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64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标题: 受 (感受) -行 (造作) 时间: Sun May 15 11:39:15 2016 受 (感受) -> 行 (造作) 六根对六境时,我们升起各种感受,并据此产生各种思想、言语、及行为造作。 早上读经班讨论时,同学提到: 遇到同样的情境,当心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会特别容 易生起负面的情绪,导致做出事後会後悔的造作。 根据神经科学对大脑运作机制的研究,正念的练习有助於改善大脑的结构,举例来说 ,加强「左前额叶皮质」抑制「杏仁核」 (amygdala, 和负面的情绪及压力有关) 活 化的回路,帮助个体能够即时从挫折中恢复。 也就是说,修行是一种心智的锻□,且这样的锻□是会实际改变大脑的结构及反应的 。 持续进行心智的锻□,能够如实知见到真实的世界,并即时作出恰当的反应。 参考书目: 情绪大脑的□密档案: 情意神经科学泰斗从探索情绪形态到实践正念冥想 改变生命的旅程 作者 Richard J. Davidson 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研究教授,透过 严谨的实验、脑波 (EEG) 及脑部活动造影 (MRI) 分析,找出 6 种「情绪形态」 (emotional style) 以及相对应的大脑运作机制,并在达赖喇嘛的协助下进行实验发 现「正念」 (mindfulness) 及「禅修」 (meditation) 能够有效改变大脑活动形态 ,使得人们能够在各种「情绪形态」维持较平衡的向度,增强专注力及觉察力,提升 生命的品质及幸福。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Sun May 15 11:54:26 2016 谈到正念,今年4/20有去高雄6龟的法迈内观中心禅坐(去第二次,不过这次只待3天 )。去年1月是去第一次。第一次时,我的练习方法有误,结果"气动"起来。(著实吓 我一跳,以前没接触过打坐,气功等)。但这第二次的第三天,就有体会到非常,非常 奇妙的感觉,感觉到整个身体体内充满火焰般的金黄色,整个身体内都融化了,并且 体内充满著很愉悦的感觉,而会想一直想待在那个状态中(这时还是可以感觉到因盘 坐的脚痛,但那个金黄色愉悦的感觉在身体外型的轮廓下把整个身体包起来了,虽然 还感觉到痛,但觉得那痛已经跟我完全无关了),我想,难怪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多 的人在禅坐。不晓得 杂阿含经 中有否提到关於这方面的叙述。谢谢。 > -------------------------------------------------------------------------- < From: Helen Wan Time: Sun May 15 13:41:50 2016 Thanking for sharing. It is very good info. for practice.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Sun May 15 13:51:38 2016 Hi, Helen Wan just my personal experience, but will keep going on it. Really amazing, the experience.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15 21:35:10 2016 刚好上周的《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9经有讨论到相关的经文:「多闻圣弟子於诸缘 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 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A%8C#二八九 打坐时感到身心轻安快乐,有修习四念处的「受念处」,则知道这是「乐受」,但在 持续作受念处观察时,会发现诸受,不管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无常的、一 直变化的,而减少执著。这样修习後,圣者能够「身受而心不受」,心不执著於乐受 ,因此解脱清凉。 以上是理论,实作上不同的法门会有不同的次第,不是一僦可几,最好在小参时当场 询问清楚您的状况的该法门的指导师父,比较保险。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15 23:53:02 2016 之所以说不同的法门会有不同的次第,举例来说,若是修四界时有光的现象,则可参 见阿毗达摩讲要:「如果这样继续修下去,你的心会变得很稳定,将能体验到不同的 光。刚开始的时候,光是灰朦朦的,犹如烟一般。若继续辨识灰光中的四界,光会变 得越来越亮。这时,你会发现身体已经不像平常那样了,它倒像是一个发光体。但这 个时候你不要去管光体,因为这光是你的定力提升而自然呈现的,还是持续地辨识光 中的地水火风。持续这样辨识的话,你会发现身体愈来愈明亮,明亮到後来变成一个 透明体。你还是在这透明体□面持续地辨识四界,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像一块水晶、像 一块冰块一样。这个时候,你的定力已经达到了近行定。」 但若是修不同的法门,则有不同的次第。例如在习定的方法中,这光也可能是似相可 用来作专注的所缘以习定。也有的心念处法门是直接舍去这些相。不管什麽法门,这 些相都只是工具,最终都会舍去,只是次第的不同。因此询问该法门的指导师父会比 较保险 :)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Mon May 16 09:00:29 2016 请问,"次第" 是 "顺序" ? 还有"四界" 是? 谢谢。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Mon May 16 09:05:28 2016 Hi,邱大刚,我参加的是"内观",是的,其实每天晚上的开释都有提到,不管乐受, 苦受都不要去执取。