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修习止、观是成就解脱的基础,实务上有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 《杂阿含经》第560经中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1.html
本经中阿难用他自己的话归纳出四种可成就阿罗汉的修学次第:
经文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都是在说“止”,而“分别于法、量度”或“于法选择、思量”是在说“观”。
另外上上周参加读经班的同学可注意,此经大正藏的标点很乱,刚才已大改版过,标点改正确后,这经会比先前好读许多。
王翔昱:
请问“止观一心”何以归类于止,而不是同时归类于观呢?其实际的行法与 四止观并行有何不同之处?谢谢
David Chiou:
王兄所提出的也是我在标点时曾思考过的问题。直接讲结论:
这边只是标点的不同,如果标点为“止观、一心”,那么“止观”是定慧皆有,“一心”则着重定。
标为“止观一心”,解释为“修行止观到心专注、定的状态”。“一心”又作“心一境性”,着重在定。
因为这句话连着几个词都是在讲“定”的同义词,中间突然冒出一个定慧皆有,会比较奇怪,因此才标点为“止观一心”。
实际上这几个定的同义词不重要,反正就是要表达“定”的概念,像南传此段经文就只一个字“定”带过,没提到各同义词。
David Chiou:
关于“止为先导而修习观”以及“止观双连而修习”有何不同,一般说来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着重“止为先导而修习观”的门派,会先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修习观。
着重“止观并行”的门派,以南传为例,会先修初禅,然后以初禅定的余势修习观、分析五阴等等。然后才修习二禅,再以二禅定的余势修习观。在北传的派别则较多认为可同时修习。其实南传的论中也有提到像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的修行是可止观并行的,像是“无相”的观既可引发智慧(观),也能加深定境(止)。
条条大路通罗门,这些方法都有其适应的群众。
参见庄居士对读: “止观和合俱行(SA.560)”,南传作“止与观双连而修习”(samathavipassanaṃ yuganaddhaṃ bhāve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开发宁静与洞察结合成对”(develops tranquillity and insight jointed in pair)或“开发平静与洞察连结”(develops serenity and insight in conjunction),并解说其模式是先进入初禅,然后出初禅,应用洞察(观;毘婆舍那)于那个经验,即:在初禅中看五蕴为无常,易进入苦与无我,然后进入第二禅,以洞察随观(contemplates;凝视),应用相同的成对程序于其他禅,一直到证初果。按:“止”(samatha),音译为“舍摩他”,“观”(vipassana),音译为“毘婆舍那”。
Linus Hsao:
先从止观说起。此二法众说纷纭,但起码有两种功能,一是得定(世尊所说得抓住五只小动物),二是能观察。如果是把此二者看成两种实修法就会出现自认为修毘婆舍那比较好而不重视奢摩他的讲法(反之亦然),另外就是一些强调修XX观的教派会认为自己才是在修止观的观。以止观来说中土一直都在提及此二道,只不过用的是另外的名词,也就是三解脱学中的‘定、慧’。止者得定,观的结果是得解脱慧。所以戒能生定,定能发慧原因在此。
以当生证得解脱来说止观二道是必要的,然止道是更必要也是重要基础。因为要能观的前提是心不掉举,否则当你想观察时心里一直出现Miranda keer走秀的画面,那就无法观。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止观的观,其所观察的是心。因此经典中所说得白骨观/不净观这类和安般法同属止道,而不是观道。因那是为了入止道而选用的对治法门,对治身见的执著。其他类推。
以解脱道来说大略分三种。也就是阿罗诃慧解脱/阿罗诃俱解脱/三明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17)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CBETA, T01, no. 26, p. 582, a29-b4)
三明解脱是有神通的弟子能证知,以神通观察三界一切众生之死此生彼如处火宅,而自然止诸漏。下列以比丘罗云为例(世尊也是这种类型,差别在于世尊无师自悟并于霎那间成就一切智)。
《增壹阿含经》卷7〈安般品17〉:“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注:安般法),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中略)..游于四禅。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万生、数十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亿载不可计,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乐,寿命长短,彼终生此,此终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彼复以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诽谤贤圣,行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或复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造正见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天眼清净无瑕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复更施意,成尽漏心,彼观此苦,如实知之。复观苦习,亦知苦尽,亦知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以作是观,欲漏心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
是时,尊者罗云便成阿罗汉。”(CBETA, T02, no. 125, p. 582, b5-c5)
