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29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杂阿含经》〈天相应〉第871经 时间: Sun Mar 29 22:58:32 2015 《杂阿含经》〈天相应〉第871经,提到「风云天」、「焰电天」、「雷震天」、「 雨天」、「晴天」、「寒天」、「热天」等鬼神能影响天气。 有同学提出:「从科学来看,天气不是由鬼神影响的,而是由陆地、海洋之间水份、 热量的流动等因素所造成的。」 其实《长阿含经》中表示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其一就是物理世界(四大:地、水、 火、风)的交互影响。 例如经中提到,虚空云中不同位置的不同电相触而造成闪电,如《长阿含经》卷二十 〈忉利天品8〉:「东方电名身光,南方电名难毁,西方电名流炎,北方电名定明。 以何缘故,虚空云中有此电光?有时身光与难毁相触,有时身光与流炎相触,有时身 光与定明相触,有时难毁与流炎相触,有时难毁与定明相触,有时流炎与定明相触。 以是缘故,虚空云中有电光起。」(CBETA, T01, no. 1, p. 136, c29-p. 137, a6) 在物理学来看,闪电是云层与其他的云、与地面、或与周围的空气,因为有不同电位 差,而造成的放电现象。「不同位置的电位差」这概念在经文中是以「不同位置的不 同电」来表示。(三千年前的听法者要听得懂「电位差」的概念,简直是天方夜谭, 能翻译成这样也算神翻译了。) 经中并说此时四大中两两相触,产生了雷声。在物理学来看,雷声是由於闪电时强大 的电流产生高温,使得通路中的气体急速膨胀,膨胀速度超过音速而产生的音爆现象 。而佛经由古代不懂物理学的人们多次传抄及翻译後,说雷声是四大中两两相触所造 成,也算是符合其大意了。 然而,佛经也表示天气除了受到物理世界的因素影响外,也会受到具有特定神通的众 生影响。因为有这些种种的因素互相影响,天气预报「有五因缘不可定知」(CBETA, T01, no. 1, p. 137, a11-12),即包括各种物理的因缘及众生的因缘。这天气预报 「不可定知」的看法,刚好符合MIT气象学教授罗伦兹以电脑推算气象後,发现「蝴 蝶效应」并创立「混沌理论」的观测。 本经所说的「风云天」、「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 、「热天」等即是有能力影响天气的鬼神。这些鬼神的名字怎麽来的? 《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 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只要有名号,就会有依附的鬼神;只要有人立庙祭拜,也就会有对应的鬼神。自古人 类崇拜各种自然界的力量,立之为神,也就会有相关能力的鬼神接受祭拜,食人香火 。 简言之,佛教的观点是天气的变化固然有物理的层面,也会受到众生的因缘影响,这 些则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r 29 22:58:50 2015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0#八七一 > -------------------------------------------------------------------------- < From: Akio Lee Time: Mon Mar 30 08:10:11 2015 请多贴 “灭苦之经文或经验”、 不然就像证严法师的 “出家” 是为了 “四大志业” 一样、对解脱无济於事 !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Mon Mar 30 12:18:39 2015 学佛当学世尊,我们参考一下世尊对於弟子所说得,也就是学佛当学何事。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三○)第四分世记经阎浮提州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 众比丘於食後集讲堂上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 生所居国土云何?」 尔时,世尊於闲静处天耳彻听,闻诸比丘於食後集讲堂上议如此言。尔时世尊於静窟 起,诣讲堂坐,知而故问,问诸比丘:「向者所议,议何等事?」诸比丘白佛言:「 我等於食後集法讲堂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是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生 所居国土云何?』我等集堂议如是事。」 佛告诸比丘言:「善哉!善哉!凡出家者应行二法:一贤圣默然,二讲论法语。汝等 集在讲堂,亦应如此贤圣默然,讲论法语。 诸比丘!汝等欲闻如来记天地成败、众生所居国邑不耶?」 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正是时, 愿乐欲闻。世尊说已,当奉持之。」