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24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杂阿含经》第713经中 时间: Sun Dec 28 22:38:20 2014 《杂阿含经》第713经中,佛陀建议可问外道五盖有哪十种?七觉支有哪十四种?这 是一种追问的技巧,藉由追问外道而得知外道是不是真的懂这些名词、能用自己的话 或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道回答不了的话代表只是鹦鹉学舌,而不是真的了解。也因 此,五盖的这十种、七觉支的这十四种,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例如此经中念觉支可分 二个,其实念觉支更可分四个(四念处)。 本经所述五盖之十、七觉支之十四,南北传不尽相同,表列如下: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10897968_737988269618321_1296496248120272005_n.jpg?oh=49bc565c2e1553fd709f744ee76d92b8&oe=5861E39E LinkDescription: 《杂阿含经》第713经中,佛陀建议可问外道五盖有哪十种?七觉支有哪十四种?这是一种追问的技巧,藉由追问外道而得知外道是不是真的懂这些名词、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道回答不了的话代表只是鹦鹉学舌,而不是真的了解。也因此,五盖的这十种、七觉支的这十四种,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例如此经中念觉支可分二个,其实念觉支更可分四个(四念处)。 本经所述五盖之十、七觉支之十四,南北传不尽相同,表列如下: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37988269618321&set=gm.395690473938128&type=3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Dec 28 22:39:14 2014 原经文见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3#七一四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Dec 28 22:41:54 2014 相对於探知是否外道真的了解一个名词的追问,佛教也有所谓的「五不应答」,算是 另一个方向的应对: (一)试问,人怀慢心,以自己所知者问於他人,试彼知否。 (二)无疑问,自己无所疑而设假作问。 (三)不为悔所犯问,於事已知有所犯而无追悔心,复又设问。 (四)诘问,已知他人不能作答,而故作诘难。 (五)不受语问,曾经听说而不接受,复又设问。〔十诵律卷五十、法苑珠林卷二十四 〕 来人怀骄慢心而问,佛弟子则不须要乖乖回答。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24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