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22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八难品第三经的疑问
时间: Sat Sep 11 15:15:06 2010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铭言:
> > 我用「分别三衣」在 CBETA 上找不到其它的资料。
> > 若说三衣指的是三种袈裟的话,说是为了比丘还比较合理,
> > 但为什麽是为了檀越施主?这个逻辑我还真连不起来。 @@
> 我第一个联想到的故事是佛陀将金缕衣交付迦叶尊者之事,
> 但时间似乎不对....
> 如果是为了檀越施主, 可能是指保留下来, 让後世可以礼敬, 成为众生福田.
> 不过没找到相关资料可参考...

我查 "分别衣" , 找到一些可能有关的资料, 似乎和僧制有关,
或许可以请教出家众可以知道较清楚.


T24n1458_p0550b02□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7]五
.........
T24n1458_p0553b28□若□刍有馀长衣。合分别者。或已成衣。或未
T24n1458_p0553b29□成衣。应於阿遮利耶邬波擪耶处。作委寄意
T24n1458_p0553c01□而分别之。或馀尊人。或同梵行者。其委寄人
T24n1458_p0553c02□持戒多闻所有德行。过於己者委寄为善。应
T24n1458_p0553c03□如是说。具寿存念。我□刍某甲有此长衣。
T24n1458_p0553c04□[9]未为分别。[10]是合分别。[11]我今於邬波驮耶
T24n1458_p0553c05□处。而作分别。以邬波驮耶[12]作委寄者。我今
T24n1458_p0553c06□持之。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其委寄人假令身
T24n1458_p0553c07□在大海之外。遥为委寄分别无犯。为分别时
T24n1458_p0553c08□不应对彼。委寄之人应共馀者。而为分别。委
T24n1458_p0553c09□寄之人不应取彼分别之物。又复不应见。委
T24n1458_p0553c10□寄人身死之後。众取其衣作亡人物分之。此
T24n1458_p0553c11□是作法。与委寄人非[13]是实施。其委寄人虽复
T24n1458_p0553c12□身死。未闻已来并成分别。若闻死已。应指馀
T24n1458_p0553c13□人为委寄者。其委寄人不应言请。亦勿告知。
T24n1458_p0553c14□若五条七条有盈长者。并须分别。长僧伽胝
T24n1458_p0553c15□不应分别。直尔而畜。为利他故。谓若见有受
T24n1458_p0553c16□近圆人。无大衣者应与。所以佛令□刍分别
T24n1458_p0553c17□衣者。防二种过。若不分别有盈长过。若不听
T24n1458_p0553c18□畜有阙[14]乏过。异诸俗人及外道故。凡畜衣者
T24n1458_p0553c19□须知五事。一明畜人。二明受处。三明避就。四
T24n1458_p0553c20□明弃舍。五明受用。



