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方法佛经的校勘与集注必须特别审慎的进行,因此将本书编辑时采用的方法略述于本章,提供给对于编辑准则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以昭公信。一般读者可径行跳过此章。 本书如何确保内容的正确性本书的重点为“经文”本身,附带的内容如“注解”、“导读”等,都期许以严谨的态度加以求证,白话内容旨在协助理解经典,培养每位读者深入经藏的能力,而不必依赖编者的诠释,因此白话内容必须基于确实的经文依据。 “注解”皆以经解经而求证,每卷皆经过最少四位编辑的交叉检验,以期避免断章取义或有疑义之处。每卷的编辑当中最少二位老参,作义理上的查核,其余则可以是新学,协助检验内容是否能让初学者理解。全书共有十多位编辑合作完成各卷初稿及相关搜查比对,再由总编辑及副总编辨正、修订、整合、最终定稿。也因此从初稿完成后,历时五年才产生第一册的完稿。 在以经解经的方法而言,若于阿含藏有定义的专有名词,即以阿含藏内的定义为准;若阿含藏内没有明确定义,则同时参照汉译各版三藏以及南传的相对应经文,交叉比对。这当中CBETA电子佛典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方便编辑们调出各版藏经以厘清名词定义,南传的相对应经文则主要参考《杂阿含经南北传对读》、《汉译南传大藏经》、《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 另外也运用古今佛学工具书,如《一切经音义》、《续一切经音义》、《翻梵语》、《翻译名义集》、《释氏要览》、《诸经要集》、《法苑珠林》等古书,搭配近代的《丁福保佛学辞典》、《佛光大辞典》、《杂阿含经论会编》、《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汉译阿含辞典》、《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南山律学辞典》等,以期择各家之长,用浅显易懂的白话加以解释。在此过程中也开发了“一行佛学辞典搜寻”系统: http://buddhaspace.org/dict/ ,方便诸方线上查询特定专有名词在各佛学工具书中的解释。 为让读者能轻易读懂经典,进而闻思修、信受奉行,本书内容避免玄虚的用语,而采易懂又不失原意的白话用词。若特定的名词诸方看法不同,则尽量以客观的立场选取初学者容易理解又合理的解释,其中若有复杂的辩经或辨证内容则列于线上“进阶辨正”栏,供有意深究细节的读者探索。若各佛学工具书都没有某专有名词的白话解释,则向诸方征求厘清,在网络上开启讨论,并向法师大德请益,遵循依经、依律的原则辨正,书末的“志谢”一节即列出除了编辑群外曾贡献过宝贵意见的一些法师大德。 在经文文字上,特别感谢“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的努力,而有完整的校勘。CBETA 的大藏经费时十年,其中《杂阿含经》是以大正藏为底本,而大正藏则以高丽藏为底本,并对校宋本、元本、明本,部分参考圣本、金刚峰寺本,少数校勘 CBETA 亦参考了永乐北藏及碛砂藏,或根据前后文修改用字。校勘的详细资讯皆详载 CBETA 及本书中。部分难句为确认意义,也参考巴利藏各中、英译本。 各小经的“对应经典”则以香光尼众佛学图书馆“南传大藏经目录检索系统”的经目对照数据库为底本,一经一经地比对“Suttacentral.net”、“杂阿含经南北传对读”的线上资料(这些资料则已参考了《杂阿含经论会编》的对应经典、《佛光阿含藏》的经典对照表、赤沼智善的《四部四阿含互照录》),找出相异处加以讨论辨析,并通知前述线上数据库的管理人员,以作修正的参考。 若读者有对本书的斧正或建议,还请不吝至“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发文提出讨论,以使本书内容更斟完善。 断句标点为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书采用新式标点符号。 本书集诸多学者的研究和编辑们的审阅,修正了许多《大正藏》中过往日本学者所标示断句的错误,以及其余版本新式标点忽略的部分。所有标点修正之处,皆已和CBETA沟通取得共识,最新版的电子大藏经中,也有采用本书编辑过程中找出的标点修正,让《阿含经》的句读更为正确。 就校勘符号的标示而言,《大正藏》是以“头标”标示校勘,也就是校勘符号摆在要校勘的字词之前,但现代人所习惯的是“尾标”,也就是校勘符号摆在要校勘的字词之后。本书为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采用“尾标”。 市面上新式标点的佛经,在一般对话中称呼某人时,会使用惊叹号称名,例如“如是,比丘!”这是考量巴利文呼格而有的标点方式。本书编辑时曾考量中文的习惯用法,不拟以惊叹号称名,然由于中文佛教出版界当今几乎都以惊叹号称名,因此决定随顺当今佛教出版界的习惯,使用惊叹号称名。 CBETA标点的规则中,有上引号不必然有对应的下引号,本书也不特别加以修改。 经文修订本书若非必要,不修改经文,以保持经文的原貌。校勘皆基于CBETA,若发现《大正藏》有明确经文阙漏、衍文、或错植,也会在与CBETA沟通取得共识后,才会列入校勘、修订经文。 因此虽然如《杂阿含经论会编》以及许多学者有各自主张经文可修订的部分,本书采取较保守的作法,只在有修订的必要性、且确认修订后意义绝对正确者,才加以校勘修订。若有学者所建议之经文修订对于经文意义的理解很有帮助,但该修改不具必要性者,则列入“进阶辨正”之中酌供参照,而不直接修改经文。 在《大正藏》校勘中标示各版藏经不一的部分,由编辑依据前后文义选择最适合者,以方便读者阅读。举例而言,若宋、元、明版藏经皆采用甲字,而大正藏却采用乙字,若文义上用甲字较正确,编辑即会选择甲字,并在校勘标明此处各版藏经的异同。 对应经典本书的“对应经典”的原始数据库来自于A Digital Comparative Catalog of Āgama Literature,并由编辑逐一比对suttacentral.net、杂阿含经南北传对读等资源,以及根据读经班的讨论,而作修正。这些数据库又各自参照了姊崎正治、赤沼智善、《杂阿含经论会编》、《佛光阿含藏》等资源,于此不一一介绍。 在“对应经典”的表列上,有以下原则:
《杂阿含经》罕用字缺字列表目前 Unicode 中文编码收录了许多的罕用字,一般的电脑操作系统已能呈现,另外一些罕用字虽然未被 Unicode 收录,在 Unicode 中也可以找到外形相近的异体字或意义相同的 Big5 通用字。 本书中为方便读者的阅读,罕用字原则上依序采用Big5 通用字、Unicode、Unicode异体字等呈现。其余罕用字则会另行造字呈现,因此在本书中不会见到组字式,此类造字在线上版则会以组字式显示。 下表罗列《杂阿含经》中的罕用字以及各字的 Unicode、极接近的Unicode、通用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