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佛说长阿含经第三分三明经第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萨罗人间游行,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伊车能伽罗俱萨罗婆罗门村,止宿伊车林中。

时,有婆罗门名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名多梨车,以小缘诣伊车能伽罗村。此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典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善能分别。又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一弟子名婆悉咤,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

多梨车婆罗门,亦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善能分别,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一弟子名颇罗堕,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

时,婆悉咤、颇罗堕二人于清旦至园中,遂共论义,更相是非。时,婆悉咤语颇罗堕:“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

颇罗堕又言:“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多梨车婆罗门所说。”如是,婆悉咤再三自称己道真正,颇罗堕亦再三自称己道真正,二人共论,各不能决。

时,婆悉咤语颇罗堕曰:“我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于拘萨罗国游行人间,今在伊车能伽罗林中,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是真人,宜往觐现。我闻彼瞿昙知梵天道,能为人说,常与梵天往返言语,我等当共诣彼瞿昙,共决此义。若沙门瞿昙有所言说,当共奉持。”尔时,婆悉咤、颇罗堕二人相随到伊车林中,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

尔时,世尊知彼二人心中所念,即告婆悉咤曰:“汝等二人清旦至园中,作如是论,共相是非。汝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彼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多梨车所说。’如是再三,更相是非,有如此事耶?”

时,婆悉咤、颇罗堕闻佛此言,皆悉惊愕衣毛为竖,心自念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德,先知人心,我等所欲论者,沙门瞿昙已先说。”时,婆悉咤白佛言:“此道、彼道皆称真正,皆得出要,至于梵天,为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为是?为多梨车婆罗门所说为是耶?”

佛言:“正使,婆悉咤!此道、彼道真正出要,得至梵天,汝等何为清旦园中共相是非,乃至再三耶?”

时,婆悉咤白佛言:“诸有三明婆罗门说种种道,自在欲道、自作道、梵天道,此三道者尽向梵天。瞿昙!譬如村营,所有诸道皆向于城,诸婆罗门虽说种种诸道,皆向梵天。”

佛告婆悉咤:“彼诸道为尽梵天不?”

答曰:“尽趣。”

佛复再三重问:“种种诸道尽趣梵天不?”

答曰:“尽趣。”

尔时,世尊定其语已,告婆悉咤曰:“云何三明婆罗门中,颇有一人得见梵天者不?”

答曰:“无有见者。”

“云何?婆悉咤!三明婆罗门先师,颇有得见梵天者不?”

答曰:“无有见者。”

“云何?婆悉咤!乃往三明仙人旧婆罗门,讽诵通利,能为人说旧诸赞诵,歌咏诗书,其名阿咤摩婆罗门、婆摩婆罗门、婆摩提婆婆罗门、毘婆审婆罗门、伊尼罗斯婆罗门、蛇婆提伽婆罗门、婆婆悉婆罗门、迦叶婆罗门、阿楼那婆罗门、瞿昙摩婆罗门、首脂婆罗门、婆罗损陀婆罗门,彼亦得见梵天不耶?”

答曰:“无有见者。”

佛言:“若使三明婆罗门无有一见梵天者,若三明婆罗门先无有见梵天者,又诸旧大仙三明婆罗门阿咤摩等亦不见梵天者,当知三明婆罗门所说非实。”

又告婆悉咤:“如有淫人言:‘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叹淫法。’余人语言:‘汝识彼女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是刹利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长短、细、黑白、好丑耶?’答曰:‘不知。’云何?婆悉咤!彼人赞叹为是实不?”

答曰:“不实。”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罗门所说亦尔,无有实也。云何?婆悉咤!汝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处所,叉手供养,能作是说:‘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不?”

报曰:“如是。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处所,叉手供养,而不能言:‘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也。”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之处,叉手供养,而不能说:‘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而常叉手供养恭敬,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瞿昙!彼实虚妄。”

佛言:“譬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又问:‘堂何所在?东、南、西、北耶?’答云:‘不知。’云何?婆悉咤!此人立梯欲上堂者,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彼实虚妄。”

佛言:“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虚诳无实。婆悉咤!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云何为五?眼见色,甚可爱乐;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甚可爱乐。于我贤圣法中,为、为缚,为是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着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无有是处。譬如阿夷罗河,其水平岸,乌鸟得饮,有人在此岸身被重系,空唤彼岸言:‘来度我去。’彼岸宁来度[*]此人不?”

答曰:“不也。”

“婆悉咤!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于贤圣法中犹如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着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上。’亦复如是,终无是处。婆悉咤!譬如阿夷罗河,其水平岸,乌鸟得饮,有人欲度[*],不以手足身力,不因船,能得度[*]不?”

答曰:“不能。”

“婆悉咤!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不修沙门清净梵行,更修余道不清净行,欲求生梵天者,无有是处。婆悉咤!犹如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无船筏,又无桥梁,有行人来,欲度[*]彼岸,见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无船[*]筏,又无桥梁,彼人自念:‘我今宁可多集草木,坚牢缚筏,自以身力度[*]彼岸耶?’即寻缚筏,自以身力安隐得渡。婆悉咤!此亦如是,若比丘舍非沙门不清净行,于沙门清净行,欲生梵天者,则有是处。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心耶?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恚心耶、无恚心耶?”

答曰:“有恚心。”

“婆悉咤!梵天无恚心,三明婆罗门有恚心,有恚心、无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脱,不相趣向,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无瞋心。”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有瞋心。”

佛言:“梵天无瞋心,三明婆罗门有瞋心,有瞋心、无瞋心不同,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恨心。”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有恨心。”

佛言:“梵天无恨心,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有恨心、无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有。”

佛言:“梵天无家属产业,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有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又问:“三明婆罗门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不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三明婆罗门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得自在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

佛言:“彼三明婆罗门,设有人来问难深义,不能具答。实如是不?”

