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245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grace (善护念) 标题: Re: 凡例 时间: 2009年 2月12日 23:26:42 星期四 ※ 引述《KinNara (应作如是观)》之铭言: > 我有把AmitaBuddha姊姊写的拿去查喔, > 的: > 结构助词:(1) 置於形容词後。如:「美丽的风景」、「聪明的小孩」。 > (2) 置於名词或代名词後,表示所属、所有的关系。如:「我的书」、 > 「太阳的光」。 > (3)置於修饰片语或子句後。如:「他寄来的信,我昨天收到。」、 > 「那卖花的人没零钱找。」 > (4) 置於副词後。同「地」。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飞」。 > 地: > 结构助词。用在副词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 > 「雨势渐渐地小了。」 --教育部国语辞典 > 所以"的"和"地"在这儿是通用的呢 :) 补充一下, 中国语法本来没有将"地"放在副词後的用法, 是後来西方语言传进中国,为了配合西方的副词文法,才开始使用"地"。 所以我们现在用"的"或"地"都可以。 早期的文学作品 例如《红楼梦》: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著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後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学过英文的徐志摩也用"的", 可见"地"在他那时代还不流行。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认识问题的根源, 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佛使比丘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20.141.126.108 |
阅读文章: 第 245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