞憍慢。>-\\   [[不瞋亦不害,  名住賢聖眾]]-[]-,\\   [[惡罪起瞋恚,  堅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  如制逸馬車,\\   我說善御士,  非謂執繩者。』」\\ @[0291b20]@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歎說不瞋。汝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讚歎不瞋,當如是學。」 @[0291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夜叉」,巴利本作 Yakkha。 [2] 「三十三天」,巴利本作 Devā Tāvatiṃsā。 [3]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坐空」。 [5] 「彼」,聖本作「彼彼」。 [6] 「而言仁」,聖本作「言人」。 ====[註解]==== [] 過去世時:從前。這裡的「過去世」指現在以前,不是指前一世。 [] 瞋恚對治鬼:針對瞋恚的鬼。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有是夜叉,得諸罵詈,形色轉好,名助人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食忿夜叉」。 [] 下意:謙卑。(不常見詞故保留) [] 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眾:沒有瞋怒的心也沒有加害的心,就叫做在賢聖的人當中。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常應親近之,彼即是賢聖,亦賢聖弟子」。(這句也可考慮寫成「也就在聖賢之列了」) [] 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由於惡、不善法而發怒,這發怒跟石山一般(是障礙)。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諸有瞋恚者,為瞋山所障」。 ====[對應經典]==== * {ref>BZa02.14} * {ref>Ze45.05} * {ref>S11.03.02} * {ref>S11.03.05} * {ref>Itv22} ====[讀經拾得]==== 靠瞋恚壯大的鬼故意坐在天帝釋的座位上,現醜陋容貌,讓大家生氣。 三十三天眾感到生氣,於是靠瞋恚壯大的鬼得到滋養,相貌越來越端正。 天帝釋不生氣,恭敬地對待他,鬼就逐漸變回醜陋的容貌乃至消失。 《中阿含經》卷十七〈長壽王品2〉第72經長壽王本起經:「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CBETA, T01, no. 26, p. 532, c14-15) =====(一一〇八)@@[0291b24]@@===== @[0291b24]@如是我聞: @[0291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1b25]@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著右肩上,至[[安陀林]],布尼師壇,坐一樹下,入晝-[1]-[[正受]]。 @[0291b28]@爾時,祇桓-[2]-中有兩比丘諍起,一人罵[[詈]],一人默然。其罵詈者,即便改悔懺謝於彼,而彼比丘不受其懺,以不受懺故。時,精舍中眾多比丘共相勸諫,高聲鬧亂。 @[0291c03]@爾時,世尊以淨天耳過於人耳,聞祇桓[*]中高聲鬧亂。聞已,從禪覺,還精舍,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我今晨朝乞食,還至安陀林,坐禪入-[3]-晝正受,聞精舍中高聲大聲,紛紜鬧亂,竟為是誰?」 @[0291c07]@比丘白佛:「此精舍中有二比丘諍起,一比丘罵,一者默然。時,罵比丘尋向[[悔謝]]-[]-,而彼不受。緣不受故,多人勸諫,故致大聲,高聲鬧亂。」 @[0291c10]@佛告比丘:「云何?比丘!愚癡之人,人向悔謝,不受其懺,若人懺而不受者,是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諸比丘!過去世時,釋提桓因有三十三天共諍,說偈教誡言: 「『於他無害心,  瞋亦不纏結,\\   懷恨不經久,  於瞋以[[不住]]-[]-。\\   雖復瞋恚盛,  不發於麁言,\\   不求彼[[闕-[4]-節]]-[]-,  揚人之[[虛短]]-[]-。\\   常當自防護,  以義內省察,\\   不怒-[5]-亦不害-[6]-,  常與賢聖俱。\\   若與惡人俱,  剛彊猶山石,\\   盛恚能自持,  如制逸馬車。\\   [[我說為善御,  非謂執繩者]]-[]-。』」\\ @[0291c24]@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常行忍辱,亦復讚歎行忍者。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當行忍辱,讚歎忍者,應當學。」 @[0291c2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晝」,元、明、聖三本作「盡」。* [2] 「桓」,明本作「洹」。* [3]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改作「入」。 [4] 「闕」,大正藏原為「開」,宋本作「關」,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闕」。 [5] 「怒」,宋、聖二本作「恕」。 [6] 「害」,聖本作「虛」。 ====[註解]==== [] 悔謝: [] 不住:不執取。 [] 闕節:品德有缺失。 [] 虛短:短處。 [] 我說為善御,非謂執繩者:善於駕車而非只是拿著馬車繩隨著馬車亂跑。比喻能控制瞋恚,不為瞋恚所驅使。 ====[對應經典]==== * {ref>BZa02.15} * {ref>S11.03.04} ====[讀經拾得]==== =====(一一〇九)@@[0291c29]@@===== @[0291c29]@如是我聞: @[0291c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2a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天、阿修羅-[1]-對陣欲戰,釋提桓因語[[毘摩質多羅]]-[]--[2]-阿修羅王:『莫得各各共相殺害,但當論議-[3]-,理屈者伏。』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言:『設共論議[*],誰當證知理之通塞?』天帝釋言:『諸天眾中自有智慧明記識者,阿修羅眾亦復自有明記識者。』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言:『可爾。』釋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論,然後-[4]-我當隨後立論,則不為難。』 @[0292a09]@「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即說偈立論言: 「『我若行忍者,  於事則有闕,\\   愚癡者當言,  怖畏故行忍。』\\ @[0292a13]@「釋提桓因說偈答言: 「『正-[5]-使愚癡者,  言恐怖故忍,\\   及其不言者,  於理何所傷。\\   但自觀其義,  亦觀於他義,\\   彼我悉獲安,  斯忍為最上-[6]-。』\\ @[0292a18]@「毘摩質多羅阿修羅復說偈言: 「『若不制愚癡,  愚癡則傷人,\\   猶如兇惡牛,  捨走-[7]-[[逐觸人]]-[]-。\\   執杖而強制,  怖畏則調伏,\\   是故堅持杖,  折伏彼愚夫。』\\ @[0292a23]@「帝-[8]-釋復說偈言: 「『我常觀察彼,  制彼愚夫者,\\   愚者瞋恚盛,  智以靜默伏。\\   不瞋亦不害,  常與賢聖俱,\\   惡罪起瞋恚,  堅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  如制逸馬車,\\   我說善御士,  非謂執繩者。』\\ @[0292b01]@「爾時,天眾中有天智慧者,阿修羅眾中有阿修羅智慧者,於此偈思惟稱量觀察,作是念:『毘摩質多羅阿修羅所說偈,終竟長夜起於鬥訟戰諍,當知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教人長夜鬥訟戰諍;釋提桓因所說偈,長夜終竟息於鬥訟戰諍,當知天帝釋長夜教人息於鬥訟戰諍,當知帝釋善論得勝。』」 @[0292b07]@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以[[善論]]-[]-議[*]伏阿修羅。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立於善論,讚歎善論。汝等-[9]-比丘亦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善論,讚歎善論,應當學。」 @[0292b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阿修羅」,巴利本作 Asura。 [2] 「毘摩質多羅」,巴利本作 Vepacitti。 [3] 「議」,宋、元、明、聖四本作「義」。* [4]「然後」,聖本作「能復」。 [5] 「正」,聖本作「政」。 [6] 宋、元二本無「但自觀其義,亦觀於他義,彼我悉獲安,斯忍為最上」二十字。 [7] 「走」,聖本作「之」。 [8] 「帝」,聖本作「天帝」。 [9] 「等」,宋、元、明、聖四本無「等」字。 ====[註解]==== []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名,他的女兒舍脂是天帝釋的第一天后。又譯為「毗摩質多阿須倫王」。 [] 逐觸人:追逐並用角抵觸人。 [] 善論: ====[對應經典]==== * {ref>BZa02.16} * {ref>S11.01.05} ====[讀經拾得]==== =====(一一一〇)@@[0292b14]@@===== @[0292b14]@如是我聞: @[0292b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2b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天帝釋,天、阿修羅對陣欲戰。釋提桓因語三十三天眾言:『今日諸天與阿修羅軍戰,諸天得勝,阿修羅不如者,當生擒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以五繫縛,將還天宮。』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告阿修羅眾:『今日諸天、阿修羅共戰,若阿修羅勝,諸天不如者,當生擒釋提桓因,以五繫縛,將還阿修羅宮。』當其戰時,諸天得勝,阿修羅不如。 @[0292b23]@「時,彼諸天捉得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以五繫縛,將還天宮,縛在帝釋斷法殿前門下。帝釋從此門入出之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縛在門側瞋恚罵詈。 @[0292b27]@「時,帝釋[[御者]]-[]-見阿修羅王,身被五縛,在於門側,帝釋出入之時輒瞋恚罵詈。見已即便說偈,白帝釋言: 「『釋今為畏彼,  為力不足耶,\\   能忍阿修羅,  面前而罵辱。』\\ @[0292c03]@「帝-[1]-釋即答言: 「『不以畏故忍,  亦非力不足,\\   何有黠慧人,  而與愚夫對。』\\ @[0292c06]@「御者復白言: 「『若但行忍者,  於事則有[[闕]]-[]-,\\   愚癡者當言,  畏怖故行忍。\\   是故當[[苦治]]-[]-,  以智制愚癡。』\\ @[0292c10]@「帝釋答言: 「『我常觀察彼,  制彼愚夫者,\\   見愚者瞋盛,  智以靜默伏。\\   [[非力而為力,  是彼愚癡力,\\   愚癡違遠法,  於道則無有]]-[]-。\\   若使有大力,  能忍於劣者,\\   是則為上忍。  無力何有忍?\\   於他極罵辱,  大力者能忍,\\   是則為上忍。  無力何所忍?\\   於己及他人,  善護大恐怖,\\   知彼瞋恚盛,  還自守靜默。\\   於二義俱備,  自利亦利他-[2]-。\\   謂言愚夫者,  以不見法故,\\   愚夫謂勝忍,  重增其惡口,\\   未知忍彼罵,  於彼常得勝。\\   -<於勝己行忍,  是名[[恐怖忍]]-[]-。>-\\   -<於等者行忍,  是名忍諍忍。>-\\   -<於劣者行忍,  是則為上忍。>-』」\\ @[0292c28]@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常行忍辱,讚歎於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行忍,讚歎於忍,應當學。」 @[0293a02]@佛說此-[3]-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帝」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2] 宋、元、明、聖四本在「他」字之後重複「知彼瞋恚盛,還自守靜默,於二義俱備,自利亦利他」四句二十字。 [3]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御者:駕馭車馬的人。 [] 闕:不足。(?) [] 苦治:盡全力地懲治。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再強制懲治」。 [] 非力而為力,是彼愚癡力,愚癡違遠法,於道則無有:把不是真正的力量當作是力量,這是愚痴的人所認為的力量;愚痴的人違背、遠離正法,在正道上則不會這樣。 [] 恐怖忍: ====[對應經典]==== * {ref>BZa02.17} * {ref>Ze34.08} * {ref>S11.01.04} ====[讀經拾得]==== =====[導讀:天帝釋的四不壞淨]===== 本卷接下來的經文大致圍繞著佛、法、僧、戒的主題: *1111: 恭敬於佛 *1112: 恭敬於法、僧、持淨戒者 *1113: 恭敬於僧 *1114: 精進 *1115: 恭敬梵行者 *1116: 不瞋 *1117: 八關齋戒、如阿羅漢 *1118: 不幻不偽,賢善質直 *1119: 忍耐 *1120: 不嬈亂 佛、法、僧、戒也是四不壞淨(對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的主題。咦,四不壞淨不是初果聖者達成的嗎?和天帝釋有什麼關係? 根據《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1〉第134經釋問經、《長阿含經》卷十釋提桓因問經等經記載,天帝釋曾和佛請法,聽完法後他也證得法眼淨而得初果了。因此他在學佛後的所行能跟四不壞淨相應。 =====(一一一一)@@[0293a04]@@===== @[0293a04]@如是我聞: @[0293a0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3a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釋提桓因欲入[[園觀]]-[]-。時,勅其御者,令嚴駕千馬之車詣於園觀。御者奉勅,即嚴駕千馬之車,往白帝釋:『唯!俱尸迦![[嚴駕已竟,唯-[1]-王知時]]-[]-。』天帝釋即下[[常勝殿]]-[2]--[]-,東向合掌禮佛。爾時,御者見,則-[3]-心驚毛豎,馬鞭落地。 @[0293a10]@「時,天帝釋見御者心驚毛豎,馬鞭落地,即說偈言: 「『汝見-[4]-何憂怖,  馬鞭落於地。』\\ @[0293a14]@「御者說偈白帝釋言: 「『見王天帝釋,  為舍脂之夫,\\   所以生恐怖,  馬鞭落地者。\\   常見天帝釋,  一切諸大地,\\   人天大小王,  及[[四護世主]]-[]-。\\   三十三天眾,  悉皆恭敬禮,\\   何處更有尊,  尊於帝釋者。\\   而今正東向,  合掌修敬禮。』\\ @[0293a22]@「爾時,帝釋說偈答言: 「『我實於一切,  世間大小王,\\   及四護世王-[5]-,  三十三天眾,\\   最為其尊王[*],  故悉來恭敬,\\   而復有世間,  隨順等正覺,\\   [[名號滿大-[6]-師]]-[]-,  故我稽首禮。』\\ @[0293a28]@「御者復白言: 「『是必世間勝,  故使天王釋,\\   恭敬而合掌,  東向稽首禮。\\   我今亦當禮,  天王所禮者。』\\ @[0293b03]@「時,天帝釋,舍脂之夫說如是偈,禮佛已-[7]-,乘千-[8]-馬車,往詣園觀。」 @[0293b04]@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尚恭敬佛,亦復讚歎恭敬於佛。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恭敬於佛,亦當讚歎恭敬佛者,應當學。」 @[0293b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唯」,宋、元、明、聖四本作「惟」。[*] [2] 「常勝殿」,巴利本作 Vejayantapāsādā。 [3]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則」。 [4] 「汝見」,宋、元、明、聖四本作「鬼汝」。 [5] 「王」,宋、元、明、聖四本作「主」。[*] [6]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7] 「已」,宋、元、明三本作「已來」。 [8] 宋本無「千」字。 ====[註解]==== [] 園觀:供觀賞娛樂的園林。天帝釋所居「喜見城」之四方,每一方各有一座園觀。 [] 嚴駕已竟,唯王知時:馬車已備妥,看天帝釋決定何時要出發。 [] 常勝殿:天帝釋的超大宮殿,是這個小千世界最富麗堂皇的宮殿,在善見城中。音譯為「毘闍延堂觀」、「毘禪延堂」。 [] 四護世主:指四天王天,因為四天王天是離人間最近的天界,守護人間。又譯為「護世四王」。 [] 名號滿大師:德行高而最有名的大師。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最大名稱世間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最高名字的大師」。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一二|《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12經]]。 * {ref>BZa02.18} * {ref>BZa02.19} * {ref>S11.02.08} * {ref>S11.02.09} ====[讀經拾得]==== =====(一一一二)@@[0293b10]@@===== @[0293b10]@如是我聞: @[0293b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廣說如上。差別者:「爾時,帝釋下常勝殿,合掌東向敬禮尊法。」乃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293b14]@如是我聞: @[0293b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廣說。差別者:「爾時,帝釋說偈答-[1]-御者言: 「『我實為大地,  世間大小王,\\   及四護世主,  三十三天眾,\\   如是等一切,  悉尊重恭敬,\\   然復有淨戒,  長夜入正受。\\   正信而出家,  究竟諸梵行,\\   故我於彼所,  尊重恭敬禮。\\   又調伏貪恚,  超越愚癡境,\\   修學不放逸,  亦恭敬禮彼。\\   貪欲瞋恚癡,  悉已永不著,\\   漏盡阿羅漢,  復應敬禮彼。\\   若復在居家,  奉持於淨戒,\\   如法修[[布薩]]-[]-,  亦復應敬禮。』\\ @[0293b29]@「御者白帝釋言: 「『是必世間勝,  故天王敬禮,\\   我亦當如是,  隨天王恭敬。』\\ @[0293c03]@「諸比丘!彼天帝釋,舍脂之夫敬禮法、僧,亦復讚歎禮法、僧者,汝等已能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如是敬禮法、僧,當復讚歎禮法、僧者。」 @[0293c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答」,聖本作「答王」。 ====[註解]==== [] 布薩:說戒、懺悔的集會。在出家人來說,是指每半月的集會說戒,若有犯戒的人則在僧眾前懺悔,以維持戒行的清淨。對在家人來說,則是在齋日受持八關齋戒。 ====[對應經典]==== * {ref>BZa02.18} * {ref>BZa02.19} ====[讀經拾得]==== 本經說「若復在居家,奉持於淨戒,如法修布薩,亦復應敬禮」,天帝釋也會向持八關齋戒,身在家、心出家的居士敬禮。 =====(一一一三)@@[0293c08]@@===== @[0293c08]@如是我聞: @[0293c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3c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天帝釋欲入園觀,王勅御者,令嚴駕千馬之車。御者受教,即嚴駕已,還白帝釋:『乘已嚴駕,唯[*]王知時。』 @[0293c12]@「爾時,帝釋從常勝殿來下,[[周向諸方,合掌恭敬]]-[]-。 @[0293c13]@「時,彼御者見天帝釋從殿來下,住於中庭,周向諸方,合掌恭敬。見已驚怖,馬鞭落地,而說偈言: 「『諸方唯有人,  臭穢胞胎生,\\   [[神處穢死尸]]-[]-,  飢渴常[[燋然]]-[]-。\\   何故憍尸迦,  [[故重於非家]]-[]-?\\   為我說其義,  飢渴願欲聞。』\\ @[0293c20]@「時,天帝釋說偈答言: 「『我正恭敬彼,  能出非家者,\\   自在遊諸方,  不計其行止。\\   城邑國土色,  不能累其心,\\   不[[畜]]-[]-[[資生具]]-[]-,  一往無欲定。\\   往則無所緣-[1]-,  唯[[無為]]為樂,\\   -<言則定善言,  不言則寂定。>-\\   諸天阿修羅,  各各共相違,\\   人間自共諍,  相違亦如是。\\   唯有出家者,  於諸諍無諍,\\   於一切眾生,  放捨於刀杖。\\   於財離財色,  [[不醉亦不荒]]-[]-,\\   遠離一切惡,  是故敬禮彼。』\\ @[0294a04]@「是時,御者復說偈言: 「『天王之所敬,  是必世間勝,\\   故我從今日,  當禮出家人。』\\ @[0294a07]@「如是說已,天帝釋敬禮諸方一切僧畢,昇於馬車,遊觀園林。」 @[0294a08]@佛告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而常恭敬眾僧,亦常讚歎恭-[2]-敬僧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如是恭敬眾僧,亦當讚歎敬僧功德。」 @[0294a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緣」,大正藏原為「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緣」。 [2] 明本無「恭」字。 ====[註解]==== [] 周向諸方,合掌恭敬:向各個方向合十禮敬。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合掌西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作合掌後,禮敬比丘僧團」。 [] 神處穢死尸:神識處於臭皮囊屍體中。 [] 燋然:火燒的樣子。 [] 故重於非家:特別重視於出家人。 [] 畜:儲存、積聚。通「蓄」。 [] 資生具:能資助活命的東西,例如衣服、飲食、臥具(床榻)、湯藥(醫藥)。 [] 不醉亦不荒:不沉醉也不荒淫(於財色)。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彼心皆捨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們是無取著者」。 ====[對應經典]==== * {ref>BZa02.20} * {ref>S11.02.10} ====[讀經拾得]==== =====(一一一四)@@[0294a14]@@===== @[0294a14]@如是我聞: @[0294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4a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阿修羅-[1]-王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與-[2]-三十三天欲共鬥戰。時,天帝釋聞阿修羅王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來欲共-[3]-戰。聞已,即告宿毘梨-[4]-天子言:『阿公知不?阿修羅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欲與三十三天共戰。阿公可勅三十三天興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與彼阿修羅共戰。』爾時,宿毘梨天子受帝釋教,還自天宮,慢緩寬縱,不勤[[方便]]。 @[0294a24]@「阿修羅眾已出在道路,帝釋聞已,復告宿毘梨天子:『阿公!阿修羅軍已在道路,阿公可速告令起四種兵與阿修羅戰。』宿毘梨天子受帝釋教已,即復還宮,懈怠寬縱。 @[0294a28]@「時,阿修羅王軍已垂至,釋提桓因聞阿修羅軍已在近路,復告宿毘梨天子:『阿公知不?阿修羅軍-[5]-已在近路,阿公!速告諸天起四種兵。』 @[0294b02]@「時,宿毘梨天子即說偈言: 「『若有[[不起處]]-[]-,  無為安隱樂,\\   得如是處者,  無作亦無憂。\\   當與我是處,  令我得安隱。』\\ @[0294b06]@「爾時,帝釋說偈答言: 「『若有不起處,  無為安隱樂,\\   若得是處者,  無作亦無憂。\\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0294b10]@「宿毘梨天子復說偈言: 「『[[若處無方便,  不起安隱樂,\\   若得彼處者,  無作亦無憂。\\   當與我是處,  令我得安隱]]-[]-。』\\ @[0294b14]@「時,天帝釋復說偈答言: 「『若處無方便,  不起安隱樂,\\   若人得是處,  無作亦無憂。\\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0294b18]@「宿毘梨天子復說偈言: 「『若處[[不放逸]]-[]-,  不起安隱樂,\\   若人得是處,  無作亦無憂。\\   當與我是處,  令得安隱樂。』\\ @[0294b22]@「時,天帝釋復說偈言: 「『若處不放逸,  不起安隱樂,\\   若人得是處,  無作亦無憂。\\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0294b26]@「宿毘梨復說偈言: 「『懶惰無所起,  [[不知作已作]]-[]-,\\   [[行欲悉皆會]]-[]-,  當與我是處。』\\ @[0294b29]@「時,天帝釋復說偈言: 「『懶惰無所起,  得究竟安樂,\\   汝得彼處者,  亦應將我去。』\\ @[0294c03]@「宿毘梨天子復說偈言: 「『無事而-[6]-得樂,  無作亦無憂,\\   若與我是處,  令我得安樂。』\\ @[0294c06]@「時-[7]-,天帝釋復說偈言: 「『若見若復聞,  眾生無所作,\\   汝得是處者,  亦應將我去。\\   [[汝若畏所作,  不念於有為,\\   但當速淨除,  涅槃之徑路]]-[]-。』\\ @[0294c11]@「時,宿毘梨天子嚴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與阿修羅戰,摧阿修羅眾,諸天得勝,還歸天宮。」 @[0294c13]@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興四種兵,與阿修羅戰,精勤得勝。