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er: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85经: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7.html#四八五
最后总结说“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
有人知道“菩提乐”对应到哪段经文吗?似乎对应不到。
David Chiou:
南传相关的经典没有该句对应经文,但此经的南传相关经典和北传经典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
经请孔彪达尊者协同 CBETA 搜寻后,发现这四种乐的说法在经论中出现多次,不是北传多出来的经文,而是早有此种说法。
参照其余的经典,这个“菩提乐”又作“三菩提乐”,就是证得最高解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乐啦。
那此经中“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分别对应到何经文呢?在《瑜伽师地论》及《菩萨地持经》的看法是:
《瑜伽师地论》卷35〈3自他利品〉:“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提乐。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CBETA, T30, no. 1579, p. 483, c10-17)
《菩萨地持经》卷1〈自他利品3〉:“无罪乐者。有四种。一者出家乐。二者远离乐。三者寂灭乐。四者菩提乐。信家非家出家学道。解脱种种在家之难。是名出家乐。断欲恶不善法得初禅离生喜乐。是名远离乐。二禅为首觉观止息是名寂灭乐。一切烦恼究竟灭。于一切法。如实觉知乐。是名菩提乐。”(CBETA, T30, no. 1581, p. 891, b11-17)
依照上二部著作,这四种乐是没有祸患的乐:
这个定义和《杂阿含经》第485经的定义可能不尽相同,因为若照第485经的经文字面,“离欲乐”似乎最好对应到“离欲、恶不善法”的初禅。不过,正如第485经所说的,分类的名相不重要,实质要表达什么比较重要,佛陀并没有规定乐只有哪几种。
那要怎么达成这四种乐呢?《瑜伽师地论》说明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70:“复次有四种欢喜。一俭素欢喜。二积习梵行欢喜。三无悔欢喜。四乐断乐修欢喜。第一欢喜能引少欲乐。第二欢喜能引远离乐。第三欢喜能引三摩地乐。第四欢喜能引三菩提乐。”(CBETA, T30, no. 1579, p. 687, b22-26)
David Chiou:
这四种乐在其他论中也很常见,例如: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6:“无学者由此住四种乐故名得现法乐住。四种乐者。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提乐。”(CBETA, T27, no. 1545, p. 137, a8-11)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14〈人品3〉:“现法乐有四种。一出家乐。二闲静乐。三寂灭乐。四三菩提乐。”(CBETA, T28, no. 1546, p. 107, b17-18)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77:“又契经言。乐有五种。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菩提乐。五涅槃乐。有如是等众多契经。所说乐名目种种法。”(CBETA, T29, no. 1562, p. 761, a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