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比丘尼相應]===== 《雜阿含經》「比丘尼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198~1207經,記載比丘尼眾在禪修時,魔波旬如何以似是而非的話試圖干擾其修行,而有正見的比丘尼則如何一一退魔。 =====(一一九八)@@[0325c16]@@===== @[0325c16]@如是我聞: @[0325c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5c17]@時,有阿臈毘-[1]-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時,阿臈毘比丘尼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持[[尼師壇]],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禪。 @[0325c21]@時,魔波旬-[2]-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弟子阿臈毘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禪。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詣彼比丘尼所,語比丘尼言:「[[阿姨]]-[]-!欲何處去?」 @[0325c28]@比丘尼答言:「賢者!到[[遠離]]處去。」 @[0325c29]@時,魔波旬即說偈言: 「世間無有出,  用求遠離為,\\  還服食[[五欲]],  勿令後變悔。」\\ @[0326a03]@時,阿臈毘比丘尼作是念:「是誰?欲恐怖我。為是人耶?為非人耶?姦狡人耶?」 @[0326a04]@心即念言:「此必惡魔欲亂我耳。」覺知已,而說偈言: 「世間有[[出要]]-[]-,  我自知所得,\\  鄙下之惡魔,  汝不知其道。\\  譬如利刀害,  五欲亦如是,\\  譬如斬肉刑-[3]-,  [[苦受陰]]-[]-亦然。\\  如汝向所說,  服樂五欲者,\\  是則不可樂,  大恐怖之處。\\  離一切喜樂,  捨諸大闇冥,\\  以滅盡作證,  安住離諸漏。\\  覺知汝惡魔,  尋即自滅去。」\\ @[0326a15]@時,魔波旬作是念:「彼阿臈毘比丘尼已知我心。」愁憂不樂,即沒不現。 ====[校勘]==== [1]「阿臈毘」,巴利本作 Aḷavikā。 [2] 「魔波旬」,巴利本作 Māra pāpimant。 [3] 「刑」,大正藏原為「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刑」。 ====[註解]==== [] 阿姨:對年長女性的尊稱。 [] 出要:出離;離欲。 [] 苦受陰:會產生苦的五受陰。 案:也可以解釋為受陰中苦受的部分,但這個解釋比較狹義,故解釋為產生苦的五受陰(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 ====[對應經典]==== * {ref>BZa12.01} * {ref>S05.01} ====[讀經拾得]==== =====(一一九九)@@[0326a17]@@===== @[0326a17]@如是我聞: @[0326a1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6a18]@時,有蘇摩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右肩上,至安陀林坐禪。 @[0326a21]@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蘇摩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檀]]-[]-,著右-[1]-肩上,入安陀林坐禪。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蘇摩比丘尼所,問言:「阿姨!欲至何所?」 @[0326a28]@答言:「賢者!欲至遠離處去。」 @[0326a29]@時,魔波旬即說偈言: 「[[仙人]]-[]-所住處,  是處甚難得,\\  非彼[[二指智]]-[]-,  能得到彼處。」\\ @[0326b03]@時,蘇摩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等?欲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作此思惟已,決定智生,知是惡魔來欲嬈亂,即說偈言: 「-{應以定慧而非男女相評斷人}--<心入於[[正受]]-[]-,  女形復何為,>-\\  -<智或若生已,  逮得無上法。>-\\  若於男女想,  心不得俱離,\\  彼即隨魔說,  汝應往[[語彼]]-[]-。\\  離於一切苦,  捨一切闇冥,\\  逮得滅盡證,  安-[2]-住諸漏盡。\\  覺知汝惡魔-[3]-,  即自磨滅去-[4]-。」\\ @[0326b13]@時,魔波旬作是念-[5]-:「蘇摩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悔,即沒不現。 ====[校勘]==== [1]宋、元、明三本無「右」字。 [2] 「安」,聖本作「女」。 [3] 「惡魔」,宋本作「應」,元、明、聖三本作「應去」。 [4] 宋、元、明、聖四本無「即自磨滅去」五字。 [5] 「念」,宋、元、明、聖四本作「念即時磨滅去」。 ====[註解]==== [] 尼師檀: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音譯為尼師壇,義譯為敷具、坐具。 [] 仙人:超凡的修行人。 [] 二指智:少許的智慧。南傳的註釋書解釋女人以兩根手指取線而割斷,或探試煮飯是否熟了,因此以二指智批評女人的智慧只能做針線活。 []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 語彼:告訴他。 ====[對應經典]==== {{ :agama:decoration:traffic-lights-1024845_640.jpg?240|}} * {ref>BZa12.02} * {ref>S05.02} ====[讀經拾得]==== 不管佛弟子的出身為何,佛陀都善護念佛弟子,鼓勵他們精進,縱使目標看似遙遠,佛陀總會解說一步步的次第讓弟子能日漸增上。魔波旬則反之,主張目標遙遠所以應該放棄。 =====(一二〇〇)@@[0326b15]@@===== @[0326b15]@如是我聞: @[0326b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6b16]@時,有吉離舍瞿曇彌-[1]-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至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2]-,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3]-正受]]。 @[0326b20]@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4]-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所,而說偈言: 「汝何喪其子,  涕泣憂愁貌,\\  獨坐於樹下,  何求於男子?」\\ @[0326c02]@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作是念:「為誰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者?」如是思惟,生決定智知-[5]-:「惡魔波旬來嬈我耳。」即說偈言: 「無邊際諸子,  一切皆亡失,\\  此則男子[[邊]]-[一]-,  [[已度男子表]]-[二]-。\\  不惱不憂愁,  佛教作已作,\\  一切離愛-[6]-苦,  捨一切闇冥。\\  已滅盡作證,  安隱盡諸漏,\\  已知汝弊魔,  於此自滅去。」\\ @[0326c11]@時,魔波旬作是念:「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已知我心。」愁憂苦惱,即沒不現。 ====[校勘]==== [1] 「吉離舍瞿曇彌」,巴利本作 Kisā-gotamī。 [2] 「壇」,聖本作「檀」。[*] [3] 「晝」,聖本作「盡」。[*] [4] 聖本無「食」字。 [5] 「智知」,大正藏原為「智」,宋、元、明三本作「智知」,聖本作「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智知」。。 [6] 「愛」,宋、元、明三本作「憂」。 ====[註解]==== [一] 邊:盡頭。 [二] 已度男子表:已經超越了對於男子表相的執著。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2.03} * {ref>S05.03} ====[讀經拾得]==== =====(一二〇一)@@[0326c13]@@===== @[0326c13]@如是我聞: @[0326c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6c14]@時,有優鉢羅色-[1]-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6c18]@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優鉢羅色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優鉢羅色比丘尼所,而說偈言: 「[[妙華堅固樹]]-[]-,  依止其樹下,\\  獨一無等侶,  不畏惡人耶?」