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211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aDigest
标题: Re: 四受
时间: Sat Sep 13 05:59:44 2008

※ 引述《belleyyc (乌龟慢走)》之铭言:
>  举例来说(中阿含卷45,175经):
>     [0713a08] 若有受法现乐当来受苦报。彼痴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现乐当来受苦报。
>     不知如真已。便习行不断。习行不断已。便不喜.不爱.不可法生。喜.爱.可法灭。
>     彼痴者不知如真。此受法现乐当来受苦报。不知如真已。便习行不断。习行不断已。
>     便不喜.不爱.不可法生。喜.爱.可法灭。是谓痴法。
>     [0713b11] 若有受法现乐当来受苦报。彼慧者知如真。此受法现乐当来受苦报。
>     知如真已。便不习行而断之。不习行断已。便喜.爱.可法生。不喜.不爱.不可法灭。
>     是谓慧法。
>    不管是「痴法」或「慧法」,现法乐行,当来受苦报。「痴法」与「慧法」的差异
>    是否在於:
>        「知」如真       //    「不知」如真
>            ↓                        ↓
>           断习行                 习行不断
>    不懂的地方就是,既然造作现法乐受,当来受苦报;那麽提出这痴法与慧法的意义何在?
>    是用来解说三世因果的吗?例如,让对方知道目前的苦受[报],可能过去世造作乐受
>    业所致;如果听得懂的人,就会断习行,这造作的业以及承受的果报,就是慧法的意思
>    吗?相反地,如果听不懂的人,那麽这业、果就是痴法?
>    谢谢。

可能是你想的太复杂,或是我还无法掌握你的问题。

世尊的教法就是未来的苦乐不一定和现在的苦乐相同。

所以「痴法」就是让不喜、不爱、不可(意)法生,喜、爱、可(意)法灭。
《中阿含经》卷45〈3 心品〉:
「然不喜.不爱.不可法生。喜.爱.可法灭。此是痴法。」
(CBETA, T01, no. 26, p. 712, c9-10)

反之,「慧法」就是让不喜、不爱、不可(意)法灭,喜、爱、可(意)法生。
《中阿含经》卷45〈3 心品〉:
「不喜.不爱.不可法灭。喜.爱.可法生。是不痴法。」
(CBETA, T01, no. 26, p. 712, c12-13)

以「吸毒」为例,这就是现法受乐,当来受苦。
而愚痴者无法真正了解这其中的关系(乐->苦),就放任自己吸毒。
世尊就会说这样实在不是聪明的行为(痴法)。
而智者知道吸毒终究导至苦,所以不会做这种事,
会选择不让自己当来受苦,这是有智慧的方法(慧法)。

反之,对有毒瘾者,戒毒是现法受苦,当来受乐。
而不智者不愿意戒,选择继续吸毒,这就是痴法。
而智者知道要戒毒,未来才不会继续吃苦,这就是慧法。

所以提出痴法与慧法倒不一定和一定有关三世因果,
这只是在告诉我们,有些是苦法导至乐果,有些是乐法导至乐果。
因此要有智慧了解之间的关系,选择导至乐果的方法,这才是慧法。

至於选择导至苦果的方法,那就是痴法了。

不知这样解释有没有让你对问题□清一些?

   heaven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释放心灵的尘埃                     BudaFeeling
阅读文章: 第 211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