只是第一次体会到时,还是觉得很奇妙。无法去解释它。唯一, 就自己的体验,就是要"定",专注在当下的每一个monent. 但还没由"定"去生"慧"出 来。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Mon May 16 14:31:29 2016 Hi,邱大刚,如果以四界论,那我的体验可能是"火"。在身体外型的轮廓内有似"火 "的金黄色,身体内整个融化,并且感到很 平和, 安祥,愉悦。那是发生在第三天的 观息法中。但我可以感觉到气息从鼻腔到口腔再到体内,但主要是"专注在每一个心 的相续上"。这体验也让我对这方法产生信心,往後也会找时间来练习。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22 15:46:53 2016 嗯,「次第」是「顺序」的意思。 原来是修观息法的时候感到的,观呼吸在进阶的层次的确是可以感到全身随著气息的 进出而有光明,这在经论中有提到,找个时间我再查相关的经文提供您作参考。 这是指安那般那念(观呼吸、观出入息)的修法,如果是修别的法门,那麽则要看该 法门的步骤了。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Sun May 22 15:52:16 2016 邱大刚简直是 经典 的 google, 如果方便的话就麻烦你了但也不应强求於你(对经典 是外行), 还会找机会去参加内观课程. 感谢.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Sun May 22 16:20:57 2016 其实第三天晚上的开示录音(I mean 葛印卡10天课程)中就有提到说"...你们有人在 参加第2次或第3次10天课程中就会感受到...愉悦感...." 有趣的是, 眼睛是闭上的 却有影像 ...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22 20:32:01 2016 和 google 差多了,而且现在有 CBETA,大家都可自己查经 :) 刚随手找了一下,在《治禅病□要法》有记载一种避免观呼吸时的禅病的对治法叫「 洗心观」,有一点点类似,《治禅病□要法》:「洗心观者,先自观心,令渐渐明犹 如火珠□□四百四十脉如□琉璃,黄金芭蕉直至心边□□火珠出气,不冷、不热,不 ?、不细,用熏诸脉。」(CBETA, T15, no. 620, p. 333, b27-c1) c.f.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5/0620_001.htm 这经以前 Ab Tsai 曾探讨过: http://www.ablab.net/xaga/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677&forum=3 不过每个法门的步骤都不太一样,实修上还是要现场问教授该法门的法师。例如若是 单纯是修定,有种方法是将自己融入这片光中,无二无别,这可增加定力。但若是修 观或是大多的佛教法门,一般说来则不必理会异象,继续专注在方法上即可,异象就 像是路边的小花,不必在意,虽然这些境界也能让人体会佛法不只是言语逻辑上的, 而是另有一番境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Sun May 22 20:46:43 2016 谢谢你,也看了,我自己的感觉是只要够"定"(我猜并不一定要"正"定),就会有"三 昧"。而就葛印卡的10天课程而言,不管"乐受"或"苦受",都无需执取。这是我个人 目前的认知,但对佛学没什麽研究,也许文字表达会有些出入。BTW, 谢谢。 > -------------------------------------------------------------------------- < From: Andrew Fu Time: Sun May 15 15:32:24 2016 说到「左前额叶皮质」抑制「杏仁核」。我就想起相学中一个额头的好面相,叫「额 如覆肝」,就是额头长地丰隆饱满,像是一块猪肝贴在额头的样子,代表这个人比较 聪明、智力较高,而额头正是前额叶皮质的所在…可能这样的人,天生的前额叶皮质 就比一般人发达,所以有比较稳定的情绪,能做出较适当的决定而成功。 > -------------------------------------------------------------------------- < From: 陈立得 Time: Sun May 15 20:06:06 2016 请问早上读经班是现场聚会吗? 或是线上的呢? 有机会想参加学习~~><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15 21:37:23 2016 是 Skype 的读经会,可洽 Chakwos Liu 参加。不过这几周在作覆习及校对工作,大 家都读过经文而在覆习,因此谈得相较於平时会更深或是复杂,对初学者可能会比较 艰深些 :p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Sun May 15 21:56:33 2016 禅修确实是心的重量训练,可以养出强大的心的肌肉,心的肌肉强大到甚至可以改变 物理现象,物质属性。但是有了心的肌肉後,主要是拿来对身心做彻底的观察。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15 22:51:04 2016 结合 陈正哲 以上所述及 Russ Wang 在读经班的讨论,加以下这段到第337经的「读 经拾得」,若有不精准的地方还请不吝指正,谢谢! =============== 有同学问:「身处负面的情境时,特别容易想骂人。这是属於受阴(意根的「忧受」 ),还是行阴(意根的「忧行」)?」 身心的运作是因缘和合的,处在一个令人忧恼的环境时,意根会有「忧受」,此时凡 夫会本能地起「忧行」,甚至进而起□心骂人而造业。「受」只是单纯的感受,而「 行」则是造作、造业,会造成後续的苦果。 有修行练习正念的人,则在「忧受」时,会有自觉而正思惟,试著以更有智慧的方法 应对。 