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9经中说: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为什么没有了乐触,还会清凉、息、没?一般人没有了乐受,不是会懊恼吗?


David Chiou:

这句所说的“乐触缘生乐受”是说十二因缘的集起,而“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是说十二因缘的还灭。十二因缘能还灭,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自然是灭止、清凉、息、没了。

举个实例,打坐时感到身心轻安快乐,有修习四念处的“受念处”,则知道这是“乐受”,但在持续作受念处观察时,会发现诸受,不管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无常的、一直变化的,而减少执著。这样修习后,圣者能够“身受而心不受”,心不执著于乐受,因此解脱清凉。


阿建:

这段的前提是“多闻圣弟子”,而不是一般逸乐凡夫,在这前提下,多闻圣弟子有正念修习,就不会有上面的问题了。


阿建:

“从脉络中理解经文-杂阿含289经”

本经一开始提到了:彼心、意、识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而后,观察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
彼乐触灭⇒乐因缘生乐受亦灭止

我想到:若能 观察受 生时生、灭时灭,是否是 限定在一个没有欲贪的状态下?

因为比对经文杂阿含187经:
以成就一法故,不复堪任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
何等为一法成就?谓:贪欲。

要能够如实观,必须是 断贪的状态下的,而后来经学友讨论,才发现 本经脉络其实没那么困难,因为本经的 如实观 受生、受灭,其实是在一开头便限定条件了: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思惟观察......”

而又比对经文:
杂阿含25经:
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多闻圣弟子本身就是一个限定条件,而于缘起思惟观察,便能如实知 乐受生起的因缘、乐受灭去的因缘,如实而知。

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

导致乐受生起的 因 灭去,并不贪乐受而生苦,而只是知道 乐受灭去了、灭止、清凉、息、没。

所以思考经文时,以经解经,是一个方法,若能从一部经中多看几次、多跟学友讨论,同样的一部经,意思也会渐渐显露出来,也有可能一开始是自己想太多或有断章取义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