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2253/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aDigest 标题: Re: [五受阴的集] <杂阿含、二、四二> 时间: Wed Nov 26 13:08:12 2008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1. 色集:「於色喜爱。是名色集。」在上面的生起次第还看不到这点。 > > 只能说因为有喜爱,即有贪染造业,就算此世肉身死亡,此生最後的识灭去时, > > 以因缘业力故,会有新的识(结生识)接续生起,且会产生新的色身, > > 这应该可以算是色集的说法。 > 「爱喜」或「喜爱」应该是通於所有五阴,只是看有多直接。 > 印老也这麽说,不过印老在这方面的说法似乎也不太清楚。 我想通於五阴也很合理, 只要是有爱喜, 在未来必会不断受生. 也就是 爱->取->有->生 的次第. 所以 爱 -> 色 也很合理. 但在微观中, "色"法是至少每 17 个心识刹那就有生灭 (论典说法) 所以当下就可以探讨色集, 不用等来生. 我是没本事探讨, 只能抄论典, 书上说色的来源有四: 1.业生色 : 业力所生, 我想这就包括 "爱喜"(贪) 在其中, 但不只是 "爱喜" 而已. 2.心生色 : 许多心识都能产生色法. 3.时节生色 : 书中把时节解释为热能, 我想这或许就是 质能 互换的变化. 4.食生色 : 食指营养, 吃东西会生肉, 很容易理解. 以上的作用只在欲界及色界发生, 无色界就没这些了. 这些供大家一并参考. > > 2. 识集:「谓名色集。是名识集。」,在上面的生起次第中,前五根对前五境 > > 生起之识,算是由「色」而生的识。而由意根+法尘所生起之识,则算是由「名」 > > 而生的识。故「识」集可以说是「名色集」。 > heaven 这个发现蛮有趣的,非常合逻辑,而且我还没见过 > 有人发现到这点。得花点时间消化看看。 > 佛使比丘在讲十二因缘时,是将「识缘名色」的「名色」讲 > 解为「身心改变为准备受苦的状态」。这是在十二因缘的「名色」 > 上,个人目前有找到唯一不须要附会到三世轮回或结生识,但又 > 合理的解释。 这我再去研究看看... > 而不是科学上切得很乾净的步骤。举例来说,识与名色辗转相依, > 但是在十二因缘上由於要以一直线的言语来阐述,因此识就摆在 > 名色前。另外,名色摆在识之後有个好处:六入处是缘名色的, > 因此名色摆在识之後,就可以接六入处。我想十二因缘的次第是 > 把多於一维的概念用一维讲出来的一个简化模型,毕竟古代是口 > 传,没办法画图。不过好像也没看到近代有人把原图清楚画出来 :Q 我也觉得如此, 甚至认为佛陀一开始并没有完整十二缘起的模型. 是在不断说法後, 累积整理出来的. (至少看阿含有这个感觉) 我看过新雨道场明法比丘有画过一幅圆型的十二缘起图, 听他人说解释的很好, 不过我没听过解释... > 另外,我昨天稍微看了一下南传阿□达摩,个人觉得比较像 > 是图书馆学,可能是反映撰该论时的社会思想,虽然有人号称该 > 论是佛所说,但我是持怀疑态度啦,佛说的应该是称经而不是论 :p 是的, 我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解释的模型. 只不过我自己读经时问题太多, 但读到阿□达摩, 就忍不住被牵引, 所以现在看经, 就一定忍不住用阿□达摩来套用. 就像一个古时学地理的人, 若第一次看到地球仪, 则未来在看地理书时, 就忍不住会想到地球仪上的相对位置. 就算地"球"仪是方型的, 情况也差不多吧. 所以若阿□达摩的模型与经典不合, 也请提醒一下. :) 这样才不会被误导而不知. > > 问题也就是底下何者才对? > > 根+境 -> 识 -> 触 -> 受想行俱生 > > 根+境 -> 识 -> 触 与 受想行 俱生 > 就一般的看法而言,要有受(感受)才有想(心中映相), > 要有想才有行(反应、造作)。因此甚至受想行不见得是俱生的, > 这是我对南传阿□达摩的另一个觉得有待商确的地方啦。不过当 > 然这也可能只是看时间分到多细。 不过这经文是在北传看到的, 这类经文也不少: 《杂阿含经》卷11:「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至於阿□达摩的模型,则表明识、受、想、行.... 等一定是同生共灭. 这也是过去在经文上看不出这种关系, 在论中才学到的. heaven > 你的 post 我还没仔细思考完,先插花如上 :p > Have a nice day!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
阅读文章: 第 2253/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