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清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世尊念言:“今日乞食,于时为早,今我宁可往至布吒婆楼梵志林中观看,须时至当乞食。”尔时,世尊即诣梵志林中。
时,布吒婆楼梵志遥见佛来,即起迎ⓒ言:“善来,沙门瞿昙!久不来此,今以何缘而能屈顾?可前就座。”
尔时,世尊即就其座,告布吒婆楼曰:“汝等集此,何所作为?为何讲说?”
梵志白佛言:“世尊!昨日多有梵志、沙门、婆罗门集此婆罗门堂,说如是事,相违逆论。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言:‘人无因无缘而想生,无因无缘而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灭①,彼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如先所言,无有是处。有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来,彼持想去则想灭,彼持想来则想生。’我因是故生念,念沙门瞿昙必ⓓ知此义,必能善知想知灭定。”
尔时,世尊告梵志曰:“彼诸论者皆有过咎。言无因无缘而有想生,无因无缘而有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或言因命想生,因命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或有言:‘无有是处,有大鬼神,彼持想来,彼持想去,持来则想生,持去则想灭。’如此言者,皆有过咎。所以者何?梵志!有因缘而想生,有因缘而想灭。
“若如来出现于世,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有人于佛法中出家为道,乃至灭五盖覆蔽心者,除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先灭欲想,生喜、乐想。梵志!以此故知有因缘想生,有因缘想灭。灭有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梵志!彼初禅想灭,二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喜修护,专念一心,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清净,入第三ⓔ禅。梵志!彼二禅想灭,三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苦舍乐,先灭忧喜,护念清净,入第四禅。梵志!彼三禅想灭,四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一切色想,灭恚,不念异想,入空处。梵志!一切色想灭,空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越一切空处,入识处。梵志!彼空处想灭,识处想生,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越一切识处,入不用处。梵志!彼识处想灭,不用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不用处,入有想无想处。梵志!彼不用处想灭,有想无想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彼舍有想无想处,入想知灭定②。梵志!彼有想无想处想灭,入想知灭定,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生,有因缘想灭。彼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彼作是念时,微ⓕ妙想不灭,更麤想生。彼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③,不起思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麤想不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麤想不生时,即入想知灭定。云何?梵志!汝从本已来,颇曾闻此次第灭想因缘不?”
梵志白佛言:“从本已来信自不闻如是次第灭想因缘。”又白佛言:“我今生念,谓此有想、此无想,或复有想此想已,彼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彼作是念时,微妙想不灭,麤想更生,彼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麤想不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麤想不生时,即入想知灭定。”
佛告梵志言:“善哉,善哉,此是贤圣法中次第想ⓖ灭想定。”
梵志复白佛言:“此诸想中,何者为无上想?”
佛告梵志:“不用处想为无上。”
梵志又白佛言:“诸想中,何者为第一无上想?”
佛言:“诸言有ⓗ想、诸言无想,于其中间能次第得想知灭定者,是为第一无上想。”
梵志又问:“为一想,为多想?”
佛言:“有一想,无多想。”
梵志又问:“先有想生然后智?先有智生然后想?为想、智一时俱生耶?”
佛言:“先有想生然后智,由想有智。”
梵志又问:“想即是我耶?”
佛告梵志:“汝说何等人是我?”
梵志白佛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𫗦成长ⓘ,衣服庄严,无常、磨ⓙ灭法,我说此人是我。”
佛告梵志:“汝言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𫗦长成,衣服庄严,无常、磨[*]灭法,说此人是我。梵志!且置此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说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无色天是我。”
佛言:“且置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无色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白佛言:“云何?瞿昙!我宁可得知人想生、人想灭不?”
佛告梵志:“汝欲知人想生、人想灭者,甚难!甚难!所以者何?汝异见、异习、异忍、异受④,依异法故。”
梵志白佛言:“如是。瞿昙!我异见、异习、异忍、异受,依异法故,欲知ⓚ人想生、人想灭者,甚难!甚难!所以者何?我、世间有常⑤,此实余虚;我、世间无常⑥,此实余虚;我、世间有常无常⑦,此实余虚;我、世间非有常非无常⑧,此实余虚。我、世间有边⑨,此实余虚;我、世间无边⑩,此实余虚;我、世间有边无边⑪,此实余虚;我、世间非有边非无边⑫,此实余虚。是命是身⑬,此实余虚;命异身异⑭,此实余虚;身命非异非不异⑮,此实余虚;无命无身⑯,此实余虚。如来终⑰,此实余虚;如来不终⑱,此实余虚;如来终不终⑲,此实余虚;如来非终非不终⑳,此实余虚。”
佛告梵志:“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我所不记㉑。”
梵志白佛言:“瞿昙!何故不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尽不记耶?”
