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 Su:

《中阿含经.194经.跋陀和利经》,经中谈到有比丘因不当行为而见疑时的反应。依据经文,有一类比丘会发怒,而说他将依照僧团的愿望行事;另一类比丘则不会发怒,也不说他将依照僧团的愿望行事。

(13)《中阿含.194经》:“瞋恚憎嫉,发怒广恶…作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

“不瞋恚憎嫉,发怒广恶…不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

巴利经文的叙说与此不同,发怒的那一类比丘不说他将依照僧团的愿望行事﹔不发怒的另一类比丘则说他将依照僧团的愿望行事。事实上这样也较符合一人的预料。

所以这个例子也是和第二章的引文第一例一样,是误解“连音san­dhi ”而混淆了肯定句与否定句。

详见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48786.pdf


Kevin Hsu:

关于比丘因不当行为而见疑时的反应的观点,个人有不一样的解读。先说明我不懂巴利经文,所以仅以庄春江居士翻译的南北传中部与中阿含的译文对照比较。

首先佛陀是回应尊者跋陀和利的问题:为什么比丘犯同样的戒,却有不同的惩罚(#苦治或不苦治)?

佛陀说:对某些往常被指责犯戒就大发脾气、牵拖推诿,或顾左右而言他,或一副不屑、随便的态度的比丘;此时表示真心悔改,表态说愿意遵行僧团戒律(#作如是说),还发誓(#作如是意);只是众尊者因其素行不良,虽然他发誓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但还要“听其言,观其行。”,依旧随时盯着他,出错就呵责,所以说“#当观令久住。”

再者,对某些以往被当面指责犯戒而羞愧不语,不牵拖或顾左右而言他,能受教的比丘;此时真心悔改,不必口说愿意遵行僧团戒律(#不作如是说),及指天发誓(#不作如是意),相信他深自悔悟的决心。因此,虽然他没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还是给予轻罚而“#当观令早灭”;而且对其他“#轻犯禁戒”者,“#亦复如是”。

自己在研读阿含一直有这样的感觉:南传的经文像是直接口述笔载,语义不顺而绕口;北传经文因经过笔润修饰,易读却难懂其意;但是大多数的经文南北传的法义是大同小异的。故提出不同角度的法义解读供法友参考。


David Chiou:

感谢大家提供的宝贵意见!

基于我们尽量不改动经文的前提,新增一个注解,针对北传及南传经文分别提出适合其脉络的解读:

㉙ 作如是说:‘我今当作令众欢喜而可意。’作如是意:这样地说:“我现在应该要(改正行为而)令大众欢喜、合意。”这样地想。
按:这整段是说长久以来素行不良的人,纵使一时认错而表示自己会改正行为,僧团仍应“听其言而观其行”,持续观察、要求他改进。
相当的南传经文相反,而为“不说:‘我要依僧团满意的去做。’”南传这整段是说长久以来素行不良又不认错的人,僧团应持续观察、要求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