\\ @[0326c28]@時,優鉢羅色比丘尼作是念:「為何等人?欲恐怖我?為是人?為非人?為姦狡人?」如是思惟,即得覺知:「必是惡魔波旬欲亂我耳。」即說偈言: 「設使有百千,  皆是姦狡人,\\  如汝等惡魔,  來至我所者,\\  不能動毛髮,  不畏汝惡魔。」\\ @[0327a06]@魔復說偈言: 「我今入汝腹,  住於內藏中,\\  或住兩眉間,  汝不能見我。」\\ @[0327a09]@時,優鉢羅色比丘尼復說偈言: 「我心有大力,  善修習神通,\\  大縛已解脫,  不畏汝惡魔。\\  我已吐[[三垢]]-[]-,  恐怖之根本,\\  住於不恐地,  不畏於魔軍。\\  於一切愛-[2]-喜,  離一切闇冥,\\  已證於寂滅,  安住諸漏盡。\\  覺知汝惡魔,  自當消滅去。」\\ @[0327a17]@時,魔波旬作是念:「優鉢羅色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愁,即沒不現。 ====[校勘]==== [1] 「優鉢羅色」,巴利本作 Uppalavaṇṇā。 [2]「愛」,聖本作「受」。[*] ====[註解]==== [] 妙華堅固樹:一棵盛開花朵的沙羅樹。案:在漢譯雜阿含中只提到優鉢羅色比丘坐在一棵樹下,對應的南傳經文則提到那是盛開花朵的沙羅樹下。 [] 三垢:貪、瞋、癡,又譯為「三毒」。 ====[對應經典]==== * {ref>BZa12.04} * {ref>S05.05} ====[讀經拾得]==== =====(一二〇二)@@[0327a19]@@===== @[0327a19]@如是我聞: @[0327a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7a20]@時,尸羅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7a23]@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尸羅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到尸羅比丘尼前而說偈言: 「眾生云何生?  誰為其作者?\\  眾生何處起,  去復至何所?」\\ @[0327b04]@尸羅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作是思惟已,即生知覺:「此是惡魔欲作留難。」即說偈言: 「汝-[1]-謂有眾生,  此則惡魔見,\\  -<唯有[[空陰聚]]-[一]-,  無是眾生者。>-\\  -<如和合眾材,  世名之為車,>-\\  -<諸陰因緣合,  假名為眾生。>-\\  -<其生則苦生,  住亦即苦住,>-\\  -<[[無餘法生苦]]-[二]-,  苦生苦自滅。>-\\  於-[2]-一切愛-[3]-苦,  離一切闇冥,\\  已證於寂滅,  安住諸漏盡。\\  已知汝惡魔,  則自消滅去。」\\ @[0327b16]@時,魔波旬作是念:「尸羅比丘尼已知-[4]-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1] 「汝」,聖本作「女」。 [2] 「於」,大正藏原為「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於」。 [3]「愛」,宋、元、明三本作「憂」。[*] [4]「知」,宋、元二本作「為」。 ====[註解]==== [一] 空陰聚:不實的五陰的積聚。 [二] 無餘法生苦:苦的生起,都是五陰因緣和合所生,沒有其他的原因了。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2.05} * {ref>S05.10} ====[讀經拾得]==== =====(一二〇三)@@[0327b18]@@===== @[0327b18]@如是我聞: @[0327b1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7b19]@時,毘羅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7b22]@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毘羅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當往彼,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毘羅比丘尼所而說偈言: 「云何作[[此形]]-[]-?  誰為其作者?\\  此形何處起?  形去至何所?」\\ @[0327c03]@毘羅比丘尼作是念:「是何人來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如是思惟,即得知覺:「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此形不自造,  亦非他所作,\\  因緣會而生,  緣散即磨滅。\\  如世諸種子,  因大地而生,\\  因地水火風,  [[陰界入]]-[]-亦然。\\  因緣和合生,  緣離則磨滅,\\  捨一切愛[*]苦,  離一切闇冥。\\  已證於寂滅,  安住諸漏盡,\\  惡魔以知汝,  即自磨滅去。」\\ @[0327c14]@時,魔波旬作是念:「毘羅比丘尼已知我心。」生大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 此形:這個形體、身體。 [] 陰界入:五陰、十八界、十二入。 ====[對應經典]==== * {ref>BZa12.06} * {ref>S05.09} ====[讀經拾得]==== =====(一二〇四)@@[0327c16]@@===== @[0327c16]@如是我聞: @[0327c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7c17]@時,有毘闍耶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7c21]@時,魔波旬作是念:「此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弟子毘闍耶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其前而說偈言: 「汝今年幼少,  我亦是年少,\\  當共於此處,  作[[五種音樂]]-[]-。\\  而共相娛樂,  [[用是禪思為?]]-[]-」\\ @[0328a02]@時,毘闍耶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為是人耶?為非人耶?為姦狡人耶?」如是思惟已,即得知覺:「是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歌舞作眾伎-[1]-,  種種相娛樂,\\  [[今悉已-[2]-惠汝]]-[]-,  非我之所須。\\  [[若寂滅正受]]-[]-,  及天人五欲,\\  一切持相與,  亦非我所須。\\  捨一切喜樂-[3]-,  離一切闇冥,\\  寂滅以作證,  安住諸漏盡。\\  已知汝惡魔,  當自消滅去。」\\ @[0328a13]@時,魔波旬作是念:「是毘闍耶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1] 「伎」,元、明二本作「妓」。 [2]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3]「樂」,大正藏原為「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樂」。 ====[註解]==== [] 五種音樂:單面鼓、雙面鼓、弦樂器、打擊樂器、吹奏樂器。 [] 用是禪思為:禪思又有什麼用呢? [] 今悉已惠汝:這些全都贈與你。 [] 若寂滅正受: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人間一切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危脆易破碎,對此污穢身,我唯恥厭惡,拔除愛欲根」。 ====[對應經典]==== * {ref>BZa12.07} * {ref>S05.04} ====[讀經拾得]==== =====(一二〇五)@@[0328a15]@@===== @[0328a15]@如是我聞: @[0328a1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8a16]@時,[[遮羅]]-[]-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至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8a19]@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遮羅比丘尼亦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洗足畢,舉衣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1]-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遮羅比丘尼前而說偈言: 「覺受生為樂,  生服受五欲,\\  為誰教授-[2]-汝,  令厭離於生。」