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71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Kevin Hsu 标题: 杂阿含(280)经 时间: Mon Aug 15 22:56:29 2016 杂阿含(280)经 本经记述拘萨罗国频头城中的婆罗门、长者闻佛陀於该国人间游行,正住於频头 城的申恕林中,乃相约一起谒见佛陀。想当然尔,当中有对佛陀起净信者,有图求佛 陀广大福德者,亦难免有少数存疑、好奇之辈;所以拜见後佛陀对他们的开示就有学 问了,对多数属外道者言,说得太深了怕他们听不懂;若对本有信仰针对性的驳斥易 生抗拒;说世俗礼教、伦理道德之言又失佛法的胜妙究竟义。佛陀是正等正觉者,观 机逗教,因人说法,乃自问自答,以众人易懂难行之法演绎,藉以为修梵行者立下标 准。思辨析理,清晰简洁,字义皆善,无有恶言,更无勉强灌输的不舒服感。故而诸 沙门、婆罗门、长者心服而叹:「奇哉!世尊!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各各自 於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广说缘起,如如来、应、等正觉说。 」 经文言及怎样的人不应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怎样的人应恭敬尊重、礼事供 养?关键在其言行是否值得学习、效法,如果其身诸根不净,五欲炽然,三毒不去, 诸盖障碍,那与凡夫无有差别又何必依住修习,不唯没有利益,反倒受惑入迷,终堕 恶趣。相反的,诸根清净,离欲恶不善之法,住梵行而行,内心寂静,自应恭敬尊重 ,礼事供养,因其福德广大故。至於怎麽去判断碰到的修行者清净与否?佛陀亦给他 们列出评断标准: (原文) 「『我见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像类,住空闲处,林中树下,卑床草蓐,修行 远离,离诸女人,近乐独人,同禅思者;若於彼处,无眼见色可生乐著,无耳声、鼻 香、舌味、身触可生乐著,若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令我等 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 其中『近【乐独人同禅思】者』,虽然说「近朱则赤」,但如何说亲近【乐独 人同禅思者】,就说其一定会是『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 痴。』了呢?心想这句话应有深意,琢磨了好些天,於後面的好几经的经文给了我灵 感,会不会就是经文中比丘向佛陀求法时所言「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 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的略说;如此亲近以成 就阿罗汉为目标的圣人,虽然贪、嗔、痴尚未灭尽,却可肯定此沙门、婆罗门已在「 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的道路上了。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71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