例如来人做错了事,许多人会生气骂人,修行人则会(心念处)发现起了□心而失去 客观性,或(念戒)警觉到骂人会犯戒。有了正思惟,就能用更周全、更有效的方法 应对。 从神经科学对大脑运作机制的研究来看,一般人在遇到负面的情境时,大脑的运作很 容易退回动物的本能反应。正念的练习则能加强「左前额叶皮质」抑制脑中「杏仁核 」(和负面的情绪及压力有关)活化的回路,帮助个体即时从挫折中恢复。这样的练 习有助於改善大脑的结构,也可说修行是一种心智的锻□,持续地锻□有助於如实知 见,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 -------------------------------------------------------------------------- < From: Chen Jian Time: Thu May 19 21:43:02 2016 我自己的体验是:多参加狮子吼读书会跟多读经,反观的能力有变好XD ,自信心也 增强了,跟以前比,小忧恼造成的伤害似乎比较小。 可以比对的是:正念、禅修的操作前,先有闻、思的基础,实修上会更顺利,印顺老 法师、□境老法师 大概都有如此的倡导。 > -------------------------------------------------------------------------- < From: C.k. Lin Time: Tue May 17 01:16:10 2016 谨提供下述意见做参考: > -------------------------------------------------------------------------- < From: C.k. Lin Time: Tue May 17 01:21:37 2016 1.忧受或特别容易想骂人等等"情绪",其实并非"受"或"行"或任何一支因缘,而是一 连串的因缘组合而成的,佛陀建议吾人要行四念处,从身受心法 > -------------------------------------------------------------------------- < From: C.k. Lin Time: Tue May 17 01:27:56 2016 的链结中,觉察出各个因缘刹那之间的演变历程,其中人无我,法无我,相互作用在 ,觉察出链只要深观缘起,就可去除无明及忧悲苦恼。 > -------------------------------------------------------------------------- < From: C.k. Lin Time: Tue May 17 01:30:11 2016 觉察出链结,就可断除该项轮回,不会有後续"忧"等等情绪。只要深观缘起,就可去 除无明及忧悲苦恼。 > -------------------------------------------------------------------------- < From: C.k. Lin Time: Tue May 17 01:44:08 2016 2.佛陀的十二因缘警示我们,不如实知就会有因缘轮转(轮回)产生,要切断苦的轮回 ,惟有身行四念处,时时觉察,不放逸。 > -------------------------------------------------------------------------- < From: Jiss Ye Time: Tue May 17 21:56:27 2016 Wang Andrew 法友说:「有似火焰般的金黄色」 四界的火界,不是指火的颜色及火的相貌。 「火界」是指「冷热的温度」! 如果您是依据葛印卡禅法修行~ 修习葛印卡禅法的观息法,是不应注意鼻腔及口腔的气息感觉! 而应该只专心的注意鼻孔前的气息感觉就好。 您就是因为注意到身体内气息的推动感觉,才会导致[气动]的气功效应。 当修习受念处或四界分别观时,才去感受体内的各种感觉。 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是禅观的前行! 闻慧、思慧很重要的! 建议法友多研读葛印卡禅法的教理。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Tue May 17 22:17:42 2016 Hi,Jiss Ye, 我不是什麽法友之类的,是的葛印卡禅法并没有要观察到口腔内的气息 ,只是我个人观察鼻腔气息时突然感受到的(观息法一开始应该是有说观察气息在鼻 腔,在整个鼻子的大三角形部位,然後才是观察鼻孔下,嘴唇上那个三角形部位)。 至於"气动"是第一次参加课程时,我的确方法有误,吸取太多空气引起的(并且人又 坐著不动),之後有试过几次,发现对我而言,的确会引起气动,但这不是内观,比 较偏气功之类的(这是问老师的,我也不懂什麽是气功)。至於四界是什麽,我也不懂 ,所以在前面也有提问过,但没有人回应,所以就照 邱大刚 所提供的资料,去看去 猜,似乎是"火"最贴切,但并没有"一开始灰色的光...等"。基本上,我是个门外汉 (对於阿含,禅修,气功等等这些领域,禅到底是什麽,我也不懂)。只是我的第一只 狗狗往生後(2011/3/5),看了楞严经,第二只狗狗往生後(2015/12/24, 第一只狗狗 生的女儿),我找到了杂阿含。而参加葛印卡禅修课程,是我想知道自己的人生为何 。而参加这facebook 群组是想试著去了解杂阿含。整个事情就是如此而已。我没有 说我对,而只是一个门外汉就自己的经验,在这边寻找一些资讯。我想原始佛教的经 典,也许会有些线索可以参考。甚至在第二次葛印卡课程,我想提早离开时,可以跟 老师坦白说,我一点都没有慈悲心。我只想对自己诚实,只说自己所经历过的。至於 佛法,如果自己不能亲身体会,验证的,就算我的头脑可以理解,我也不会信服,也 不会对它有信心。That's all. > -------------------------------------------------------------------------- < From: Jiss Ye Time: Wed May 18 16:52:19 2016 如您所说:「想知道人生为何,而试著去了解杂阿含」 杂阿含真的很赞! 愿您深入阿含,看清楚人生!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644/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