\\ @[0328a29]@時,遮羅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作恐怖?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而來至-[3]-此,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生者必有死,  生則受諸苦,\\  鞭打諸惱苦,  一切緣生有。\\  當斷一切苦,  超越一切生,\\  慧眼觀聖諦,  牟尼所說法。\\  [[苦苦]]-[]-及[[苦集-[4]-]]-[]-,  滅盡離諸苦,\\  修習[[八正道]]-[]-,  安隱趣涅槃。\\  [[大師平等法]]-[]-,  我欣樂彼法,\\  我知彼法故,  不復樂受生。\\  一切離愛[*]喜,  捨一切闇冥,\\  寂滅以作證,  安住諸漏盡。\\  覺知汝惡魔,  自當消滅去。」\\ @[0328b14]@時,魔波旬作是念:「遮羅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1]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授」,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授」。 [3] 「至」,宋、元、明、聖四本作「到」。 [4] 「集」,宋、元、明三本作「業」。 ====[註解]==== [] 遮羅: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舍利弗家有四兄弟、三姊妹出家學佛,三姊妹包括遮羅、優波遮羅、尸利沙遮羅。 [] 苦苦:(術語)梵語Duḥkha-duḥkhatā之譯。三苦之一。苦眾生身心之苦,從飢餓疾病風雨寒熱鞭打勞役等苦緣而生之苦也。大乘義章三曰:「從彼苦緣逼而生惱,名為苦苦。刀杖等緣能生內惱,說之為苦。從苦生苦,故曰苦苦。」法界次第中之下曰:「苦受從苦緣生,情覺是苦,即苦苦也。」 [] 苦集:(術語)四諦之二。苦者業煩惱之結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報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業煩惱謂之集,即生死之原因也。 [] 八正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 大師平等法:佛陀所教的沒有執著的法。 ====[對應經典]==== * {ref>BZa12.08} * {ref>S05.06} ====[讀經拾得]==== =====(一二〇六)@@[0328b16]@@===== @[0328b16]@如是我聞: @[0328b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8b17]@時,[[優波遮羅]]-[]-比丘尼亦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8b21]@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優波遮羅比丘尼亦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優波遮羅比丘尼所而說偈言: 「三十三天上,  [[炎魔]]-[1]--[]-[[兜率陀]]-[2]--[]-,\\  化樂-[3]-他自在-[4]-,  發願得往生。」\\ @[0328c02]@優波遮羅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是姦狡人?」自思覺悟:「必是惡魔欲作嬈亂。」而說偈言: 「三十三天上,  [[炎魔]][[兜率陀]],\\  化樂他自在,  斯等諸天上。\\  不離有為行,  故隨魔自在,\\  一切諸世間,  悉是[[眾行聚]]-[]-。\\  一切諸世間,  悉皆[[動搖法]]-[]-,\\  一切諸世間,  苦火常熾然。\\  一切諸世間,  悉皆煙塵起,\\  不動亦不搖,  不習近凡夫。\\  不墮-[5]-於魔趣,  於是處娛樂,\\  離一切愛-[6]-苦,  捨一切闇冥。\\  寂滅以作證,  安住諸漏盡,\\  已覺汝惡魔,  則自磨滅去。」\\ @[0328c17]@時,魔波旬作是念:「優波遮羅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慼-[7]-,即沒不現。 ====[校勘]==== [1] 「炎魔」,巴利本作 Yāmā。 [2] 「兜率陀」,巴利本作 Tusitā。 [3] 「化樂」,巴利本作 Nimmānaratin。 [4] 「他自在」,巴利本作 [Paranimmita-]Vasavattin。 [5] 「墮」,大正藏原為「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墮」。 [6] 「愛」,宋、元、明三本作「憂」。 [7] 「慼」,大正藏原作「寂」,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慼」。 ====[註解]==== [] 優波遮羅: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又譯為「波羅遮羅」、「優波折羅」。 [] 炎魔: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譯為「夜摩天」、「焰摩天」。 [] 兜率陀: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天」、「兜率哆天」,義譯為「知足天」。 [] 眾行聚:眾多因緣和合的會聚。此處的「行」指「有為法」,也就是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 [] 動搖法:會轉變更易、無常的事物。案: apajjalitaṃ 從 calati 來 這個字是 (移)動,搖動.aor.cali,caliṃsu; pp.calita; caus.cāleti,caleti 使(移)動,搖動。 {{ :agama:decoration:garden-1020504_640.jpg?240|}} ====[對應經典]==== * {ref>BZa12.09} * {ref>S05.07} ====[讀經拾得]==== 十念中有「念天」,繫念諸天的身口意三業清淨,而精進修行。但佛弟子的終極目標是解脫輪迴,而不是往生天界。 =====(一二〇七)@@[0328c19]@@===== @[0328c19]@如是我聞: @[0328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28c20]@時,[[尸利沙遮羅]]-[]-比丘尼亦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0328c24]@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尸利沙遮羅比丘尼亦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當往彼,為作留難。」即-[1]-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到尸利沙遮羅比丘尼所而作是言:「阿姨!汝樂何等諸道?」 @[0329a02]@比丘尼答言:「我都無所樂。」 @[0329a03]@時,魔波旬即說偈言: 「汝何所諮受,  剃頭作沙門?\\  身著袈裟衣,  而作出家相,\\  不樂於諸道,  而守愚癡住。」\\ @[0329a07]@時,尸利沙遮羅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如是思惟已,即自知覺:「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此法外諸道,  諸見所纏縛,\\  縛於諸見已,  [[常隨魔自在]]-[]-。\\  [[若生釋種家,  稟無比大師]]-[]-,\\  能伏諸魔怨,  不為彼所伏。\\  清淨一切脫,  [[道眼普觀察]]-[]-,\\  一切智悉知,  最勝離諸漏。\\  彼則我大師,  我唯樂彼法,\\  我入彼法已,  得遠離寂滅。\\  離一切愛喜,  捨一切闇冥-[2]-,\\  寂滅以作證,  安住諸漏盡。\\  已知汝惡魔,  如是自滅去。」\\ @[0329a21]@時,魔波旬作是念:「尸利沙遮羅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1]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闇冥」,聖本作「耶導」。 ====[註解]==== [] 尸利沙遮羅: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 [] 常隨魔自在:總是受到魔(五欲煩惱)的使役。 [] 若生釋種家,稟無比大師:如果能成為佛陀的弟子,承蒙佛陀的教導。 [] 道眼普觀察:以能夠分別真偽的眼力洞察一切。 ====[對應經典]==== * {ref>BZa12.10} * {ref>S05.08} ====[讀經拾得]==== =====[導讀:婆耆舍尊者;婆耆舍相應 (1/2)]===== 婆耆舍尊者是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歎三寶。 《雜阿含經》「婆耆舍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本卷第1208~1221經和卷三十六第993~994經,收錄有婆耆舍尊者所作詩偈的經文。 