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02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Re: [问题] 有关四圣谛的 3 个问题
时间: 2010年 2月27日 11:01:45 星期六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这问题可以由十二因缘的锁链来思考,十二因缘分成四个□围。
>     一:轮回之因(无明缘行->行缘识)
>         因为不晓得解脱的道迹("无明"),而让我们因为发心造作身语意"行"。这
>         些造业会产生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继续轮回,会继续轮回的原因是身语意"行"
>         的业果都会在藏"识"里面多加一颗产生後世的种子。因此轮回不止。
>     二:因不断轮回而生命诞生(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         藏识的作用就是储存生命性质的参数库,世尊的比喻是如同种子需要
>         三要素(空气/ 阳光/ 水分) 才能生长。无明为因,业为良田,因而种子
>         能生长。有了造善恶业的远因,我们因而有後世的善恶报,这就是
>          "受後有"。
>         "受後有"的特性就是出生在六道成为众生,当"六入"产生就是身体(六根)长好了。
>     三:无法出脱的原因(六入缘触->触缘爱->爱缘取)
>         "六入缘触"是凡圣共有,"触缘爱->爱缘取"则是入圣者之流的行者所没有。
>         由"爱"开始就是起心动念得开始("意"行),造业行的现象就开始了。
>         产生贪爱当然就轮回不息。
>     四:(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
>      "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只要出生在三界,总不脱离最後的色身死去。
>      如果说要思考『「八苦,各是来自对什麽的渴爱』,简单说就是六根对六境
>      的渴爱(也就是产生贪爱)造成轮回不断,有轮回就有出生,有出生就可能产
>      生八种苦,这是苦因的通则。但八苦本身由内容来看应该会因为生命型态
>      不同而不同。经中的八苦只适用於南阎浮提,例如从北俱芦洲开始"生"就不
>      会有不适感了。


谢谢 mage 补充!

由於最近小的稍微有认真思考四圣谛,当我再回头读《杂阿含经》卷1-3,
忽然觉得有些点的连结似乎更清楚了!而且重点是,我发现就如 mage
说的,五蕴、六入、十二因缘和四圣谛,根本全部都是一组的,互相呼应,
表里一致,真是令人开心啊 :D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19.71.33.147
阅读文章: 第 302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