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问药山惟俨∶「怎样才不会被外境所迷惑? 」药山反问∶「外境怎麽会妨碍
你呢? 」僧说∶「我就是不懂啊! 」药山问∶「是什麽外境迷惑了你? 」
人要不被外境迷惑,谈何容易! 外境包括诱惑、冲突、威胁、打击,以及使人心
花怒放的赞叹、歌颂、称扬、美誉等。也即是人生的种种遭遇。有人说,社会是个大
染缸,好环境塑造高尚的品格,坏环境则养成低落的道德。这麽一来,人就得凭运气
了,不知道如何才能运用环境,使得自己不断的成长,不受负面的影响呢?
禅的修行方法和观念,就得叫人把利害、得失、人我、是非、的关键撇开,超越
主观的立场,甚至超越客观的立场,透明的看待该件事。只要心中无私无欲,便不会
被外境迷惑,《金刚经》中明示「无我、无人」,外境岂能干扰得到。
因此,此僧问了药山这个问题,药山回答的是∶「外境怎麽会妨碍你呢? 」此僧
还是会不过意来,依然听不懂药山的反问,他总认为是外境中的人、事、物,妨碍了
他,其实问题出在他的心中有所不安有所期待,所以外境能够影响到他,这就是因为
心中自迷所以心随境转,如果心有智慧,便能使得境随心转。
~摘自圣严法师〈禅悦〉专栏 (中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