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2077/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belleyyc (乌龟慢走)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正思维]与[内正思维] 时间: Sat Aug 23 11:15:11 2008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我大概了解这部份,不过反过来我会想再问,为□□□t卷二十八谈到的正思惟 > 没有包含八正道的正念呢? > 原来的讨论如下: > 至於个人认为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在於:在这卷谈的正思惟是建立正见的 > 过程中所必须的思辨能力;在建立正见之後,就会接著有正志、正语、正业 > 等实践的方法。 > 我先猜想为什麽这里的正思惟不包含正念,是不是因为正念还在正见之後? 师兄的臆测无误,的确是因为正念在正思惟之後,所以,我认为在卷28提到 正思惟不包括正念。 > 如果是这个原因,我是觉得有点勉强,因为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是「预流」, > 尚未入流,也就是同样的不包含八正道的正念才对。但若不是我猜想的方向, > 那就要请问为什麽杂阿含卷二十八的正思惟不包含正念? 这点也是我正想与师兄讨论的地方,如果我有理解错误还请师兄不吝指正。 我想提出师兄与我思考上的差异。 若将八正道对比预流支, 师兄提出的是: 预流支: 亲近善男子 听闻正法 内正思惟 法次法向 八正道: ------------------- 正思惟 实践正确的八正道 我当时所想的: 预流支: 亲近善男子 听闻正法 内正思惟 法次法向 八正道: [ 正 思 惟--> 正见 ] [正志、正语、正业、正念....] 也就是师兄似乎将八正道的实践放在法次法向的部份(如果理解有误,还请 指正);我则将亲近善男子与听闻正法对比 [正思惟 -->建立正见];其馀的 则是实践的方法,放在法次法向。 为什麽会这麽想?因为这些请法的比丘们从一开始就相信佛陀是善知识, 认定他说的法是正法,因此听闻後就会付诸实践,而非处在不确定世尊是否 为善知识。(这里,我也想到贴近我们的例子,譬如,有的人一开始就相信 某套真理,问他为什麽信,他其实是提不出个所以然,就是相信,然後就依 循教法实践;这也可以说明我个人认为佛法不只是宗教,也包括其它许多宗 教的教法。) > 事实上,在该卷中,可看到这些句子: > 於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善知识. > 善伴党.善随从。 至於这边的解读,我认为世尊是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要知道何为善知识, 何为恶知识,则需要经过「思辨」(甚至比较)。换句话说,我的解读是 从善知识这个层次都还在分辨的过程,正见还在建立中。 > 於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正思惟者。 > 我反而认为,这里的正思惟与善知识,正是指四预流支的亲近善士与内正思惟。 > 因为这些正是预流的方法,藉由这些才能入流--证四果、实践八正道。 > 以上供参考! > heaven 虽然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还是觉得师兄说的也有道理。 谢谢分享:)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禅与静坐板 - 真心交谈的坐坐板 BudaSitting |
阅读文章: 第 2077/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