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vid Chiou
中文的“计”和“分别”,前者在阿含经较常见,后者在其余经典较常见。另外,在北传经论的“分别计度”或“计度分别”常连用。
一、“计”的巴利文字义:
《杂阿含经》第199经的“计”,根据庄春江居士的注解:
南传作“思量”(maññati,另译为“想;认为;考虑;思考;思惟”),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想像;抱有(思想、意见)”(conceive)。
根据Pali-English Dictionary:
根据《杂阿含经》第226经:
云何不计?谓:不计我见色,不计眼我所,不计相属。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不计乐我、我所,不计乐相乐。
(白话来说,就是断除“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
另外,巴利《相应部尼柯耶》22相应64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82.htm 也有载:“思量着色者,被魔所束缚;不思量着色者,被波旬所释放。 受……想……行……思量著识者,被魔所束缚;不思量著识者,被波旬所释放。 ”
二、“分别”的梵文字义:
北传“分别心”中的“分别”的梵文是vikalpa,根据Oxford Dictionary of Buddhism:
Vikalpa:
根据Sarvastivada Abhidharma, Sanskrit-English Glossary, by Bhikkhu KL Dhammajoti:
Vikalpa: Discrimination, conceptualization.
根据Bulkwang Fo-Kuang的中文翻译:
分别: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
根据佛光大辞典:
分别:指三种思考识别之作用。分别,梵语 vikalpa。即:
而般若经之所以说“无分别”,原理上看经文说是因为“自性空”,例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201卷-第400卷)》卷395〈73 净土方便品〉:“谓作是念:‘此是施等,由此、为此而修施等。’是三分别执著皆无,知一切法自性空故。”(CBETA, T06, no. 220, p. 1042, b17-19)
三、“计”和“分别”字义上的比较:
“计”和“分别”的字面意义,从英文或中文的解释来看有重叠。
但在阿含经中,“不计”主要是跟“断我见”有密切关系,而般若经中,“无分别”主要是跟“空”有密切关系。
因此究竟“计”能不能说是“分别”,或是差异有多大,要看“断我见”跟“空”的关系如何。
就重叠的部分来看,由于十二因缘因此断我见,缘起所以性空,因此两者相通。
但若将“不分别”解为不分别事理,那只是去除左脑罢了,跟“不计”就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甚至有违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