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47/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时间: Sun Sep 14 23:53:10 2014 为何六念时「离贪欲觉、离□恚觉、离害觉」,而不直接「离贪、□、痴」? 《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1经中提到「六念」,像「念佛」是忆念佛陀的德性,例如 如来十号,此时即离贪欲觉、离□恚觉、离害觉,不染著於五欲,安住於正念、正智 ,直心没有後悔,自然获得轻安,进而心定,乃至依定发慧,成就涅盘。 为何这边是「离贪欲觉、离□恚觉、离害觉」,而不是直接「离贪、□、痴」呢? 「欲觉、恚觉、害觉」的「觉」又译为「寻」,寻伺在二禅以上就会寂灭了。以修行 的过程来说,经上常要求初学者「不起欲觉、恚觉、害觉」,例如《杂阿含经》卷四 十七有一段用□金比喻修行历程的记述,层次是: 1. 净心进向比丘?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 ...] 2. 除次?垢,【欲觉、恚觉、害觉】。[... ...] 3. 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 4. 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 ...] 5. 於诸三昧有行所持。[... ...] 6. 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 ...] 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 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於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 可见「欲觉、恚觉、害觉」是「粗垢」,除掉後修定才能更上一层楼。至於断除「贪 、□、痴」较进阶,真正彻底断尽「痴」(无明)则是阿罗汉了。 修行六念可以断除「欲觉、恚觉、害觉」这些恶的念头,将心意调柔,进而断除「贪 、□、痴」。 也有别经的经文直接写六念或十念时不起贪、□、痴,或许是比较约略的说法。 c.f.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0.html (本文整理以前 Fjr Ken 所问,以及 Ming-Hong Bai 、 吴宝原、Chakwos Liu 等 站友的回答而成。) LinkTitle: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LinkDescription: 《杂阿含经》「阿那律相应」的内容为卷19第535~536经及本卷第537~545经,是跟阿那律尊者相关的经文。 LinkTarget: http://www.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uddhaspace.org%2Fagama%2F20.html&h=dAQErEUUD&s=1&enc=AZNOVstF_9dmIiYMUjCoIHRw0ii0KpZnHRSlGOTD1Q_3K5uub8KGOQvXub7jknQ-I75qvKNkmZ2p7RBfTXzE2ZPXZVywAvJopCeRvbqXcshO3g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47/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