上述的三种是解脱道的三大分支,其中的阿罗诃慧解脱数目最多,三明及俱解脱最少,原因由上述三种解脱道的次第可知一斑。以世尊早期的弟子很快证阿罗汉道的弟子来说,他们大多本来就有深厚定力,修习离欲后马上就证阿罗汉(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这是最快也是数量最多的方式。请注意经中的离欲不是普通人的离欲,那是高级的欲,例如以诸禅为解脱,住彼乐彼。而普通人连修定都很难。
《中阿含经》卷29〈大品1〉:“ 尊者舍梨子复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几比丘得三明达?几比丘得俱解脱?几比丘得慧解脱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达,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比丘得慧解脱。舍梨子!此众无枝无叶,亦无节戾,清净真实,得正住立。””(CBETA, T01, no. 26, p. 610, b20-27)
现在来看看止观,阿难尊者和上座有过这么一段谈话纪录。
《杂阿含经》卷17:“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16-25)
这里的‘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通常被解释成先修止或先修观,但以实修的过程来看,止道会先成就原因如前所述。然止观二道本身是互相以螺旋状的方式互相成就。也就是: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止道得定后,须修观道才能有解脱慧(智果)。
修习观已,亦成于止-→然要有稳定的观察力,则需要有止道的基础才能稳定的观察禅境。如同水清不动后能看进水底一样。也因此修观道后如果有困难,则要回来修止道,如此相辅相成。
而上述的止观二道的修习在前面的解脱道的三大分支(阿罗诃慧解脱/阿罗诃俱解脱/三明)都具备,差别在于俱解脱/三明得证者,将观察的能力(经中称为智通)修到极致,能观察到最微细的心,也因此能入灭心定当下了解了何为涅槃。
Linus Hsao:
承上,以杂阿含560经来说,阿难尊者对于这四种求解脱道的行者,都会予以赞同并鼓励他们(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阿难尊者对于解脱道的理论知之甚详,一听就晓得对方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杂阿含经》卷21:“ 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何等为四?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于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说初道。”(CBETA, T02, no. 99, p. 146, c22-28)
第一种行者是利根者,只要听到世尊诃责五欲就能心领神会,最典型的比丘就是除粪比丘。这类人听闻正法后就能迅速的得证,因此经文中简单描述‘比丘、比丘尼”坐”’。一端坐下来就是心清净如除粪比丘,这类人证道很快。中国的禅宗如六祖慧能大师就是此类人,一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心领神会,由六祖坛经可知他的根基之利。
《杂阿含经》卷21:“ 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说道。”(CBETA, T02, no. 99, p. 146, c28-p. 147, a3)
第二种行者也是利根者,和第一种差别只在于需要反复由各种角度思量并检择世尊的教法,一样是很快的证道。
《杂阿含经》卷21:“ 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说道。”(CBETA, T02, no. 99, p. 147, a3-8)
第三种是顿根者,虽名为顿根但只是和前述的比较之结果。这类行者虽然了解世尊所说得教法,但习性使然如大刚所提的难陀比丘一下子无法断除情欲,也就是说道理都懂但身体不听控制,这类人的心就是上述所说得‘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也因此需要以各种方式调伏。以难陀为例世尊用的方式比较劲爆,直接待他去天界和地狱,当他看到地狱那一锅后,马上就吓醒了了解到世尊所说不虚。之后能静心修行一样是证解脱。现世的行者能用的方式就是常见的白骨/不净/数息这类调伏法门
《杂阿含经》卷21:“复次,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说道。””(CBETA, T02, no. 99, p. 147, a8-11)
第四种则是前文所述的得三明或是俱解脱的行者,在此不赘述。
David Chiou:
印象中南传一般是认为止观无法同时修,因为南传把止观的分解动作拆得比较细,止就专心止,止完才观。不过在南传‘无碍解道’这部论中,解释此经经文列了十几种“止观俱行”的修法,看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的修法就是有办法“止观俱行”的?例如观“无相”既能增进慧,也能增进定? 我把该品放在: agama:无碍解道_1俱存品_俱存论 提供有兴趣的人参考。不知道我这样解读是否正确?
(本版还是以经律为依归,只是这经可参考的资料太少,所以也查查论。)
Heaven Chow:
南传应该还是有止观俱行的情况,主要是在证果时候。我引用一段《阿毘达摩概要精解》的内容:
当他如此观照时,由于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将生起。”于是,在有分断之后生起了意门转向;随着生起的是两个或三个缘取目标的无常等任何一相的观智心。它们被称为遍作、近行与随顺。当行舍智与随顺智圆满时也被称为“导向出起之观”。
--《阿毘达摩概要精解》第九章:业处之概要
有老师提到,这一段就是在谈“止观双运”(止观俱行)的状态。
我个人的理解是,当我们以色法为所缘,修止达至一心时,可证入色界禅。再以名法或概念法为所缘,修止达至一心时,可证入无色禅。而这里所谓的止观双运,是先修观禅,例如以“无常”为所缘,观察五蕴的无常相,这就是“观”。如上文所说,当观智成熟时,会生起(道)安止,也就是以“无常”为所缘而达至“一心”,此时同时是止与观,接着行者就可生起果定,证得圣果。
这时就是止与观俱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