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598/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杂阿含经卷三68经读经拾得
时间: Fri Jul  8 00:47:48 2011

    谢谢 Heaven 的建议,也从 Heaven 的建议中学到很多。此项
我持不同的观点,因此先提出讨论:

> 杂阿含经卷三68经读经拾得一开始写著:
> 本经分析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第三至五支)
> 三事和合,才会有触(第六支)

    这麽推论的原因有二:

1. 此卷各经许多都是与十二因缘对应,而(印象中,我刚才没去翻
   经文)第三至五支则没有另外的对应,因此对应到此经还蛮合理
   的。

2. 义理上而言,除非眼、色、眼识等,不是在六入处、名色、识的
   □畴,否则此经义理不应该和十二因缘所述违背。

    如果此推论就义理而言不合理,也还请指正。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十二缘起的识与名色,是在六入处之前的因缘。
> 而三事和合触,是同一个当下的事件

    以上第一句我个人觉得怪怪的,个人所知就微观而言,经中没
有认定十二因缘某几支「不是同一个当下的事件」。

    若将十二因缘解释为三世因缘的入胎等步骤,很多人是会将十
二因缘解释为依时间顺序而不是同一个当下。但如果把十二因缘就
微观来看,解释为都「不是同一个当下的事件」似乎会违反本章在
说的因缘观。除非眼、色、眼识等,不是在六入处、名色、识的□
畴。

    个人的看法:这卷经文几乎都是解释十二因缘各支的交互关系,
连学术界如印老也都是这麽解读的。因此若把十二因缘和这单一经
切开来,我反而觉得奇怪。

    至於此经看似次序和十二因缘不完全一样,其实根本没有不同,
因为眼、色、眼识等本来就是同时发生,并没有说眼是在前或是色
是在前。(个人的解读是佛陀悟道时是先逆观十二因缘,因此同时
发生的事情在十二因缘中次序不一样也算合理。)

    不过的确这部份经中也没有清楚写一个公式叫做十二因缘,然
後讲明哪几经是其中哪几支,因此每个人不同的解读也很常见...
甚至十二因缘的第三至五支的微观定义在经中没有其他很详细的定
义,就很麻烦了,而且我怀疑有多少人真的读懂的?:Q

    另一方面,十二因缘如果只能用来讲三世因果入胎的现象,要
谛观十二因缘来悟道似乎就怪怪的,因为佛陀前的外道讲入胎轮回
的也知道入胎步骤,为何没有证悟并解脱?

    因此我了解 Heaven 的善意看法,如果本书要避免犯错的可能,
四平八稳的写了让人完全不会质疑,那麽不作这个连结比较保险。
不过如果是要让人了解十二因缘,个人觉得作这个连结有其合理性
甚至重要性?:Q 若站友知道其馀解释十二因缘第三至五支的微观
意义的经文,也还请提供,就会很有帮助。

谢谢!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狮子吼读经班,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BudaDigest
阅读文章: 第 3598/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