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156/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读经班讨论番外篇] 初果需不需要禅定力?
时间: 2010年 8月29日 23:12:39 星期日

本周读经班大家有顺便讨论到有关初果的两个议题:

1. 初果需不需要禅定力?
2. 初果等不等於断「见惑」?

关於第 2 点,mage 大人说若有空会帮忙找出《大般若经》和《阿含经》
在这部分相互呼应的地方,敬请大家拭目以待。

至於第 1 点,小的厚脸皮先抛砖引玉,整理一下我读过的经典记载,还
请大家不吝继续补充指教,谢谢!

标准的佛法修学次第,是戒 → 定 → 慧,一般都是依定发慧。不过佛世
时有许多师兄根机特别好(或是累世早有修行),经常一见佛闻法,就证
初果了。但我们知道《阿含经》很精要,的确有可能将背後的机制略说了,
或是这些利根的圣者在证果的刹那间,伴随有「刹那定」之类的?

然而个人目前读过的有关证初果的记载,从方法到实例,似乎都并没有提
到一定得有「禅定力」,但是否有所略说我就不敢肯定了。提供大家做参
考。

【初果的特色】
   成就四不坏净、断三结,能永不堕恶道、七次往返人天必证涅盘。


【证初果的方法】

   1. 四预流支(四须陀洹分):
     (1)亲近善男子
     (2)听正法
     (3)内正思惟
     (4)法次法向

   2. 以下 16 种方法可证「法不坏净」(成就四不坏净其中之一,就成就了初果):
      知不善 (身、口、意不善行,即三恶行)、不善根(贪、□、痴)。
      知  善 (身、口、意  善行,即三妙行)、善根(不贪、不□、不痴)。
      并知「食」、「漏」、「苦」、十二因缘的苦、集、灭、道。


【证初果而没提禅定的实例记载】

   ● 在被母牛撞死的一刹那,从法眼净而证得阿罗汉。

   [例]《杂阿含经》卷 12 第 302 经
   ------------------------------------------------------------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
   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无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
   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寿作优婆塞,证知我。」

   阿支罗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阿支罗迦叶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於命终时,诸根
   清净,颜色鲜白。

   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
   「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於命终时,诸根
   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鉢,洗足,诣世尊所,
   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
   闻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律,辞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於命终
   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趣?何处受生?彼何所得?」

   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盘,汝等
   当往供养其身。」

   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6]受第一记。」

   (CBETA, T02, no. 99, p. 86, b3-23)
   ------------------------------------------------------------


   ● 刚刚闻法,当下就证得初果。

   试举一例明明白白讲「证得初果」的。(因为证得「法眼净」是否就
   是证得初果比较难确定,所以先不提。)

   [例]《杂阿含经》卷 37 第 1031 经
   ------------------------------------------------------------
   「长者白尊者阿难:「我今何所恐怖?我始於王舍城寒林中丘塜间见
   世尊,即得於佛不坏净,於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自从是来,家
   有钱财悉与佛、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共。」

   尊者阿难言:「善哉!长者!汝自记说是须陀洹果。」

   (CBETA, T02, no. 99, p. 269, b27-c3)
   ------------------------------------------------------------

   而当时给孤独长者证得初果须陀洹,经上是这样记载的:

   [例]《杂阿含经》卷 22 第 592 经
   ------------------------------------------------------------
   「尔时,世尊将给孤独长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系念。尔时,
   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说:「诸法无常,宜布施福
   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远离之福。」

   给孤独长者闻法、见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诸疑惑,不由他信,
   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无畏,即从座起,正衣服,为佛作礼,
   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从今日尽其
   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

   (CBETA, T02, no. 99, p. 158, b2-11)
   ------------------------------------------------------------



   ● 只要对三毒、十善如实知,即可证初果。

   [例]《杂阿含经》卷 34 第 964 经
   ------------------------------------------------------------
   佛告婆蹉:「我今当为汝略说善、不善法。谛听。善思。婆蹉!贪欲
   者是不善法,调伏贪欲是则善法;□恚、愚痴是不善法,调伏恚、痴
   是则善法。杀生者是不善法,离杀生者是则善法;偷盗、邪□、妄语、
   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是不善法,不盗,乃至正见是则善
   法,是为,婆蹉!我今已说三种善法、三种不善法。如是,圣弟子於
   三种善法、三种不善法如实知,十种不善法、十种善法如实知者,则
   於贪欲无馀灭尽,□恚、愚痴无馀灭尽者,则[9]於一切有漏灭尽,
   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CBETA, T02, no. 99, p. 246, b24-c8)

   (略)

   「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受习五欲,於此法、律得
   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在於居家,
   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於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
   堕恶趣[1]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CBETA, T02, no. 99, p. 247, a2-8)
   ------------------------------------------------------------

(本文为精简版,下一封是「引经据典加长版」:p)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19.71.39.56
阅读文章: 第 3156/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