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对照] 修习四念处的次第方法
次第部分参考《中阿含、卷10、144、梵志品算数目揵连经第三》(小的又擅自断行了 :p)
《杂阿含经,卷24,636 经》
[0176a20]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 ┐
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若比丘,如来、 │怎样叫“修四念处”
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呢?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演说 │
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 │对佛有净信,想跟随
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若族姓子、族姓 │著修行的人,可如此
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 ┘修学:
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 ┐
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 │先想清楚为何要出家
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发 │的理由。
须>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
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 ┐
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 │想清楚之后,就身体
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 │力行。
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 │→ 出家。
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 │→ 持戒。
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 │→ 守护根门。
亦复如是。 ┘
[0176b07]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 ┐
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 】 │→ 坐卧眠觉语默
正智。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 │ 皆正智正念。
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 │
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 │→ 除五盖。
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 │
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 │
疑盖,断除五盖恼心,慧力羸,诸障阂分,不 │
趣涅槃者。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 │→ 然后修四念处。
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 │
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 ┘
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 以上都是修四念处
的次第方法。
所以,目前试着先将标点符号调整如下 ==⇒
[0176a20]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 ┐
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若比丘,如来、 │怎样叫“修四念处”
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呢?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演说 │
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 │对佛有净信,想跟随
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若族姓子、族姓 │著修行的人,可如此
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 ┘修学:
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 ┐
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 │先想清楚为何要出家
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发 │的理由。
须>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
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 ┐
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 │想清楚之后,就身体
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 │力行。
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 │→ 出家。
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 │→ 持戒。
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 │→ 守护根门。
亦复如是。 ┘
[0176b07]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
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 │→ 坐卧眠觉语默
正智。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 │ 皆正智正念。
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 │
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 │→ 除五盖。
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 │
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 │
疑盖,断除五盖恼心,慧力羸,诸障阂分,不 │
趣涅槃者。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 │→ 然后修四念处。
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 │
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 ┘
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 以上都是修四念处
的次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