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帝釋相應 (2/2)]===== 《雜阿含經》「帝釋相應」的內容為卷38第1104~1120經和本卷第1222~1225經,是和天帝釋有關的經文。 =====(一二二二)@@[0333b24]@@===== @[0333b24]@如是我聞: @[0333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3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天、阿修羅對陣鬥戰,阿修羅勝,諸天不如。時,天帝釋軍壞退散,極生恐怖,乘車北馳,還歸天宮。 @[0333b28]@「[[須彌山]]-[]-下道逕叢林,林下有[[金翅鳥]]-[]-巢,多有金翅鳥子。爾時,帝釋恐車馬過,踐殺鳥子,告御者言:『可回車還,勿殺鳥子。』御者白王:『阿修羅軍後來逐人,若回還者,為彼所困。』帝釋告言:『寧當回還為阿修羅殺,不以軍眾蹈殺眾生。』於道,御者轉乘南向。阿修羅軍遙見帝釋轉乘而還,謂為戰策,即還退走,眾大恐怖,壞陣流散,歸阿修羅宮。」 @[0333c06]@佛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以[[慈心]]-[]-故,威力摧伏阿修羅軍,亦常讚嘆慈心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當修慈心,亦應讚嘆慈心功德。」 @[0333c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 須彌山:佛經所載此世界最高的山。 [] 金翅鳥:佛經所載世界上最大的鳥,展翅有三百多萬里,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一般人見不到,是天龍八部之一。音譯為「迦樓羅」、「迦留羅」。 [] 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 ====[對應經典]==== * {ref>BZa03.07} * {ref>S11.01.06} ====[讀經拾得]==== =====(一二二三)@@[0333c12]@@===== @[0333c12]@如是我聞: @[0333c12]@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1]-竹園。 @[0333c13]@時,王舍城中有一[[士夫]]-[]-,貧窮辛苦,而於-[2]-佛、法、僧,受持[[禁戒]]-[]-,多聞廣學,力行[[惠施]],[[正見成就]]-[]-。彼身壞命終,得生天上,生三十三天,有三事勝於餘三十三天。何等為三?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稱]]-[]-。諸三十三-[3]-天見是天子三事特勝,天壽、天色、天名稱勝。 @[0333c19]@餘諸天見已,往詣天帝釋所,作如是言:「[[憍尸迦]]-[]-當知,有一天子始生此天,於先諸天三事特勝,天壽、天色及天名稱。」 @[0333c21]@時,天帝釋告彼天子:「諸仁者!我見此人於王舍城作一士夫,貧窮辛苦,於如來法、律得信向心,乃至正見成就。身壞命終,來生此天,於諸三十三天三事特勝,天壽、天色及天名稱。」時,天帝釋即說偈言: 「正信於如來,  決定不傾動,\\  受持真實戒,  聖戒無厭者。\\  於佛心清淨,  成就於正見,\\  當知非貧苦,  不空而自活。\\  故於佛法僧,  當生清淨信,\\  智-[4]-慧力增明,  思念佛正教。」\\ @[0334a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迦蘭陀」,巴利本作 Kalandaka。 [2] 「於」,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3]「三」,元本作「二」。 [4] 「智」,聖本作「知」。 ====[註解]==== [] 士夫:人。音譯為「補特伽羅」。 [] 禁戒:戒律,例如五戒。 [] 正見成就:具足正確的見解。此處的「正見」可能特指「世間正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9經:「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說,有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CBETA, T02, no. 99, p. 272, a3-6) 詳見卷四的導讀。 [] 天壽: [] 天色: [] 天名稱: [] 憍尸迦:天帝釋的姓。 ====[對應經典]==== * {ref>BZa03.09} * {ref>S11.02.04} * {ref>A04.052} * {ref>A05.047} ====[讀經拾得]==== 本經所載的窮人,修行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天)當中的前五個,具有正確的見解,因而升天,而且較其他天眾來得殊勝。 =====(一二二四)@@[0334a05]@@===== @[0334a05]@如是我聞: @[0334a05]@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1]--[]-中。爾時,王舍城人普設大會,悉為請種種異道。 @[0334a07]@有事遮羅迦外道者作是念:「我今請-[2]-遮羅迦外-[3]-道天,先作福田。」或有事外道出家者,有事尼乾子道者,有事老弟子者,有事火-[4]-弟子者,有事佛弟子僧者,咸作是念:「今當令佛面前僧,先作福田。」 @[0334a11]@時,天帝釋作是念:「莫令王舍城諸人捨佛面前僧,而奉事餘道,求索福田。我當疾往,為王舍城人建立福田。」即化作大婆羅門,儀容嚴整,乘白馬車,諸年少婆羅門眾前後導從,持金斗-[5]-繖蓋,至王舍城,詣諸處處大眾會中。 @[0334a17]@諸-[6]-王舍城一切[[士女]]-[]-咸-[7]-作是念:「但當觀望此大婆羅門所奉事處,我當從彼而先供養,為良福田。」 @[0334a19]@時,天帝釋知王舍城一切士女心之所念,駕乘導從,逕詣耆闍崛山,至於門外,除去五飾,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善分別顯示,  一切法彼岸,\\  悉度諸恐怖,  故稽首瞿曇。\\  諸人普設會,  欲求大功德,\\  各各設大施,  常願有餘果。\\  願為設-[8]-福田,  今期-[9]-施果成。」\\ 「帝釋大自在,  天王之所問。\\  於耆闍崛山,  大師為記說,\\  諸人-[10]-普設會,  欲求大功德。\\  各各設大施,  常願有餘果,\\  今當說福田,  施得大果處。\\  正向者有四,  四聖住於果,\\  是名僧福田,  明行定具足。\\  僧福田增廣,  無量[[踰]]-[]-大海,\\  調人師弟子,  照明顯正法。\\  斯等善供養,  施僧良福田,\\  於僧良福田,  佛說得大果。\\  以僧離[[五蓋]],  清淨應讚嘆,\\  施彼最上田,  少施收大利。\\  是故諸人者,  當施僧福田,\\  增得勝妙法,  明行定相應。\\  供此珍寶僧,  施主心歡喜,\\  起於三種心,  施衣服飲食。\\  離塵垢劍刺,  超度諸惡趣,\\  躬自行啟請,  自手平等與。\\  自利亦利他,  是施獲大利,\\  慧-[11]-者如是施,  淨信心解脫。\\  無罪安樂施,  乘智往生彼。」\\ @[0334b21]@時,天帝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為佛作禮,即沒不現。 @[0334b23]@爾時,王舍城諸人民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受我供食-[12]-。」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0334b25]@是王舍城人民知世尊默然受其請已,作禮而歸,到諸大-[13]-會處,具飲食,布置床座,晨朝遣使,白佛:「時到,唯願知時。」 @[0334b28]@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著衣持鉢,至大會所,於大眾前敷座而坐。 @[0334c01]@王舍城人知佛坐定,自行種種豐美飲食。食已-[14]-,洗鉢[[澡漱]]-[15]--[]-畢,還復本座,聽佛說法。 @[0334c03]@爾時,世尊為王舍城人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1] 「王舍城耆闍崛山」,巴利本作 Rājagaha Gijjhakūṭa pabbata。 [2] 「請」,聖本作「得」。 [3] 大正藏無「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 「火」,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火」。 [5] 「斗」,聖本作「升」。 [6] 「諸」,宋、元、明、聖四本作「語」。 [7]「咸」,聖本作「皆」。 [8] 「設」,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設」。 [9] 「今期」,大正藏原為「令斯」,宋、元、明三本作「今期」,聖本作「今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期」。 [10] 「人」,明本作「天」。 [11] 「慧」,大正藏原為「慈」,今依據聖本及高麗藏二本改作「慧」。 [12] 「食」,大正藏原為「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13] 「大」,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大」。 [14] 「已」,大正藏原為「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15] 「漱」,聖本作「嗽」。 ====[註解]==== []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竭提國王舍城東北角。 [] 士女: [] 踰:越過、超過。同「逾」。 [] 澡漱:洗手、漱口。 ====[對應經典]==== * {ref>Za46.04} * {ref>BZa03.10} * {ref>Ze13.06} * {ref>S11.02.06} ====[讀經拾得]==== 在供養大會的節慶中,天帝釋化身作大婆羅門,讓見到外道就拜的婆婆媽媽,看到他的排場而跟著他去供養佛陀。 依據本經記載,天帝釋能化身為實體的人,許多經中也有高級的天眾化身為一般人的記載,可見民間附身乩童才能和人溝通的,通常不是高級的天眾或菩薩。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1224經中佛陀是否有違反「不因說法而受食」的原則]] =====(一二二五)@@[0334c05]@@===== @[0334c05]@如是我聞: @[0334c05]@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廣說如上說。差別者:時,天帝釋說異偈,而問佛言: 「今請問瞿曇,  微密深妙慧,\\  世尊之所體,  無障礙知見。」\\ @[0334c10]@眾人普設會……偈[[如上廣說]]-[]-,乃至為王舍城諸設會者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校勘]==== ====[註解]==== [] 如上廣說:即「如上面之詳細說明」,為經文與前面相同時之簡略,「上」可能指上一經,也可能指前面之經文,南傳經文作「中略」。 ====[對應經典]==== * {ref>Za46.03} * {ref>BZa03.10} * {ref>Ze13.06} * {ref>S11.02.06} ====[讀經拾得]==== =====[導讀:剎利相應 (1/2)]===== 《雜阿含經》「剎利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本卷第1226~1240經和卷四十二第1145~1150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剎利眾(掌管政治及軍事的國王及武士階級)的互動和說法。 =====(一二二六)@@[0334c13]@@===== @[0334c13]@如是我聞: @[0334c13]@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4c14]@時,[[波斯匿]]-[1]-王聞世尊拘薩羅-[2]-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自記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諸人傳者,得非虛妄過長說耶?為[[如說說、如法說、隨順法說]]-[]-耶?非是他人損同法者,於其問答生厭薄處耶?」 @[0334c21]@佛告大王:「彼如是說,是[[真諦]]說,非為虛妄。如說說、如法說、隨順法說,非是他人損同法者,於其問答生厭薄處。所以者何?大王!我今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0334c24]@波斯匿王白佛言:「雖復世尊作如是說,我猶故不信。所以者何?此間有諸宿重沙門、婆羅門,所謂[[富蘭那迦葉]]-[4]--[]-、[[末迦利瞿舍梨子]]-[5]--[]-、[[刪闍耶毘羅胝-[6]-子]]-[7]--[]-、[[阿耆多枳舍欽婆羅]]-[8]-、[[迦羅拘陀迦栴延]]-[9]--[]-、[[尼乾陀若提子]]-[]-,彼等不自說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得世尊幼小年少,出家未久,而便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335a03]@佛告大王:「有四種雖小而不可輕。何等為四?剎利王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輕,龍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輕、小火雖微而不可輕、比丘幼小而不可輕。」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剎利形相具,  貴族發名稱,\\  雖復年幼稚,  智者所不輕。\\  此必居王位,  顧念生怨害-[10]-,\\  是故難可輕,  應生大恭敬。\\  善求[[自護]]-[]-者,  自護如護命,\\  以平等自護,  而等護於命。\\  聚落及空處,  見彼幼龍者,\\  莫以小蛇故,  而生輕慢想。\\  雜色小龍形,  亦應令安樂,\\  輕蛇無士女,  悉為毒所害。\\  是故自護者,  當如護己命,\\  以斯善護己,  而等護於彼。\\  猛火之所食,  雖小食無限,\\  小燭亦能燒,  足薪則彌廣。\\  從微漸進燒,  盡聚落城邑,\\  是故自護者,  當如護己命。\\  以斯善護己,  而等護於彼,\\  盛火之所焚,  百卉蕩燒盡。\\  滅已不盈縮,  戒火還復生,\\  若輕毀比丘,  受持淨戒火。\\  燒身及子孫,  眾災流百世,\\  如燒多羅樹,  無有生長期。\\  是故當自護,  如自護己命,\\  以斯善自護,  而等護於彼。\\  剎利形相具,  幼龍及小火,\\  比丘具淨戒,  不應起輕想。\\  是故當自護,  如自護己命,\\  以斯善自護,  而等護於彼。」\\ @[0335b07]@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波斯匿王」,巴利本作 Pasenadi。 [2]「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3]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巴利本作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4] 「富蘭那迦葉」,巴利本作 Purāṇa-Kassapa。 [5] 「末迦利瞿舍梨子」,巴利本作 Makkhali-Gosāla。 [6]「胝」,聖本作「低」。 [7] 「刪闍耶毘羅胝子」,巴利本作 Sañjaya-Belaṭṭhiputta。 [8] 「阿耆多枳舍欽婆羅」,巴利本作 Ajita-Kesakambala。 [9] 「迦羅拘陀迦栴延」,巴利本作 Kakudha-Kaccāyana。 [10] 「害」,聖本作「苦」。 ====[註解]====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 如說說、如法說、隨順法說:如實際上所說的而說,契合正法而說,依從正法來說。指所說是正確的。 [] 富蘭那迦葉:外道六師之一,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又譯為「不蘭迦葉」。 [] 末迦利瞿舍梨子:外道六師之一,主張一切皆是命定,苦樂於輪迴中不增不減,輪迴的時間盡了自然得解脫,被稱為「邪命外道」。 另譯為「末迦利瞿舍梨子、末迦梨瞿舍利子、末迦利憍舍梨、摩息迦利瞿舍利子、瞿耶樓」。 [] 刪闍耶毘羅胝子:外道六師之一。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又譯為「刪闍耶毘羅坻子」、「散闍耶毘羅胝子」、「散若夷毘羅梨沸」、「先闍那毘羅胝子」、「娑若鞞羅遲子」、「薩若毘耶梨弗」、「先比盧持」。 [] 迦羅拘陀迦栴延:外道六師之一,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又譯為「伽拘羅迦氈延」、「婆浮陀伽旃那」、「波休迦栴」。 [] 尼乾陀若提子: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陀若提子」、「尼乾子」、「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 自護:另譯為「自防護」,「守護自己的根門」、「守護自己的心」的意思。 ====[對應經典]==== * {ref>BZa03.11} * {ref>S03.01.01} ====[讀經拾得]==== =====(一二二七)@@[0335b09]@@===== @[0335b09]@如是我聞: @[0335b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5b10]@時,波斯匿王有祖母,極所敬重,忽爾命終。出城[[闍維]]-[]-,供養舍利畢,弊衣亂髮,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0335b12]@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從何所來,弊衣亂髮?」 @[0335b13]@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亡祖母,極所敬重,捨我命終,出城於-[1]-外闍維,供養畢,來詣世尊。」 @[0335b16]@佛告大王:「極愛重敬念祖親耶?」 @[0335b16]@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極敬重愛戀。世尊!若國土所有象馬七寶,乃至國位,悉持與人,能救祖母命者,悉當與之。既不能救,生死長辭,悲戀憂苦,不自堪勝。曾聞世尊所說:『-<一切眾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無不窮盡,無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說。」 @[0335b23]@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眾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輒死,終歸窮盡,無有一生而不死者。」 @[0335b25]@佛告大王:「正使婆羅門大姓、剎利大姓、長者大姓,生者皆死,無不死者。正使剎利大王[[灌頂]]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於諸敵國無不降伏,終歸有極,無不死者。若復,大王!生長壽天,王於天宮,自在快樂,終亦歸盡,無不死者。若復,大王!阿-[2]-羅漢比丘諸漏已盡,離諸重擔,所作已作,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歸盡,捨身涅槃。若復[[緣覺]]-[]-善調善寂-[3]-,盡此身命,終歸涅槃,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勝[[師子吼]],終亦捨身,取般涅槃。以如是比,大王當知,一切眾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輒死,終歸磨滅,無不死者。」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一切眾生類,  有命終歸死,\\  各隨業所趣,  善惡果自受。\\  惡業墮地獄,  為善上昇天,\\  修習勝妙道,  漏盡般涅槃。\\  如來及緣覺,  佛聲聞弟子,\\  [[會當捨身命]]-[]-,  何況俗凡夫。」\\ @[0335c15]@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城於」,大正藏原為「於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城於」。 [2]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寂」,聖本作「家」。 ====[註解]==== [] 闍維:為音譯,即火葬。又譯為「荼毘」。 [] 緣覺:沒有老師教導,自己觀因緣而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辟支佛」。 []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六八四|《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 四無所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 會當捨身命:時間到了,便會捨去生命。「會」指適、值。 ====[對應經典]==== * {ref>BZa03.12} * {ref>Ze26.07} * {ref>S03.03.02} * {ref>Tn0122}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什麼是「辟支佛」]] =====(一二二八)@@[0335c17]@@===== @[0335c17]@如是我聞: @[0335c1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5c18]@時,波斯匿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云何為[[自念]]-[]-?云何為不自念?」復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念。若復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念。」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獨一思惟,作是念:『云何為自念?云何為不自念?』復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念。若復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念。』」 @[0335c28]@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念。彼雖自謂:『為自愛念。』而實非自念。所以者何?[[無有惡知識所作惡不念者,所不念不愛者,所不愛所作如其自為自己所作者]]-[]-,是故斯等為不自念。 @[0336a05]@「若復,大王!