從這些記載也可見到婆耆舍尊者的修學歷程,從讚佛、讚僧,到觀察自己的心念並捨去惡念,乃至親自證得三明,甚至卷三十六中他圓寂前也不忘說偈,不愧是佛陀稱讚能造偈頌的詩人兼修行人。 =====(一二〇八)@@[0329a23]@@===== @[0329a23]@如是我聞: @[0329a23]@一時,佛住[[瞻婆]]-[1]--[一]-國[[揭伽-[2]-池]]-[二]-側。 @[0329a24]@爾時,世尊月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坐。月初出時。時,有尊者[[婆耆舍]]-[3]--[三]-於大眾中,作是念:「我今欲於佛前歎月譬偈。」作是念已,即從座-[4]-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說。善逝!欲有所說。」 @[0329a28]@佛告婆耆舍:「欲說者便說。」 @[0329a29]@時,尊者婆耆舍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如月停虛空,  明淨無雲翳,\\  光炎明暉曜,  普照於十方。\\  如來亦如是,  慧光照世間,\\  功德善名稱,  周遍滿十方。」\\ @[0329b06]@尊者婆耆舍說是偈時,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1] 「瞻婆」,巴利本作 Campā。 [2]「揭伽」,巴利本作 Gaggarā。 [3] 「婆耆舍」巴利本作 Vaṅgīsa。 [4]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一]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波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波」、「占波」。 [二] 揭伽池:瞻婆國的蓮花池名,池旁的樹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又譯為「伽伽池」。 [三] 婆耆舍: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嘆三寶,佛陀稱讚他「能造偈頌嘆如來德」、「言論辯了而無疑滯」第一。又譯作「婆耆奢」、「鵬耆舍」、「傍耆舍」。 ====[對應經典]==== * {ref>BZa12.11} * {ref>S08.11} ====[讀經拾得]==== =====(一二〇九)@@[0329b08]@@===== @[0329b08]@如是我聞: @[0329b08]@一時,佛住瞻婆國揭伽池側。 @[0329b09]@爾時,尊者[[阿若憍陳如]]-[1]--[]-久住空閑[[阿練若]]-[]-處,來詣佛所,稽首佛足,以面掩佛足上,而說是言:「久不見世尊,久不見善逝。」 @[0329b11]@爾時,尊者婆耆舍-[2]-在於會-[3]-中,作是念:「我今當於尊者阿若憍陳如面前,以上座譬而讚歎之。」作此念已,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說。善逝!欲有所說。」 @[0329b16]@佛告婆耆舍:「欲說時便說。」 @[0329b16]@時,尊者婆耆舍即說偈言: 「上座之上座,  尊者憍陳如,\\  已度已超越,  得安樂正受。\\  於阿練若處,  常樂於遠離,\\  [[聲聞]]-[]-之所應,  大師正法教。\\  一切悉皆陳,  正受不放逸,\\  [[大德力三明]]-[]-,  [[他心智]]明了。\\  上座憍陳如,  護持佛法教-[4]-,\\  增上恭敬心,  [[頭面禮佛足]]-[]-。」\\ @[0329b26]@尊者婆耆舍說是語時,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1] 「阿若憍陳如」,巴利本作 Aññāsi-Koṇḍañña。 [2] 「婆耆舍」,巴利本作 Vangīsa。 [3] 「會」,聖本作「舍」。 [4] 「教」,大正藏原為「財」,今依據明本改作「教」。 ====[註解]==== [] 阿若憍陳如:比丘名,以「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聞名,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當中第一位證果的。又譯為「阿若拘隣」。 [] 阿練若: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阿蘭若」、「空閑」、「空閑處」、「無事」。 [] 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譯為「弟子」。 [] 大德力三明::有大威德力而且具三明。 [] 頭面禮佛足:五體(兩肘、兩膝、頭額)投地,以頭碰觸佛陀的腳或地面的最高禮法。 ====[對應經典]==== * {ref>BZa12.12} * {ref>S08.09} ====[讀經拾得]==== =====(一二一〇)@@[0329b28]@@===== @[0329b28]@如是我聞: @[0329b28]@一時,佛住瞻婆國揭伽池側。 @[0329b29]@時,尊者舍利弗在供養堂,有眾多比丘集會而為說法,句味滿足,辯才簡淨,易解樂聞,不礙-[1]-不斷-[]-,深義顯現。彼諸比丘專至樂聽,尊重憶念,一心側聽。 @[0329c03]@時,尊者婆耆舍在於會中,作是念:「我當於尊者舍利弗面前說偈讚歎。」作是念已,即起,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欲有所說。」 @[0329c06]@舍利弗告言:「隨所樂說。」 @[0329c06]@尊者婆耆舍即說偈言: 「善能[[略說法]]-[]-,  令眾廣開解,\\  賢[[優婆-[2]-提舍]]-[]-,  於大眾宣暢。\\  當所說法時,  咽喉出美聲,\\  悅樂愛念聲,  調和漸進聲。\\  聞聲皆欣樂,  專念不移轉。」\\ @[0329c13]@尊者婆耆舍說此語時,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1]「礙」,大正藏原為「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2]「婆」,聖本作「波」。 ====[註解]==== []不閡不斷 [] 略說法:深入淺出地說法。 [] 優婆提舍:舍利弗俗家父親的名字,人們有時也會從父名而以之稱呼舍利弗。義譯為「論議」。此處一語雙關。 ====[對應經典]==== * {ref>BZa12.13} * {ref>S08.06} ====[讀經拾得]==== =====(一二一一)@@[0329c15]@@===== @[0329c15]@如是我聞: @[0329c15]@一時,佛住王舍城那伽山側,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0329c18]@尊者大目揵連觀大眾心,一切皆悉解脫貪欲。時,尊者婆耆舍於大眾中,作是念:「我今當於世尊及比丘僧面前說偈讚歎。」作是念已,即從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說。善逝!欲有所說。」 @[0329c23]@佛告婆耆舍:「隨所樂說。」 @[0329c23]@時,尊者婆耆舍即說偈言: 「導師無上士,  住那伽-[1]-山側,\\  五百比丘眾,  親奉於大師。\\  尊者大目連,  [[神通諦明了,\\  觀彼大眾心]]-[]-,  悉皆離貪欲。\\  如是[[具足度]]-[]-,  牟尼-[2]-度彼岸,\\  持此[[最後身]]-[]-,  我今稽首禮。」\\ @[0330a02]@尊者婆耆舍說是語時,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1]「那伽」,巴利本作 Nāga。 [2] 「牟尼」,巴利本作 Muni。 ====[註解]==== [] 所作已作: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 [] 神通諦明了,觀彼大眾心:以神通真實不虛、明明白白地觀察那眾人的內心。「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 [] 具足度:此處指具備滿足了解脫的條件。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一切皆具足」。?? [] 最後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世的身體。 ====[對應經典]==== * {ref>BZa12.14} * {ref>S08.10} ====[讀經拾得]==== =====(一二一二)@@[0330a04]@@===== @[0330a04]@如是我聞: @[0330a04]@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夏安居,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除有結,正智心善解脫,除一比丘,謂尊者阿難,世尊記說彼現法當得[[無知]]-[]-證。 @[0330a08]@爾時,世尊臨十五日[[月食受]]-[]-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我為婆羅門,得般涅槃,持[[後邊身]]-[]-,為大醫師,拔諸劍刺。我為婆羅門,得般涅槃,持此後邊身,無上醫師,能拔劍刺。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當[[懷受]]-[]-我,莫令我若身、若口、若心有[[可嫌責事]]-[]-。」 @[0330a15]@爾時,尊者舍利弗在眾會中,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世尊向者作如是言:『我為婆羅門,得般涅槃,持最後身,無上大醫,能拔劍刺。汝為我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諸比丘,當懷受我,莫令我身、口、心有可嫌責。』我等不見世尊身、口、心有可嫌責事。所以者何?世尊不調伏者能令調伏,不寂靜者能令寂靜,不穌息者能令穌息,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如來知道,如來說道,如來向道,然後聲聞成就,隨道、宗道,奉受師教,如其教授,正向欣樂真如善法。 @[0330a26]@「我於世尊都不見有可嫌責身、口、心行。我今於世尊所,乞願懷受見聞疑罪,若身、口、心有嫌責事。」 @[0330a28]@佛告舍利弗:「我不見汝有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所以者何?汝舍利弗持戒多聞,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明利]]-[]-智慧、[[出要]]智慧、[[厭離]]-[]-智慧、大智慧、廣智慧、深智慧、無比智慧,智實-[1]-成就,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為眾說法,未曾疲倦。 @[0330b06]@「譬如[[轉輪聖王]],第一長子[[應受灌頂而未-[2]-灌頂]]-[]-,已住灌頂儀法,如父之法,所可轉者亦當隨轉。汝今如是,為我長子,應-[3]-受灌頂而未灌頂,住於儀法,我所應轉法輪-[4]-,汝亦隨轉,得無所起,盡諸有漏,心善解脫。如是,舍利弗!我於汝所,都無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 @[0330b12]@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我無有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此-[5]-五百諸比丘得無有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耶?」 @[0330b15]@佛告舍利弗:「我於此五百比丘亦不見有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所以者何?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已捨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除一比丘,謂尊者阿難,我記說彼於現法中得無知證。是故,諸五百比丘我不見其有身、口、心見聞疑罪可嫌責者。」 @[0330b21]@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五百比丘既無有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然此中幾比丘得三明?幾比丘俱解脫?幾比丘慧解脫?」 @[0330b24]@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者慧解脫。舍利弗,此諸比丘[[離諸飄轉,無有皮膚,真實堅固]]-[]-。」 @[0330b27]@時,尊者婆耆舍在眾會中,作是念:「我今當於世尊及大眾面前歎說懷-[6]-受偈。」作是念已,即從座起-[7]-,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說。善逝!欲有所說。」 @[0330c02]@佛告婆耆舍:「隨所樂說。」 @[0330c03]@時,婆耆舍即說偈言: 「十五清淨日,  其眾五百人,\\  斷除一切結,  有盡大仙人。\\  清淨相習近,  清淨廣解脫,\\  不更受諸有,  生死已永絕。\\  所作者已作,  得一切漏盡,\\  [[五蓋]]-[]-已雲除,  拔刺根本愛[*]。\\  師子無所畏,  離一切有餘,\\  害諸有怨結,  超越有餘境。\\  諸有漏怨敵,  皆悉已潛伏,\\  猶如轉輪王,  懷受諸眷屬。\\  慈心廣宣化,  海內悉奉用,\\  能伏魔怨敵,  為無上導師。\\  信敬心奉事,  三明老死滅,\\  為法之真子,  無有飄轉患。\\  拔諸煩惱刺,  敬禮[[日種]]-[]-[[胤]]-[]-。」\\ @[0330c19]@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實」,大正藏原為「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實」。 [2] 「未」,聖本作「來」。 [3] 「應」,大正藏原為「鄰」,今依據聖本改作「應」。 [4] 聖本無「法輪」二字。 [5] 大正藏在「此」字之下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6]「懷」,聖本作「聽」。 [7] 「起」,大正藏原為「超」,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起」。 ====[註解]==== [] 無知:這裡特指「無」學聖者的了「知」;沒有仍須知道的法。 [] 月食受:依據律制,在雨季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比丘會邀請僧團的其他比丘恣意指出自己的過失,若有犯戒則發露懺悔,以得清淨,此時也會受新歲。又譯為「懷受」、「自恣」、「請請」、「受歲」。 [] 敷座:鋪設座位。 [] 後邊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世的身體。 [] 得法餘財:得佛法。此處以(有形財產之外的)其餘財富指稱佛法。 [] 懷受:邀請(僧眾)對我的過失提出告誡。同「月食受」。 [] 可嫌責事:令人不滿而可責備之事。 [] 捷疾:敏捷、迅速。 [] 明利:聰明銳利。 [] 厭離:捨棄。 [] 應受灌頂而未灌頂:「灌頂」為古印度國王即位時的登基儀式,此處指第一長子應繼承但尚未繼承王位。 [] 離諸飄轉,無有皮膚,真實堅固:離於煩惱,不膚淺,真材實料。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離諸塵垢,無有腐敗,悉皆貞實」,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無枝無葉,亦無節戾,清淨真實,得正住立」,相當的南傳經文無這幾個字。 []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 日種: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話傳說釋迦族的遠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後甘蔗經過日曬裂開而出生,因此稱為「日種」、「甘蔗種」。音譯為「瞿曇」。 [] 胤:後代。 ====[對應經典]==== * {ref>Zho121} * {ref>BZa12.15} * {ref>Ze32.05} * {ref>S08.07} * {ref>San005} * {ref>Tn0061} * {ref>Tn0062} * {ref>Tn0063}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其餘經中也有說清淨的僧眾是佛真子,如《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第121經:「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 後代有論師以《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CBETA, T09, no. 262, p. 10, c13-14) 衍生主張佛陀的聲聞弟子不是佛子,菩薩才是佛真子,這恐怕是種誤解。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Feeling/L/F001000L&num=1|研討:由「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談阿含至法華之一氣呵成]] =====(一二一三)@@[0330c20]@@===== @[0330c20]@如是我聞: @[0330c20]@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330c21]@爾時,尊者[[尼拘律想-[1]--[2]-]]-[]-住於[[曠-[3]-野禽獸住處]]-[]-,尊者婆耆舍出家未久。有如是威儀:依聚落城邑住,晨朝著衣持鉢,於彼聚落城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攝心繫念。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畢,入室坐禪,[[速從禪覺,不著乞食]]-[]-。[[而彼無有隨時教授、無有教誡-[4]-者,心不安樂,周圓隱覆,如是深住]]-[]-。 @[0330c28]@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不得利,難得非易得。我-[5]-不隨時得教授、教誡[*],不得欣樂,周圓隱覆心住。我今當讚歎自厭之偈-[6]-。」即說偈言: 「當捨樂不樂,  及一切貪覺,\\  於[[鄰]]-[7]--[]-無所作,  離染名比丘。\\  [[於六覺心想]]-[]-,  馳騁於世間,\\  [[惡不善隱覆,  不能去皮膚]]-[]-,\\  穢污樂於心,  是不名比丘。