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601/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aDigest 标题: Re: 杂阿含经卷三68经读经拾得 时间: Thu Jul 14 13:01:03 2011 ※ 引述《akira (管窥天)》之铭言: > > 2. 义理上而言,除非眼、色、眼识等,不是在六入处、名色、识的 > > □畴,否则此经义理不应该和十二因缘所述违背。 > > 如果此推论就义理而言不合理,也还请指正。 > 就小弟的看法,眼根对应的应是六尘中的「色尘」,而非五蕴名色的「色身」。 不过色尘就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本身就包含在 "色身" 之中了. > ---------------------------------------------------------------------------- >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 > 缘眼及色 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 ^^ ^^ ^^^^ > 如是,缘耳、鼻、舌、身、意, > 缘意及法 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 > ^^ ^^ ^^^^ > 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 ----------------------------------------------------------------------------- > 是故「眼、耳、鼻、舌、身、意」对应「色、声、香、味、触、法」 > 而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这里的「识」,看起来不像是「六识身」,也不像「识阴」... > 小弟觉得应该是「识知」-- 即「识阴的作用」, > 根尘合而能识知,三者加起来才得到所谓的「触」。 不知你如此细分, 是如何区别这些的差别? 在我自己的理解里, 识阴的定义就是 "识知", 区分则有六类 : 六识身. 这三者对我来说几乎就是同义词. 所以你可能要说出你对三者区别方式, 我们才好理解您的意思.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典电子化讨论板 - 三藏十二部经, 部部电子见真迹 BudaTech |
阅读文章: 第 3601/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