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02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杂阿含经卷第五 时间: Mon Jan 20 19:31:19 2014 《杂阿含经》卷五第104、105、106经都有「色是如来耶?」、「受、想、行、识是 如来耶?」这样的问句。 原经文参见:http://buddhaspace.org/agama/5.html##一○四 如何解读这边的「如来」?是一个常引起讨论的议题。一般可见的解释有三种: 1. 「如来」=「佛陀」这个人。 2. 「如来」=生死流转的主体(这不是佛教的看法,而是有人参考外道的看法)。 3. 「如来」=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或是方法。 这议题在这二次的读经班也引起热烈的讨论。为了不在这麽热烈的讨论缺席,我在会 後也特别研究了研究,起码在文字上提供一个看法供参考。 个人的解读是: * 色是如来耶:色是佛陀(我这个人)吗?此处佛陀以自己举例,如同说「色是我吗 ?」 其它的解读也不无道理,甚至不见得是冲突的,待下述。 LinkTitle: 杂阿含经卷第五 LinkDescription: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老、病、死。本卷的各经,也教导我们如何从根本上面对老、病、死。 LinkTarget: http://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uddhaspace.org%2Fagama%2F5.html%23%23%E4%B8%80%E2%97%8B%E5%9B%9B&h=ATOrwv4dKV1PTPLadKMCUZZKSBjYEu5XSMpbboOn3wanoHfJxxw-im4fhsK5qx8vIc3E43mQINXvYqg0pRlS8VqNLddGc577shSM37aoCsXHgQY&s=1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Jan 20 19:33:45 2014 「色是如来耶」这样的「如来」用法,可见《杂阿含经》第104经、105经,而且第 106经也提到「如焰摩迦契经(第104经)广说,乃至『识是如来耶?』」 其中第104经、106经有南传的对应经典可以对照,第105经没有南传的对应经典。 以上提到的北传三经,以及南传二经,当中的「如来」用法照理来说应是一样的,因 此此处的「如来」解为「佛陀」这个人较合理: * 第104经中有「如来见法真实」等叙述,可见此经中「如来」有作「佛陀」解的用 法,在同一经中一个名词的用法通常是一致的。 * 第106经的相对应南传经文 SN 22.86 中提到「当安立最高的人、无上的人、已证 得无上成就的如来时,在这四个以外的地方安立:『死後如来存在』,或『死後如来 不存在』,或『死後如来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後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既然是「最高的人、无上的人、已证得无上成就的」,自然此处「如来」是指「佛陀 」,而不是指「生死流转的主体」。 因此这几经中的「如来」,用「佛陀」来解较合理。此处佛陀以自己举例,如同说「 色是我吗?」也跟我们平日所要观察的「色不是我」意思类似,答案自然是色不是我 (佛陀)、不异我(佛陀)、不相在。 菩提比丘将「异色有如来」英译为”the Tath?gata as apart from form”, Tath?gata 开头T大写,显然也将此处「如来」解为「佛陀」。 庄春江居士则另外提出将「如来」解为「生死流转的主体」的解释: * 庄居士在第104经的对读提到:「如来」一词,可以是指「佛陀」(十号之一),也 可以是一般众生认为的「生死流转的主体」(参看印顺法师《如来藏之研究》p.12), 这里,个人认为後者的意思比较合经义,注释书注解此处的「如来」为「一众生」 (satta)也与後者相通。 * 庄居士另外在第106经的对读提到:「如来死後有无;如来有後生死;有无後死; 如来终不终;有终有不终;如来有终不终;有如是无如是他死」,南传作「死後如来 存在且不存在」(hoti ca na ca hoti tath?gato para? mara??),菩提比丘长老英 译为「死後如来既存在也不存在」(The Tath?gata both exists and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按:南传经文明确地指「如来」为「最高的人、无上的人、已 证得无上成就」,显然就是指佛陀,这与汉译《大智度论》译的「死後有神去後世, 无神去後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後世」明显不同,《大 智度论》译的「神」指的是一般认为生死流转中的「主体我」。 若照前述,这边佛陀是以自己来举例,而庄居士的解释也因此说得通,因为佛陀也是 以他自己举例「色是佛陀(我这个人)吗?」将这边「如来」解为「流转生死的主体 」解释算是一种联想,但可能误会了原义。印老曾提到「外道认为如来是生死流转的 主体」,但印老那时并不是说此处的经文,而是注解者联想到的;至於大智度论讲的 也不一定是针对这边经文的逐字翻译。 总之,这边的「如来」还是指「佛陀」自称自己,在文义上自然也包含了「我」的意 涵了。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Jan 20 19:35:04 2014 至於大藏经中其馀经典的典故,就更多了,例如《金刚经》:「可以身相观如来不?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大家有不同看法的话也欢迎讨论、交流、批评指教。谢谢。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Mon Jan 20 20:12:44 2014 以实修的角度来看呢?也就是 如何成就如来 ,这也是金刚经的主题。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Jan 21 00:30:38 2014 如 Linus Hsao 所说,如何实修才是重点,有时学术区分把一个议题区分成「不同的 」解释,却没体会到其实这些「不同的」解释意思都一样 :D 现在还常见比较激进的 人说某某词是「大乘」的,不是「原始」的,却没注意到只是用词的不同,各经典中 的意旨都是一致的 :) > -------------------------------------------------------------------------- < From: 陈祥林 Time: Tue Jan 21 05:16:42 2014 外境如镜中物,色相皆由内射。要知真如自性即在内。镜中求自性真如何时觉? 六 祖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ue Jan 21 13:01:14 2014 金刚经里有不少篇幅反覆的解释如来,只要把上述的各种答案。摆进金刚经,就能看 到那些解释怪怪的。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Jan 21 16:18:06 2014 Linus Hsao 说得有道理,大藏经中有很多经典可交相比对,忽略这些经典真是暴殄 天物,而且把自己的慧命送给政治意识了... (宗派意识和政治意识都是同一回事。 )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Jan 21 22:09:51 2014 其实,第二个解可能是注解者误会了,只能算是一种联想。 第二个解的注解者提到是根据二个资讯,一是印老曾提到「外道认为如来是生死流转 的主体」,但印老那时并不是说此处的经文,而是注解者联想的。二是大智度论讲到 「色不是神我」等,至於大智度论讲的也不一定是针对这边经文的逐字翻译。 总而言之,这边的「如来」就是平□直叙的「佛陀」,佛陀自称自己。第二个注解者 可能想太多学术名相而将「如来」套用了外道的定义,或许也算是忽略大藏经中各经 典的用法而把「论」看得太重而阴错阳差产生的误会 :)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Wed Jan 22 08:54:18 2014 金刚经本身也有数个译版,都看过後也会有帮助。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02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