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念,斯等自謂:『不自愛惜己身。』然其斯等實為自念。所以者何?[[無有善友,於善友所作念者,念作愛者,愛作如-[1]-自為己所作者,是故斯等則為自念]]-[]-。」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謂為自念者,  不應造惡行,\\  終不因惡行,  令己-[2]-得安樂。\\  謂為自念者,  終不造惡行,\\  造諸善業者,  令己-[3]-得安樂。\\  若自愛念者,  善護而自護,\\  如善護國王,  外防邊境城。\\  若自愛念者,  極善自寶藏,\\  如善守之王,  內防邊境城。\\  如是自寶藏,  [[剎那]]-[]-無間缺,\\  剎那缺致憂,  惡道長受苦。」\\ @[0336a22]@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如」,聖本作「知」。 [2]「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3]「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註解]==== [] 自念:自重自愛。 [] 無有惡知識所作惡不念者,所不念不愛者,所不愛所作如其自為自己所作者:沒有壞人所作的壞的、不自重的事、所不自重自愛的事、所討厭而做的事,像壞人自己對自己所做的(壞)事那麼嚴重。(因為造惡業一定會害到自己。)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彼為惡者,雖有怨讎,不必速能有所傷害;自造惡業,毀害甚深,是以自作惡業,名為不愛己。又有為己故,作殺盜婬,是為損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因為不可愛者會對不可愛者作的,如他們以自己對自己作的一樣」。 [] 無有善友,於善友所作念者,念作愛者,愛作如自為己所作者,是故斯等則為自念:XXX [] 剎那:極短的時間;古印度的時間單位,相當於七十五分之一秒。 ====[對應經典]==== * {ref>BZa03.13} * {ref>S03.01.04} ====[讀經拾得]==== =====(一二二九)@@[0336a24]@@===== @[0336a24]@如是我聞: @[0336a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6a25]@爾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護?云何不自護?」復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護。若復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而作是念:『云何為自護?云何為不自護?』復作是念:『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護。若復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 @[0336b06]@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護,而彼自謂能自防護。象軍、馬軍、車軍、步軍以自防護,雖謂自護,實非自護。所以者何?雖護於外,不護於內。是故,大王!名不自護。大王!若復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彼雖不以象、馬、車、步四軍自防,而實自護。所以者何?護其內者,名善自護,非謂防外。」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善護於身口,  及意一切業,\\  慚愧而自防,  是名善守護。」\\ @[0336b18]@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03.14} * {ref>S03.01.05} ====[讀經拾得]==== =====(一二三〇)@@[0336b19]@@===== @[0336b19]@如是我聞: @[0336b19]@一時,佛住-[1]-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6b20]@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少有人得勝妙財利能不放逸,能不貪著,能於眾生不起惡行。世多有人得勝妙財利起於放逸,增其貪著,起諸邪行。>-」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世間少有人得勝妙財,能於財利不起放逸,不起貪著,不作邪行。世多有人得勝妙財而起放逸,生於貪著,多起邪行。』」 @[0336b28]@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少有人得勝妙財利能不貪著,不起放逸,不起邪行。世多有人得勝妙財利,於財放逸,而起貪著,起諸邪行。大王當知,彼諸世人得勝財利,於財放逸,而起貪著,作邪行者,是-[2]-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大王!譬如獵師、獵師弟子,空野林中張網施[[羂]]-[3]--[]-,多殺禽獸,困苦眾生,惡業增廣。如是,世人得勝妙財利,於財放逸,而起貪著,造諸邪行,亦復如是。是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貪欲於勝財-[4]-,  為貪所迷醉,\\  狂亂不自覺,  猶如捕獵者,\\  緣斯放逸故,  當受大苦報。」\\ @[0336c14]@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2]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羂」,聖本作「𦊰」。 [4] 「勝財」,聖本作「財物」。 ====[註解]==== [] 長夜:長時間。 [] 不饒益苦:沒有利益、帶來苦惱。 [] 羂:捕捉鳥獸的網。讀音同「倦」。 ====[對應經典]==== * {ref>BZa03.16} * {ref>S03.01.06} ====[讀經拾得]==== =====(一二三一)@@[0336c16]@@===== @[0336c16]@如是我聞: @[0336c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6c17]@時,波斯匿王於正殿上自觀察王事,見[[勝]]-[]-剎利大姓、見勝婆羅門大姓、見勝長者大姓因貪欲故,欺詐妄語,即作是念:「止此[[斷事]]-[]-,息此斷事!我更不復親臨斷事;我有賢子,當令斷事。云何自見此勝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為貪欲故,欺詐妄語?」 @[0336c23]@時,波斯匿王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殿上自斷王事,見諸勝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為貪利故,欺詐妄語。世尊!我見是事已,作是念:『我從今日,止此斷事,息此斷事;我有賢子,當令其斷。不親自見此勝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緣貪利故,欺詐妄語。』」 @[0337a01]@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彼勝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因貪利故,欺詐妄語,彼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大王當知,譬如漁-[1]-師、漁[*]師弟子,於河溪谷截流張網,殘殺眾生,令遭大苦。如是,大王!彼勝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長者大姓-<因貪利故,欺詐妄語,長夜當得不饒益苦。