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常以精勤方便,亦常讚歎精勤之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當勤精進,讚歎精勤。」 @[0294c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阿修羅」,巴利本作 Asura。 [2] 「與」,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3] 宋本無「共」字。 [4] 「宿毘梨」,巴利本作 Suvīra。 [5] 宋、元、明、聖四本無「軍」字。 [6] 「而」,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而」。 [7]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 不起處:不須起身的地方。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清閑[……]處」,相當的經文作「不奮起、不精進之處」。 [] 若處無方便,不起安隱樂,若得彼處者,無作亦無憂。當與我是處,令我得安隱:如果有地方不須精進、不須起身、安穩快樂;如果有這樣的地方的話,不須要作事也沒有憂慮,應當給我這樣的地方,讓我得到安穩。 [] 不放逸:這邊特指不外求、不做事,和經中一般的用法不同。 [] 不知作已作:連事情作了沒都不知道,指行為很荒廢。 [] 行欲悉皆會:要什麼欲望都能夠享受到。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五欲自恣受快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會有一切欲的達成」。 [] 汝若畏所作,不念於有為,但當速淨除,涅槃之徑路:你若怕事不愛有所作為,那就該往涅槃之路去。 ====[對應經典]==== * {ref>BZa03.01} * {ref>S11.01.01} ====[讀經拾得]==== 天帝釋得知阿修羅軍要攻打過來了,就請宿毘梨天子備戰,但宿毘梨天子回天宮享樂就把備戰一事置之腦後,天帝釋講了三次,他也忘了三次,甚至說起偈來,感嘆有沒有地方可以不做事就得安樂? 天帝釋答道:「如果有這樣的地方,我一定跟你去!」意指沒有這麼好康的地方。 宿毘梨天子用不同的言詞,講了五次類似意思的偈子,種種頹廢,就是不想做事。最後天帝釋說這種地方也不是完全沒有,涅槃就是,趕快精進求涅槃吧! 宿毘梨天子接不下去,只好去備戰了,而佛陀也以此故事表示應該要精進。 =====(一一一五)@@[0294c19]@@===== @[0294c19]@如是我聞: @[0294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4c2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聚落,有諸仙人於聚落邊空閑處住止。 @[0294c21]@「時,有諸天、阿修羅去聚落不遠,對陣戰鬥。 @[0294c22]@「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脫去天冠,却傘蓋,除劍刀,屏寶拂,脫革屣,至彼仙人住處,入於門內,周向看視,不[[顧眄]]諸仙人,亦不問訊。看已,還出。 @[0294c26]@「時,有一仙人遙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入園,看已,還出。見已,語諸仙人言:『此何等人?有不調伏色,不似人形,非威儀法,似田舍兒,非長者子,除去五飾,入於園門,高視觀看,亦不顧眄問訊諸仙人。』有一仙人答言:『此是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觀看而去。』彼仙人言:『此非賢士,不好不善,非賢非法,除去五飾,來入園門,看已,還去,亦不顧眄問訊諸仙人。以是故,當知天眾增長,阿修羅損減。』 @[0295a07]@「時,釋提桓因除去五飾,入仙人住處,與諸仙人面相問訊慰勞,然後還出。 @[0295a09]@「復有仙人見天帝釋除去五飾,入於園門,周遍問訊。見已,問諸仙人:『此是何人?入於園林,有調伏色,有可適人色,有威儀色,非田舍兒,似族姓子,除去五飾,來入園門,周遍問訊,然後還出。』有仙人答言:『此是天帝釋,除去五飾,來入園門,周遍問訊,然後還去。』彼仙人言:『此是賢士,善好真實威儀法,除去五飾,來入園門,周遍問訊,然後還去,以是當知天眾增長,阿修羅眾損減。』 @[0295a18]@「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仙人稱歎諸天,聞已,瞋恚熾盛。 @[0295a19]@「時,彼空處仙人聞阿修羅王瞋恚熾盛,往詣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所,而說偈言: 「『仙人故來此,  [[求乞施無畏]]-[]-,\\   汝能施無畏,  賜[[牟尼]]-[]-恩教。』\\ @[0295a24]@「毘摩質多羅以偈答言: 「『於汝仙人所,  無有施無畏,\\   違背阿修羅,  習近帝釋故。\\   於-[1]-此諸無畏,  當[[遺]]-[]-以恐怖。』\\ @[0295a28]@「仙人復說偈言: 「『隨行植-[2]-種子,  隨類果報生,\\   來乞於無畏,  遺之以恐怖。\\   當獲無盡畏,  施畏種子故。』\\ @[0295b03]@「時,諸仙人於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面前說呪已,凌-[3]-虛而逝。 @[0295b04]@「即於是夜,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心驚三起,眠中聞惡聲言:『釋提桓因興-[4]-四種兵,與阿修羅戰!』驚覺恐怖,慮戰必敗,退走而還阿修羅宮。 @[0295b07]@「時,天帝釋敵退得勝已,詣彼空閑仙人住處,禮諸仙人足已,退於西面諸仙人前,東向而坐。 @[0295b09]@「時,東風起,有[[異仙人]]-[]-即說偈言: 「『今此諸牟尼,  出家來日久,\\   腋下流汗臭,  莫順坐風下。\\   千眼可移坐,  此臭難可堪。』\\ @[0295b14]@「時,天帝釋說偈答言: 「『種種眾香華,  結以為[[華鬘]],\\   今之所聞香,  其香復過是,\\   寧久聞斯香,  未曾生厭患。』」\\ @[0295b18]@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恭敬出家人,亦常讚歎出家人,亦常讚歎恭敬之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常應恭敬諸梵行者,亦當讚歎恭敬之德。」 @[0295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於」,聖本作「施」。 [2]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3]「凌」,宋、元、明、聖四本作「陵」。 [4] 「興」,宋、元、明三本作「有」。 ====[註解]==== []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除去五飾: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經文則記載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戴著五種容飾,沒有拿下來。 [] 求乞施無畏:乞求無恐怖之施。即乞求阿修羅王莫再瞋忿令人畏懼。 []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聖賢。這個詞在佛教與外道都有使用。 [] 遺:留下。 [] 異仙人: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仙人。 ====[對應經典]==== * {ref>BZa03.02} * {ref>S11.01.09} * {ref>S11.01.10} ====[讀經拾得]==== =====(一一一六)@@[0295b24]@@===== @[0295b24]@如是我聞: @[0295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天帝釋晨朝來詣佛所,稽首佛足,以帝釋神力,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精舍。 @[0295b27]@時,釋提桓因說偈問-[1]-言: 「為[[殺]]-[]-於何等,  而得安隱根-[2]-?\\  為殺-[3]-於何等,  而得無憂畏?\\  為殺何等法-[4]-,  瞿曇所讚歎?」\\ @[0295c0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害兇惡瞋恚,  而得安隱根[*],\\  害兇惡瞋恚,  心得無憂畏。\\  瞋恚為毒根-[5]-,  滅-[6]-彼-[7]-苦種子,\\  滅彼苦種子,  而得無憂畏。\\  彼苦種滅故,  賢聖所稱歎。」\\ @[0295c08]@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大正藏在「問」字之下有一「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根」,大正藏原為「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根」。[*] [3] 「殺」,宋、聖二本作「說」。 [4] 「何等法」,聖本作「於何等」。 [5] 「根」,宋、元、明三本作「蛇」。 [6] 「滅」,宋本作「我」。 [7] 「彼」,宋、聖二本作「恬」,元、明二本作「活」。 ====[註解]==== [] 殺:此經中的「殺」、「害」都是特指「去除」。 ====[對應經典]==== * {ref>BZa03.03} * {ref>S11.03.01} ====[讀經拾得]==== =====(一一一七)@@[0295c10]@@===== @[0295c10]@如是我聞: @[0295c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5c1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月八日,四大天王勅遣大臣,[[案行]]-[]-世間:『為何[[等人]]-[]-供養父母、沙門、婆羅門,宗親尊重,作諸福德,見今世惡,畏後世罪,行施作福,受持齋戒,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變月]]-[]-,受戒[[布薩]]?』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觀察世間:『為何等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間,觀察眾生:『為何等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諸比丘!爾時,世間無有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者。 @[0295c20]@「時,四天王即往詣三十三天集法講堂,白天帝釋:『天王當知,今諸世間,無有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時,三十三天眾聞之不喜,轉相告語:『今世間人,不賢不善,不好[[不類]],[[無真實行]]-[]-,不供養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薩。緣斯罪故,諸天眾減,阿修羅眾當漸增廣。』 @[0295c26]@「諸比丘!爾時,世間若復多人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者,四天王至三十三天[[集法講堂]]-[]-,白天帝釋:『天王當知,今諸世間,多有人民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時,三十三天心皆歡喜,轉相告語:『今諸世間,賢善-[1]-真實如法,多有人民供養父母,乃至受戒布薩。緣斯福德,阿修羅眾減,諸天眾增-[2]-廣。』 @[0296a04]@「時,天帝釋知諸天眾皆歡喜已。即說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變之月,  受持[[八支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0296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所說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變之月,  受持八支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0296a13]@「此非善說。所以者何?彼天帝釋自有貪、恚、癡患,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故。 @[0296a14]@「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心善解脫,說此偈言: 「『若人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及神變之月,  受持八支齋。\\   如我所修行,  彼亦如是修。』\\ @[0296a20]@「如是說-[3]-者,則為善說。所以者何?阿羅漢比丘離貪、恚、癡,已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故此偈則為善說。」 @[0296a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善」,大正藏原為「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善」。 [2] 宋、元、明三本無「增」字。 [3] 「說」,宋本無此字,元、明二本作「之」。 ====[註解]==== [] 案行:巡行;巡視。 [] 等人: [] 神變月:農曆一、五、九月三個長齋月,這三個月中四天王天以神足通視察人間善惡,所以稱神變月。