\\  有餘縛所縛,  [[見聞覺識]]-[]-俱,\\  於欲覺悟者,  彼處不復染,\\  如是不染者,  是則為牟尼。\\  大地及虛空,  世間諸色像,\\  斯皆磨滅法,  寂然自決定。\\  法器久修習,  而得[[三摩提]]-[8]--[]-,\\  不觸不諂偽,  其心極專至。\\  [[彼聖久涅槃,  繫念待時滅]]-[]-。」\\ @[0331a16]@時,尊者婆耆舍說自厭離偈,心自開覺,於不樂等開-[9]-覺已,欣樂心住。 ====[校勘]==== [1]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2]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3] 「曠」,聖本作「廣」。 [4] 「誡」,聖本作「戒」。[*] [5] 「我」,宋、元、明三本作「非」。 [6] 「偈」,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7] 「鄰」,聖本作「憐」。 [8] 「三摩提」,巴利本作 Samāhita。 [9]「開」,聖本作「聞」。 ====[註解]==== [] 尼拘律想:比丘名,是婆耆舍尊者的老師(參見本卷第1221經),本名「想」,因為在尼拘律樹下證得阿羅漢而得到「尼拘律」稱號。又譯為「尼瞿陀劫波」。 [] 曠野禽獸住處:古印度國名、城名,在舍衛城以南二百多公里的恆河沿岸,位於佛陀從舍衛城前往王舍城的路途中。又譯為「曠野」,音譯為「阿邏鞞」、「阿羅毘」。 [] 速從禪覺,不著乞食:很快從禪定中起來,不貪著吃飯。此句《雜阿含經》的經文可能有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至夕夜,或至翌日早(拖缽前)皆不出戶門」。 [] 而彼無有隨時教授、無有教誡者,心不安樂,周圓隱覆,如是深住:尼拘律想尊者沒有時常教授佛法、教誡婆耆舍比丘,因此婆耆舍比丘的心沒有得到安樂,心被煩惱所覆蓋,深陷在這樣的狀況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其時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貪欲污其心」。 [] 鄰:鄰近的人事物,也就是能攀緣的人事物。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煩惱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林」。 [] 於六覺心想:心念投向於色、聲、香、味、觸、法而起各種想法。此處的「覺」為「尋」的舊譯。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第六意出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而依止六十者有尋」。 [] 惡不善隱覆,不能去皮膚:隱藏覆蓋自己惡的、不善的事情,而不能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懺悔。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經文無這句。 [] 見聞覺識:看、聽、感覺、知道。又譯為「見、聞、覺、知」,其中「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是意識的作用。 [] 三摩提: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昧,義譯為正定、正受。 [] 彼聖久涅槃,繫念待時滅:這樣的聖人久已滅除煩惱,正念繫心直到滅度的時候。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雖求念存身,為有所利益,若能如是者,同彼入涅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賢達寂靜道,牟尼依涅槃,以滅除煩惱,待般涅槃時」。 ====[對應經典]==== * {ref>BZa12.16} * {ref>S08.02} ====[讀經拾得]==== =====(一二一四)@@[0331a18]@@===== @[0331a18]@如是我聞: @[0331a1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1a19]@爾時,尊者阿難陀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以尊者婆耆舍為伴。時,尊者婆耆舍見女人有上妙色,見已,貪欲心起。 @[0331a22]@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得不利,得苦非得樂,我今見年少女人有妙絕之色,貪欲心生。今為生厭離故,而說偈言: 「貪欲所覆故,  熾然燒我心,\\  令-[1]-尊者阿難,  為我滅貪火。\\  慈心[[哀愍故]],  方便為我說。」\\ @[0331a28]@尊者阿難說偈答言: 「以彼顛倒想,  熾然燒其心,\\  遠離於淨想,  長養貪欲者。\\  當修[[不淨觀]]-[]-,  常一心正受,\\  速滅貪欲火,  莫令燒其心。\\  諦觀察諸行,  苦空非有我-[2]-,\\  繫念正觀身,  多修習厭離。\\  修習於無相,  滅除[[憍-[3]-慢使]]-[]-,\\  得[[慢無間等]]-[]-,  究竟於苦邊-[4]-。」\\ @[0331b08]@尊者阿難說是語時,尊者婆耆舍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令」。 [2] 「有我」,聖本作「我有」。 [3] 「憍」,宋、元、明三本作「高」。[*] [4]「邊」,宋、聖二本作「道」。 ====[註解]==== [] 不淨觀:觀察身體是由皮膚、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等等所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 [] 憍慢使:?? [] 慢無間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又譯為「正慢無間等」、「正無間等」。 ====[對應經典]==== * {ref>BZa12.17} * 參考{ref>Ze35.09} * {ref>S08.04} ====[讀經拾得]==== 婆耆舍尊者和阿難尊者一起在舍衛城乞食,路上見到容貌極美的女子,生起了貪欲心。 婆耆舍尊者察覺到自己的心念,心想: 「我現在心念雜亂,是苦,不是樂。」 婆耆舍尊者請阿難尊者為自己說偈以滅貪欲之火。 阿難尊者說道: 「修不淨觀,置心於一處而不動,能夠快速滅除貪欲之火,避免使得心念雜亂。 **(如實 有打錯字嗎?)**如時地觀察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皆是因緣生因緣滅,皆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實質的存在,亦非恆常不變。 把心念專注於觀察身體的覺受,厭離於一切煩惱,不執著於一切的現象,滅除驕傲、傲慢,無間斷地去除自我中心的執著,如此能夠究竟出脫於苦。」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七〈邪聚品35〉[[agama1: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九|第9經]]則包含本經記載事件的後續,也就是婆耆舍尊者成功地調伏性欲。 ====[進階辨正]==== [[什麼是「慢無間等」]] =====(一二一五)@@[0331b10]@@===== @[0331b10]@如是我聞: @[0331b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1b11]@時,有一長者請佛及僧就其舍食。入其舍已,尊者婆耆舍直日住守,請其食分。 @[0331b13]@時,有眾多長者婦女從聚落出,往詣精舍。時,尊者婆耆舍見年少女人容色端正,貪欲心起。 @[0331b15]@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不利,不得利,得苦不得樂,見他女人容色端正,貪欲心生。我今當說厭離偈。」念已,而說偈言: 「我已得出離,  非家而出家,\\  貪欲隨逐我,  如牛念他苗。\\  當如大將子,  大力執強弓,\\  能破彼重陣,  一人摧伏千。\\  今於日種胤,  面前聞所說,\\  正趣涅槃道,  決定心樂住。\\  如是不放逸,  寂滅正受住,\\  無能於我心,  幻惑欺誑者。\\  決定善觀察,  安住於正法,\\  正使無量數,  欲來欺惑我。\\  如是等惡魔,  莫能見於我。」\\ @[0331c01]@時,尊者婆耆舍說是偈已,心得安住。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3.01} * {ref>S08.01} * {ref>ThaG-H} ====[讀經拾得]==== =====(一二一六)@@[0331c02]@@===== @[0331c02]@如是我聞: @[0331c0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1c03]@時,尊者婆耆舍自以智慧堪能善說,於彼-[1]-聰明梵行所生憍[*]慢心,即自心念:「[[我不利,不得利]]-[]-,得苦不得樂,我自以智慧輕慢於彼聰明梵行者,我今當說能生厭離偈。」即說偈言: 「[[瞿曇]]-[]-莫生慢,  斷慢令無餘,\\  莫起慢覺想,  莫退生變悔。\\  莫隱覆於他,  [[埿犁殺慢墮]]-[2]--[]-,\\  正受能除憂,  見道住正道。