>-」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於財起貪欲,  貪欲所迷醉,\\  狂亂不自覺,  猶如漁-[2]-捕者,\\  緣斯惡業故,  當受劇苦報。」\\ @[0337a12]@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漁」,宋、元、明三本作「魚」。[*] [2] 「漁」,宋、元、明、聖四本作「魚」。 ====[註解]==== [] 勝:XXX [] 斷事:裁斷事務;法庭。 ====[對應經典]==== * {ref>BZa03.15} * {ref>S03.01.07} ====[讀經拾得]==== =====(一二三二)@@[0337a14]@@===== @[0337a14]@如是我聞: @[0337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7a15]@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舍衛國有長者,名摩訶男,多財巨富,藏積真金至百千億,況復餘財!世尊!摩訶男長者如是巨富,作如是食用:食[[麤]]-[]-碎米、食豆羹、食腐敗薑,著麤布衣、單皮革屣,乘羸敗車,戴樹葉蓋,未曾聞其供養施與沙門、婆羅門,給恤貧苦、行路頓乏、諸乞匃者;閉門而食,莫令沙門、婆羅門、貧窮、行路、諸乞匃者見之。」 @[0337a23]@佛告波斯匿王:「此非正士,得勝財利,不自受用,不知供養父母,供給妻子、宗親、眷屬,恤諸僕使,施與知識,不知隨時供諸-[1]-沙門、婆羅門,種勝福田,崇向勝處,長受安樂,未來生天。得勝財物,不知廣用,收其大利。大王!譬如曠野湖池聚水,無有受用、洗浴、飲者,即於澤-[2]-中煎熬消盡。如是,不善士夫得勝財物,乃至不廣受用,收其大利,如彼池水。 @[0337b03]@「大王!-<有善男子得勝財利,快樂受用,供養父母,供給妻子、宗親、眷屬,給恤僕使,施諸[[知識]],時時供養沙門、婆羅門,種勝福田,崇向勝處,未來生天。得勝錢財,能廣受用,倍收大利。>-譬如,大王!聚落、城郭邊有池水,澄淨清涼,樹林蔭覆,令人受-[3]-樂,多眾受用,乃至禽獸。如是,善男子得勝妙財-[4]-,自供快樂,供養父母,乃至種勝福田,廣收大利。」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曠野湖池水,  清涼極-[5]-鮮淨,\\  無有受用者,  即於彼消盡。\\  如是勝妙財,  惡士夫所得,\\  不能自受用,  亦不供恤彼。\\  徒自苦積聚,  聚已而自喪,\\  慧者得勝財,  能自樂受用。\\  廣施作功德,  及與親眷屬,\\  隨所應給與,  如牛王領眾。\\  施與及受用,  不失所應者,\\  乘理而壽終,  生天受福樂。」\\ @[0337b22]@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諸」,大正藏原為「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諸」。 [2]「澤」,聖本作「宅」。 [3] 「受」,聖本作「愛」。 [4]「財」,聖本作「則」。 [5]「極」,明本作「及」。 ====[註解]==== [] 麤:「粗」的異體字。 ====[對應經典]==== * {ref>BZa03.17} * {ref>Ze23.04} * {ref>S03.02.09} ====[讀經拾得]==== * 守財奴因為太貪,而對自己及他人都吝嗇,受不到福報的利益。 本經中佛陀將人的財產譬喻為池水,無常而總有消失的一天。若不能在福報仍在時好好運用,嘉惠週遭的人,多多佈施以累積未來修行的福報資糧,就完全是浪費資源。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當中即有「施」,正確的佈施,也就是利用今生的福報來修行,造未來的生天、解脫善因。 * 佛世時「摩訶男」是菜市場名,此經中極吝嗇的摩訶男長者不同於五比丘之一的摩訶男尊者,也不同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三、《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記載的學佛的摩訶男居士。 =====(一二三三)@@[0337b24]@@===== @[0337b24]@如是我聞: @[0337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7b25]@爾時,舍衛國有長者,名摩訶男,命終無有兒息。波斯匿王以無子、無親屬之財,[[悉入王家]]-[一]-。波斯匿王日日[[挍閱]]-[二]-財物,身蒙塵土,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0337b28]@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從何所來?身蒙塵土,似有疲倦-[1]-。」 @[0337c01]@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此國長者摩訶男,命終有無子之財,悉入王家。瞻視料理,致令疲勞,塵土[[坌]]身,從其舍來。」 @[0337c04]@佛問波斯匿王:「彼摩訶男長者大富多財耶?」 @[0337c05]@波斯匿王白佛:「大富,世尊!錢財甚多,百千巨億金銀-[2]-寶物,況復餘財!世尊!彼摩訶男在世之時,麤衣惡食……」如上廣說。 @[0337c07]@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訶男過去世時,遇多迦羅尸棄[[辟支佛]]-[3]-,施一飯食,-<非淨信心,不恭敬與,不自手與,施後變悔>-,言:『此飯食自可供給我諸僕使,無辜持用,施於-[4]-沙門!』由是施福,七反往生三十三天,七反生此舍衛國中最勝族姓,最富錢財。以彼施辟支佛時,不淨信心,不手自與,不恭敬與,施後隨悔故,在所生處,雖得財富,猶故受用麤衣、麤食、麤弊臥具、屋舍、車乘,[[初不嘗得]]-[三]-上妙色、聲、香、味、觸,以自安身。 @[0337c17]@「復次,大王!時,彼摩訶男長者殺其異母兄,取其財物,緣斯罪故,經百千歲,墮地獄中,彼餘罪報生舍衛國,七反受身,常以無子,財沒入王家。大王!摩訶男長者今此壽終,過去施報盡,於此身,以彼慳貪,於財放逸,因造過惡,於此命終已,墮地獄受極苦惱。」 @[0337c23]@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摩訶男長者命終已,入地獄受苦痛耶?」 @[0337c24]@佛言:「如是,大王!已入地獄。」 @[0337c25]@時,波斯匿王念彼垂-[5]-泣,以衣拭淚,而說偈言: 「財物真金寶,  象馬莊嚴具,\\  奴婢-[6]-諸僮使,  及諸田宅等。\\  一切皆遺棄,  裸神獨遊往,\\  福運數已窮,  永捨於人身。\\  彼今何所有,  何所持而去,\\  於何事不捨,  如影之隨形。」\\ @[0338a04]@爾時,世尊即-[7]-說偈答王-[8]-: 「唯有罪福業,  若人已作者,\\  是則己之有,  彼則常持去。\\  生死未曾捨,  如影之隨形,\\  如人少資糧,  涉遠遭苦難。\\  不修功德者,  必經-[9]-惡道苦,\\  如人豐資糧,  安樂以遠遊。\\  修德淳厚者,  善趣長受樂,\\  如人遠遊行,  歲久安隱歸。\\  宗親善知識,  歡樂欣集會,\\  善修功德者,  此沒生他世。\\  彼諸親眷屬,  見則心歡喜,\\  是故當修福,  積集期-[10]-永久。\\  福德能為人,  建立他世樂,\\  福德天所歎,  等修正行故。\\  現世人不毀,  終則生天上。」\\ @[0338a20]@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倦」。 [2] 「銀」,大正藏原為「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銀」。 [3] 「多迦羅尸棄辟支佛」,巴利本作 Tagarasikkhi paccekabuddha。 [4] 「於」,明本作「與」。 [5] 「垂」,大正藏原為「悲」,宋、元、明三本作「垂」,聖本作「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垂」。 [6] 「婢」,大正藏原為「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婢」。 [7]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王」,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王」。 [9] 「經」,聖本作「逕」。 [10]「期」,聖本作「斯」。 ====[註解]==== [一] 悉入王家:納入國庫。 [二] 挍閱:檢視、清點。 [三] 初不嘗得:從來不曾得到。這裡的「初」是從來、始終的意思,用於否定句。 ====[對應經典]==== * {ref>BZa03.18} * {ref>S03.02.10} ====[讀經拾得]==== 從本經可見佛陀不主張在家居士過度節儉以自苦,而是要正確地使用財物,以自利利他;反之,像摩訶男長者的過度節儉以自苦是「非淨信心,不恭敬與,不自手與,施後變悔」而造成的惡報。 ====[進階辨正]==== [[什麼是「初不」]] =====(一二三四)@@[0338a22]@@===== @[0338a22]@如是我聞: @[0338a2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8a23]@爾時,波斯匿王普設大會,為大會故,以千[[特牛]]-[一]-行列繫柱-[1]-,集眾[[供具]]-[二]-,遠集一切諸異外道,悉來聚集波斯匿王大會之處。 @[0338a26]@時,有眾多比丘亦-[2]-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普設大會……如上廣說,乃至種種外道皆悉來集。聞已,乞食畢,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普設大會……」如上廣說,乃至種種異道集於會所。 @[0338b04]@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日日-[3]-設大會,  乃至百千數,\\  不如正信佛,  十六分之一。\\  如是信法僧,  慈念於眾生,\\  彼大會之福,  十六不及一。\\  若人於世間,  億-[4]-年設福業,\\  於真-[5]-心敬禮,  四分不及一。」\\ @[0338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柱」,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柱」。 [2] 聖本無「亦」字。 [3]「日日」,大正藏原為「月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日日」。 [4]「億」,聖本作「竟」。 [5] 「真」,大正藏原為「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真」。 ====[註解]==== [一] 特牛:公牛。 [二] 供具:供養給三寶的物品,例如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等。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03.19} * {ref>S03.01.09} ====[讀經拾得]==== 波斯匿王以上千隻公牛作祭祀的大會,即卷四第93經提到的「邪盛大會」。第93經提到若對祭祀大會上殺傷眾生,則反而是造作罪業。《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二〈利益存亡品7〉也說道:「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CBETA, T13, no. 412, p. 784, a17-20) 然而本經中佛陀並沒有指責波斯匿王,而是說明淨信三寶及慈心的功德遠遠大於祭祀大會。第93經中佛陀也沒有責備長身婆羅門,而是客觀地分析善業與惡業,長身婆羅門知道了善惡業的差別,有了智慧,就不再作殺生祭祀的愚行了。佛陀的應對,也是顯正自然破邪的好例子。 =====(一二三五)@@[0338b12]@@===== @[0338b12]@如是我聞: @[0338b1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8b13]@時,波斯匿王忿諸國人,多所囚執,若[[剎利]]、若[[婆羅門]]、若[[鞞舍]]-[]-、若[[首陀羅]]-[]-、若[[旃陀羅]]-[]-,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皆被[[錄]]-[]-,或[[鏁]]、或杻-[1]-械-[2]-、或以繩縛。 @[0338b16]@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多所攝錄,乃至或鏁、或縛,乞食畢,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多所收錄,乃至鏁縛。」 @[0338b21]@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繩鏁杻械,  名曰堅固縛,\\  染污心顧念,  錢財寶妻子,\\  是縛長且固,  雖緩難可脫,\\  慧者不顧念,  世間五欲樂,\\  是則斷諸縛,  安隱永超出-[3]-。」\\ @[0338b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杻」,宋、元、明三本作「持」。 [2] 宋本無「械」字。 [3]「出」,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出」。 ====[註解]==== [] 鞞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毘舍」。 []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為工人、農奴。又譯為「工師種」。 [] 旃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賤民階級,最被輕視,以屠殺為業。 [] 錄:關到牢獄中。 ====[對應經典]==== * {ref>BZa03.20} * {ref>S03.01.10} {{ :agama:decoration:mural-289359_640.jpg?320x240|}} ====[讀經拾得]==== 佛陀會依據聽眾而應機說法,以讓聽眾得到利益:對於在家人,佛陀常勸導要好好理財、好好善待週遭的人、敬老尊賢等等,這在《長阿含經》卷十一第16經善生經有詳細的說明,至今仍適用。 如第1233經是對波斯匿王所說,所以讚嘆修福、生天;而此經是對比丘所說,則讚嘆解脫世間的五欲。 =====(一二三六)@@[0338b29]@@===== @[0338b29]@如是我聞: @[0338b2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8c01]@時,波斯匿王、[[摩竭提-[1]-]]-[]-國阿闍世王韋提希子-[2]-共相違背。摩竭提王阿闍世韋提希子起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來至拘薩羅-[3]-國。波斯匿王聞阿闍世王韋提希子四種軍至,亦集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出共鬥戰。阿闍世王四軍得勝,波斯匿王四軍不如,退敗星散,單車馳走,還舍衛城。 @[0338c07]@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摩竭提王阿闍世韋提希子起四種軍,來至拘薩羅國;波斯匿王起四種軍出共鬥戰,波斯匿王四軍不如,退敗星散,波斯匿王恐怖狼狽,單車馳走,還舍衛城。聞已,乞食畢,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摩竭提王-[4]-阿闍世王韋提希子起四種軍……」[[如是廣說]]-[]-,乃至「單車馳走,還舍衛城。」 @[0338c17]@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戰勝增怨敵,  敗苦臥不安,>-\\  -<勝敗二俱捨,  臥覺寂靜樂。>-」\\ @[0338c2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摩竭提」,巴利本作 Māgadha。 [2] 「阿闍世王韋提希子」,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Vedehiputta rājā。 [3]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4]「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明本改作「王」。 ====[註解]==== []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陀」。 [] 如是廣說:XXX 如上廣說的意思嗎? ====[對應經典]==== * {ref>BZa04.01} * {ref>S03.02.04}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若戰勝對方,會增加對方的怨恨;若戰爭失敗,則會寢食難安。放下對於勝負的執著,才能夠自在安樂。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3經:「勝者更增怨,伏者臥不安;勝伏二俱捨,是得安隱眠。」(CBETA, T02, no. 99, p. 307, b17-18) *《法句經》卷二〈安寧品23〉:「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CBETA, T04, no. 210, p. 567, b24-25) =====(一二三七)@@[0338c21]@@===== @[0338c21]@如是我聞: @[0338c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8c22]@時,波斯匿王與摩竭提王阿闍世韋提希子共相違背。摩竭提王阿闍世韋提希子起四種軍,來至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倍興四軍,出共鬥戰。 @[0338c25]@波斯匿王四種軍勝,阿闍世王四種軍退,摧伏星散。波斯匿王悉皆虜掠阿闍世王象馬、車乘、錢財寶物,生擒-[1]-阿闍世王身,載以同車,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此是阿闍世王韋提希子,長夜[[於我無怨恨人而生怨結,於好人所而作不好]]-[]-;然其是我善友之子,當放令還國。」 @[0339a03]@佛告波斯匿王:「善哉,大王!放其令去,令汝長夜安樂饒益。」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乃至力自在,  能廣虜掠彼,\\  [[助怨在力增,  倍收己-[2]-他利]]-[]-。」\\ @[0339a08]@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及阿闍世王韋提希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擒」,大正藏原為「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擒」。 [2]「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註解]==== [] 於我無怨恨人而生怨結,於好人所而作不好:XXX [] 助怨在力增,倍收己他利:能夠為怨敵著想是基於更強的力量,讓自己及他人雙雙收到利益。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經文無此句。 ====[對應經典]==== * {ref>BZa04.02} * {ref>S03.02.05} ====[讀經拾得]==== =====(一二三八)@@[0339a10]@@===== @[0339a10]@如是我聞: @[0339a1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9a11]@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此法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是惡知識、惡伴黨。」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 @[0339a18]@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為善知識,眾生有生法者,解脫於生,眾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悉令解脫。 @[0339a23]@「大王!我於一時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時,阿難陀比丘獨靜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作是念已,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我時告言:『阿難!莫作是語,半梵行者是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所以者何?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其諸眾生有生故,當知世尊正法,現法令脫於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者,離諸熾然,不待時節,現令脫惱苦,見通達,自覺證知。是則善知識、善伴黨,非惡知識、惡伴黨。』」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讚歎[[不放逸]]-[]-,  是則佛正教,\\  修禪不放逸,  逮得證諸漏-[1]-。」\\ @[0339b11]@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漏」,聖本作「滿」。 ====[註解]==== [] 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自覺證知:當生就能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不須等待時令季節,正確地趣向(涅槃),就在這裡當下看到,親自能體證。 [] 善知識、善伴黨:好朋友、好夥伴。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 [] 半梵行: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沒有完全清淨修行的人。 [] 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完全清淨地修行。 [] 不放逸:不怠惰。 ====[對應經典]==== * {ref>BZa04.03} * {ref>S03.02.08} *參考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二六|《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6經]]。 *參考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七六八|《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68經]]。 ====[讀經拾得]==== 世尊對波斯匿王所憶念的這件事,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二六|《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6經]]。 =====(一二三九)@@[0339b13]@@===== @[0339b13]@如是我聞: @[0339b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9b14]@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得現法願滿足、後世願滿足、現法後世願滿足不?」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靜思惟,作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得現法願滿足、-[1]-後世願滿足、現法後世願滿足不?』」 @[0339b20]@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得現法願滿足、得後世願滿足、得現法後世願滿足,謂不放逸善法。-<不放逸善法修習多修習,得現法願滿足、得後世願滿足、得現法後世-[2]-願滿足。>- @[0339b25]@「大王!譬如世間所作[[麁業]]-[]-,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不放逸善法亦復如是。修習多修習,得現法願滿足、得後世-[3]-願滿足、得現法後法願滿足。如力。如是種子、根、堅-[4]-、陸、水、足、行、師子、舍宅,亦如是說。是故,大王!當住不放逸,當依不放逸。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已,夫人當作是念:『大王住不放逸、依不放逸,我今亦當如是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如是夫人,如是大臣、太子、猛將亦如是。國土人民應當念:『大王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夫人、太子、大臣、猛將住不放逸、依不放逸,我等亦應如是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大王!若住不放逸、依不放逸者,則能自護。夫人、婇-[5]-女亦能自保,庫-[6]-藏財寶增長豐實。」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稱譽不放逸,  毀[[呰]]-[7]--[]-放逸者,\\  帝釋不放逸,  能主忉利天。\\  稱譽不放逸,  毀呰[*]放逸者,\\  不放逸具足,  攝持於二義:\\  一者現法利,  二後世亦然,\\  [[是名無間等,  甚深智慧者]]-[]-。」\\ @[0339c17]@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大正藏在「足」字之下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2]「世」,宋、元、明三本作「法」。 [3]「世」,宋、聖二本作「法」。 [4] 「堅」,宋、元、聖三本作「堅堅」。 [5]「婇」,聖本作「綵」。 [6]「庫」,大正藏原為「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庫」。 [7] 「呰」,明本作「訾」。[*] ====[註解]==== [] 麁業:農業。 [] 呰:毀謗。 [] 是名無間等,甚深智慧者:(不放逸具足的人)叫做有洞察的甚深智慧的人。「無間等」即洞察,即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是名為健夫,明哲之所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現觀利益的堅固者被稱為『賢智者』」。 ====[對應經典]==== * {ref>Zho141} * {ref>BZa04.04} * {ref>Ze26.01} * {ref>Ze26.02} * {ref>Ze26.03} * {ref>Ze26.04} * {ref>S03.02.07} * {ref>S45.141-148} * {ref>Tn0765-C} * {ref>Itv23} ====[讀經拾得]==== *學生努力讀書、不翹課,而能有好成績;上班族努力工作、不翹班,而能有好的工作成果;學佛者努力修行、不放逸,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因此不放逸對於世間或出世間法都很重要,而能為現世及後世都帶來利益。 *不放逸能讓人不沈迷於五欲,如《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七〈邪聚品35〉第4經所說:「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為五?所謂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夫愚癡之人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賢聖弟子成就一力,勝爾許力。云何為一力?所謂無放逸力。設賢聖弟子成就無放逸者,則不為色、聲、香、味、細滑之所拘繫。以不為五欲所繫,則能分別生、老、病、死之法,勝魔五力,不墮魔境界,度諸畏難,至無為之處。」(CBETA, T02, no. 125, p. 699, b7-15) *關於不放逸能增長一切善法的其他諸多比喻,可參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八八二|卷三十一第882經]]。 ====[進階辨正]==== [[什麼是「麁業」]] =====(一二四〇)@@[0339c19]@@===== @[0339c19]@如是我聞: @[0339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39c20]@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此有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何等為三?謂老、病、死。如是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若無此三法世間所不愛者,諸-[1]-佛世尊不出於世,世間亦不知有諸佛如來所覺知法為人廣說。以有此三法世間所不愛念,謂老、病、死故,諸佛如來出興於世,世間知有諸佛如來所覺知法廣宣說者。」波斯匿王作是念已,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所念,廣白世尊。 @[0339c29]@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此有三法,世間所不愛念,謂老、病、死,乃至世間知有如來所覺知法為人廣說。」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王所乘寶車,  終歸有朽壞,\\  此身亦復然,  遷移會歸老。\\  唯如來正法,  無有衰老相,\\  稟斯正法者,  永到安隱處。\\  恒-[2]-凡鄙衰老,  醜弊惡形類,\\  衰老來-[3]-踐蹈,  迷魅愚夫心。\\  若人壽百歲,  常慮死隨至,\\  老病競追逐,  伺便輒加害。」\\ @[0340a12]@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4]- ====[校勘]==== [1]「諸」,明本作「謂」。 [2]「恒」,大正藏原為「但」,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恒」。 [3]「來」,聖本作「未」。 [4] 聖本在「去」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04.05} * {ref>Ze26.06} * {ref>S03.01.03}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