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son Chang:
SN 51.10 的优陀那偈很难翻译,目前先这样,看大家有什么看法:
“权衡无法比较的存在(意指涅槃、涅槃是不可与任何事物比拟的),牟尼舍弃有行(以神足住世一劫的选项), 身内喜乐、入定,破坏有行(觉得这边的sambhava可能指广义的轮回)的铠甲。”
David Chiou:
也可以直译,然后用注解的方式说明。
也可参考其他经中对这一段的翻译。以下只是我刚才用关键字搜CBETA找到的:
《长阿含经》卷3:““‘有无二行中, 吾今舍有为;
内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CBETA, T01, no. 1, p. 17, a25-26)
《大般涅槃经》卷1:““一切诸众生, 皆随有生死,
我今亦生死, 而不随于有,
一切造作行, 我今欲弃舍。””(CBETA, T01, no. 7, p. 191, c13-15)
《般泥洹经》卷1:““无量众德行, 有为吾今舍,
近[21]远应度者, 已度应度者。””(CBETA, T01, no. 6, p. 180, c10-11)
[21]远应度者=来一切安【元】【明】。
《佛所行赞》卷5〈神力住寿品 23〉:““我今已舍寿, 三昧力存身,
身如朽败车, 无复往来因,
已脱于三有, 如鸟破卵生。””(CBETA, T04, no. 192, p. 44, a1-3)
《摩诃摩耶经》卷2:“尔时,如来既许天魔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即便舍于无量之寿,以神[1]通力故住命三月。于时大地六种震动,日无精光、风雨违常,天龙八部莫不[2]骇怖,来至佛所[3]侧塞空中。”(CBETA, T12, no. 383, p. 1011, a7-10)
[1]〔通〕-【宫】。[2]骇=惊【圣】。[3]侧=畟【明】。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6:“佛作是念:“我今宜可入如是定,随彼定力,留其命行舍其寿行。”作是念已便即入定,留命行舍寿行。于时大地悉皆[2]振动,四方炽然星光堕落,于虚空中天鼓自鸣。佛从定出说伽[*]他曰:
“诸有等不等, 牟尼悉已除,
由得内证定, 如鸟破于㲉。””(CBETA, T24, no. 1451, p. 388, a11-17)
[2]振动=震动【元】【明】下同。[*3-1]他=陀【宋】【元】【明】【宫】*。
Anderson Chang:
谢谢。从你列出这几经看来,似乎提供一个南传少人想过,对没实修现代人更不可思议的可能。
《摩诃摩耶经》卷2:“尔时,如来既许天魔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即便舍于无量之寿,以神[1]通力故住命三月。于时大地六种震动,日无精光、风雨违常,天龙八部莫不[2]骇怖,来至佛所[3]侧塞空中。”(CBETA, T12, no. 383, p. 1011, a7-10)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6:“佛作是念:“我今宜可入如是定,随彼定力,留其命行舍其寿行。”作是念已便即入定,留命行舍寿行。于时大地悉皆[2]振动,四方炽然星光堕落,于虚空中天鼓自鸣。佛从定出说伽[*]他曰:
“诸有等不等, 牟尼悉已除,
由得内证定, 如鸟破于㲉。”
似乎是在那当下佛陀就已舍弃寿行(所以天地大变),接下来的三个月是用神通力定力维持住的!
那从这方向去解这四句就好解的多,至少有大方向,再斟酌一下用字即可。
Anderson Chang:
庄居士似乎在月初又改了这边的注解。
他的新注解如下:
“Tulamatulañca sambhavaṃ, bhavasaṅkhāramavassaji muni.
Ajjhattarato samāhito, abhindi kavacamivattasambhavan”ti.
“有无二行中(DA)”,南传作“权衡不可比的与出生”(Tulamatulañca sambhavaṃ,另译为“等不等生成”),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比较不可比较的与继续生存”(Comparing the incomparable and continued existence, AN.8.70),并解说此偈难懂,《满足希求》有二种解读:i.将tulaṃ(可比的;个别的)与atulaṃ(不可比的)对比解读,前者指欲界与色界,后者指无色界,而“有行”(bhavasaṅkhāraṃ)是导致再生的业。ii.将tulaṃ解读为tuleti(衡量;考虑;权衡)的现在分词tulenta,将atulaṃ(不可比的)与sambhavaṃ(出生)对比解读,前者指涅槃,后者指生存,而“有行”是得到生存的业(AN.8.70)。长老认为后者的解读较适宜。
首先,他的新注解关于“有行”(bhavasaṅkhāraṃ) 的见解与我先前相同,认为是以神足力造下”存在”bhava 的业行(意志行)sankhara。
不过这不是很重要,这几天再看最难解的首句,坦白说觉得第二种解法有点牵强,怎么会把 ii.将tulaṃ解读为tuleti(衡量;考虑;权衡)的现在分词tulenta,将atulaṃ(不可比的)与sambhavaṃ(出生)对比解读,前者指涅槃,后者指生存,而“有行”是得到生存的业。
Tulamatulañca sambhavaṃ
单就巴利文来说实在很不像 Tulam = tulenta?
另一方面,若直译字义
存有/存续 (等、比、衡量) (不等、不可比、不可衡量)
也有可对应的经典版本,就是 诸有sambhavaṃ等不等Tulamatulañca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6:“佛作是念:“我今宜可入如是定,随彼定力,留其命行舍其寿行。”作是念已便即入定,留命行舍寿行。于时大地悉皆振动,四方炽然星光堕落,于虚空中天鼓自鸣。佛从定出说伽他曰:
“诸有等不等, 牟尼悉已除,
由得内证定, 如鸟破于㲉。”
依这个解释方向(不是说这个是标准解答,毕竟伽他本就简短难解)
或许可以翻为:
各种可比不可比的存续,
(以及有行)牟尼皆已舍弃;
由身内的喜乐与定,
打破如同铠甲般自我的存在。
觉得怎样?
Anderson Chang:
1. “ (以及有行) ”不需括号,偈颂有bhavasaṅkhāra
使用括号,是因在巴利文中,有行属于第二句,且印度文的字序是 有行-舍弃-牟尼(翻成中文就该是:牟尼舍弃有行)
但由于我采《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 的方向理解此偈,它把等不等跟有行都当作舍弃的内容。
“诸有等不等, 牟尼悉已除,
由得内证定, 如鸟破于㲉。”
故无法变成这样:
各种可比不可比的存续,
牟尼舍弃有行; (那等不等呢?)
身内喜乐与定,
打破如同铠甲般自我的存在。
觉得大家不用括号也很好,那就不用括号了
2. “由身内的喜乐与定”,不知为何跑出“由”字?所有的版本都没有“由”字,意思会变成“打破如同铠甲般自我的存在”,是“由身内的喜乐与定”的缘故。
出现”由”也是根基于此。若依循其他经,则当然也可删除。
一般说来“打破如同铠甲般自我的存在”不是由于“由身内的喜乐与定”,但也可以解释为依定发慧,只是转折有点太快。
《长阿含经》卷3:““‘有无二行中, 吾今舍有为; 内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CBETA, T01, no. 1, p. 17, a25-26)
的确,内身喜乐定跟破除自我中间跳跃了不少过程,尤其是慧观的部分。
伽他本就言简意赅,甚或重点式的表达。
我个人认为,佛陀在这两句中,只挑重点说出,(前面略过了持戒、清净业障、六根门头等步骤)修定的成就,以及(后面略过慧观的实修)解脱的境界。
典型伽他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