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为何要研究当下的缘起中“名色”的意义

十二因缘的实修重点,还是在于了解在当下的缘起中,十二因缘如何造成烦恼,并了解十二因缘如何生、如何灭而能有入手处。这也要从经文中找对应的部分。

关于“名色”的不同解释,会是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的微观或是巨观下,而有的不同说法。因为的确十二因缘的各支,在不同的经论中,在不同的微观或巨观下,举出的“实例”常是差很多的。例如“名色”又有举例为初入胎的受精卵。

在三世缘起之下,要解释“名色”是什么,很容易有答案,虽然也可能是附会的答案,反正就把出生前的任何一个阶段附会上去即可,因此许多论著将十二因缘作三世的解释,但众说纷歧,一些论著上的说法很可能是错的。还是从经典来看比较保险。

在当下的缘起来说,才比较难找。得谨慎思考,多以《杂阿含经》本身的经文来对应。

名色的第一种解释:色受想行识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即所有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色”即色阴,也就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中阿含经》卷7〈3 舍梨子相应品〉:“ 云何知名?谓四非色阴为名。 云何知色?谓四大及四大造为色。 此说色,前说名,是为名色,是谓知名色如真。”

《缘起经》卷1:“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CBETA, T02, no. 124, p. 547, c8-12)

“名色” 是初步的分类, 也就是 “物质领域” 与 “精神领域”. 而 “精神领域” 正是因为看不到, 摸不到, 只能 “描述与形容”, 所以称其为 “名”.

名色的第二种解释:“分别色”,也就是“分别四大及其变化”的功能。

From: abstsai

“名”是”分别个体”的意义,古字用法如:
周易 第08卷 系辞下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干,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 以通神明之德。” 其 称 名 也 “,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 幽,“开 而 当 名 辨 物 ”,正言断辞则备矣!” 其 称 名 也 小,其 取 类 也 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人类要有”名”才能正确分别物件,所以孔夫子以“正名”为言,佛法用于六道,名色是六道分别生存环境的机制,名色是“分别四大及其变化的[功能]”而不是只有”名字”,它是指“功能”,例如:

T02n0099_p0014c15(00)║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
T02n0099_p0014c16(02)║“名 色 缘。是 故 名 为 识 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
T02n0099_p0014c17(01)║彼一切名色缘故。比丘白佛。善哉所说。

识阴是因为有分别色(四大及其造作)的功能而存在的,五阴的功能六道众生皆有(全部或一部),和“命什名”无关。识因是由于“名色缘”缘是令人(或生物)有所取舍的条件,前面世尊已说过了,对“四大及其造作取舍的条件” 就是“识阴”,现在,“受想行” 是不是四大及其造作?
1-不是,那和佛说不合,是外道说。
2-是,那分别受想行的功能,是不是分别四大及其造作的功能?
1)不是,那就不合佛说,是外道。
2)是,则“受想行”为识阴(之一)。

再来,我们把视野放大到六道众生,他们有识阴吗?答案很清楚。佛经里到处都是“名色”就是“分别色(四大其造作)”的例子,只是我们解经时,常把“色”只看成是“身体”(身心+五阴)而已,没有看到四大及其造作,这是盲点。

狗子有身心及五阴吗?蜜蜂呢?

识是用来分别”色”的器官,而“分别色”即是“名色”。蚂蚁为何知甜食?因为有识。当它们在分别“是不是甜食”的当下就是分别名色了,因“名色集”而有分别食物的能力。只是蚁语和人语不同,但分别之识仍有。


From: David

找到一些支持此解释的资讯,可看“名色”这个词的不同翻译:

“名字”
《修行本起经》卷2〈5 出家品〉:“何等为十二本?从痴行便有识,缘识行便有名字,从名字行便有六入,缘六入行便有更乐,缘更乐行便有 痛,缘痛行便有爱,缘爱行便有受,缘受行便有有,缘有行便有生,缘生行便有老死忧悲苦痛心恼大患,具有精神,从是转堕生死。” (CBETA, T03, no. 184, p. 470, b27-c4)

“名像”
《太子瑞应本起经》卷2:“本从十二因缘起痴,缘痴行,缘行识,缘识名像,缘名像六入,缘六入更乐,缘更乐痛,缘痛爱,缘爱受,缘受有 ,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苦闷心恼” (CBETA, T03, no. 185, p. 480, b14-17)

