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41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什麽是五十、六十? 时间: Thu Jul 30 22:44:23 2015 「什麽是五十、六十?」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8经这句话「云何正智?谓比丘若来若 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屈申俯仰,执持衣?,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 十、六十,依语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其中「乃至五十、六十」是什麽意思?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hu Jul 30 22:45:38 2015 「乃至五十、六十」可解为「(长期如此)乃至五十、六十年」,或是「处於乃至五 十、六十人(的群众中,都能自顾自地收摄心念)」。 第一个解释可参考《大方广三戒经》卷二:「未来世中当有比丘,年十、二十、三十 、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乃至百岁」(CBETA, T11, no. 311, p. 692, c17-19), 第二个解释可参考《中阿含经》卷五〈舍梨子相应品3〉第21经等心经:「诸等心天 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妨。」(CBETA, T01, no. 26, p. 449, b22-24)。 相当的南传经文没这几个字,但接著多了一句「当正念、正智以待时」。 考量这经开宗明义就说了「以待(死亡)时」,而且南传虽然没说五十、六十,却多 说了一句「当正念、正智以待时」,所以「乃至五十、六十」解为时间较为合理。以 当时听佛陀说法的比丘的年纪,再过个五十、六十年,差不多也快圆寂了,因此选择 「(长期如此)乃至五十、六十年」作为解释。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Fri Jul 31 09:53:33 2015 本经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依语默正智行』,前面就是举例『云何正智?谓比丘若 来若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屈申俯仰,执持衣?,行、住、坐、卧、眠、觉』, 如此数来可以数出日常生活中千百种行住作卧中任何时刻保持正智行,五十六十就像 是我们所说得『十万八千里』一样,是个形容词。由此经也可看出日常生活本身就是 一种可以用功的修行。 以『正知出入』就能找到中阿含有更多关於实修的详细解释。 > -------------------------------------------------------------------------- < From: RG Shi Time: Fri Jul 31 14:01:15 2015 这里的「正知而住」的「正知」,是不是英文的「mindfulness」? 「正知」的「正」是怎麽说呢?有相对应的「邪」吗? 「正知」的「知」是知什麽? 感谢说明喔。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Fri Jul 31 14:11:34 2015 专注於当下,这是抓小动物的蹲马步~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02 16:29:26 2015 白话来说,「正念、正知(又译为「正智」)」在大多经文中的意义是:清澈觉知( 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或许有些人具有正念,觉知当下,但是没有四圣谛的了解,以为当下就是真实不变的 ,那就没有正知。或是天主教徒学正念,但认为一切都是上帝所造,也就不是佛教的 正智。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02 16:32:39 2015 其实真能坐久的人不会在网上讲,在网上宣扬自己坐多久的人通常接下来就掉举而坐 不住了 :D 许多年前拜访一位老站友生化人,从他家人才听说他打坐可以一坐八小时,但多年来 没听他说过一次自己坐多久。 当然,另一方面坐多久也不是保证,也都只是外相,佛法还是在於自证自知 :)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02 17:30:47 2015 上面这则留言一方面也因为有朋友问到是否适合在网上谈自己的打坐境界,所以一并 举例,不是针对本讨论串的同学 :) 个人的打坐境界得私下询问师长,版上只能依经、律讨论佛法,不谈个人境界。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Sun Aug 02 19:42:09 2015 我倒是可以一睡八小时,这绝对没问题~ > -------------------------------------------------------------------------- < From: Michael Kaysen Time: Sun Aug 02 21:29:57 2015 把明天当成前世的忌日。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41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