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75/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给孤独长者和舍利弗尊者的因缘 时间: Sun Oct 19 12:26:52 2014 「给孤独长者和舍利弗尊者的因缘」 第593经记载,给孤独天子回到人间拜访佛陀时,特别称赞舍利弗尊者,这是因为舍 利弗尊者常指导给孤独长者。 例如建立□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就是派舍利弗尊者配合给孤独长者建园(《五分律》 、《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破僧事》等律及《大般涅盘经》所载);给孤独长者发愿 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处,也是在和舍利弗尊者的谈话时所作的决定(出处待查);给 孤独长者重病时,舍利弗尊者向他开示如何观察六根、六尘、六识而没有执著,让他 解脱烦恼(《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2经)。 因此当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证实舍利弗尊者所言不虚後,除了向佛陀报平安,第 一个想到的人自然就是舍利弗尊者了。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2.html#五九三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Oct 19 12:27:33 2014 「 给孤独长者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处,也是在和舍利弗尊者的谈话时所作的决 定 」这一点在一些佛教文章有提到,不过我还没查到经、律的出处,如果有人知道 原经律出处的,还请告知。谢谢!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Oct 19 20:00:21 2014 找到一个出处: 《贤愚经》卷10〈须达起精舍品41〉:「长者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须达手自 捉绳一头,时舍利弗自[23]捉一头,共经精舍。时舍利弗,欣然含笑。须达问言:「 尊人何笑?」答言:「汝始於此经地,六欲天中,宫殿已成。」即借道眼,须达悉见 六欲天中严净宫殿,问舍利弗:「是六欲天,何处最乐?」舍利弗言:「下三天中, 色欲[1]深厚,上二天中,□逸自恣,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补处菩萨,来 生其中,法训不绝。」须达言曰:「我正当生第四天[2]上。」出言已竟,馀宫悉灭 ,唯第四天宫殿湛然。」(CBETA, T04, no. 202, p. 420, c25-p. 421, a6) [23]捉+(绳)【元】【明】。[1]深=染【元】【明】。[2]上=中【元】【明】。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Sun Oct 19 20:11:38 2014 这似乎可以说明为什麽要发愿? > -------------------------------------------------------------------------- < From: Jen Jin Time: Sun Oct 19 21:05:24 2014 《中部经典(第13卷-第16卷)》卷16: 「第五品六处品 第一四三教给孤独经...... 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阿难,以如是教诫,教诫给孤独长者从座起而去。时,给孤独 长者、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阿难去後不久,身坏命终生於兜率天。时,给孤独天子夜将 过时有胜容色,照耀全□陀林而诣彼世尊之处。......给孤独长者於尊者舍利弗之处 得证净。......」(CBETA, N12, no. 5, // PTS.M.3.258-263) > -------------------------------------------------------------------------- < From: 王尚智 Time: Sun Oct 19 21:12:56 2014 天界虽大,若非仍很好色,或者傲慢自爽。 确实也体现了很多有钱人的特性。 还是死命的往诸佛的任一净土,比较保险。。。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Oct 20 18:00:29 2014 To Daniel Liao: 《阿含经》是早期翻译的经典,因此用词和唐代大规模译经统一名 词之後不太一样。唐代之後将「善欲」称为「愿」、「愿力」,而在《阿含经》的年 代仍是称为「欲」,因此《阿含经》常讲:「 依於(对善法的)欲而断爱」 ,或是 四神足的第一个就是「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这边的「欲」都接近「愿」的意思。 不过佛陀也说一切佛法「如筏喻者」,到了更高层次後对於之前的想法是可以升华的 。 整体说来若比较佛教以及天神的宗教,佛教中「解脱」还是根本,欲或是愿也都是为 了解脱而说。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Oct 20 18:07:59 2014 To 王尚智: 说得有理。在这个太阳系(佛经定义:「一日一月一世界」)中,有二 个比较特别的净土,一是兜率内院,弥勒菩萨所在处,也就是给孤独尊者往生处;另 一个是五净居天(五不还天),都是三果圣者。 其他经典记载的佛国净土则在另外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经定义:「三千大千世界内只 有一佛,世无二佛」),就比较远,在阿含经没有记载,而是记於别的经典中。 如果就地球的时间观念来看,最快解脱的净土之一是到兜率内院,然後跟著弥勒菩萨 下生,听说是保证只要释迦牟尼佛弟子最慢在那时都可解脱,这甚至比起三果圣者在 五净居天证阿罗汉的时间还快(因为天界时间过得慢),也是为何在中国自古以来也 就有发愿往生兜率天或弥陀净土的不同派别。 > -------------------------------------------------------------------------- < From: 王尚智 Time: Mon Oct 20 19:45:59 2014 我在大宝积经中曾读到,天界中经常爱得死去活来,要不就是玩得死去活来;为情所 苦的很多。 虽说天人除了大多心肠不坏,但对於别人的美眷、别人的福报楼幢、别人的头顶「天 花」、别人的身上光芒、别人的智慧,有时经常会起嫉妒心,甚至因此而堕落。此外 ,天人与罗刹的「抢正妹」纠缠也很麻烦。 事实上,这在人世间无论东西方的富贵阶层的争执或丑闻中,都有相似原型。天界还 是容易招惹一些折腾,比如天女一旦爱得卡惨死,硬要追来八辈子,那也够有得瞧。 对於修行人来说,天界实在也并非太好的去处;更别说天人福报本质上也是「六难」 之一。特别是天界,也仍然在最顶魔天的管理名单中。 说穿了,我还是认为「往生净土」比较保险。 药师净土、阿弥陀净土、阿?佛净土,都是比较接近地球,承佛威德力的方法也比较 简易。 比较吸引人的,是还能从净土「直接再去其它佛土参学」!对於我们这种好旅游的人 来说,符合CP值美学~。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75/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