佛言:“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非无欲,非无为㉒,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㉓,非沙门,非泥洹,是故不记。”
梵志又问:“云何为义合、法合?云何为梵行初?云何无为?云何无欲?云何寂灭?云何止息?云何正觉?云何沙门?云何泥洹?云何名记?”
佛告梵志:“我记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是义合、法合,梵行初首、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洹,是故我记。”
尔时,世尊为梵志说法,示、教、利、喜已,即从座起ⓛ而去。
佛去未久,其后诸余梵志语布吒婆楼梵志曰:“汝何故听瞿昙沙门所说,语语ⓜ印可㉔?瞿昙言:‘我及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
布吒婆楼报诸梵志言:“沙门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离,我当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如此微妙法言,不可违也。”
时,布吒婆楼梵志又于异时,共ⓞ象首ⓟ舍利弗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礼佛而坐,时ⓠ梵志白佛言ⓡ:“佛先在我所,时,去未久,其后诸余梵志语我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语[*]印可?瞿昙言:“我、世间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合义,故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我报彼言:‘沙门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离,我等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微妙法言,不可违也。’”
佛告梵志曰:“诸梵志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语[*]印可?’此言有咎。所以者何?我所说法,有决定记㉕、不决定记。云何名不决定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我亦说此言而不决定记。所以然者?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初,非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门,非泥洹。是故,梵志!我虽说此言而不决定记。云何名为决定记?我记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与法合、义合,是梵行初首ⓤ,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洹,是故我说决定记。
“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于一处世间,一向㉖说乐,我语彼言:‘汝等审说,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报我言:‘如是。’我又语ⓥ彼言:‘汝知见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答我言:‘不知不见。’我复语彼言:‘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汝曾见不?’彼报我言:‘不知不见。’又问彼言:‘彼一处世间诸天,汝颇共坐起言语,精进修定不耶?’答我言:‘不。’我又问彼言:‘彼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者,颇曾来语汝言:“汝所行质直㉗,当生彼一向乐天。我以所行质直,故得生彼共受乐。”耶?’彼答我言:‘不也。’我又问彼言:‘汝能于己身起心化作他四大身,身体具足,诸根无阙不?’彼答我言:‘不能。’云何?梵志!彼沙门、婆罗门所言为是诚实,为应法㉘不?”
梵志白佛言:“此非诚实,为非法言。”
佛告梵志:“如有人言:‘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赞淫女。余人问言:‘汝识彼女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是ⓦ刹利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形貌ⓧ为长短、麤细、黑白、好丑耶?’答曰:‘不知。’云何?梵志!此人所说为诚实不?”
答曰:“不也。”
“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无有真实。梵志!犹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堂㉙。’又问:‘堂何所在?’答曰:‘不知。’云何?梵志!彼立梯者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彼实虚妄。”
佛言:“诸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虚妄无实。”
佛告布吒婆楼:“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𫗦长成ⓩ,衣服庄严,无常、磨灭,以此为我者。我说此为染污,为清净,为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污法可灭尽,清净法可出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梵志!我于欲界天、色界天Ⓐ、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天,说为染污,亦说清净,亦说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所以者何?染污可灭,净法可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
尔时,象首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当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复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世尊!当有欲界天身时,复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世尊!当有色界天身时,复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如是至有想无想处天身时,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天身,一时有不?”
佛告象首舍利弗:“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尔时正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非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乃至有有想无想处天身Ⓒ,尔时正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天身。象首!譬如牛乳,乳变为酪㉚,酪为生酥㉛Ⓔ,生酥[*]为熟酥㉜[*],熟酥[*]为醍醐㉝,醍醐为第一。象首!当有乳时,唯名为乳,不名为酪、酥[*]、醍醐,如是展转,至醍醐时,唯名醍醐,不名为乳,不名酪、酥[*]。象首!于此Ⓕ亦如是,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展转,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时,唯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无所有天身。
“象首!于汝意云何?若有人问汝言:‘若有过去身时,有未来、现在身,一时有不?有未来身时,有过去、现在身,一时有不?有现在身时,有过去、未来身,一时有不?’设有此问者,汝云何报?”