佛言:「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 说。」佛告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 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 ------------------------- 长阿含记载,弟子对於宇宙的成住坏空有兴趣,故请问世尊。世尊很赞叹的说,弟子 当作贰事,一是论说法义,贰是贤圣默然。 而宇宙生成之事就是论说法义,此经就因为弟子发问宇宙生成之事,世尊告诉弟子三 界的详细状况,以及其中的诸多众生种类。换句话说像原文章所贴的的那些各种和气 候有关的神众,了解其知识也是世尊赞叹的贰事之一的论说法义。 此为世尊所鼓励之事,自然得多了解。且了解人界以外的众生,对於灭苦是有帮助的 。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Mar 30 15:19:32 2015 很高兴李大德对於灭苦很有兴趣,还期待李大德多多发表灭苦的经验谈呀 (y) 或许李大德是根据常被误用的南传经文 MN.22: 「从以前到现在,我只安立苦以及苦 之灭。」而说的吧。 其实,这句经文为南传外其馀相当的经典所无,相当的《瑜伽师地论》段落也没有提 到这概念。所出自的南传经文,例如 MN.22, 记载外道毁谤说佛教的解脱是断见, 佛陀在澄清这毁谤时提到:「从以前到现在,我只安立苦以及苦之灭。」相当的《中 阿含经》经文也没有这句话。 也就是说,此句话只零星见於南传巴利藏,有可能是古代南传部派论师的注释在传抄 过程混入经文中。 南传经文或注释说佛陀「只安立苦以及苦之灭」时,都是当外道基於常见、断见提出 问题,若陷在其错误的框架中则难以正确的回应。因此佛陀跳出其错误框架,以佛法 的「四圣谛」框架来回答,也可说是以「苦以及苦之灭」来回应。 《长阿含经》及《长部尼柯耶》讲说世界是由因缘所生成的,而不是由造物主所生、 也不是如断灭论的虚无,自然不是如外道的常见、断见,对三界的如实理解也是灭苦 的自然历程。 另一方面,佛陀并不只知道字面上的「苦以及苦之灭」,而是「正遍知」的(这可是 如来十号之一),如《中阿含经》卷五十九第212经及对应的《中部尼柯耶》所探讨 。 > -------------------------------------------------------------------------- < From: Akio Lee Time: Mon Mar 30 17:29:43 2015 邱大德 ,你博学多闻 ,赞叹 ! 然 生也有涯 ,一般禅修者取 佛陀掌中之叶 ,足矣 ! 弱水三千 ,取一瓢饮 ,渴止 ! .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Mar 31 00:40:23 2015 李大德客气了,我称不上博学多闻,只是希望能从经、律,尽量了解佛陀本人的看法 ,毕竟现世的各种观点实在是百家争鸣,相似佛法也很多,不管是北传南传都很多相 似法 :Q 如您所说,佛法是触类旁通的,五比丘听佛转法轮就证道了,这是根基顶尖者。甚至 原先智障的周利盘特,经佛陀开导「扫地」的方法以念住後,证得阿罗汉,也成为神 通、智慧都令人敬佩的圣僧。只要依佛法所说实修者,对於四圣谛的理解增上,自然 对於因缘有更深的理解,世间事无非也在因缘生灭中呀。 回到佛陀所说「手中叶」,正是指佛陀说过的法有如掌中叶,其中自然包括《杂阿含 经》〈天相应〉的内容。佛陀不像现今一些学者斥三界、六道为迷信,反而时常提醒 弟子六道的存在及往生的因缘,毕竟修行的目的是超脱轮回,连有什麽歧路都不清楚 的话,很容易就走错路了。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第一品有偈品的第一集是诸天集、第二集是天子集,这些内容 深受南传学人的重视。 相反地,一些将佛说斥为迷信的人,不乏附阿含外道,实在是要小心。 像宋泽莱写畅销书「被背判的佛陀」,煽动群众赚了一笔,还自称阿罗汉,当年虽曾 被他煽动过,但读多了《阿含经》再看他所写,越看觉得越怪,怎麽不是依经、依律 ,而是用他的见解来「判教」?把《杂阿含经》删成四不像。後来果然这位阿罗汉在 消费完佛教後,跑去基督教了... 十几年後,宋泽莱断章取义的原始佛法还继续在网 上流传,读者却不知道当中很多是错误的内容,是煽动□心的政治文章,从南传来看 其文章更是错误百出。 大陆语言学大师,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季羡林的文章也常为原始佛教学子所引用,却很 少人知道季羡林曾明白地说:「我用语言学分析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内部瓦解佛 教,以宣扬我们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至於把龚天民牧师攻 击北传的观点当成原始佛教看法的人,就更夸张了。 每次看到线上还常有善心的原始佛教弟子被阿修罗破佛的文章蒙闭,就觉得当今学佛 的歧路还真是多啊... 无怪乎《长阿含经》等经典记载,佛陀在涅盘前告诉弟子,要辨识什麽是真正的佛说 ,得要依经及依律来审查判断,而不盲信任何人。 