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87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杂阿含经》第232经的「常、□、不变易法空」
时间: Mon Sep 16 10:47:50 2013

    无为法离於因缘,用语言文字可能是瞎子摸象,我以下只是
画蛇添足,就文字本身置喙而已 :)

※ 引述《xmac (玉风令)》之铭言:
>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後一句可作常恒不变易解吧
> 但前一句呢
> 是诸法,应是指般若波罗蜜多法吧

    个人是认为这边的「是诸法」是指前面提到的色、受、想、
行、识。也就是「色不亦空」这几句总结为「是诸法空相」,
白话是「这些诸法的空的特性」。

> 这样解,则般若波罗密多=常恒不变易

    xmac 兄表示空的特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
不减,因此可说为常恒不变易,这想法还蛮有创意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单就文字来看,先前提到的《杂阿含经》
232经那句话是「常、恒、不变易法空」而不是「空是常、恒、
不变易法」。此句前後还有「我空」、「我所空」,若颠倒著
看,那麽变成「空就是我」、「空就是我所」在《杂阿含经》
第232经看来较牵强。也就是说,逻辑上「人是动物」不代表
「动物是人」。

    至於 xmac 兄提到的《心经》,前後文跟《杂阿含经》第
232经不同,因此先分开来看好了。(从《心经》来看五蕴和
空是双向的,而《杂阿含经》此经只提到单向的形容。我们先
以执著文字相的角度分开来看好了。)

    若就《杂阿含经》第232经来看,《杂阿含经》第335经〈第
一义空经〉中所说的「有业报而无作者」所定义的「空」在字面
上比起『中论』的定义来得适用於此经。因为「无为法」不是由
任何因缘而生,因此字面上「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有的
人会反问「无为法不是由因缘而生,就不空了吗?」而可能有些
误会。至於「有业报而无作者」的无作者、无受者为空,则无为
法也符合此描述。

> 故依我个人的理解为
> 常恒不变易是用来形容法之空、空of法,并非对於法本身性质的叙述
> 即心经中用常恒不变易来形容般若波罗密多的空相,空相of般若波罗
> 密多,并非对般若波罗密多本身性质的叙述个人浅见,谬误请指正

    这点我们看法一致 :)

    由於「法」这个字有很多种定义,这讨论中「佛法」、「一切法」、
「有为法」、「无为法」如果能区分清楚,比较能避免混为一谈。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典电子化讨论板 - 三藏十二部经, 部部电子见真迹                  BudaTech
阅读文章: 第 387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