象首言:“设有如是问者,我当报言:‘有过去身时,唯是过去身,无未来、现在。有未来身时,唯是未来身,无过去、现在。有现在身时,唯是现在身,无过去、未来身。’”
“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展转,至有想无想处天身时,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至不用处天身。
“复次,象首!若有人问汝言:‘汝曾有过去已灭不?未来当生不?现在今有不?’设有是问者,汝当云何答?”
象首白佛言:“若有是问者,当答彼言:‘我曾有过去已灭,非不有也。有未来当生,非不有也。现在今有,非不有也。’”
佛言:“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天身;如是展转,至有想无想天身时,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乃至无所有处天身。”
尔时,象首白佛言:“世尊!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时,布吒婆楼梵志白佛言:“我得于佛法中出家受戒不?”
佛告梵志:“若有异学欲于我法中出家为道者,先四月观察,称众人意㉞,然后乃得出家受戒。虽有是法,亦观人Ⓖ耳。”
梵志白佛言:“诸有异学欲于佛法中出家受戒者,先当四月观察,称众人意,然后乃得出家受戒。如我今者,乃能于佛法中四岁观察,称众人意,然后乃望出家受戒。”
佛告梵志:“我先语汝,虽有是法,当观其人。”
时,彼梵志即于正法中得出家受戒。如是不久以信坚固,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即成阿罗汉。
尔时,布吒婆楼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佛说长阿含”五字。
ⓑ “祇树给孤独园”,巴利本作 Jetavana, Anāthapiṇḍika。
ⓒ “迎”,宋、元、明三本作“逆”。
ⓓ “必”,大正藏原为“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必”。
ⓔ “第三”,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第三”。
ⓕ 大正藏在“微”字之前有一“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宋、元、明三本无“想”字。
ⓗ 大正藏无“言有”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成长”,明本作“长成”。
ⓙ “磨”,宋、元、明三本作“摩”。[*]
ⓚ “知”,宋、元、明三本作“解”。
ⓛ “座起”,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座起”。
ⓜ 宋、元、明三本无“语”字。[*]
ⓝ “住法”,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住法”。
ⓞ 宋、元、明三本无“共”字。
ⓟ “象首”,巴利本作 Hatthisāriputta。
ⓠ 坐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 宋、元、明三本无“间”字。
ⓣ “非梵”,大正藏原为“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非梵”。
ⓤ 大正藏在“首”字之后有“无定无记。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于一处世间”十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语”,大正藏原为“说”,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永乐北藏三本改作“语”。
ⓦ “为是”,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是”。
ⓧ 大正藏无“形貌”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妄”,宋本作“忘”。
ⓩ “长成”,大正藏原为“成长”,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长成”。
Ⓐ 大正藏无“色界天”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身”字之后有一“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有有”,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明本改作“有有”。
Ⓔ “酥”,宋、元二本作“苏”。[*]
Ⓕ “于此”,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此”。
Ⓖ “人”,大正藏原为“入”,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永乐北藏三本改作“人”。
Ⓗ “已”,宋本作“以”。
① 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灭:此类似有情众生,配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等无色界,生命是有想即于空无边处起空想,于识无边处起识想之意而生,离开无色界而生命灭。
② 想知灭定:另译作“想受灭定”,想与知都停止的定境,依此经所说能自由出入“想知灭定”但还未解脱的人可以往生“意生天”。
③ 不为念行:念头不造作。
④ 异见、异习、异忍、异受:异于正法的见解、学习、信仰、接受。阿建:不同的见解、习惯、认可、感受
⑤ 我、世间有常: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请对照长阿含清净经,到时候同步校正]
⑥ 我、世间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这是一种“断见”。
⑦ 我、世间有常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
⑧ 我、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⑨ 我、世间有边:宇宙有边界。
⑩ 我、世间无边:宇宙没有边界。
⑪ 我、世间有边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
⑫ 我、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⑬ 是命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命即是身”、“彼命彼身”。
⑭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⑮ 身命非异非不异:生命(灵魂)与肉体既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不是一回事。
⑯ 无命无身:不在寿命期间也不在肉体内。
⑰ 如来终:如来死后就没了。
⑱ 如来不终:如来死后常存。
⑲ 如来终不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
