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71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golzen (果任)
标题: Re: 杂阿含经卷三68经读经拾得
时间: 2012年 5月20日 13:57:59 星期日

                           「识」
   「根、境和合生识,三事和合触。」此中之「识」与十二因缘的「识」及《杂阿含经》卷
12(二八八)中的识定义应是不同。
    在「根、境和合生识,三事和合触。」,此中之这个「识」,是指单纯的显相,就如镜之
照物,镜只显其像无有分别。此中无无明,是无我的,只是佛性觉的呈现。此单纯的触,如没
有「无明」的加入,便不会产生三细、六粗相。
    而十二因缘的「识」及《杂阿含经》卷12(二八八)中所说的「识」,是具含能藏、所藏
与分别的。如电脑的记忆体在CPU运作下具比较、运算、绘图、执行的造作的能力。
    在「根、境和合生识」,「识」指的就如电脑的reader只在第一次读入的资料,它并不是
在CPU运作下具比较、运算、绘图、执行的造作过程产生的资料。
    在十二因缘的无明缘行「识」、行缘「识」、「识」缘名色………以三世十二因缘来说,
指的是後者之「识」也就是具能含能藏、所藏与分别的识。由於我们过去在无明的造作而使得
佛性被覆盖而形成识,而此含能藏、所藏与分别的识感招今世之名〈精神思想、心的状态〉色
〈有特色的身体〉之果报。在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此处的
「触」很明显就是指「根、境和合生识,三事和合触。」中的「触」。根指的是六入、境指的
是外六尘、「识」指得单纯的显相,只是佛性觉的呈现。因「触」已有明确定义,所以此处无
须重复说明。
接著就产生乐受、不乐受、不苦不乐受,进而因无明加入产生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的爱
〈噌〉受,进而造作而为取,而有业「识」也就是能产生「生死轮回」的具含能藏、所藏与分
别之识。
     而《杂阿含经》卷12(二八八)中的「识」也是指的具含能藏、所藏与分别之识。
如经中:「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是指我们各依感得不一样的色身〈含
六根〉及名〈精神思想、心的状态〉与这具含能藏、所藏与分别之识互相依存展转作用,而使
受、想、行思俱起。       其他就不再赘述。
    另再补述一点,有师兄举例「树为名色」。树如为名色,岂不是树也变成有情
。树应该是指单纯的色罢?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1.251.152.75
阅读文章: 第 371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