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41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如何在未来世所愿必得? 时间: Sun Aug 02 18:28:11 2015 「如何在未来世所愿必得?」 《杂阿含经》第1042经表示生地狱的人是因为行十恶业,生天上的人是因为行十善业 。 佛陀并且进一步分析:随著行十善者所愿,可以在人中出身富贵;若加上持戒清净, 则可往生欲界天(四天王天至他化自在天);若再加上心离爱欲(满足初禅天「离欲 、恶不善法」等定力的条件),则可往生色界天(初禅天至四禅天)、无色界天(四 空天)、证得初禅至四禅、四无色定、初果至四果、六神通的果报。 佛陀总结道:「以法行、正行故,持戒、离欲,所愿必得」,要在未来世所愿必得, 得先行十善、持戒、离欲。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02 18:28:26 2015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3#一□四二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02 20:28:09 2015 第一段略为修改为「《杂阿含经》第1042经表示生地狱的人是因为行十恶业,生天上 的人是因为行十善业。」这样逻辑更严谨些。 > -------------------------------------------------------------------------- < From: Chen Jian Time: Wed Aug 19 16:18:08 2015 我想提个问题:以行正行、法行故,持戒清净,心离爱欲,所愿必得。 十法行、十善业道迹 感觉就含了7个戒,经文中,似乎将持戒清净当作「进阶」条件 ,是说 持戒清净比十法行更高阶的话,高阶与不同处在哪呢? 这是我想问的 > -------------------------------------------------------------------------- < From: Chen Jian Time: Wed Aug 19 16:23:30 2015 同样在这次读书会:有另外一经的问题(与上面题无关): (一□四五)经 有相习近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相习近法?谓杀生者、杀生者习近。 这里的问题是:杀生者 杀生者习近是说: 1.杀生的人们会群聚? 2.杀人的心会再引来杀生的心?(类似心的等流因果的说法)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30 20:46:16 2015 陈建提出的是很好的问题,的确看字面上容易忽略。 此经中「十善法」与「持戒清净」的高低,差别在於持戒【清净】的清净两个字,在 本经中是以「行【净】戒者」、「持戒【清净】」来称呼。 有行十善而持戒,跟有持戒而持戒清净,自然是有「清净」的层次比较高些,因此可 往生的天界也更高些 (y) 根据陈建所指出的,也略为修饰用词,让这次第更清楚些。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Aug 30 20:50:51 2015 关於第1045经的解法,或许本来就可以有多种解。就此经中的中文来看,个人觉得较 偏向第一解。 > -------------------------------------------------------------------------- < From: Yw Liu Time: Mon Aug 31 12:09:12 2015 我联想到,许多经中都有说持此咒或此佛菩萨名号後,所求所愿皆成,会不会是实际 上也是要透过十善持戒离欲後才有此效果?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Sep 12 21:37:26 2015 《正法念处经》中则表示,十善业当中的身业三戒、口业四戒修习多修习,得以往生 欲界天,如同本经所说的「持(身、口)戒清净」。若要超出欲界天,则意业三戒( 不贪、不□、不邪见)要更为清净,也符合本经所说的「心离爱欲」条件。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Sep 12 21:39:12 2015 Yw Liu 说得有道理,不管是念佛或念天,必然要身心更为清净,才是相应,而身心 更为清净,自然就是行於十善、持戒、离欲。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41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