⑳ 如来非终非不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㉑ 不记:不加以讨论或回答。
㉒ 无为:无造作的;不是由因缘而生的(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例如涅槃。
㉓ 正觉:真正地觉悟、证悟。音译为“三菩提”,另译为“等觉”。
㉔ 印可:印证、认可。
㉕ 决定记:对于问题直接以肯定方式回答。又译为“一向记”。
㉖ 一向:一直;一律。
㉗ 质直:朴实正直。
㉘ 应法:与法相应。也就是“如法”。
㉙ 堂:厅堂;大厅。
㉚ 酪:以动物乳汁发酵所制成的软质干酪(英文为cheese)。
㉛ 生酥:在动物乳汁发酵过程中取出的浮皮煎出油去渣而成的奶油(英文为cream)。
㉜ 熟酥:生酥进一步发酵所产生的乳酪(英文为butter)。
㉝ 醍醐:将熟酥置于盘上以温火加热,所滴融出的无水奶油(英文为butter oil),乳脂肪含量接近100%,为油脂状的凝结物,甘美温润,在古代被视为纯一无杂的上等美味。
㉞ 称众人意:表现让僧团其他僧众满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诣娑罗婆提ⓒⓓ婆罗门村北尸舍婆ⓔ林中止宿。
时,有婆罗门,名曰露遮,住婆[*]罗林中,其村丰乐,人民炽盛,波斯匿ⓕ王即封此村,与婆罗门以为梵分。此婆罗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典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又能善于大人相法、占ⓗ候ⓘ吉凶、祭祀仪礼。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尸舍婆[*]林中,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众中自身作证,与他说法,上中下善,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此真人,宜往觐现,我今宁可往共相见。”
时,婆罗门即出彼村,诣尸舍婆[*]林中,至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佛为说法,示、教、利、喜,婆罗门闻法已,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大众明受我请。”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彼婆罗门见佛默然,知已许可,即从坐起,遶佛而去。去佛不远,便起恶见言:“诸沙门、婆罗门多知善法,多所证成,不应为他人说,但自知,休与他说为。譬如有人坏故狱已,更造新狱,斯是贪恶不善法耳。”
时,婆罗门还至婆[*]罗林已,即于其夜具办种种肴膳饮食。时到,语剃头师言:“汝持我声,诣ⓙ尸舍婆[*]林中,白沙门瞿昙:‘日时已到,宜知是时。’”
时ⓚ,剃头师受教,即ⓛ往到佛所,礼世尊足白:“时已到,宜知是ⓜ时。”
尔时,世尊即着衣持钵,从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婆[*]罗林。
剃头师侍从世尊,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彼露遮婆罗门去佛不远,生恶见言:‘诸有沙门、婆罗门多知善法,多所证者,不应为他人说,但自知,休与他说为。譬如有人坏故狱已,更造新狱,斯是贪恶不善法耳。’唯愿世尊除其恶见。”
佛告剃头师曰:“此是小事,易开化①耳。”
尔时,世尊至婆罗门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以种种甘膳,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取一小床于佛前坐。佛告露遮:“汝昨夜ⓝ去我不远,生恶见言:‘诸沙门、婆罗门多知善法,多所证者,不应为他人说,乃至贪恶不善法。’实有是言耶?”
露遮言:“尔,实有此事。”
佛告露遮:“汝勿复尔生此恶见。所以者何?世有三师可以自诫。云何为三?一者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于现法中可ⓞ除烦恼,又可增益②得上人法。而于现法中不除烦恼,不得上人法,己业未成而为弟子说法,其诸弟子不恭敬承事③,由复依止④与共同住。露遮!而彼ⓟ诸弟子语师言:‘师今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于现法中可得除众烦恼,得上人胜法。而今于现法中不能除烦恼,不得上人胜法。己业未成而为弟子说法,使诸弟子不复恭敬承事供养,但共依止同住而已。’”
佛言:“露遮!犹如有人坏故狱已,更造新狱,斯则名为贪浊恶法。是为一师可以自诫。是为贤圣戒、律戒、仪ⓠ戒、时戒⑤。”
又告露遮:“第二师者,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于现法中可得除众烦恼,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于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人胜法,己业未成而为弟子说法,其诸弟子不恭敬承事,由复依止与共同住。露遮!彼诸弟子语师言:‘师今ⓢ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于现法中可得ⓣ除众烦恼,得上人法。而今于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为弟子说法,使诸弟子不复恭敬承事供养,但共依止同住而已。’”
佛言:“露遮!犹如有人在他后行,手摩他背,此则名为贪浊恶法。是为二师可以自诫。是为贤圣戒、律戒、仪[*]戒、时戒。”
又告露遮:“第三师者,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于现法中可除烦恼,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于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为弟子说法,其诸弟子恭敬承事,依止同ⓤ住。露遮!彼诸弟子语师言:‘师今[*]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于现法中可得除众烦恼,少多得上人法,而今于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人法,己利未成而为弟子说法,诸弟子恭敬承事,共止同住。’”
佛言:“露遮!犹如有人舍己禾稼⑥,锄他田苗,此则名为贪浊恶法。是为三师可以自诫。是为贤圣戒、律戒、仪[*]戒、时戒。露遮!有一世尊不在世间,不可倾动,云何为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乃至得三明,除灭无明,生智慧明,去诸暗冥,出大法光,所谓漏尽智证。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居之所得也。露遮!是为第一世尊不在世间,不可倾动。露遮!有四沙门果⑦。何者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云何?露遮!有人闻法应得此四沙门果。若有人遮⑧言:‘勿为说法。’设用其言⑨者,彼人闻法得果以不?”