当然,也不能盲信我,还是得多读经! :) 祝大家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 < From: Akio Lee Time: Tue Mar 31 07:09:51 2015 其实,佛法是实证科学,可体验的 …… 30多年前(比中国早了10 多年),宋泽莱、曾银湖、卓荣德、张大卿、张慈田 …… 等居士大德,能从「阿弥陀佛教」破茧而出,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前辈,没有他们筚路 蓝缕开辟出一条小径,就没有现在上座部佛法灿烂的花朵 …… 「佛法无难,惟嫌捡择」佛法开宗明义阐述:「唯一之路:四念处。」 修行之路万变不离其宗,为正知、正念、了了分明而已! 禅修者只要了了分明於「实相的觉知」,就已经在涅盘之路上了。 行有馀力者,如大德者当然该深入探索佛理以广宣教。但,如果连基础之「掌中之叶 」都未得者,你□了一森林枝枝叶叶,除了博学多闻之外,可对一般禅修者有多少助 益 ……? 三学戒定慧是互助互补的进阶,守戒意懂,大德们将最重要的修定、观慧的 『经验 传承』,才是帮助如我一般禅修者的福音。 宋泽莱大德有一点是你们所不及的 …… 他在他的著作「解脱大道」中将他修行过程,完完全全的公开披露,让大家检验出他 不是「阿罗汉」,只是由禅定而得「神通」而已。 传法者的修行经验,敝扫自珍、秘而不宣,以示其博学多闻,让跟随者照本宣科,自 己摸索 …… ,才是让禅修後学走入歧路之源。 渴望诸位大德们,将自己修行经验真实法如实宣说,除了洋洋□□的经文外,也让吾 等後学可循序『如理作意』的依据,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 -------------------------------------------------------------------------- < From: Daniel Liao Time: Tue Mar 31 08:29:33 2015 楼上,你错了。世尊早就把他的修行过程完全的披露在经文内了,修行的过程或经验 并不是到处宣扬才叫修行,而我们是要学佛行谊,学贤胜僧的行谊,眼前我们有这麽 多大菩萨声闻缘觉们都早我们证得世尊所言了,如果宋只是要说他由禅定得神通如此 ,那更无必要,因为经文中早就说明了。 修行的经验每人都不会一样,能掌握世尊的教法才是真的,这不是秘而不宣也不是敝 扫自珍,修行是自家的事,自己做不好而到处大声公,恐怕害人还不知。近代广钦老 和尚多□实,他修行可是在大众前哇啦啦的说我怎麽修的,我怎麽做得,才会怎样? 他就一个人坐在那,就坐著,别人就主动亲近了,虽然有多数人只是慕名想看他搞个 神通,可是他就是□实到不行,真修行人不是一天到晚拿大声公告诉人家我修行有多 厉害,如果不去深入经典,就丧失了每次念开经偈:愿解如来真实义,读经就是为了 解如来本怀、解如来真实义。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Mar 31 09:17:55 2015 李照雄大德啊,看来您有所不知,宋泽莱从头到尾就是一位搞政治的小说家,他在读 了点大乘非佛说论前,就一直是写小说、搞政治的,後来只是消费佛教徒,写了几本 畅销小说,说自己神通如何、封很多人证果,竟然很多人把小说当作根本佛教,实在 是很可惜。 所以宋泽莱在号称证阿罗汉、消费佛教後,还会得精神疾病,还跳槽去信基督教、写 基督教小说消费基督徒去了... 这不是阿罗汉!这不是实修啊! 真心要探究什麽是佛说,还是得照佛陀教导我们的,依经、依律,依法不依人。否则 ,「勿听耳闻而轻信,道听途说本无稽」这些经中所说都是老生常谈了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 < From: 乔瑟夫 Time: Tue Mar 31 13:27:03 2015 https://youtu.be/agA-eVLDH0A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 < From: Chen Jian Time: Tue Mar 31 21:33:41 2015 小弟插花一下,由於佛陀十号里面的世间解,代表佛陀知道的不只是苦集灭道的架构 ,或者说,佛陀用苦集灭道的架构了解一切,所以宇宙之生灭,其实也包含在苦集灭 道里面 香光庄严115期引用如下: 《清净道论》中说:「佛陀依自性;依集因;依灭;依灭的方便,而普遍了知,通达 於世间。」这里指的世间有三种: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 (一)空间世间(okasa loka):佛陀了解整个宇宙世界体系。 (二)行世间(sankhara loka):佛陀了解名色世间,五蕴及其缘起,息灭及导向 息灭之道。 (三)有情世间(satta loka):佛陀了解三十一界众生的习气和烦恼,知道有情的 根性、易教化、难教化、有能力、无能力。 佛陀因为充分了解三种世间,并知道一切因缘所生法的业力果报的关系,他知道世间 的本质是苦的,是会坏灭的,所以说他是一位通达且完全了解世间的人。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29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