“命字”
《七处三观经》卷1:“何等为识习。命字习为识习。” (CBETA, T02, no. 150A, p. 876, b21-22)

“字”
《佛说阿含正行经》卷1:“从痴但堕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何等十二。一者本为痴。二者行。三者识。四者字。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 八者爱。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 (CBETA, T02, no. 151, p. 883, c8-12)

这些词义,与定义“名色”为“色受想行识”不太符合,反而用“分别色”较为符合词义。

不过大藏经论中有许多印土著作皆有“名色”为“色受想行识”的定义,可见此说法在极早期即已出现,因此可能是就巨观来说而解释“名色”为“色受想行识”,倒不见得是当下的缘起(微观)中“名色”定义。

以下这经文中,“名色”的定义也是根据微观的解释,而比起用“色受想行识”来解得合理:

《杂阿含经》卷12:“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缚心,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CBETA, T02, no. 99, p. 79, b24-28)

From: 《阿毗达摩讲要》第26讲“缘起”

p.207

何为“名”?

“朝向故为‘名’”。这里的名不是名字的名,而是朝向、面向的意思。朝向所缘故为“名”。

相、味、现起、近因
名的特相是朝向,即朝向所缘;作用是与识相应;现起为不分离,即不能离开心识单独存在;近因是识。

何为“色”?

“变坏故为‘色’”。这里的色不是指颜色,更不是指女色,而是指色法、物质现象。

相、味、现起、近因

色的特相是变坏,以变坏故为色;作用是散布;现起是无记,因为色法不会造善业或不善业;近因是识。这里的“色”也特指业生色。

(以上这段南传的说法在义理上也可将“名色即分别四大及其变化的功能”与“名色是色受想行识”二种解释大致串在一起。)

名色的第三种解释:身心改变为准备受苦的状态。

From: 佛使比丘

当意识生起,受苦痛支配的名色也从而产生(身心正准备使那会引发痛苦的六入产生)。接着产生六入、触、受、爱、取、有等,而趋向苦痛。

法尘碰到的心,意识就生起,这识造作新的名色,即原本平静、不受苦的身心,已变成将要受苦的名色,并建立起将会受苦的六入、触、受,随受接着而有挣扎不已的爱,进而执取,苦就产生了。

就当下的缘起而言,名色的运作不限于身内

From: DavidChiou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触俱受想思(行)”把眼、色、识,代入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名色”那个位子就摆了“色”,而且可包含所谓外境的色。

《杂阿含经》卷12,第294经更说“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经较为明确定义“名色”在外,因此不只包括“身心”,更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

《杂阿含经》卷12:“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者。有何差别。”(CBETA, T02, no. 99, p. 83, c24-p. 84, a4)

可注意这经特别讲识身与名色的因缘生触是在六入处,而在触时才讲到六入处,也就是“六入处是触的发生地”。

如照此推,“名色”是“色受想行识”,但是不只是身心,还有色声香味触法。

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处→触”也可作“识/名色→六入处→触”,因为识与名色辗转相生。

而我们都知道,阿含经中有很多经文是阐述十二因缘的部分段落,例如“识与名色辗转相生”一般,其实是靠经文的详述,我们才知道详情,才知道原来十二因缘不是只有一条线。

十二因缘后半段的相关经文在前三卷讲很多,但是前面那几支的相关经文,较多散布在后面的各卷中。

而讲十二因缘的根、尘、识、触、受的详细关系,就是卷8、11、13一再重复的原理:“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眼、色、眼识三者,以前我们都把“眼”(六入)及“眼识”(识)对应到十二因缘中,然后忽略掉“色”,因为我们认为十二因缘的“名色”(色受想行识)是单指身心,而不包含外境。然而原貌应该是眼、色、眼识中的“色”,也可以包含在十二因缘的“名色”中:

十二因缘:“识/名色→六入处→触→受”
273经例: “眼识/色→眼→触→受想思(行)”

经文中“名色”的定义,是“色受想行识”,但这并没有说“色受想行识”限于“身心”,“名色”指“身心”是近代人的看法,只是例子,而不是经文的定义。

因此十二因缘中的“名色”可以是“色受想行识”,也可以是“色声香味触法”,而“色声香味触法”也的确可分析为“名与色”,也与 melon 在BudaDigest 2267 篇对于六入处和十二因缘的紧密结合的心得呼应。这样子十二因缘前前后后就完美的接起来了,也或许解释了为何印老曾怀疑十二因缘最前面好像怪怪的、怀疑是后世才凑进去以符合三世轮回,其实只是后世把“名色”直接翻译为“身心”而造成的误会。