又譯為「神足月」、「神變之月」、「神通瑞應月」。 [] 無真實行:不行正法。 [] 集法講堂:三十三天議事的殿堂,位於善見城外的西南角。又譯為「善法講堂」、「善法堂」、「正法殿」, [] 八支齋:效法阿羅漢無貪、瞋、癡,戒除「殺生、偷盜、淫欲、妄語、飲酒、塗香歌舞、坐臥高廣大床、非時食」。又譯為「八關齋」。 ====[對應經典]==== * {ref>BZa03.04} * {ref>A03.036} * {ref>A03.037} From Boris:覺得對應經典中的“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3〈天使品4〉第36經”不若另外兩對應經 典來得與1117經對應。 ====[讀經拾得]==== 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還有神變月,四天王天的大臣、太子、天王會輪流巡視人間,看看有哪些人行善、持八關齋戒的? 如果看到人間做壞事的人多、做善事的人少,諸天就彼此通報代誌大條了,升天的人少、變阿修羅的人多,因此天界的勢力減弱、阿修羅的勢力增長。 因為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是人間的五十年,現在愛做壞事的人,對四天王天來說,明天就死了,而投生惡道或修羅道。反之亦然。 不只諸天讚嘆持八關齋戒,佛陀更是讚嘆持八關齋戒。 *本經所說的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就是每月所謂的「六齋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經文說「今世間人,不賢不善,不好不類,無真實行,不供養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薩。緣斯罪故,諸天眾減,阿修羅眾當漸增廣。」不賢不善,不好不類的人不是會入三惡道嗎?為何阿修羅眾會增加? 行惡的人會入三惡道,有布施、持戒卻瞋心重的,則會入阿修羅道而非天道。 *天帝釋所說的八支齋,和阿羅漢所說的八支齋,有何不同? 主要是在於「如我所修行」一句,天帝釋所說的八支齋是要效法天帝釋,修成後得以生天,而效法阿羅漢持八支齋則最終可以獲得解脫、無貪瞋痴,自然更為殊勝。 ====[進階辨正]==== [[研討:八關齋戒]] [[agama2:研討:八關齋戒是在家人解脫的基礎|研討:八關齋戒是在家人解脫的基礎]] =====(一一一八)@@[0296a24]@@===== @[0296a24]@如是我聞: @[0296a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6a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1]-[[疾病困篤]],往詣釋提桓因所,語釋提桓因言:『憍尸迦!當知我今疾病困篤,為我療治,令得安隱。』釋提桓因語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言:『汝當授我幻法,我當療治汝病,令得安隱。』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語帝釋言:『我當還問諸阿修羅眾,聽我者,當授帝釋阿修羅幻法。』 @[0296b03]@「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即往至諸阿修羅眾中,語諸阿修羅言:『諸人當知,我今疾病困篤,往詣釋提桓因所,求彼治病。彼語我言:「汝能授我阿修羅幻法者,當治汝病,令得安隱。」我今當往為彼說阿修羅幻法。』 @[0296b08]@「時,有一詐偽阿修羅語毘摩質多羅阿修羅:『其彼天帝釋[[質直]]-[]-好信不虛偽,但語彼言:「天王!此阿修羅幻法,若學者,令人墮地獄,受罪無量百千歲。」彼天帝釋必當息意,不復求學,當言:「汝去,令汝病[[瘥]]-[2]--[]-,可得安隱。」』 @[0296b13]@「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復往帝釋所,說偈白言: 「『千眼尊天王,  阿修羅幻術,\\   皆是虛誑法,  令人墮地獄。\\   無量百千歲,  受苦無休息。』\\ @[0296b18]@「時,天帝釋語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言:『止!止!如是幻術,非我所須,汝且還去,令汝身病寂滅休息,得力安隱。』」 @[0296b20]@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長夜真實,不幻不偽,賢善質直。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不幻不偽,賢善質直,當如是學。」 @[0296b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巴利本作 Vepacitti asurinda。 [2] 「瘥」,大正藏原為「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註解]==== [] 質直:樸實正直。 [] 瘥:病痊癒。 ====[對應經典]==== * {ref>BZa03.05} * {ref>S11.03.03} ====[讀經拾得]==== 阿修羅幻法是阿修羅研發的的獨特戰鬥技術,三十三天沒有此技術,但三十三天的醫學技術比阿修羅發達,能治阿修羅所不能治的病。因此阿修羅王得重病時,不得已而請天帝釋醫治他,天帝釋則要求以阿修羅幻法作為交換。 《金有陀羅尼經》:「天帝百施白佛言:『世尊!我入戰陣而鬪戰時,以阿修羅幻惑呪術藥力墮於負處。』」(CBETA, T85, no. 2910, p. 1455, c21-23) 阿修羅王不想交出阿修羅幻法,因此欺騙天帝釋說學阿修羅幻法的代價是墮地獄,天帝釋是好人所以相信這個說詞,就被騙了,不再要求以阿修羅幻法作為交換。 佛弟子寧願作好人,也不應欺騙人。 =====(一一一九)@@[0296b25]@@===== @[0296b25]@如是我聞: @[0296b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6b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時,有天帝釋及[[鞞盧闍那-[1]-子婆稚]]-[]-阿修羅王,有絕妙之容,於晨朝時,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天帝釋及鞞盧闍那子婆稚阿修羅王,身諸光明,普照祇樹給孤獨園。」 @[0296c01]@爾時,鞞盧闍那-[2]-阿修羅王說偈白佛: 「人當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何須復方便。」\\ @[0296c05]@時,天帝釋復說偈言: 「[[若人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修忍無過上]]-[]-。」\\ @[0296c08]@說是偈已,俱白佛言:「世尊!何者善說?」世尊告言:「汝等所說,二說俱善。」 @[0296c09]@然今汝等復聽我說。 