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出家人怎么吃东西?”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五〇〇

本经表示不管是懂得事理而规划、仰观星历以测未来、为人做信差或跑腿、帮人开药或治病,出家人只要以此贪图利养,就是邪命、不清净。佛教出家人如法乞食为生,不贪图利养,而是清净的修行人。


student:

唉呀!……师兄这段文可打了一票企业化经营寺产的人。

不过末学的疑问是,这段文会不会与佛教僧团后来接纳婆罗门教“五明”教学的方法起冲突呢?


David Chiou:

我没有打人啊~~ 请明察,人不是我杀的~~~ :-D

佛陀在经律中的开示,和五明没有冲突,佛陀表示只有出家人在以这些技能而贪取名闻利养(邪命活),才是禁止的。

佛陀常教导四众可以学习五明以行走人间,也称赞对于五明精通的比丘及居士,例如《增壹阿含经》卷三〈弟子品4〉:“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晓了星宿,预知吉凶,所谓那伽波罗比丘是。……明算术法,无有差错,所谓尼拘留比丘是。分别等智,恒不忘失,所谓鹿头比丘是。”(CBETA, T02, no. 125, p. 558, c7-14)

其实佛世时的正经的世间学问就是五明,如同现今学校的必修课。能仰观星宿才有天文历法,古代的星象学类似当今的气象局。举例而言,中国史上影响力可说最为深远的历法‘大衍历’,就是唐代的一行沙门所作,其历法的精神几乎被运用了一千年,明末才被西洋历法取代。

印象中,甚至有一条戒律要求僧众如果有空闲的话,要熟悉一些这类学问、技术,以作为教化弟子的方便,否则故意偷懒不学的话是犯戒。

因此严格说来并不是“佛教僧团后来接纳婆罗门教五明”,五明是佛世时的高档学问、就是那时人们所知的科学,也不属于婆罗门教。佛陀的确要求弟子以勤修戒定慧三学为主,但佛陀对于弟子们熟悉世间的学问以方便教化,也是称许的 :-)


student:

明白了,关键在以适当的学习,熟悉技巧的运用,藉以方便善巧的教化众生是被允许。倘若以此贪取名闻利养就是“邪命活”。


David Chiou:

的确,理想中的佛教出家人是不贪取名闻利养、不赚钱的,因此不管出家人做任何事,贪取名闻利养都是“邪命活”(以不正当的手段谋生;正当的手段是乞食、不贪)。

至于心中是贪还是不贪?这是当事人自己知道的,我们就不宜多加指指点点了。

至于在家众,并没有戒不淮赚钱,因此也就没这问题,只要不以违反法律的不正当手段谋生即可。


Daniel Liao:

假若法师常常写字跟人结缘,若法师每写一张收钱这算邪活命吗?


David Chiou:

根本上要看他这么做是不是贪图利养。不过他贪不贪,我们外人无从得知,就不方便多谈。

若就戒相上,一般说来出家人说法或做事不宜“标价收钱”,因此对戒律比较有研究的法师会尽量避嫌。

再者,收的钱是作义卖而不入自己口袋?还是自己没收钱而是由协助管财务的在家众收钱(南传发展出的“净人”制度)?这些都有不同的考量,因此根本上还是要自己审视发心是否为贪。


Daniel Liao: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要把戒律拉近来一起看会不会比较精准?我对于“邪命求食”这句话还是不明白,我了解有观星等世间的技艺世尊应该是允许的,但怎么样才不会“邪命求食”,若单就经文来看我自己就不知怎么样才不会邪命求食~内心的问题不论的话。


David Chiou:

“邪命求食”的白话是“以不正当的方法谋生”,对出家人来说,正当的谋生方法是乞食、不贪图利养。如果真的有兴趣的话,细部可参考出家律,不过由于时空背景不同,很多戒相的细节在现代很难持守,因此不建议以戒律要求别人 :-)

对在家人的话就比较简单,因为在家人基本的就是五戒,不违反五戒的正当的谋生即可。这也是“八正道”的“正命”。

 
agama/研討_怎樣不是邪命求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21389389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