也可能也解答了之前我们讨论的杂阿含《七处三观经》的三观是哪三观的问题:蕴、界(十八界)、入,是同件事的三种不同的切入角度,而三者是完全紧密结合的,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就能把整件事看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也因此“名色是分别四大及其变化”的解释,可以说是从六入这端切入及观察,而发现“名色”不应该只包含“身心”。

名色其实应该是 “世间” , 佛陀的 “世间解” 对象也就是指五蕴.

《大般涅槃经》卷18〈8 梵行品〉:“云何世间解。善男子。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 (CBETA, T12, no. 374, p. 468, c26-28)

一般说 “身心” 只能说 “身心” 都在五蕴的范围中, 表示没有任何主体. 若用身心代表五蕴, 范围真的就变小了.

其余相关资讯

第294经南传也有,与北传一样,可见庄居士的对照: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SA/SA0294.htm

另外,印顺法师认为“十二缘起支,是受此说影响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39) 且印老也有一样的推论:“识是六识;名色是所认识的,与六境相当”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1/yinshun41-12.html

第二卷 39、40、64 经,就是在讲十二因缘的 2~4 支,而且的确就是讲“识”与“色受想行”因贪爱而生的关系。(这也跟第41经是连续的。)

特别可注意的是那几经讲解脱的次第,是先去除对色、受、想、行的贪,然后识无所根据,就不会生长,也就没办法有行,然后就解脱。

41/42 经的“名色集是识集”,在微观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跟“缘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生眼耳鼻舌身意‘识’”对应。

小结

* “名色”的巨观来看可以是“色受想行识”。

* 但这“名色”或“色受想行识”,根据微观或巨观,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解为自身身心的色受想行识,也可解为包含外境或是对外境的分别。若是就轮回来解释,则也解释为受精卵之类 (歌逻逻)。

* 若单看《杂阿含经》前12卷,则这名色不限于身心,而在讨论当下的缘起时,可将十二因缘的名色以六境代入。有一部论中说十二因缘全指自身身心,为不同看法,但该论在讲当下的缘起时也只能一语带过,且明显褒大贬小。(弥勒所问经论之类的。)

* 比较重要的发现还是在于十二因缘一开始是从后往前推的,六入处在顺看的十二因缘中才会在识之后。

实修解脱的方法

作者 Heavenchow
标题 Re: ‘名色’讨论录音档
时间 Sun Nov 30 21:18:27 2008

十二因缘若解说为三世,那么都很容易,因为三世的过程很长,
因此很容易找到一些附和的现象。就像烧饼歌、推背图,横跨几千年,
那么就很容易找到相应的事件;但若是预测接下来 24 小时我会做什
么,那就难了。当然,佛陀其实早就说了,接下来 24 小时通常不外
乎贪瞋痴 XD
因此目前对于十二因缘的实修重点,还是在于了解十二因缘刹那
生灭的当下能有什么入手处。这目前也只能从经文中找对应的部分,
不过在前面的几支的实修入手处,好像还没找到比 273 经(这类的)
来得接近的经文。如果有人找到了,还请告知喔。

这经重点似乎在 “空诸行”.

眼 + 色 → 识 , (三者和合)触 → 受想思(行).

经文 “空诸行” 的 “行” 是指上面那个 “思” 吗? 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而那个 “行” 应该也就是 “六入 → 触 → 受 → 爱” 的 “爱”.

若由这里开始重新观察, 其实也就是 “无明 → 行 → 识....”

因为佛陀要我们空诸行, 不要再被无明牵着走了. 正如卷2 有经文提到的.

“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我想 “触受行” 三者是重点, 也和佛陀直接教我们 “守护六根” 差不多.

> > 《杂阿含经》卷11第273经:“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
> > 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 > 十二因缘:“识/名色→六入处→触→受”
> > 273经例: “眼识/色→眼→触→受想思(行)”
> 可是我觉得这样也不太对. 至少眼根就不该在眼识之后.
照 273 经,“眼根不该在眼识之后”,这的确和十二因缘
不合。但若照 273 经,十二因缘的眼根在眼识之后就怪怪的?
眼根在眼识之后就三世轮回有办法解释,但若当下的心念而言,
就比较难解释。因此我也还在思考中 XD

我曾想过一种解释. 例如高小妹妹, 当手指能识字时, 因为有了 “识”, 才知道手中可能有 “眼根”(或眼净色).

