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19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oot (root)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读经班讨论番外篇] 初果需不需要禅定力? 时间: Fri Sep 3 08:27:58 2010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提出个人的看法: > 文字、名相要先定义,讨论的基础才会相同。 > 分三部份来讨论 > 一、禅定的定义 > 二、禅定的功能与目的:如实观、如实知 > [常方便禅思,以如实观察] <杂阿含、三、六五> > <<<<<<<<<<<<<<<<<<<<<<<<<<<<<<<<<<<<<<<<<<<<<<< > 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 > 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 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 > 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 … >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 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 >>>>>>>>>>>>>>>>>>>>>>>>>>>>>>>>>>>>>>>>>>>>>>>> > 三、 > 再来检验引经据典中的例子,证初果以上的尊者 > 1、是否已有符合初禅的情形 > 2、禅定只是工具,目的是要能如实观察、如实知。 >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 [例]《杂阿含经》卷 12 第 302 经 > > ------------------------------------------------------------ > >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 ^^^^^^^^^^^^^^^^^^^^^^^^^^^^^^^^^^^^^^^^^^ > 若世尊在面前说法,且都能听得懂、又远尘离垢 > 那麽一定符合初禅的条件: 1、离欲、恶不善法, > 若不被「禅定」这名相给吓倒,应该只是:专心一意,把欲念、坏念头远离, > 专心、清楚明白在某件事上,比如听世尊说法,思想纯一,自然生喜乐。 > 但反过来说,有禅定不一定能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外道也有四禅的。 有没有人知道"定"和"禅定"有差别吗?欲界众生有没有定? 除了安般之外有没有其他方式可定? 增壹中有提到定聚, 诸比丘当知。复有三聚。云何为三。所谓善聚.等聚.定聚。 彼云何名善聚。所谓三善根。何等善根。所谓不贪善根.不恚善根.不痴善根。 是谓善聚。 云何名为等聚。所谓贤圣八品道。等见.等治.等语.等业.等命.等方便.等念. 等三昧。是谓等聚。 彼云何名为定聚。所谓知苦.知习.知尽.知道.知善聚.知恶趣.知定聚。 是谓名为定聚。是故。诸比丘。 此三聚中。邪聚.不定聚。当远之。此正聚者当奉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对照上周经文: 世尊告摩呵男。勿起恐畏之心。设当取命终。不堕三恶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灭之义。 云何为三。 (1)如有著於□欲而起恼乱。(2)复起害心向他人。已无此欲。则不起杀害之心。於现法 中不起苦恼。(3)诸有恶不善法欲自害己。设无此者。则无扰乱。便无愁忧。是谓。 摩呵男。此三义诸恶不善法便堕在下。 (1)如有著於□欲而起恼乱:贪欲,以□欲作代表,一般欲界众生甚为执著之一事。 (2)复起害心向他人:嗔欲。 (3)诸有恶不善法欲自害己:痴,能分别善法与不善法。不再行对自身有害之事。 因为消灭了以上(1)(2)(3)所以须陀洹不会堕恶趣。此三消灭的"能力"成份中除了 慧之外有没有定?若有,此定力如何得来?如何修习? 此能力不会只有概念上的了解法义这麽简单。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
阅读文章: 第 319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