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22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chakwos (五五)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戒与闻何者为胜?] <增一、三十七、四十二、六>
时间: Fri Sep 10 22:41:58 2010

多谢 Melon 提供的看法,底下写的不知对不对,
有不适合地方可以再讨论。 :)

在看这一经时,我是把阿那律尊者提问的「多闻」视为听经闻法,
以这样的角度来解读世尊的回答,世尊的回答便会有些像是:

「因为从戒成就开始可获得多闻,但多闻不一定会获得戒成就,所以戒比较重要。」

譬如众所皆知的愚路尊者,在他成阿罗汉之後,一个未曾记得多少偈颂的人,
瞬间也会变得侃侃而谈,为众人开示佛法。(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卷第三十一)

不过那时没仔细去想世尊回答的「多闻」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涵意?
为什麽会是在慧之後?也许便如你所说是解脱知见吧(?)。

> 离欲的那种多闻(请参考《杂阿含经》卷 1 第 25 经),而不只是在
> 家五法(信、戒、施、闻、慧)的那个多闻 :p
在《杂阿含经》卷 1 第 25 经所说的「多闻」,我觉得也适用於在家五法耶;
因为在家人应该也满适合多听闻「五受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这类的
教法吧。 :Q

-------------------------
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
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
-------------------------

> 也就是说,个人认为阿那律尊者这边的问题可能是:「第一个包子比
> 较会饱,还是後面的包子比较会饱?」?
> 我想这可能也是在<增一、三十七、四十二、六> 这一经的最後,世
> 尊将阿那律尊者的这个疑惑导向「精进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这个观点也是有可能,所以最好戒闻并重,精进不已。 ^_^

记得在《杂阿含经》卷 35 第 990 经中有提及一个故事:
一个持戒有成的富兰那,跟一个智慧有成的梨师达多,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
今世尊俱记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於後世得斯陀含。
生兜率天。一来世间。究竟苦边。
---------------------------

这令富兰那的女儿疑惑不已,跑去问世尊为什麽?
世尊则说若富兰那的智慧再多些,或是梨师达多的戒德再多些就好了。

------------------------------
若富兰那持戒。梨师达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兰那所不能知。
梨师达多为生何趣。云何受生。云何後世。

若梨师达多所成就智。富兰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师达多亦不能知彼
富兰那当生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死角                         BudaXfile
阅读文章: 第 322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