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Kao:
请问“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要怎么解释?
David Chiou: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许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问,这不是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疑,我们又怎么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愿意谈。)
Kevin Hsu:
不兰迦叶说:“大部分的沙门、婆罗门不能接受他人论议时,就不断的斥责论议者:‘这些(指论议者所言)不是沙门、婆罗门法’;但是沙门瞿昙不同,他不同意他人论点时,即继续质问(直至论议者哑口无言)。我们有谁能辩得过他呢?”
David Chiou:
谢谢 Kevin 帮忙想,Kevin 的解读也是一种解法,不过看全文的话,因为“致诘”和“致难”意义应该相同,同样的意义在同句的前后作不同的解法,会有点牵强。
另一方面,这几天看了一些律制缘起,跟这些外道强辩的作为可能有关: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二十六以及其他的律中(还有杂阿含经卷二十三的阿育王传引用的事迹)有提到,佛教受到欢迎后,外道六师因得到的供养变少而嫉妒。他们知道佛教不随便现神通(佛陀制戒禁止弟子向未受大戒者前现上人法),就跟各国王说他们的神通比佛陀强,佛陀如果真有神通,就该公开接受比赛神通。只要佛陀到了一个国家,这些外道就先下手为强,用这一招抹黑佛陀,说佛陀神通都是假的,真有神通的话就来跟我比。而佛教通常不为这些事现神通,就一直处于被挨打的分。
每一次佛陀知道了都只说时机未至,而未回复。直到有一次佛陀到舍卫城时,外道六师重施故技,波斯匿王询问佛陀后,佛陀表示时机已到,而愿意在七日后接受比赛。七日后,由于佛弟子不想显露自己的能力,只默默地让场地出现种种瑞相,此时外道六师则说现场的人这么多,怎么能说不是外道的神通造成的瑞相?后来佛陀进房舍中入定,以火光三昧让房舍都在大火中,外道六师见到失火,幸灾乐祸地说这大火一定是佛陀的神通,没想到火光过后房舍更为干净,完好无缺。后来佛陀以手触地,地上现出许多大莲花,一一花上有化佛示现神通,花上有花直到色究竟天,外道六师则没有神通可现,佛陀也借机宣说四圣谛,度了许多人。
读经班的解法,也有点呼应这种外道狡辩抹黑佛陀的方法:
⑥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许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问,这不是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更进而质疑,我们又怎么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愿意谈。)
(就像外道片面推脱说是释迦牟尼佛没有神通所以不敢公开比神通,不是我没有神通。)
Cathy Kao:
很同意 Kevin 的看法,但是 David 的逻辑很完备,真的是很全面性的解读。 尤其“致诘”、“致难”这二个词,我也认为是不一样的意思。 再者,如果将方便校勘为“方更”成立的话,这个“方更”要如何解释才好?
另外“比较输赢”用台语来读真的是很传神 XD。
Kevin Hsu:
正在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 觉支相应。看到(743)经时闪过一念:这不就可旁证外道对与佛陀论议时心理上的无形障碍吗?
杂阿含经文中常见比丘与外道相议论被问倒了,悻悻然地回去禀报佛陀。这时佛陀总会教他们怎么地反问回去,让他们一刀毙命。在话语之末会有个总结,自信的说:“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 ”
没有被追问的人还能充满自信愉快的口吻回答(#乐者),大都“…心则骇散,或说外异事,或瞋慢、毁呰,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不乐者),此即“致难”。
Cathy Kao:
哈哈哈 ~推“一刀毙命”。是啊是啊,但若被问倒的外道若能够放下慢心执念,立即证果的也不在少数,这也间接证明了佛法的理论。
周靖山:
关于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经 当中这句“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在大正藏原为:“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而宋、元、明三本为:“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依个人看法,在大正藏那句我比较认为较通顺且易解释。在宋、元、明三本宋、元、明三本那句我比较认为较不通顺且不易解释。 因为我查了一下佛学大辞典、丁福保字典的解释,方便:是善巧、巧妙的意思。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
因此如果把“方更”:是不〈回〉向的意思套到版上所提的增壹阿含力品第三十八 第 11 经这一句,我真的不晓得如何解释? 但从另一个方向思考,除非把标点符号移动一下。把版上所列宋、元、明三本此句改成“不兰迦叶曰:“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如此或许就容易解释了。
当然在大正藏的句子与宋、元、明三本的句子解释也会有些微不同,大家可思维一下。
Cathy:
嗯,我也想过 方便校勘为 方更的问题。我也是不知道如何解释“方更”,看有没有其他在校勘上比较熟悉的同学有没有想法? 这边的方便,校勘如果改为“方更”要如何解释?
另外一个问题是致诘和致难,请问靖山学长认为这二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周靖山:
我的看法,虽然好像大刚学长认为致诘、致难的意义是一样,但我是认为还是有些许差别。
在辞典中认为追问、诘责、谴责、质问、斥责、责问、驳诘、非难、诘难为近义词。但我认为致诘、致难之间的语气的强弱是有差别。 “致诘”:是偏向是追问,质问的意思。语气比较在互相质问的语气。 “致难”:是偏向非难的意思,比较是单方在责问对方的语气。
因此大正藏那句“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便〉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便〉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我解释为:“这些的沙门、婆罗门不能接受他人论议时,就不断的依论议者各种不同问题提出追问。说这不是沙门、婆罗门应说的法;而沙门瞿昙则不认同他人的论议时,则是以单方非难、责问的方式,那么我们要如何与他来议论?”
这句话是外道们以褒扬自己如何公正辩法,而以贬抑佛陀为以强势非难辩论者来从事辩法。这不也跟我们现今社会一样,充满着自己本无理,但却硬说自己有理,来说对方是无理的。
至于宋、元、明三本我就暂不说明。
Sunyata
我觉得诘难这两字常常并用,“致诘”、“致难”这二个词理解为一样意思也很通顺呀! 我是这样理解
“诸有沙门、婆罗门不受他语,方更致诘,此非沙门、婆罗门之法;然此瞿昙沙门不受他语,方更致难,我等那得与彼论议”: 许多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哪有办法更进一步质问? 这不是修行人该有的行为;而这位叫乔达摩的出家修行人不接受他人的话,哪有办法更进一步质难,我们又怎么能和他议论?(这外道是自己片面推脱说释迦牟尼佛不愿意谈,不是我不愿意谈。)
在《佛典与中古汉语研究》中,“方”的意思是办法、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