「一切眾生類,  悉皆求己利,\\  彼彼諸眾-[3]-生,  各自求所應。\\  [[世間諸和合,  及與第一義]]-[]-,\\  當知世和合,  則為[[非常法]]-[]-。\\  若人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修忍無過上。」\\ @[0296c17]@爾時,天帝釋及鞞-[4]-盧闍那子婆稚阿修羅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296c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修行於忍,讚歎於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修行於忍,讚歎於忍。」 @[0296c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鞞盧闍那」,巴利本作 Verocana。 [2] 聖本無「那」字。 [3] 「眾」,宋、元、聖三本作「生」。 [4] 「鞞」,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聖本、高麗藏二本改作「鞞」。 ====[註解]==== [] 鞞盧闍那子婆稚:阿修羅王名,他的父親叫「鞞盧闍那」,他的名字叫「婆稚」。 [] 若人勤方便,必令利滿足,是利滿足已,修忍無過上:如果有人精勤努力,一定能讓他得到利益的滿足,這樣利益滿足後,修行忍耐才是至高無上的。 [] 世間諸和合,及與第一義:和眾生和諧共處,而能達成最好的利益。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等同利欲適願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然而,一切生物的結合,是受用中最高的」。 [] 非常法:不是正常的現象、非常態。 ====[對應經典]==== * {ref>BZa03.08} * {ref>S11.01.08} ====[讀經拾得]==== 本經最後佛陀總結的偈語意思大致是:只要精勤努力,人人都可以得到利益、滿足自己。除了每個人自己的利益外,和眾生和諧共處是最棒的,但這些也都是無常的,修行忍耐才是至高無上的。 From Boris:覺得這裡非常法是非常態的意思,而不是無常的意思。所以這一經只是單純地說努力可以得到各種利益的滿足,但要世和合則需靠修忍,因為世和合不是一個常態。 =====(一一二〇)@@[0296c24]@@===== @[0296c24]@如是我聞: @[0296c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96c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天帝釋白佛言:『世尊!我今受如是戒:「乃至佛法住世,盡其形壽,有惱我者,要-[1]-不反報加惱於彼。」』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天帝釋受如是戒:『乃至佛法住世,盡其形壽,有惱我者,我不反報加惱於彼。』聞已,執持利劍,逆道而來。 @[0297a02]@「時,天帝釋遙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執持利劍,逆道而來,即遙告言:『阿修羅!住!縛汝勿動。』 @[0297a04]@「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即不得動,語帝釋言:『汝今豈不受如是戒:「若佛法住世,盡其形壽,有惱我者,必不還報。」耶?』天帝釋答言:『我實受如是戒,但汝自-[2]-住受縛。』阿修羅言:『今且放我。』帝釋答言:『汝若約誓不作亂者,然後放汝。』阿修羅言:『放我當如法作。』帝釋答言:『先如法作,然後放汝。』 @[0297a11]@「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即說偈言: 「『[[貪欲之所趣,  及瞋恚所趣,\\   妄語之所趣,  謗毀賢聖趣。\\   我若嬈亂者,  趣同彼趣趣]]-[]-。』\\ @[0297a16]@「釋提桓因復告言:『放汝令去,隨汝所安。』 @[0297a16]@「爾時,天帝釋令阿修羅王作約誓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佛前受如是戒:「乃至佛法住世,盡其形壽,有惱我者,我不反報。」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我受戒,手執利劍,隨路而來。我遙見已,語言:「阿修羅!住-[3]-!縛汝勿動。」彼阿修羅言:「汝不受戒耶?」我即答言:「我實受戒,且汝今住,縛汝勿動。」彼即求脫,我告彼言:「若作約誓不作亂者,當令汝脫。」阿修羅言:「且當放我,當說約誓。」我即告言:「先說約誓,然後放汝。」彼即說偈,作約誓言: 「『貪欲之所趣,  及瞋恚所趣,\\   妄語之所趣,  謗毀賢聖趣,\\   我若作嬈亂,  趣同彼趣趣。』\\ @[0297b02]@「『如是,世尊!我要彼阿修羅王令說約誓,為是法不?彼阿修羅復為嬈-[4]-亂不?』 @[0297b03]@「佛告天帝釋-[5]-:『善哉,善哉,汝要彼約誓,如法不違,彼亦不復敢作嬈亂。』爾時,天帝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297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不為嬈亂,亦常讚歎不嬈亂法。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行不嬈亂,亦當讚歎不擾亂法。」 @[0297b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要」,聖本作「惡」。 [2] 「自」,大正藏原為「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3] 大正藏在「住」字之下有一「住」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4] 「嬈」,宋、元、明三本作「擾」。 [5] 宋、元、明、聖四本無「釋」字。 ====[註解]==== [] 貪欲之所趣,及瞋恚所趣,妄語之所趣,謗毀賢聖趣。我若嬈亂者,趣同彼趣趣: ====[對應經典]==== * {ref>BZa03.06} * {ref>S11.01.07} ====[讀經拾得]==== 天帝釋受戒修忍辱、打不還手,阿修羅王聽說天帝釋打不還手,就來攻打天帝釋,但被天帝釋捉住了。天帝釋要求阿修羅王發誓以後不搗亂,才放了他。 佛弟子修行忍辱,但也要有正確的防護,保護自己也避免讓人造業。就以財物而言,可見《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CBETA, T02, no. 99, p. 23, b2-6)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1]- ====== ====[校勘]==== [1] 聖本在「十」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