答曰:“如是。”

时,婆悉咤、颇罗堕二人俱白佛言:“且置余论,我闻沙门瞿昙明识梵道,能为人说,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说梵天道,开示演布。”

佛告婆悉咤:“我今问汝,随意报我。云何?婆悉咤!彼心念国,去此近远?”

答曰:“近。”

“若使有人生长彼国,有余人问彼国道径,云何?婆悉咤!彼人生长彼国答彼道径,宁有疑不?”

答曰:“无疑。所以者何?彼国生长故。”

佛言:“正使彼人生长彼国,或可有疑;若有人来问我梵道,无疑也。所以者何?我常数数说彼梵道故。”

时,婆悉咤、颇罗堕俱白佛言:“且置此论,我闻沙门瞿昙明识梵道,能为人说,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说于梵道,开示演布。”

佛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答言:“唯然,愿乐欲闻。”

佛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十号具足,乃至四禅,于现法中而自娱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静,不放逸故。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广布无际,无二、无量,无恨、无害,游戏此心而自娱乐:悲、喜、舍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广布无际,无二、无量,无有结恨,无恼害意,游戏此心以自娱乐。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

佛言:“梵天无恚心,行慈比丘无恚心,无恚心、无恚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耶?无瞋心耶?”

答曰:“无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无。”

佛言:“梵天无瞋心,行慈比丘无瞋心,无瞋心、无瞋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

又问:“行慈比丘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

佛言:“梵天无恨心,行慈比丘无恨心,无恨心、无恨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比丘、梵天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也。”

佛言:“梵天无家属产业,行慈比丘亦无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耶?”

答曰:“得自在。”

又问:“行慈比丘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行慈比丘得自在,得自在、得自在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

佛告婆悉咤:“当知行慈比丘身坏命终,如发箭之顷,生梵天上。”佛说是法时,婆悉咤、颇罗堕即于座上远尘离诸法法眼生

尔时,婆悉咤、颇罗堕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

[校勘]

“佛说长阿含经”,大正藏原为“佛说长阿含”,宋、元二本作“佛说长阿含经”,明本无“佛说长阿含经”五字,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佛说长阿含经”。

“俱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沸伽罗娑罗”,巴利本作 Pokkharasāti。

“多梨车”,巴利本作 Tārukkha。

“婆悉咤”,巴利本作 Vāsettha。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善”,大正藏原为“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颇罗堕”,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明本改作“以”。

“出”,宋、元二本作“此”。

“等”,大正藏原为“第”,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等”。

大正藏无“婆罗门”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出”,宋本作“此”。

“阿咤摩”,巴利本作 Aṭṭhaka。

“婆摩”,巴利本作 Vāmaka。

大正藏无“婆摩婆罗门”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婆摩提婆”,巴利本作 Vāmadeva。

“毘婆审”,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伊尼罗斯”,巴利本作 Aṅgiras。

“蛇婆提伽”,巴利本作 Yamaṭaggi。

“迦叶”,巴利本作 Kassapa。

“使”,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大正藏在“先”字之后有一“师”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有”,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有”。

“又”,元、明二本作“为”。

“字”,宋本作“家”。

“南西”,大正藏原为“西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南西”。

“失”,宋本作“矣”。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上”,明本作“者”。

“婆”,宋、元二本作“彼婆”。

“阿夷罗”,巴利本作 Aciravatī。

“船”,宋、元二本作“舡”。

“船”,宋本作“舡”。[*]

“坚牢”,大正藏原为“牢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坚牢”。

大正藏在“于”字之前有一“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在“净”字之后有一“梵”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心念”,巴利本作 Manasākata。

“近远”,大正藏原为“远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近远”。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二本无“尔”字。

“恨”,宋、元二本作“限”。

宋、元二本无“余方”二字。

“问”,大正藏原为“间”,今依据碛砂藏、永乐北藏二本改作“问”。

大正藏在“不”字之后有一“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尘离”,宋本作“离尘”。

“诸法”,明本作“于诸法中得”。

“生”,明本作“净”。

[注解]

是非:争论事理的对与错。

惊愕:惊讶害怕。

正使:纵使。

三明婆罗门:通达三部吠陀的婆罗门。

歌咏:以诗文歌唱抒发情感。

城邑:城市;都邑。

堂:正房、大厅;专门用途的房屋。

虚诳:虚假欺骗。

著:染著。

奉事:服侍。

阿夷罗: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译为“伊罗跋提”。

筏:同“筏”。以竹、木或塑胶筒等材料并排编成,用来渡河或航行的简易交通工具。如:“木筏”、“胶筏”。也称为“筏子”。

不共同,不俱解脱,不相趣向:(有恚心、无恚心)不是一样的、不能都具备解脱、不能导向相同的去处。

产业:货财、土地、屋宅等财产的总称。

自在:舒畅、快乐而不受拘束。

问难:辩论诘问。

明识:明白了解。

开示演布:解说以让义理明白。

彼心念国,去此近远:那位三明婆罗门(即婆悉咤的老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心系的祖国,离这里是近还是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玛那沙葛德在离这里近处,玛那沙葛德在离这里不远处?”

自娱乐: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又译为“具足住”、“成就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后住于”。

广布无际,无二、无量:广泛地传播散布,没有对象、边界的限制。

游戏:比喻纯熟自在。

发箭之顷:如同箭射出的一瞬间,那么短的时间。

诸法法眼生:得到看见一切事物本质的法眼,指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又译为“得法眼净”。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对应经典]

长部13经/三明经(戒蕴品[第一])

[读经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