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8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世界各佛教宗派都有「结界」的仪式(包含南传) 时间: Sun Oct 26 11:58:08 2014 世界各佛教宗派都有「结界」的仪式(包含南传),「结界」是公开宣告一个区块的 用途及界限,这是吃饭的地方、还是修行的地方,不管是人们还是天龙八部,都不应 超限使用、都不该越界。 今天看到一则律载结界的缘起,转贴如下。有趣的是,佛制规定不净地长出的树,枝 叶长到净地上方的话,那枝叶是要算净地的?还是不净地的?佛说那是算不净地的。 这跟现今各国的法律概念一样,例如民法第六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生长在土地上的花 草树木,在未与土地分离以前,是土地的一部分,所有权属於土地所有人。(因此邻 居所种树木跨过来的树木枝叶,是属於邻居的。) 四分[*]律卷第四十三[16](三分之七) 姚秦[*]□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17]药□度[18]之二 [0874c08] 尔时有吐下比丘,使舍卫城中人煮粥。时有因缘,城门晚开,未及得粥便 死。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在僧伽蓝内结净地,白二羯磨应如是结。应唱[19]房若 处、若温室、若经行处,众中差堪能作羯磨者,若上座、若次坐、若诵律、若不诵律 ,堪能作羯磨者如是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20]结某处作净地。白 如是。』『大德僧听!僧今结某处作净地。谁诸长老忍僧结某处作净地者默然, [21]谁不忍者说。』『僧已忍结某处作净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有四 种净地:一者檀越若经营人,作僧伽蓝时,分处如是言:『某处为僧作净地。』第二 者若为僧作僧伽蓝未施僧。第三者若半有篱障、若多无篱障、若都无篱障、若垣墙若 堑亦如是。第四者僧作白二羯磨结。」 [0874c23] 诸比丘作是念:「比丘房应结作净地不?」白佛,佛言:「应作,除去比 丘、比丘尼、若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房亦如是。若鬼神庙屋亦如是得作净地。」 [0874c26] 时诸比丘不知何处是净地?白佛,佛言:「应结。若疑先有净地,应解然 後结。」 [0874c28] 尔时比丘治故僧伽蓝,不知为得作净地不?佛言:「得作。」 [0874c29] 尔时不净地有树生,枝叶[1]荫覆净地,时诸比丘欲安净物著上,不知为 净不净?佛言:「根在不净,地即不净。」时有树根在净地,枝叶[*]荫覆不净地, 诸比丘欲安净物著上,不知为净不?佛言:「根在净地得净。」时有树根在不净地, 枝叶覆净地,?堕在净地,诸比丘不知为净不?佛言:「若无人触,自堕者净。」风 吹雨打堕,有猕猴诸鸟触堕,不知为净[2]不?佛言:「若不作意欲使堕者净。」树 根在净地,?堕不净地,比丘不知为净[*]不?佛言:「净。」时诸比丘在不净地种 胡瓜、甘蔗、菜、枝叶[3]覆净地,比丘不知[4]为净[*]不?佛言:「不净。」时有 在净地种胡瓜、甘蔗、菜、枝叶[5]覆不净地,不知[*]为净[*]不?佛言:「净。 」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Oct 26 12:01:22 2014 这是民法 主物与从属物 或天然孳息 哈哈 > -------------------------------------------------------------------------- < From: 王尚智 Time: Sun Oct 26 12:10:13 2014 佛典确实如此。越挖越深,其实经常越体现普世价值。 佛法修行的生活方式,很多方面往往诉诸本质,因此并不深邃迂回;或者行者也当有 化繁为简的转化应用智慧。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Oct 26 13:43:47 2014 部分经文但书讨论: 原则上:依树根长在哪里,而决定净不净,但有例外如下: 时有树根在不净地,枝叶覆净地,?堕在净地,诸比丘不知为净不?佛言:「若无人 触,自堕者净。」风吹雨打堕,有猕猴诸鸟触堕,不知为净[2]不?佛言:「若不作 意欲使堕者净。」 原则上,树根长在不净地,掉下来之果应为不净,但佛陀另讲两个但书例外 1. 果子自己掉下来,2.被畜生自然碰掉 这两种掉下来的果是净果,所以佛制,对净 的要求,有开但书 但我对戒律有问题,纯为文字游戏XD:若鸟兽猕猴把果子碰下来,是为了吃果子,鸟 兽是故意而非不作意呢? 我猜果子是不净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Oct 26 15:26:10 2014 陈建想得真细 :-) 六道中造业以人道为主要,《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8〉:「一者勇猛强记,能 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CBETA, T01, no. 1, p. 135, b24-25) 其他五道一般是以受报为主,较难造业(也有造业的例子,但是少数。例如地狱众生 想到要念佛,就解脱地狱了,但这样的地狱众生极少;老虎起了慈心,不想吃肉,这 样的老虎极少;天众发现沈迷在乐境,而精进修行,这样的天众极少。) 由於鸟兽无法受戒与持戒,因此戒律不适用在其身上 :D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Oct 26 15:28:23 2014 To Cheng Soon Lee: 原来新加坡法律相反呀! 这就是有各国法友的好处,视野广一 些。佛说戒律要根据各国当地的法律而调整,看来在新加坡就要调整了 :D 反正这些 事是为了生活方便,规则讲清楚就比较不会有纷争。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Oct 26 15:39:48 2014 感谢 大刚学友提醒,了解了,虽然鸟兽不受戒律,这篇戒律经文还是在讲 以人 作意为主吧,另外想到,鸟、寿、天 应该还是有[作意]的机制(佛经故事中 高级兽 天 天龙八部也会护持佛法 但是是少数,兽的除了本生故事,佛经中我目前没看过有 作意的),只是作意跟造作业行上,以人为最强 我这个岔题了XD 另外提一下而已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8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