T24n1451_p0292a22□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杂事
T24n1451_p0292a23□卷第十九
..........
T24n1451_p0294a23□第五门第五子摄颂曰。
T24n1451_p0294a24□ 死後嘱授别  委寄者身死
T24n1451_p0294a25□ 他方通委寄  若死对馀人
T24n1451_p0294a26□缘在室罗伐城。时此城中有一长者诞生三
T24n1451_p0294a27□子。其最小者於佛法出家游行人间。去後未
T24n1451_p0294a28□久父便遇病。将死之际总命诸亲。告二子曰。
T24n1451_p0294a29□家中所有咸可收来。彼便集聚遣为三分。二
T24n1451_p0294b01□子人各与一。其馀一分与出家者。作是[4]记已
T24n1451_p0294b02□因即命终如有颂曰。
T24n1451_p0294b03□ 积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T24n1451_p0294b04□ 合会终别离  有命咸归死
T24n1451_p0294b05□时彼二子如法焚葬忧惨而居。彼出家者闻
T24n1451_p0294b06□父身亡便生是念。我有兄弟今可言归为其
T24n1451_p0294b07□说法。既到舍已兄弟相见共尽哀情。兄曰弟
T24n1451_p0294b08□不须哭父亡之日。遣留一分财物相与。弟作
T24n1451_p0294b09□是念。如世尊说死後与者。不成善与遂不受
T24n1451_p0294b10□之。□刍白佛。佛言俗人死者有希望心。□刍
T24n1451_p0294b11□死时心无希望。此是俗人有希望心。取时无
T24n1451_p0294b12□过随[5]意应用。
T24n1451_p0294b13□缘处同前。时有□刍身婴疾病。告馀□刍曰。
T24n1451_p0294b14□当好[6]瞻侍我。我有衣暋酢酢酢跗軨彼便看
T24n1451_p0294b15□侍不久命终。彼见身死便取衣暋鮳已房中。
T24n1451_p0294b16□时诸□刍共来借问。亡者衣曡覆摺酢鮞。答
T24n1451_p0294b17□言彼已与我具告其事。□刍白佛。佛言彼之
T24n1451_p0294b18□愚人。生存在日何不相与死後方施。无如是
T24n1451_p0294b19□法云死方与。应索其物大众共分准分应与
T24n1451_p0294b20□缘处同前。时有□刍对彼□刍。分别衣物忽
T24n1451_p0294b21□尔身亡。彼□刍便取其物置己房中。[7]舁彼
T24n1451_p0294b22□□骸既焚烧已还[8]归房内。时知事人入亡者
T24n1451_p0294b23□室。次第观察见其衣曡浮鮫水罗。寻将此物
T24n1451_p0294b24□来至众内。□刍问曰。此物且来。馀有多物
T24n1451_p0294b25□何不将来。答曰房中唯此更无他物。馀人报
T24n1451_p0294b26□曰。有一□刍是其知友。若问彼者知其有无。
T24n1451_p0294b27□问彼答曰对我分别我取其衣。□刍白佛。佛
T24n1451_p0294b28□言此是作法不应便留可夺取共分。
T24n1451_p0294b29□缘处同前。时有□刍对彼分别衣。彼忽命过。
T24n1451_p0294c01□此便持衣舍与僧伽。大众问曰。此是谁物。答
T24n1451_p0294c02□言我物对彼分别。彼遂身亡我持此物舍与
T24n1451_p0294c03□大众。□刍白佛。佛言作法应尔虽对分别物
T24n1451_p0294c04□不属彼当自取用。
T24n1451_p0294c05□缘处同前。复有□刍对他□刍分别衣物。所
T24n1451_p0294c06□对□刍忽然归俗。後时忆念彼某甲□刍。曾
T24n1451_p0294c07□於我所分别其衣。我虽还俗彼物属我。我宜
T24n1451_p0294c08□就索既至彼已报言圣者仁曾对我。分别衣
T24n1451_p0294c09□物今可与我。□刍白佛。佛作是念由诸□刍
T24n1451_p0294c10□以彼□刍为委寄者。即还对彼而作分别有
T24n1451_p0294c11□如是过。是故我今制诸□刍。不应对彼委寄
T24n1451_p0294c12□之人分别衣物。作者得越法罪。
T24n1451_p0294c13□缘处同前。复有□刍对他□刍分别衣物。其
T24n1451_p0294c14□所对者是□诤人。常与□刍诤竞纷扰。既怀
T24n1451_p0294c15□□忿便欲出去。其分别衣人见去啼泣。报言
T24n1451_p0294c16□勿去虽复苦留而不肯住。诸人谓曰。汝勿留
T24n1451_p0294c17□此好为□诤[9]乱恼众人。答言如何我不留住。
T24n1451_p0294c18□我常对此分别衣物。馀处无有委寄之人。□
T24n1451_p0294c19□刍白佛。佛言若委寄□刍设居海外但令身
T24n1451_p0294c20□在。遥指委寄亦无有过。时有□刍於极远方。
T24n1451_p0294c21□指他□刍作委寄人。彼便命过□刍闻时。已
T24n1451_p0294c22□经多日不知云何。□刍白佛。佛言初既闻已
T24n1451_p0294c23□所有新旧物。即於馀人而作委寄。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
阅读文章: 第 322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