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44经表示四无量心等诸多法门皆可从四念处(念觉分)入手、完成七觉分。

个人对于四无量心搭配七觉支的操作有些问题,如经所说,慈心观为念觉支的初始,接下来的择法是如何去操作?

四念处在我的理解中,以身念处举例而言,念觉支建立起来后,择法可以直接看到身的无常。

那如果以慈心禅建立念之后,慈心观缘假想的无量众生,是如何择法呢?看到自己不好的想法后都刻意转为慈念吗?这里我便不太理解

我后来的假设是:用慈心观建立起念,有点像止,在择法的时候,还是搭配七觉支的核心 向于厌 向于舍,意思是,用慈心观建立止,择法时准备要观了,要转个弯,转成观:向于厌、向于舍或者是四谛观的择法,而不是在建立慈心念后,还一直以无量众生作为择法的观法。 个人理解而已,欢迎大家针砭讨论。

这里我觉得经典写得较简略,可能需要实修或论典来说明较为清楚


David Chiou:

好问题 (y)

在修习慈心观后,自然也会有身、受、心、法的过程,例如说修慈心观时感到快乐是受念处,慈心而没有瞋心或是起了贪心等,是心念处,接着到法念处觉知在修时是否有五盖,都是很自然的过程,这样自然就会迈向七觉支的各觉支。

也就是说,慈心观在佛法的操作下,并不仅仅是一直观想慈无量,而是会引导入佛教的四念处及七觉支修行。观想慈无量只是慈心观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那么慈心观的择法觉支是什么?例如因为有身、受、心、法的体会,因此就能择慈心、去除瞋心,这是最明显的。当然,对贪心、散乱心等等觉知或择法,也会在修习慈心观中更加清晰,毕竟静止的湖中任何动静都会很清楚,因此就能够择善法、去除不善法,接着精进修行(精进觉支),自然就会因慈心产生喜悦(喜觉支),以及更进一步地身心都轻安(猗觉支),在这轻安之下就容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觉支),乃至达到平等、舍离一切(舍觉支),进而证知四圣谛。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四念处和七觉支的原则应该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举一反三。如果论中对于如此实修有不同的看法,也请大家不吝告知。谢谢!


David Chiou:

陈建说的“要转个弯”是对的,四念处或七觉支是一步一步增进的过程,在一个步骤觉知稳固后,就会转移到下一个步骤上,才能增进,不像修定的重点在于将心放在同个所缘上。


Jiss Ye:

如何由慈心观修行到解脱?

《中部》第52经有说明:
修慈心证得禅定后,再对慈心禅定的名色法修观:[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
由此断除烦恼、证悟涅槃。

八城的居士第十请教阿难尊者:佛陀是否说了一法,能使比库们通过精进获得解脱、断尽烦恼?阿难尊者连续回答了十一种修习止观的方法:先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心解脱、悲心解脱、喜心解脱、舍心解脱、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和无所有处定;从这些定出定后再修观, 能得漏尽,证阿拉汉果;即使不能,也可证不来果。

八城经 (Atthakanagarasuttam):译自《中部》第52经。

“居士,于此,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 念 。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 ,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 ,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盘,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 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二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三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四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以慈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处,一切如自己,对具一 切[有情]的世间以慈俱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害遍满而住。他如是审察、了知:‘此慈心解脱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 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玛欣德 尊者 Mahinda Bhikkhu 译自《中部》第52经


陈建:

感谢 Jiss Ye师兄,我一开始的确是想,假想观怎么能直接得解脱呢? 我的[转个弯]的意思跟大刚兄讲的有点小小不同,大刚兄讲的是稳固觉支而向下一步转换所缘,我的想法是在同一个所缘上观法的无常无我特性直到解脱:是 直接观一个所缘从一开始观到心解脱,慈心观没办法,必须从假想众生转到观向于厌、向于舍,相较之下,四念处任何一个念处,从头观到尾都不需转换所缘,法的特性就会自己显现出,怪不得世尊要说:四念处是唯一之道,此唯一 并非只有,而是像直达车那样,不用换车,用慈心观当所缘也很好,就是在念住稳固后转换一下所缘即可,但也可能像大刚兄说的,这个转换过程是自然的,碍于小弟实修不足,讲到这就要打住了,无法另作猜想


David Chiou:

若单看经中的步骤的话,细部分解动作是:

身念住 → 受念住 → 心念住 → 法念住 ⊃ (调伏)五盖、(培育)七觉支 = 念觉支 → 择法觉支 → 精进觉支 → 喜觉支 → 猗觉支 → 定觉支(包初禅至四禅,也就是 Jiss 说的入定) → 舍觉支 → 证知四圣谛

To 陈建, 慈心观的假想从散布慈心给自己、给他人的开始,进一步地拓展“慈心”,在心念住的着墨或许多一些,这种作法也是四念住的一种,如第744经所述。其实,不只慈心观是假想,初学者对不净观的观想也是种假想,到后来自己证知了才不是假想 :-) 纵使是数息观好了,其实气息也只是因缘和合的,不是真实法,但以之为所缘而可以更进一步。

就个人所知,有四圣谛概念的佛弟子,修习慈心观到了舍觉支的时候,也自然可以领会其无常的特质,并进而实证四圣谛;另一种作法是在每一个觉支都探索其四圣谛的特质,也就是此经中说的“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知苦谛而依远离、断集谛而依无欲、证灭从依灭、修道即向于舍,那也就像陈建说的“法的特性就会自己显现出”。条条大路通罗马,都可以试试啰 :-)


陈建:

嗯嗯,感谢师兄回应,我想我可能有些自己的思想执著,我一直想:慈心观的所缘是假想啊,我后来重看大刚兄的回应,发现是这样:一样是慈心所缘,但是在建立念住后的择法,是择善不善法,所缘还是慈心所缘:散播慈爱给无量众生,但是已经具有择法的作用了,即在慈爱所缘下的修行七觉支,是所缘固定,但每一支有其观察作用(有点像止观俱行?),很难再想了:真的要实修XD


陈建:

回应四年前的讨论,确实心在达到舍的时候,会有其自然的反观功能,我的问题就是,我常常还没实践,就自以为已经达到反观的层次了,惭愧惭愧。

附上经文:
中部52经/八城人经(屋主品[6])(庄春江译)
....

 再者,屋主!比丘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后而住,像这样第二方,像这样第三方,像这样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向、到处,对一切如对自己,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他像这样深虑:

‘这慈心解脱也是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他了知:

‘凡任何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都是无常的、灭法。’

当他在那里住立时,……(中略)未达无上离轭安稳的他到达。

....

注解:

“本修行愿(SA);本所行、本所思(MA)”,南传作“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abhisaṅkhato abhisañcetayito),智髻比丘长老英译为“为条件所支配与意志生产的”(is conditioned and volitionally produced, MN),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被意志所建构与生产的”(is constructed and produced by volition, AN),或“被意志产生的与形成的”(generated and fashioned by volition, SN.12.37),并解说,此段这是指反观(paṭivipassanā, counter-insight),即对行使观功能之识的行为应用观的原理,基于此而到达阿罗汉的状态。

 
agama/研討_慈心觀如何結合七覺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3960027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