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415/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在家人重病临终该如何开导 时间: Fri Jul 31 00:24:49 2015 「在家人重病临终该如何开导」 从《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前几经可见,当比丘在重病甚至临终时,佛陀通常为他们说 解脱法,表示五阴无我(第1024、1026经)、六入处因缘生灭(第1025经)、应离贪 □痴(第1027经),持戒清净的比丘们常常也能因此而解脱了。 当在家人重病甚至临终时,佛陀则通常要他们忆念四不坏净:於佛、法、僧不坏净, 圣戒成就。 这可能是因为古印度的习俗中,婆罗门年老就该出家,精进修行的人出家很自然,在 家人多为有世俗牵绊、难以修行的人,佛陀对一般在家人的要求也就较低,只要他们 受三皈五戒。 精进的在家人重病或临终时,佛陀或大弟子则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层次: *第1036经:依四不坏净,进修五喜处(念佛、法、僧、戒、施)。 *第1033经:依四不坏净,进修六随念(念佛、法、僧、戒、施、天)。 *第1034经:依四不坏净,进修六明分想(一切行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 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 *第1032经:不著六根、六境、六界、五阴而生贪欲识。 精进的在家人在进一步的开导後,有什麽层次的领悟也就能证什麽层次的果位,功不 唐捐。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Jul 31 00:25:00 2015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3#一□三□ > -------------------------------------------------------------------------- < From: Andrew Fu Time: Wed Aug 12 11:25:04 201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4%B8%8D%E5%A3%9E%E4%BF%A1 四不坏净,不知维基百科说的对否? > -------------------------------------------------------------------------- < From: 邱大刚 Time: Wed Aug 12 21:25:56 2015 大致OK,但是说四不坏信是「自性」有点怪怪的,也没提出经律佐证。能从经、律中 直接找定义会比较保险,维基百科毕竟不是读经的人写的 :) > -------------------------------------------------------------------------- < From: Andrew Fu Time: Thu Aug 13 15:13:11 2015 请问大家,有无像google那样的佛学术语搜寻引擎?不过要以大刚师兄说的经、律内 容为□围来搜索的搜寻引擎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hu Aug 13 18:45:42 2015 通常可考虑: 1. CBETA: 直接搜寻经中的定义,但这是进阶的作法,读不懂佛经的人可能就看不懂 。 2. 一行佛学辞典: http://buddhaspace.org/dict/ 有整合各佛学辞典。并非都是依 经上的定义,但通常可作为初学者较容易理解的参考,之後想深究的话再用CBETA自 己搜寻经典。 谁都可以修改 Wikipedia 条目,在一般常识性的条目上这样很好,但是在政治、宗 教类议题上,Wikipedia 的品质就较难维持了,毕竟某些议题不是人多就正确。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415/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