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er: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73经

https://buddhaspace.org/agama/15.html#三七三

为何“抟食断知已,于五欲功德贪爱则断”?

能断对于吃东西的贪爱,似乎顶多断了对色欲、香欲、味欲,而不是断了对所有五欲的贪爱?那为何此经这么说?


赵庆光:

想了几天没想通。

三果是断五下分结,关键可能是“身见”与抟食断知比较有关。可是身见在初果就断了啊。

觅食与繁殖两种基本驱力,到底是联系在一起,还是可以独立处理的?

三果断一切淫,依经来说,那么抟食断知已,淫也断了,那就是连在一起的啰。

五结、三结,差在贪、瞋。食色都属贪所摄吧?


David Chiou:

这议题我想或许可从二方面来看:

一、八关斋戒的例子

八关斋戒就是从节制饮食、不吃零食开始,一步步做到一日一夜为(效法)阿罗汉。

因此并不是说节制饮食本身就是证果,而是节制饮食之后持戒、习定等等,终究会证得解脱,本经是给程度极高的老老老师兄们说的,因此三级跳:

  1. 观察抟食,只为活命。
  2. 抟食断知(舍断而彻底地了知;不再贪爱执著于吃)。
  3. 五欲功德贪爱断,断除能让人还生欲界的结使。

三步就证了阿那含或阿罗汉,不过还是分成三步,而不是三步完全同义。

二、科学家对于脑部运作的发现:

大约十年前看过一则新闻,MIT 的脑科学家发现,人们见到美女时的大脑中的反应,跟吃东西时大脑中的反应,是在同样的区块作用,有类似的机转。(找得到该则研究报导的人还请告知网址。)

这或许可解释所谓“看美女像吃冰淇淋”的世俗说法,或是告子说的“食、色性也”。

因此若能抟食断知,断除对吃东西的贪爱执著,对于断除五欲的其它贪爱或许也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赵庆光:

《瑜伽论卷‧23》中有一段专说“正思择食于所食”的方法。

查到《阿毘达磨顺正理论‧30》有解说此经“段食断遍知”的段落,尚未搞懂。


David Chiou:

我刚瞄了一下《阿毘达磨顺正理论‧30》,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意思似乎是说段食断知的人,自然就是五欲功德贪爱断的人?也就是说五欲功德贪爱还没断的人,段食就还没断知?

这若要用前面提到“科学家对于脑部运作的发现”来引申的话,好像是说脑部那一个区块已经能自由开关不会执著了,所以只要是该区块负责的脑部功能自然能一并自由开关不会执著了 :Q (当然若从佛学来说这不能直接对应的,这边只是用世俗说法来引申。)

我对该论真的没好好读,有错欢迎更正 :p


注:讨论中提及之研究可能出自此则新闻稿: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774744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areas of the brain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responding to such rewards as food, drugs and money also respond to facial beauty.”

论文发表在 2001年11月份的 Neuron 期刋,标题为 “Beautiful Faces Have Variable Reward Value: fMRI and Behavioral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