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4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天人并没有真正的解脱,为何『六念』或『十念』当? 时间: Sun Sep 14 23:55:54 2014 「天人并没有真正的解脱,为何『六念』或『十念』当中有『念天』?」 这是今天读经班同学提出的问题。 天界有分欲界、色界、无色界,较高层次的天为戒、定成就,虽然尚未解脱,但在清 净及定力上还是远胜於一般人。天界中有「五不还天」是阿那含圣者解脱前的居所, 「弥勒内院」是未来佛目前的所在,对佛弟子也有特殊的意义。 以「念施」为例,布施本身不等於解脱,但可以清净施作为入手处,清净心意,而获 得更高的成就。 > -------------------------------------------------------------------------- < From: Jiss Ye Time: Tue Sep 30 03:30:13 2014 【天人并没有真正的解脱,为何要修[念天]?】 阿罗汉是[无学].断除轮回.不会再投生於天界.当然不需要修『念天』! 但是.[在於学地,未得无学]的圣弟子适合修『念天』! 未证得[学地]的凡夫弟子.更应该常修『念天』!~ ^_^ [有学]的圣弟子.虽是「不退转」.但还尚须往返投生於天界、人间. 在漫长的修行过程中.可以藉由修行[念天].而使心正直.不起贪、□、痴,进一步引 生法喜.镇伏五盖,以此[念天]的法喜滋养心力、培育定力、去除修行时的疲累虚弱 !~ ^_^ [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如是,比丘住在学地,求所未得,上 升进道,安隐涅盘,修六随念...] [譬如:有人身体羸瘦,欲食美膳,为自乐故,诸比丘等,亦复如是,为涅盘故,修 於六念,...] 修行[六随念].可使心不起贪、□、痴,是镇伏五盖.培育定力的好方法! 虽不达[安止定].但可培育至[近行定](未到地定)! 尤其适合[信行者]修行!~ ^_^ 建议法友们:修修看!很赞喔!~ ^_^ *** *** *** 别译杂阿含156经(庄春江标点) 佛告摩诃男:「若有比丘在於学地,未得无学,意恒进求,欲得涅盘,常修六念。譬 如:有人身体羸瘦,欲食美膳,为自乐故,诸比丘等,亦复如是,为涅盘故,修於六 念,...... 圣弟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贪欲、□恚、愚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彼圣弟子如是 直心者,得深法利,得深义利,得彼诸天饶益随喜;随喜已,生欣悦;欣悦已,身猗 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得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处凶□众生中,无诸 □阂,入法水流,念天所熏故,升进涅盘。...... *** *** *** 杂阿含931经 佛告摩诃男:「若比丘在於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盘,彼於尔时,当修 六念,……乃至进得涅盘。 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如是,比丘住在学地,求所未得,上升 进道,安隐涅盘,修六随念,……乃至疾得安隐涅盘,何等六念?...... 云何念天?所谓:四天王、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此诸 天等,若当信心因缘力故生彼天者,我亦有信、戒、施、闻、慧,亦复如是;以此功 德生天上者,我亦具有如是功德,当生彼天。念如斯天,以念天故,离於贪欲、□恚 、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於现世中得法、得义、得亲近天,心生欢喜;心欢喜 故,身得快乐;得快乐故,其心得定;心得定故,於怨憎所心无高下,住法流水,入 於定心修念天想,是名念天。 摩诃男!若有比丘住於学地,所作未办,常欲进求阿罗汉果,入於涅盘,应当至心修 是六念;以能修习斯六念故,尽诸有漏,心得解脱、慧得解脱,於现在世获其证果, 即得证已,作是唱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 *** *** *** 增支部6集10经/摩诃男经(庄春江译) 释迦族人摩诃男对世尊这麽说:「大德!已证果、已了知教说的圣弟子,多住於什麽 住处呢?」...... 摩诃男!圣弟子回忆诸天:『有四大王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兜率天,有化 乐天,有他化自在天,有梵众天,有其他更高之诸天。这些天具备这模样的信,从此 处死後,往生到那里,我也存在著像那模样的信;这些天具备这模样的戒,从此处死 後,往生到那里,我也存在著像那模样的戒;这些天具备这模样的博闻,从此处死後 ,往生到那里,我也存在著像那模样的博闻;这些天具备这模样的施舍,从此处死後 ,往生到那里,我也存在著像那模样的施舍;这些天具备这模样的慧,从此处死後, 往生到那里,我也存在著像那模样的慧。』 摩诃男!每当圣弟子回忆自己与诸天的信、戒、博闻、施舍、慧时,那时,心不被贪 缠缚,心不被□缠缚,心不被痴缠缚,那时,心只向关於诸天正直而行,而,摩诃男 !心正直而行的圣弟子得义的信受、得法的信受、得伴随法的欣悦。当已欢悦时,则 喜被生;当意喜时,则身宁静;身已宁静者,则感受乐;心乐者,则入定,摩诃男! 这被称为:圣弟子在不平顺的世代中住於已得平顺;在有□害的世代中住於无□害, 已进入法流者修习诸天的回忆。 摩诃男!已证果、已了知教说的圣弟子,多住於这住处。」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4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