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初期汉译佛典疑难词释义”,苏锦坤作: 19.《杂阿含•977经》:洛漠说、等分起 《杂阿含•977经》:“彼沙门婆罗门实尔洛漠说耳,不审不数,愚痴不善不辩。”[141] “洛漠”或作“落漠”。《宋书•五行志》记载,有人自称是“圣人所使”,下狱审问之后,“是东海县吕畅,辞语落漠,髠,鞭三百,遣。”[142] “落”字有一字义为“草木凋零”,《一切经音义》:“凋落(……下即各反,《说文》云:‘草木凋襄也。’……)”[143] 《一切经音义》“漠”字的相关诠释为:“《说文》……‘漠’谓‘北方幽冥沙漠也’,从水莫声也。”[144]《说文》作“北方流沙也。”[145] 上引之《一切经音义》“草木凋襄”可能是“草木凋零”的讹写。周一良引《宋书》“且持盈畏满,自是家门旧风,何为一旦落寞至此?”及“力作此答,无复条贯,贵布所怀,落漠不举。”认为“落漠”是“疏略纰漏之意”。[146] 笔者认为,如果合并此条引文与《宋书》〈五行志〉“辞语落漠”看来,《杂阿含•977经》“落漠说”似乎是“言谈夸大疏漏、没有条理”的意思。 此一用语,到唐朝时仍然使用,例如义净法师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译文的小注“其放生器者,但为西国久行人皆共解,东夏先来落漠,故亦须委其仪。”[147]文意为“‘放生器’这种滤出小虫的器具,在印度施行已久,人尽皆知,来自东夏的唐人,刚到时较生疏易出纰漏,必须详细了解此一器物与用法”。 又如《南海寄归内法传》:“向使早有人教行,法亦不殊王舍,斯乃先贤之落漠,岂是后进之蒙笼者哉?”[148]此处“蒙笼”意思与“朦胧”相当,应是“含糊”之意,而“落漠”则相当于“疏漏”。 《杂阿含•977经》后面经文有“等分起”的词汇:“或从风起苦,众生觉知,或从痰起,或从唌唾起,或等分起。”[149] 汉译佛典“等分”有“平均分配”、“分成数量相同、大小均等的若干份数”的意思,例如: 《长阿含•2经》:“时诸国王即命香姓:‘汝为我等分佛舍利,均作八分。’”[150]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尔时诸比丘与沙弥等分安居施物。”[151] 但是,《杂阿含•977经》此处经文显然不是“平均分配”的意思。 《四谛论》: 复次病有二种:一身、二心。身病复有二种:一因界相违名缘内起,二因他逼触名缘外起。是身病者。由名因处有差别故,品类多种。名差别者,谓漏、癞、痈、疽、气、嗽、肿、癖、疟、风狂等。因差别者,谓痰、风、胆及等分病。[152] 《佛本行集经》: 若体旧有诸余杂病,或痿黄病,或风癫病,或痰癊病,或等分病,或余诸病。[153] 《四谛论》列举四种病因:“痰、风、胆及等分病”与《杂阿含•977经》相同,《佛本行集经》提到的病“或痿黄病,或风癫病,或痰癊病,或等分病”,如果“痿黄病”当作与“胆”相关的话,也是与《杂阿含•977经》相同。前者为南朝真谛所译,后者为隋朝阇那崛多所译,三人虽然年代不同,所译的经论不同,但是面对相同的(或者至少是“类似的”)文句,都翻译作“等分”。 从巴利对应经文《相应部•36.21经》来看,此处的对应用字为“visama”,“vi-离”“sama相等的”,意为“不平均的、不调和的”,如果依字面直翻的话,应该是“非等分的”、“不均等的”,似乎和译词“等分”正好相反。所以“等分”也许不是直接从“visama”翻译得来的。 《大智度论》:“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根本四病:风、热、冷、杂;般若波罗蜜亦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四病:贪、瞋、痴、等分。淫欲病分二万一千,瞋恚病分二万一千,愚痴病分二万一千,等分病分二万一千。以不净观除贪欲,以慈悲心除瞋恚,以观因缘除愚痴,总上三药或不净、或慈悲、或观因缘除等分病。”[154] 《大智度论》此处叙述,身体的根本四病“风、热、冷、杂”与心志的根本四病“贪、瞋、痴、等分”对应,原先其他引文出现的“风、胆、痰、等分”相对于“风、热、冷、杂”,可以理解《大智度论》的“杂”是前三者的混合、综合而成的病,“等分”应该也可以如此解释:“综合各项的结果”。此处显然不能以“visama不调和”来解释“等分”,而是应如净影《大智度论疏》的诠释:“四病根本者,即风、热、冷、杂,(杂)亦名等分。三病据偏发为言,等分据三种等起。”[155]也就是说,单独一项病因(偏发)所造成的病,就称此一病为“风”、“热”或“冷”,如果有三种原因并起所造成的病,就称为“等分”。例如《坐禅三昧经》:“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诸如是等种种病,种种法门治。”[156] 笔者建议,不把“等分”当作“visama”的对译,而认为“等分”在某些文脉之下,是指“各有前面数项的成分”或“前面数项的混合、综合现象”。 Pariyesana Ariya 提到... 苏老师 您好! 有关本文于〈杂阿含977经〉所论及的“等分”,您认为与其相对应的巴利文是“visama” ; 本人认为与“等分”对应的似乎是“sannipātikāni”,其字义为“ come together” (混合),而文义为“mixed syndrome” (合并症) –正如您文中所述是指前面数项(胆、痰、风)的混合、综合现象。 至于“visama”,出自完整的巴利语词“visamaparihārajāni”,我认为与其相对应的汉文是“自害”。于此,“visama”其字义为“ incorrect” (错误的),而完整的文义则为“被(自己的)错误(行为)所伤害而生起”。 Your comment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With best regards, Pariyesana Ariy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