\\  其心得喜樂,  見道自攝持,\\  是故無礙-[3]-辯,  清淨離諸蓋。\\  斷一切諸慢,  起一切明處,\\  正念於三明,  [[神足]]-[]-[[他心]]-[]-智。」\\ @[0331c16]@時,尊者婆耆舍說此生厭離偈已,心得清淨。 ====[校勘]==== [1] 「彼」,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明本改作「彼」。 [2] 「埿犁殺慢墮」,巴利本作 Māngatā nirayam upapannā。 [3] 「礙」,聖本作「閡」。 ====[註解]==== [] 我不利,不得利:XXX []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此處婆耆舍尊者以佛子自許,而以佛陀的族姓稱呼自己。 [] 埿犁殺慢墮:地獄是慢心害人墮入的。「埿犁」是地獄的音譯。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皆為慢所害,為害墮地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被慢殺害,跌落地獄」。 []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 他心: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神通。 ====[對應經典]==== * {ref>BZa13.02} * {ref>S08.03} ====[讀經拾得]==== =====(一二一七)@@[0331c18]@@===== @[0331c18]@如是我聞: @[0331c1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1c19]@時,尊者婆耆舍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獨一思惟,不放逸住,專修自業,逮得[[三明]]-[]-,身作證。 @[0331c21]@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住,專修自業,起於三明,身作證,今當說偈讚歎三明。」即說偈言: 「本欲心狂惑,  [[聚落及家家]]-[]-,\\  遊行遇見佛,  授我殊勝法。\\  瞿曇哀愍故,  為我說正法,\\  聞法得淨信,  捨非家出家。\\  聞彼說法已,  正住於法教,\\  勤方便繫念,  堅固常堪能。\\  逮得於三明,  於佛教已作,\\  世尊善顯示,  日種苗胤說。\\  為生盲眾生,  開其出要門,\\  苦苦及苦因,  苦滅盡作證。\\  八聖離苦道,  安樂趣涅槃,\\  善義善句味,  梵行無過上。\\  世尊善顯示,  涅槃濟眾生。」\\ ====[校勘]==== ====[註解]==== []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 聚落及家家:從聚落到聚落、從一家到另一家。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經歷諸城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從村到村,從城到城」。 ====[對應經典]==== * {ref>BZa13.03} * {ref>S08.12} ====[讀經拾得]==== =====(一二一八)@@[0332a08]@@===== @[0332a08]@如是我聞: @[0332a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2a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法句]]-[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 \\ 「-<賢聖-[1]-[[善說]]-[二]-法,>-  是則為最上。\\  -<[[愛[*]說非不愛]]-[三]-,>-  是則為第二。\\  -<[[諦說非虛妄]]-[四]-,>-  是則第三說。\\  -<[[法說不異言]]-[五]-,>-  是則為第四。\\ @[0332a15]@「諸比丘!是名說四法句。」 @[0332a15]@爾時,尊者婆耆舍於眾會中,作是念:「世尊於四眾中說四法句,我當以四種讚歎稱譽隨喜。」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說。善逝!欲有所說。」 @[0332a19]@佛告婆耆舍:「隨所樂說。」 @[0332a20]@時,尊者婆耆舍即說偈言: 「若善說法者,  於己不惱迫,\\  亦不恐怖他,  是則為善說。\\  所說愛[*]說者,  說令彼歡喜,\\  不令彼為惡,  是則為愛[*]說。\\  諦說知[[甘露]],  諦說知無上,\\  諦義說法說,  正士建立處。\\  如佛所說法,  安隱涅槃道,\\  滅除一切苦,  是名善說法。」\\ @[0332a2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賢聖」,明本作「聖賢」。 ====[註解]==== [一] 四法句:具備四法的文句。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四句偈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四支具足之語」。 [二] 善說:適當的話,而非惱迫自己或恐怖他人的話。 [三] 愛說非不愛:讓人歡喜的話,而非讓人厭惡的話。 [四] 諦說非虛妄:真實語,而非虛妄之言。 [五] 法說不異言:合於佛法的話,而非外道之言。 ====[對應經典]==== * {ref>BZa13.04} * {ref>S08.05} ====[讀經拾得]==== {{ :agama:decoration:microphone-298587_640.jpg?320|}} 佛陀表示說法應具備的四個條件中,以善說(適當的話)為第一,而不是以諦說(真理)為第一。 也可說要優先以對方(聽法者)的立場來看,聽的人能接受的說法,才有實際的效果。否則若在不當的時機、對不適當的人宣說真理,對方不只無法接受,甚至可能因此而謗法,說法就失去了正面的意義。 ====[進階辨正]==== [[研討:善說最上]] =====(一二一九)@@[0332b01]@@===== @[0332b01]@如是我聞: @[0332b01]@一時,佛住王舍城那伽山側,與千比丘俱,皆是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1]-,離諸重擔,逮得己-[2]-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0332b04]@爾時,尊者婆耆舍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塜]]-[]-間,作是念:「今世尊住王舍城那伽山側,與千比丘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我今當往,各別讚歎世尊及比丘僧。」作是念已,即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而說偈言: 「無上之導師,  住那伽山側,\\  千比丘眷屬,  奉事於如來。\\  大師廣說法,  清涼涅槃道,\\  專聽[[清白法]]-[]-,  正覺之所說。\\  正覺尊所敬,  處於大眾中,\\  德陰之大龍,  仙人之上首。\\  興功德密雲,  普雨聲聞眾,\\  起於晝[*]正受,  來奉覲-[3]-大師。\\  弟子婆耆舍,  稽首而頂-[4]-禮。\\ @[0332b20]@「世尊!欲有所說。唯然,善逝!欲有所說。」 @[0332b20]@佛告婆耆舍:「[[隨汝所說,莫先思惟]]-[]-。」 @[0332b21]@時,婆耆舍即說偈言: 「-<[[波旬起微惡,  潛制令速滅,>-\\  -<能掩障諸魔,  令自覺知過]]-[]-。>-\\  觀察解結縛,  分別清白法,\\  明照如日月,  為諸異道王。\\  超出智作證,  演說第一法,\\  出煩惱諸流,  說道無量種。\\  建立於甘露,  見諦[[真實法]]-[]-,\\  如是隨順道,  如是師難得。\\  建立甘露道,  見諦崇遠離,\\  世尊善說法,  能除人[[陰蓋]]-[]-。\\  明見於諸法,  為調伏[[隨學]]-[]-。」\\ @[0332c05]@尊者婆耆舍說是偈已,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1] 「作」,宋、元、明三本作「辦」。 [2]「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後文改作「己」。 [3] 「覲」,聖本作「現」。 [4]「頂」,宋、元、明三本作「現」。 ====[註解]==== [] 寒林: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位於王舍城北方。稱作寒林是因為林木多而較涼,也是棄屍的樹林,而讓一般人恐懼而發涼。 [] 丘塜:墳墓;墳堆。 [] 清白法:巴利本作 dhamma(法)。 [] 隨汝所說,莫先思惟:就隨你的意而說,不需要先思考準備。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婆耆沙!此等偈乃汝以前所作耶?或汝立即憶起者耶?』『世尊!此等偈非以前之作,乃我當今立即所現。』『然則,婆耆沙!既非以前所作者,即更再多說』」。 [] 波旬起微惡,潛制令速滅,能掩障諸魔,令自覺知過:? [] 真實法:正法;真實的教義。 [] 陰蓋:指「五蓋」,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 隨學:效法;模仿。 ====[對應經典]==== * {ref>S08.08} ====[讀經拾得]==== =====(一二二〇)@@[0332c07]@@===== @[0332c07]@如是我聞: @[0332c07]@一時,佛住波羅㮈-[1]-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為比丘眾說[[四聖諦]]-[]-[[相應]]-[]-法,謂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 @[0332c10]@時,尊者婆耆舍在會中,作是念:「我今當於世尊面前讚歎拔箭之譬。」如是念已,即從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欲有所說。唯然,善逝!欲有所說。」 @[0332c14]@佛告婆耆舍:「隨所樂說。」 @[0332c14]@時,尊者婆耆舍即說偈言: 「我今敬禮佛,  哀愍諸眾生,\\  第一拔利箭,  善解治眾病。\\  [[迦露]]-[]-醫投藥,  [[波睺羅]]-[]-治藥-[2]-,\\  及彼[[瞻婆耆]]-[]-,  [[耆婆]]-[]-醫療病-[3]-。\\  或有病小瘥-[4]-,  名為善治病,\\  後時病還發,  抱病遂至死。\\  正覺大醫王,  善投眾生藥,\\  究竟除眾苦,  不復受諸有。\\  乃至百千種,  [[那由他]]-[]-病數,\\  佛悉為療治,  究竟於苦邊。\\  諸醫來會者,  我今悉告汝,\\  得甘露法藥,  隨所樂而服。\\  第一拔利箭,  善覺知眾病,\\  治中之最上,  故稽首瞿曇。」\\ @[0333a01]@尊者婆耆舍說是語時,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1]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2]「治藥」,聖本作「醫藥」。 [3] 「病」,聖本作「治」。 [4] 「瘥」,大正藏原為「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註解]==== []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 相應:這裡指與眼、耳、鼻、舌、身、意相應。 []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熄滅的涅槃。 [] 苦滅道跡聖諦:聖者所證的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 迦露:古印度名醫的名字。 [] 波睺羅:名醫的名字,另音譯作「婆呼盧」。 [] 瞻婆耆: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譯作「瞻毘」,和「耆婆」為兩位名醫。 [] 耆婆:優婆塞名,王舍城的良醫。又譯為「耆域」、「耆婆伽」。 [] 那由他:數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當大的數目。 ====[對應經典]==== * {ref>BZa12.05} (應該是 {ref>BZa13.05} 才對?? ywliu) ====[讀經拾得]====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dhism/U/F00101OU&num=2|研討:說說不可說]] =====(一二二一)@@[0333a03]@@===== @[0333a03]@如是我聞: @[0333a0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333a04]@時,有尊者尼拘律想-[1]-住於曠野禽獸之處,疾病[[委篤]]-[]-,尊者婆耆舍為看病人,瞻視供養。 @[0333a06]@彼尊者尼拘律想以疾病故,遂般涅槃。 @[0333a07]@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和尚-[2]-為[[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我今[[當求其相]]-[]-。」 @[0333a08]@爾時,尊者婆耆舍供養尊者尼拘律想舍利已,持衣鉢,向王舍城。次第到王舍城,舉衣鉢,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而說偈言: 「我今禮大師,  等正覺無減-[3]-,\\  於此現法中,  一切疑網斷。\\  曠野住比丘,  命終般涅槃,\\  威儀攝諸根,  大德稱於世。\\  世尊為制名,  名尼拘律想,\\  我今問世尊,  彼不動解脫。\\  精進勤方便,  功德為我說,\\  我為釋迦種,  世尊法弟子。\\  及餘皆欲知,  圓道眼所說,\\  我等住於此,  一切皆欲聞。\\  世尊為大師,  無上救世間,\\  斷疑大牟尼,  智慧已具備-[4]-。\\  圓照神道眼,  光明顯四眾,\\  猶如天帝釋,  曜三十三天。\\  諸貪欲疑惑,  皆從無明起,\\  若得遇如來,  斷滅悉無餘。\\  世尊神道眼,  世間為最上,\\  滅除眾生愚-[5]-,  如風飄遊塵。\\  一切諸世間,  煩惱覆隱沒,\\  諸-[6]-餘悉無有,  明目如佛者。\\  慧光照一切,  令同大精進,\\  唯願大智尊,  當為眾記說。\\  言出微妙聲,  我等專心聽,\\  柔軟音演說,  諸世間普聞。\\  猶如熱渴逼,  求索清涼水,\\  如佛無減-[7]-知,  我等亦求知。」\\ @[0333b09]@尊者婆耆舍復說偈言: 「今聞無上士,  記說其功德,\\  不空修梵行,  我聞大歡喜。\\  [[如說隨說得,  順牟尼弟子]]-[]-,\\  滅生死長縻,  虛偽幻化縛。\\  以見世尊故,  能斷除諸愛,\\  度生死彼岸,  不復受諸有。」\\ @[0333b16]@佛說此經已,尊者婆耆舍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2]「和尚」,大正藏原為「和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和尚」。 [3]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4] 「備」,宋、聖二本作「修」。 [5] 「愚」,大正藏原為「遇」,高麗藏作「愚」,宋、元、明、聖四本作「過」,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愚」。 [6] 「諸」,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諸」。 [7] 「減」,聖本作「滅」。 ====[註解]==== [] 委篤:病危。其中「委」為疲困、頹喪的,「篤」為病勢沉重。 [] 有餘涅槃:在這裡特別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聖人已不再生於人間,只有餘留天界剩餘生命,遲早會在天界證得涅槃。案:「有餘涅槃」通常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因為還在人間行走的阿羅漢已斷絕一切煩惱及未來生死的起因,只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但在《阿含經》中也有用來形容阿那含果聖人,如本經所述。 [] 當求其相:應當求證這個問題(尊者尼拘律想是有餘或無餘涅盤?)的真相(答案)。 [] 如說隨說得,順牟尼弟子:隨著佛陀的說法而獲得益處,而佛陀也會依照弟子的根性而因材施教。 ====[對應經典]==== * {ref>BZa12.06} or 255? * {ref>Snp-G} * {ref>ThaG-I} ====[讀經拾得]==== 「涅槃」是音譯,義譯是滅、寂滅、滅度。「有餘涅槃」是有殘餘東西的寂滅,「無餘涅槃」是沒有殘餘東西的寂滅。 「有餘涅槃」通常指阿羅漢聖者還沒有滅度前在人間行走:由於還有「身體」,因此有的經中也稱滅度前的阿羅漢聖者是「有餘涅槃」,是證涅槃,能解脫而且也有解脫智慧了,但還有身體即「有殘餘東西」的涅槃。 但本經的漢譯本中,尼拘律想尊者已經去世了,所以婆耆舍尊者所問「我和上為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當中的「有餘涅槃」若解釋為尚未入滅的阿羅漢聖者,則說不通。 一種解讀是這裡漢譯者以「有餘涅槃」形容第三果阿那含聖者,因為三果聖者斷盡了任何跟欲界的牽連,永不還生於人世間,又稱「不還果」,原則上是往生於淨居天(又稱為不還天)然後於淨居天證阿羅漢果。由於所有來人間的業報已寂滅,但還有殘餘在淨居天的天身,或許因此在《阿含經》中有時也形容為「有餘涅槃」,例如《增壹阿含經》卷七〈火滅品 16〉第2經:「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5-17) 至於證得阿羅漢的聖者,證得徹底的解脫,完全沒有煩惱了,因此是「什麼都沒有殘餘的涅槃」,即「無餘涅槃」。 因此「有餘涅槃」在本經中不算專有名詞,而是用「有餘」(有殘餘東西)作形容詞。後來佛經的翻譯名詞統一後,則會以「有餘依」形容阿那含聖者,「有餘涅槃」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 ====[進階辨正]==== [[什麼是「有餘涅槃」]]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五-[1]- ====== ====[校勘]==== [1] 聖本在「五」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