也就是说, 若没有眼识, 又知道何处是眼根? 什么又是外境? (薛定谔的猫:还没揭开猫笼上的布前,猫是否存在?)


作者 Melon888
标题 Re: [五受阴的集] <杂阿含、二、四二>
时间 2008年11月27日 21:43:42 星期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2. 识集:“谓名色集。是名识集”,在上面的生起次第中,前五根对前五境
生起之识,算是由“色”而生的识。而由意根+法尘所生起之识,则算是由“名”
而生的识。故“识”集可以说是“名色集”。

谢谢各位学长最近的相关讨论,对小的的帮助非常大!

对于“名色集,是名‘识集’”,小的目前的理解如下,也不知道对不对,还请 各位学长指正了,感温蛤~ <(_ _)>

小的目前发现,五蕴 (名色) 的根源似乎全在六根 (六入)。难怪十二因缘中, 名色和六入完全互为因果、难分难舍。

为了理解方便,容小的暂把顺序拆一下———--

色 —- 六根的前五根,是色 (的一部分)。
识 —- 六根辨识色境的能力。 (根和识完全是一组的,可以直接 group 起来 XD)
受 —- 用六“根 \ 识双人组”去触色境了,才有“受”。
想 —- 用六“根 \ 识双人组”去触色境了,才有“想”。
行 —- 用六“根 \ 识双人组”去触色境了,才有“行”。

而《杂阿含经》卷2,46经说得明白,“别知相,是识受阴”。

如何别知相?个人认为,首先要有“相” (色),有别知的“能力”(识),然后 还要去“别知”(触 → 受想行)。所以“名色集,是名‘识集’”。

简单讲,小的认为,“名色集,是名‘识集’”中的名色,就是指五蕴。 (↑ 咦?!! 我又给它后知后觉了吗 :p)

所以,小的个人认为,单是“名色”一支,活生生就是一个小宇宙、就是一个小 循环;而十二因缘,几乎就像是扩充版的“名色”!而生死流转,又是扩充版的 十二因缘 (David 学长似乎也如是说)!难怪 heaven 学长会说,名色几乎就包 含了一切法。

我只能说 —— 名色,我真是猜不透你啊!XD


From: Heaven Chou

其实我对阿毘达摩也只看完一次, 不过里面的模型比较细, 比较容易分析. 例如 “这是苦受, 这是乐受, 理论上这也是判断, 属受.” 我会这样分析. 第一个识升起, 识中有 “受心所” , 内容是苦受. 第二个识升起, 以第一个识的 “受心所” 为所缘, 因此感受到 “苦受” . (此时第二个识为 “意根” , 前一识的 “受” 为法尘) 第三个识升起, 辨别此苦与过去经验过的苦受相同或不同, 例如知道这是失恋苦... 第四个识升起, 以前一识的 “想” 为目标, 因此识知想的内容.. (此时第四个识为 “意根” , 前一识的 “想” 为法尘) 所以光是一件 “这是失恋苦” , 就一堆心与心所在运作了. 而且我这个分析还算非常粗糙的了. (甚至会有问题, 只是我大致是这样想的)

根据论中所述,识的升级像是以下的这种流程:

例如一个心路过程, 标准有 17 个识升起, 才能完成一整个心路过程. 那些理论就是在解释每一个识的作用与关系. 而这 17 个可能目标都是某一个 “色蕴” , 所以色蕴的寿命是 17 个心识刹那.

由这样色蕴才17个心识刹那的定义来看, 色蕴也是一种心中生起的“境”, 是识的对象, 而不分内外.


From: David Chiou

《杂阿含经》第63经,将名色、六入处、触的机制详细的解说。

先前曾和 Heaven 讨论到“名色”是否能解为外境?第63经则显示了,凡夫将五阴认为是我、异我、相在;认为五阴是“我”或“我所”。其中的“我所”就是把名色当作外境来看,因此入于诸根(六入处)。

另外,第284经也解说了:“若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心不顾念,无所缚著,【识则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

因此“五阴是我”或“五阴是我所”本来就都是妄见,而会有十二因缘的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