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十贤圣居”是指贤圣所居住的境界。一般人想像贤圣所居住的境地,是在喜玛拉雅山上吗?是在海中仙岛吗?是在轻烟袅袅的地方吗?是在鸟语花香的地方吗?
佛陀说贤圣所居住的境界,是以心境来定义的、是以烦恼的有无来定义的。
●提到“十贤圣居”的经论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卷十五第388经、《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南传《增支部尼科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都有“断五支、成六支……”这十项比喻。这几经的主题以及比喻项目,整理如下: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 | |||||||||
---|---|---|---|---|---|---|---|---|---|
断五枝 | 成六枝 | 守护一 | 依四种 | 弃舍诸谛 | 离诸求 | 净诸觉 | 身行息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 |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8经: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 | |||||||||
断五支 | 成六分 | 守护于一 | 依倚于四 | 舍除诸谛 | 离四衢 | 证诸觉想 | 自身所作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
《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十难解法;十贤圣居 | |||||||||
除灭五枝 | 成就六枝 | 舍一 | 依四 | 灭异谛 | 胜妙求 | 无浊想 | 身行已立 | 心解脱 | 慧解脱 |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圣贤所居之处有十事,三世诸圣常处其中 | |||||||||
五事已除 | 成就六事 | 恒护一事 | 将护四部众 | 观诸劣弱 | 平等亲近 | 正向无漏 | 依倚身行 | 心善解脱 | 智慧解脱 |
南传《增支部尼科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十个过去、现在、未来圣者的住所 | |||||||||
五支已舍断 | 六支已具备 | 有一个守护 | 有四个倚靠 | 各自真理已除去 | 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 | 无混浊意向 | 身行已宁静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 |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十个圣者的住所 | |||||||||
五支已舍断 | 六支已具备 | 有一个守护 | 有四个倚靠 | 各自真理已除去 | 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 | 无混浊意向 | 身行已宁静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 |
可注意《增壹阿含经》中“平等亲近”、“正向无漏”和其他对应经典中的顺序,很可能是对调的。
有提到的论则包括《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成实论》卷二〈立论品等六品〉、《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八〈非问分〉,其项目列表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 | |||||||||
---|---|---|---|---|---|---|---|---|---|
已断五支 | 成就六支 | 一向守护 | 四所依止 | 最极远离独一谛实 | 弃舍希求 | 无浊思惟 | 身行猗息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独一无侣正行已立。名已亲近无上丈夫 |
《成实论》卷二〈立论品等六品〉 | |||||||||
断五法 | 行六妙法 | 守一法 | 依四法 | 离伪谛 | 舍诸求 | 不浊思惟 | 离身行 | 得尽智 | 得无生智 |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八〈非问分〉 | |||||||||
断五支 | 六支成就 | 一护 | 四依 | 断灭异缘实 | 求最胜 | 不浊想 | 除身行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 |
●有解释“十贤圣居”的经论
这“十贤圣居”在许多经中有提到,但多数没有解释,或许“十贤圣居”的比喻在佛世时是众所周知的顺口溜,然而流传到后世就较不易看懂了。
以下的经论则对于这十项比喻在佛法的意涵稍有解说,却又不完全相同,整理如下: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圣贤所居之处
《增壹阿含经》所述的白话解释如下:
项目 | 项目白话 | 白话说明 |
---|---|---|
五事已除 | 去除了五件事 | 去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 |
成就六事 | 成就了六件事 | 成就对六根的守护 |
恒护一事 | 常守护一事 | 常以正念守护心 |
将护四部众 | 养护四部弟子 | 成就四神足(僧众成就禅定及神通,四众自然壮大) |
观诸劣弱 | 客观看待拙劣衰弱的 | 旁观拙劣衰弱的不正当的行为 |
平等亲近 | 没有执著且友善 | 没有感官之欲、生气、加害 |
正向无漏 | 正确的趣向,没有漏失 | 没有傲慢 |
依倚身行 | 依靠轻安的身行 | 没有无明 |
心善解脱 | 心彻底地解脱 | 没有爱欲 |
智慧解脱 | 以智慧彻底地断除烦恼而解脱 | 如实知四圣谛 |
南传《增支部尼科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长部》33 经:十个圣者的住所
《成实论》卷2〈立论品等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