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本周读经会最难搞的一个文字问题,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6经中说: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譬如明月十四日夜,多众观月,为是满耶?为未满耶?当知彼月未究竟满。如是,善男子难陀为五百比丘尼正教授、正说法,于其解脱犹未究竟。然此等比丘尼命终之时,不见一结不断,能使彼还生于此世。”

“不见一结不断”如果解为“没有一个烦恼没有断的”,那不就是阿罗汉了?但这边比丘尼却又还没有彻底解脱,只是得三果(不还生于此世)。

这文字上要怎么解读呢?


David Chiou:

这题的解法看来只是文字问题,此处的“不见一结不断”可解为:“没见到任何一个(能让人还生于欲界的)烦恼还没断的”。

也就是跟下一句一起看。

为什么这样解是合理的?因为像别经中就有提到:

《杂阿含经》卷21:“汝今当知,质多罗长者要不复经由胞胎而受生,不复增于丘塜,不复起于血气,如世尊所说五下分结,不见一结而不断者,若一结不断,当复还生此世。” (CBETA, T02, no. 99, p. 152, b11-14)

这是说佛所称赞在家众中智慧第一的质多罗长者,也是证得三果,和卷十一佛陀称赞比丘尼的句型非常相近,只是多加注明了“五下分结”中不见一结而不断者。因此卷十一的该句可能是省去了“五下分结”,而直接和后面一句合起来看了。


庄曜祯:

David 认为这些比丘尼在难陀第一次说法后是得”三果”,而于第二次说法后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从佛陀的”十四日月”和”十五满月”的比喻来说似乎是没有错。不过末学重读了南传的对应经典”中部146经”,却有完全不同的体会。

在中部146经里佛陀在难陀第一次说法后,对五百比丘尼的形容是这样的:

“比丘们!犹如在十四布萨日,多数人不会怀疑、疑惑:‘月缺或月圆。’因为月确实是缺的。同样的,比丘们!那些比丘尼对难达葛法的教导是悦意的,但意向未圆满。”

其中的”意向尚未圆满”,应该是指这些比丘尼尚未入流,如果已得三果,那是”不还果”,意向不应未圆满,也就是说三果是”方向已定”,证阿罗汉已是时间问题。

再看看第二次说法后,南传经典里,佛陀的说法是这样的:

“比丘们!犹如在十五布萨日,多数人不会怀疑、疑惑:‘月缺或月圆。’因为月确实是圆的。同样的,比丘们!那些比丘尼对难达葛法的教导是悦意的,且意向圆满。   比丘们!那些五百比丘尼中,最低下的比丘尼为不堕恶趣法、决定、以正觉为彼岸的入流者。”

佛陀说这些比丘尼中最低下的比丘尼为”彼岸的入流者”,这些低下比丘尼这时才是”初果”。所以杂阿含里的”第一果记”,是不是亦是指”初果”,而非最高的”阿罗汉果”。

以上的讨论还是没解决阿含中的那句“不见一结不断”,但是读读南传经典,对当时整体的状态应该有较清楚的了解。

或者说“不见一结不断”并不是中文文法中比较常用的”“不见(任何)一结不断”,而是指”不见(尚有)一结不断”,也就是说这些比丘尼没看到自己在初果三结(身见、戒禁取、疑)中尚有一结未断,所以使她们还会再来人世间轮回。如果这样说似乎比较通顺,因为再经难陀第二次说法后,最低阶的比丘尼就断了这一结,得到入流的资格--初果。


David Chiou:

庄大德所说的也是一种解法。的确,在不同译本的经典中,由于经过几千年的传诵,一些细节是会有出入的,很多南北传意义几乎完全一样的阿含经文(或尼柯耶),在证果的人数以及证几果上不同译本常有细部出入,毕竟最后都究竟解脱最重要,至于哪些人在哪一次说法证几果,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还有一个常见的混用是“第一果”之类的说法。纵使以现代的语言来说,第一果是第一个证到的果(初果)还是第一名的果位(四果)?很容易搞混。

不过南传也是作比对之一,而不一定就是标准,南传也有不同的传抄本,近代一些南传法师也有举例以北传阿含经比对而解出不同南传本子的难解意义,或是修正其错误。以此经为例,在律藏中也有对应经典,为《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众不差教授苾刍尼学处第二十一〉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42_030#0792a17 此律中记载则跟《杂阿含经》 一致。二本都是说一切有部的传承,因此相近也是正常。

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要看文章前后通顺、没有奇怪的地方,则南传巴利藏是比较少不顺的地方的;另一方面,南传一直到近代还重结集以修正部分错误,但是否因此把看似不顺的部分给修掉了?近代结集者的判断是否一定正确?也就见仁见智,还好通常不影响经文意旨,只影响小插曲。

至于中译本的“不见一结不断”个人认为不是指这些比丘尼“没看到自己的初果三结中尚有一结未断”,因为《杂阿含经》中似乎没有这种语法,这些读经多了自然会知道译者的习惯,纯粹个人观感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