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好读 杂阿含经》的“四禅”导读提到:
有许多修定的方法可以让人达到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层次,例如观呼吸、四无量心、念佛、观想等等各种法门。前文已用“观呼吸”法门举过例子,在此就不赘述,而再举其他法门的例子。
以念佛法门为例,修念佛法门的人,持戒清净、善护根门,离于感官的欲乐,也远离了种种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心念投向念佛法门中专注的对象,即是“寻”;接着持续地专注在对象上,即是“伺”。日久功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能逐步提升定境。
南传的《清净道论》认为佛随念无法证初禅, 这里可能会有争议。
David Chiou:
南传定义“佛随念”为忆念如来功德,只是忆念佛陀功德的话只能证得近行定(欲界定)而不能证得安止定(初禅);北传定义的“念佛法门”除了忆念如来功德,忆念如来功德后升起喜乐等禅支,或是随后的观想修法,都可以作为专注的对象,而能修到更高层次的禅定,因此含摄的范围不太一样,自然对于能不能证初禅的答案,表面上看似不一样。
例如《摩诃止观》卷九表示念佛法门可证四禅以上:“念佛根本各是一边。觉此念佛境界故名觉支。分别念佛有种种相种种功德法门。皆分明识。是为观支。如是见已心大欢喜庆悦内充。名喜支。一心安隐遍体怡乐。名乐支。无缘无念湛湛深入。名一心支。如是五支与念佛法同起。如来功德力熏味倍余支。不可称说。证者自知。但佛法功德相好无量。所发得三昧亦应无量。所发五支亦复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一一五支皆具十种功德眷属支林。是为因念佛三昧发得初禅乃至四空。”(CBETA, T46, no. 1911, p. 129, c7-17)
主要还是名词含括范围的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答案啰。
Anderson Chang:
念佛也有能相对应到一二三禅的次第境界吗?
四禅应该就是舍念清净,没境界了吧。
David Chiou:
“念佛法门”可以有对应到一二三禅的次第境界,不过不同于入门时的方法,例如用嘴巴念佛,要动嘴巴,顶多进入欲界未到地定,要再更上去就要靠心念的专注而嘴巴不动了。
南传《清净道论》认为“念佛”无法达到安止定(初禅以上),这是因为这类定义下的念佛只有念佛“功德”或简化的“念佛”,念佛“功德”要一直思考也就是寻寻伺伺,“念佛”也比较粗糙。
但“念佛法门”不只念佛功德或念佛,念佛到后来是可以念佛作为所缘境,可以佛形象的观想作为所缘境,也可以佛号声音作为所缘境,或是以无限宽广的光明、空间、金沙为地或宇宙作为所缘境,或以念佛的心作为所缘境,或是以念佛升起的喜乐为所缘境,原理仍然同等于《阿含经》上解说的原理,而达到初禅以上的定境。还可以受到佛力加被
阿建:
补充一下,南传论典对于佛随念(即念佛功德)无法入四禅的的观点,开印法师引《清净道论大疏钞》提到: “ 只缘如来:即如来功德为所缘。Tathāgataṃ ārabbhāti tathāgataguṇe ārammaṇaṃ katvā. 佛德的随寻随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于喜的足处而轻安,不安的身心而得安息;不安的得安,则亦得生起身心二乐;有乐者以佛德为所缘而心得专注(cittaṃ amādhiyatī);在这次第的一刹那生起了诸禅支(anukkamenaekakkhaṇe jhānaṅgāni ppajjanti)。 由于佛德甚深(buddhaguṇānaṃpana gambhīratāyā),或因倾向于种种佛德的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禅。此禅是依于随念佛德而生起,故称佛随念。 “甚深”,是由于所缘的甚深,修奢摩他如船离于水,本身尌不能“甚深”到自性法的聚里。由于自性法甚深,非概念故。 Gambhīre hi ārammaṇe gambhīre udake patitanāvā viya samathabhāvanā patiṭṭhaṃ na labhati, ‘‘gambhīratāyā’’ti ca iminā sabhāvadhammatāpi saṅgahitā. Sabhāvadhammo hi gambhīro na paññatti. ”
我听开印法师解说后的个人理解: 开印法师说,因为佛陀功德是真实法,真实法是变动、生灭的,所以以佛陀功德当作所缘无法进入更深禅定,只能进入近行定。 我只是补充不同看法,我也没修到XD,我还以为佛陀功德是概念法勒。 南传习惯将法分为真实法、概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