答曰:“不得。”
又问:“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问:“遮他说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答曰:“生恶趣。”
“露遮!犹如有人语波斯匿王言:‘王所有国土,其中财物王尽自用,勿给余人。’云何?露遮!若用彼人言者,当断⑫余人供不?”
答曰:“当断。”
又问:“断他供者,为是善心,为不善心?”
答曰:“不善心。”
又问:“不善心者,为生善趣,为堕恶道耶?”
答曰:“堕恶道。”
“露遮!彼亦如是,有人闻法,应得四沙门果。若有人言:‘勿为说法。’设用其言者,彼人闻法得果不?”
答曰:“不得。”
又问:“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问露遮ⓩ:“遮他说法,使不得道果,不得生天。彼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问:“不善心者,当生善趣,为当Ⓐ堕恶道耶?”
答曰:“堕恶道。”
“露遮!若有人语汝言:‘彼娑Ⓑ罗婆提林Ⓒ封所有财物。露遮!自用勿给人,物当自用,与他何为?’云何?露遮!设用彼言者,当断余人供不?”
答曰:“当断。”
又问:“教人断他供者,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问:“不善心者,为生善趣,为堕恶道耶?”
答曰:“堕恶道。”
“露遮!彼亦如是,有人闻法应得四沙门果,若有人言:‘勿为说法。’设用其言者,彼人闻法得果不?”
答曰:“不得。”
又问:“若不得果,得生天不?”
答曰:“不得。”
又问:“遮他说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
答曰:“不善。”
又问:“不善心者,为生善趣,为堕恶道耶?”
答曰Ⓓ:“堕恶道。”
尔时,露遮婆罗门白佛言:“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愿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佛说法已,时,露遮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
ⓐ 明本无“佛说长阿含”五字。
ⓑ 大正藏无“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娑罗婆提”,大正藏原为“婆罗婆提”,今依据宋、明二本改作“娑罗婆提”。[*]
ⓓ “娑罗婆提”,巴利本作 Sālavatikā。
ⓔ “婆”,明本作“娑”。[*]
ⓕ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占”,大正藏原为“瞻”,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占”。
ⓘ “候”,大正藏原为“侯”,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永乐北藏三本改作“候”。
ⓙ “诣”,宋、元、明三本作“语”。
ⓚ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即”字之后有一“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宋、元、明三本无“是”字。
ⓝ 大正藏无“夜”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可”字之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而彼”,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彼”。
ⓠ “仪”,宋、元、明三本作“义”。[*]
ⓡ “又”,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 “师今”,宋、元、明三本作“今师”。[*]
ⓣ “可得”,大正藏原为“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可得”。
ⓤ “同”,宋、元、明三本作“而”。
ⓥ “须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tti。
ⓦ “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āmin。
ⓨ “阿罗汉”,巴利本作 Arahatta。
ⓩ 大正藏无“露遮”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娑”,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娑”。
Ⓒ “林”,大正藏原为“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林”。
Ⓓ 宋、元、明三本无“曰”字。
Ⓔ 宋、元二本无“佛说”二字。
① 开化:开导、教化。
② 增益:增加。
③ 承事:??注解用字待统一
④ 依止:依赖;依靠。
⑤ 贤圣戒、律戒、仪戒、时戒
⑥ 禾稼:农作物。
⑦ 四沙门果:修行的四阶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门”在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⑧ 遮:阻挡、障碍。
⑨ 设用其言:假设听他的意见。
⑩ 善趣:好的往生处,即天、人等善道。
⑪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
⑫ 断:断绝;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